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401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知识点汇总.docx

地理知识点汇总

七上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确定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经过精确地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连接南北极的线是经线。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纬线的形状是圆圈,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经线的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

6、零度纬线是赤道,纬度的范围是00~900。

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范围是00~1800。

7、度数向北增加的是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加的是南纬,用“S”表示。

度数向东增加的是东经,用“E”表示;度数自西增加的是西经,用“W”表示;

8、纬度的划分:

00~300属于低纬度;300~600属于中纬度;600~900属于高纬度。

9、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0、根据经纬度判断半球:

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

经度与半球不一致:

小于200W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大于1600E的东经度在西半球。

经度与半球一致:

200W~180的西经度在西半球;0~1600E的东经度在东半球。

11、判断(300W,400N):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100E,100S):

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100W,700N):

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1700E,500S):

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2、地球自转:

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出现时间差异、昼夜交替现象。

13、地球公转:

中心是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出现四季、五带等现象。

14、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四个节气:

①春分: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

②夏至:

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

③秋分:

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

④冬至:

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

15、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16、热带与北温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23.5°N);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叫南回归线(23.5°N);

北温带和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66.5°N);南温带和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66.5°S)。

17、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温度带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北寒带、南寒带。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8、地图三要素一般是指比例尺、方向、图例。

19、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内容简略;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详细。

20、面对普通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1、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2、等高线地形图上,向海拔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海拔高处弯曲的是山谷;等高线重合的是陡崖。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23、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七分海洋_三分陆地.

24、从地球仪上看:

北半球的陆地多于南半球的陆地,东半球的陆地多于西半球的陆地。

但无论无何划分,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中,都是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25、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地球上的陆地共可划分为七大洲。

26、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27、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28、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29、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30、大洲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

3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2、轮廓形状是“S”的是大西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33、亚洲南部的大洋是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34、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3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37、据测量,红海会不断扩张,原因是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原因是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38、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两大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39、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39、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40、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41、认识主要的天气符号

雨夹雪大雨转晴阴多云

42、空气质量的高低,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在0~50的,空气质量状况是优;污染指数为51~100的,空气质量状况是良;污染指数为101~150的,空气质量状况是轻微污染。

43、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0C。

44、一个地方气温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日较差。

45、一年之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正好相反。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6、把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温线。

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反之为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47、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①纬度: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②海陆: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地形: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48、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毫米,可以写作mm。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49、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可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

50、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①纬度: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

②海陆:

中纬度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③地形: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51、分布在热带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52、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气候类型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

分布在亚洲南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53、主要位于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内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的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54、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判读方法:

雨热同期)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判读方法:

雨热不同期)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

全年温和湿润。

(判读方法:

降水均匀)

5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①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冬季漫长——纬度位置

②日本东京比同纬度的我国西安年较差小,降水多—海陆位置

③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地形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56.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57.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58.世界人口稠密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和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59.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会带来居住条件差交通堵塞、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的问题。

60.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地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62.联合国工作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

63.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其发源地国家是英国;

64.在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

65.世界的第一大宗教是 基督教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基督教。

第三节聚落

66、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67.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68.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聚落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69.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是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

70.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71.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都有国家分布,目前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2.按面积大小,位居世界前六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其中中国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3位。

73.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7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叫做“南南合作”。

75.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七下地理知识点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从它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加以描述。

亚洲

北美洲

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西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纬度位置

地跨温热寒三带

地跨温寒热三带

相对位置

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西北以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面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按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3.将下列居民与其所在的国家(地区)及民风民俗用线连接起来:

答案

①亚库特人A.印度尼西亚a.居住高脚屋①Bb

④达雅克人B.东西伯利亚b.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②Aa

③孟加拉人C.沙特阿拉伯c.捕鱼为生、船为交通工具③Dc

④贝都因人D.恒河三角洲d.居住帐篷、游牧生活④Cd

4.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亚洲

北美洲

地形特点

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中部为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和高原

地势特点

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

东西高,中部低

河流分布特点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

密西西比河干流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

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易发生旱涝灾害。

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5.亚洲的世界之最:

①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②世界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③亚洲最大的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④世界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⑤世界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⑥世界最大的湖泊:

里海;

⑦世界最高的峰: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15米;

