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421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docx

化学鲁科版必修1练习第4章检测题

第4章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有色玻璃     B.碳化硅陶瓷

C.石英玻璃D.钢化玻璃

答案:

B

2.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B.Ba(OH)2溶液

C.盐酸D.氨水

解析:

使Al3+变成沉淀,只有将Al3+变成Al(OH)3,但生成氢氧化铝时一定要考虑它是两性氢氧化物,故一般选用NH3·H2O。

答案:

D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中华民族百年梦想圆满完成。

奥运期间“化学看点”多,对下列问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鸟巢”结构奇特新颖,首次使用Q460规格的低碳合金钢材,其强度大

B.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有关

C.为纪念第29届奥运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奥运会贵金属纪念币,贵金属是指金、银、铂

D.北京奥运会采用了金镶玉奖牌,其中玉属于金属单质

解析:

玉一般是硅、铝的氧化物的混合物,不是金属单质。

答案:

D

4.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iO2不与任何酸反应

B.SiO2可与HF反应而被腐蚀

C.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D.自然界中SiO2主要存在于石英矿和沙石中

答案:

A

5.下列有关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B.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C.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黏在一起

解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SiO2,属于混合物,因此,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不正确。

答案:

C

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l(OH)4]-B.Cu2+

C.Al3+D.Mg2+

解析:

加入过量的盐酸时,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镁离子和铝离子,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滤液中存在的主要有钠离子、氯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

答案:

A

7.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2SiO3 ②AlCl3 ③NH4HCO3 ④Al2O3 ⑤NaHSO4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②③D.③④

解析:

Na2SiO3只能与HCl反应,AlCl3、NaHSO4只能与NaOH反应。

答案:

D

8.“神舟”飞船上的太阳能帆板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复合材料,以便在尽可能提高发电效能的同时,减轻其自身质量,其身价达到了上千万元。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太阳能帆板能经受超高温

B.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神舟”飞船质量变轻

C.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太阳能帆板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

D.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太阳能帆板承受温差造成的热胀冷缩

解析:

太阳能帆板在太空中运行的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小,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不符合事实。

答案:

C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研磨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上海金贸大厦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玻璃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④B.③④

C.②⑤D.③⑤

解析:

①人造刚玉的主要成分为Al2O3;②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④变色眼镜中含AgBr。

答案:

D

10.铜锈是一种绿色化合物,它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兼有氢氧化铜和碳酸铜的性质。

试推测:

铜锈在高温灼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是(  )

A.黑色的氧化铜

B.红色的氧化亚铜

C.蓝色的氢氧化铜和碳酸铜

D.黑色的氧化亚铜

解析:

Cu2(OH)2CO3受热分解:

Cu2(OH)2CO3

2CuO+CO2↑+H2O,而CuO在高温下分解:

4CuO

2Cu2O+O2↑。

答案:

B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

[Al(OH)4]-、K+、OH-、NO

B.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Al3+、Cl-、Fe2+、NO

C.常温下,pH=2的溶液中:

SO

、Cl-、K+、SiO

D.含有较多Fe3+的溶液中:

Na+、SO

、SCN-、I-

解析:

B项中与Al反应放出H2的可能是强碱溶液,Al3+、Fe2+不能存在,也可能是强酸溶液,Fe2+会被HNO3氧化;C项中SO

、SiO

与H+反应,不能共存;D项中Fe3+与I-、SCN-不能共存。

答案:

A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石英与烧碱溶液共热:

SiO2+2OH-

SiO

+H2O

B.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2OH-+CO2===CO

+H2O

D.用NaOH溶液溶解Al2O3:

Al2O3+6OH-===2[Al(OH)4]-+H2O

解析:

A项体现出Si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可溶于NaOH溶液;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B项正确;C项正确;D项应为Al2O3+2OH-+3H2O===2[Al(OH)4]-。

答案:

D

1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

B.生铁比纯铁抗腐蚀性更强

C.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D.正常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

解析:

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的是铜,它属于不活泼的金属,A项不正确;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是由于其表面形成了结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它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C项不正确。

答案:

D

14.下列变化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Al2O3B.Na2SiO3→SiO2

C.Al→Al(OH)3D.SiO2→H2SiO3

解析:

A项,2Al(OH)3

Al2O3+3H2O;

B项,Na2SiO3→H2SiO3→SiO2;

C项,Al→Al3+→Al(OH)3;

D项,SiO2→Na2SiO3→H2SiO3。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

15.(10分)

(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选用试剂:

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放烧碱等碱性溶液不宜用磨口玻璃塞,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稀盐酸清洗铜器皿表面上的铜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保存过程中变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质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铝与强碱溶液反应而铁不能,用强碱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