⑧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6.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它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日本位于北纬25°到北纬45°,主体位于北温带。

7.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日本首都东京在此。

北海道岛是纬度位置最高的大岛。

日本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8.日本地域面积狭小,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东京就在关中平原上。

被日本人称为“圣岳”的是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9.日本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受国土面积、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日本的河流短小急促,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多火山、地震是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10.工业分布特点: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是:

(1)沿岸多优良港口,

(2)利于进口原燃料,出口工业品。

11.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贸易对象是:

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12.在日本民族构成中,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日本传统服饰是和服。

第二节东南亚

13.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部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部与中国接壤,西北与印度接壤。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南纬10°到北纬23.5°之间,地处热带,低纬度,热量资源十分丰富。

14.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也是日本和中国石油输入的“海上生命线”。

15.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高温多雨,人口稠密,使水稻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

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16.这里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17.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18.该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如越南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

泰国、印度尼西亚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

第三节印度

19.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印度位于北纬10°到30°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中北部,位于热带和北温带,热量资源丰富。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首都新德里。

20.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1000米。

恒河被称为“圣河”,在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21.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2亿,位居世界第二,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量多的国家。

并且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人口众多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但也带来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人口问题,因此印度采取了控制生育计划。

22.印度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1月盛行东北季风,风从亚欧大陆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少,是旱季;7月盛行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向陆地,降水丰沛,是雨季。

西南风不稳定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印度通过两次绿色革命实现粮食自给。

水稻分布在平原降水丰富区,小麦分布在高原、山地降水较少区。

23.随着经济全球化,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优势,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

其中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最快,印度形象的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班加罗尔是软件外包的发源地。

第四节俄罗新

24.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陆上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壤。

主体位于北纬50°到70°之间,北极圈穿过其北部,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热量资源欠缺。

25.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首都莫斯科。

26.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地势东高西低,亚洲部分南高北低。

由于纬度位置高,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7.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矿产、水能、森林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内陆原材料产地附近。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重工业发达,但是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

28.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俄罗斯四大工业区中最发达的是莫斯科工业区,轻工业最发达的是圣彼得堡工业区。

29.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分布不平衡。

欧洲部分密集,铁路线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线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30.俄罗斯海运不发达,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

摩尔曼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别是位于北冰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港口。

摩尔曼斯克是终年不冻港。

俄罗斯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31.俄罗斯的母亲河是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

它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里海、亚速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

32.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它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冢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33.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南部、非洲的东北部和欧洲的东南部,被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包围。

主体位于北纬20°到北纬40°,北回归线通过中东地区中南部,位于热带和北温带。

34.中东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土耳其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35.中东地区的埃及地跨亚洲和非洲,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地跨亚洲和欧洲。

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最近航道:

由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地中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到红海、阿拉伯海到达印度洋。

36.中东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

37.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38.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主要产油国。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依靠石油出口成为富裕国家。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产油国未来要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39.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

河流稀少,河湖分布不均,多国共用,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本区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40.中东民族文化差异大,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城,麦加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41.中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波斯人分布在伊朗,土耳其人分布在土耳其,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他们都属于白种人。

第二节欧洲西部

42.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主体位于北纬40°到北极圈之间,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43.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且从事该工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44.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中德国的首都是柏林,法国的首都是巴黎,英国的首都是伦敦。

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生产水平高,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服务业。

45.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这与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的70%。

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46.由于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

47.欧洲西部地势低平,菜茵河以东部分是波德平原,以西是西欧平原。

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深入内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布,牧草被称为“绿色金子”,畜牧业发达。

48.欧洲西部的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农业生产产值高。

49.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欧洲西部国家大多数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50.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如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荷兰的风车,英国伦敦的塔桥,北欧挪威的峡湾风光,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等。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51.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位于北回归线和南纬30°之间,赤道横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部,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5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南端有世界著名的好望角。

5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非洲的文化特色击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

5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地势东南高,中部、西部和北部低。

主要的地形区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

本区有世界最长河——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55.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季。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非洲典型的民居是茅草屋。

56.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产量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还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为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57.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占领和掠夺,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58.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生产落后,常受旱灾威胁,粮食供应不足成为该区普遍遇到的问题。

为了获取粮食,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