(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盛放NaOH时会在磨口处发生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且Na2SiO3是一种矿物胶,能使瓶塞与瓶口黏结。

(3)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可溶于稀盐酸,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4)由于H2SiO3的酸性比碳酸的弱,故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答案:

(1)NaOH溶液[或KOH、Ba(OH)2溶液]

2Al+2OH-+6H2O===2[Al(OH)4]-+3H2↑

(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它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瓶塞与瓶口黏结 2OH-+SiO2===SiO

+H2O

(3)稀盐酸能溶解铜锈而不溶解铜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4)空气中的CO2与Na2SiO3水溶液发生了反应 有白色胶状沉淀物生成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16.(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

已知工业冶炼铝的方程式:

2Al2O3(熔融)

4Al+3O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上图中的F是__________。

(2)写出明矾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3)图中所得G和D都是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生成1molD,同时生成__________molE。

答案:

(1)CO2

(2)Al3++4OH-===[Al(OH)4]-

(3)3CuO+2Al

3Cu+Al2O3 (4)0.75

17.(8分)铜是生产生活中用量较多的金属。

(1)下列有关铜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铜与O2反应,生成黑色的CuO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加热后变为白色的固体

(2)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

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

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①溶液A能否选用稀硝酸?

若能,写出方案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B可选用稀硫酸,也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中方案__________(填“Ⅰ”或“Ⅱ”)更便于实施。

解析:

(1)B项铜表面易形成Cu2(OH)2CO3,不是氧化物;D项CuSO4·5H2O是纯净物。

(2)方案Ⅰ中溶液A是稀HNO3,都能生成NO气体,已知铜、铝质量和生成气体的体积,通过列方程组可求得铜的质量分数。

方案Ⅱ中溶液B也可是稀HCl或NaOH溶液,剩余固体是铜。

答案:

(1)BD

(2)①能,3Cu+8H++2NO

===3Cu2++2NO↑+4H2O、Al+

4H++NO

===Al3++NO↑+2H2O

②稀盐酸或NaOH溶液 ③Ⅱ

18.(16分)“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往往会极大地推动生产、生活的发展,一些材料的出现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材料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耐冲击的优点

B.人类制造出的第一种材料是水泥

C.唐三彩、砂锅、蒸发皿都属于陶瓷制品

(2)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SiO2

Si(粗)

SiHCl3

Si(纯)

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中可用二氧化硅制取硅酸,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磁性材料。

这种材料一般含有铁元素,铁以化学性质活泼、用途广泛而著称。

其中在工业上用途最广的是各式各样的复合钢管材料,一般的钢铁是________(填组成成分的元素符号)合金,其硬度比纯铁______(填“大”或“小”)。

(4)激光材料。

我国是激光技术先进的国家,红宝石(Al2O3)是最早用于生产激光的材料,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请用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纳米材料。

胶体是一种物质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分散系,胶体粒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__,区分胶体和溶液最常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项,耐高温、抗腐蚀、耐冲击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B项,人类制造出的第一种材料是陶瓷。

(2)由SiO2与C反应制粗硅,生成CO,不生成CO2;由于SiO2不溶于水,所以由SiO2先与强碱(NaOH)反应制取可溶性硅酸盐,再通入CO2(或加盐酸)即可生成H2SiO3。

(3)钢是由Fe、C等组成的合金,一般比Fe的硬度大。

(4)Al2O3与酸反应生成Al3+和H2O,与碱反应生成[Al(OH)4]-。

(5)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特征现象是丁达尔现象。

答案:

(1)C

(2)SiO2+2C

Si+2CO↑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或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Fe、C 大

(4)Al2O3+6H+===2Al3++3H2O、

3H2O+Al2O3+2OH-===2[Al(OH)4]-

(5)1~100nm 利用丁达尔现象

19.(16分)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1硫酸、2mol·L-1硝酸、2mol·L-1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假设2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假设3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

根据

(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

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静置。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

解析: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一些物质的成分进行检验,本题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到Al、Fe、Cu三种金属在性质上的差异,从而达到探究实验的目的。

①2Al+2NaOH+6H2O===2Na[Al(OH)4]+3H2↑,而Fe、Cu与碱液不反应;②Fe+H2SO4===FeSO4+H2↑,而Cu与稀H2SO4不反应;③加入稀HNO3后溶液中的Fe2+会被HNO3氧化为Fe3+,Fe3+可用SCN-进行检验;④3Cu+8H++2NO

===3Cu2++2NO↑+4H2O,Cu2++2OH-===Cu(OH)2↓,通过上述反应过程的分析,完成对样品成分的测定。

答案:

(1)Cu Fe(答案的顺序可交换)

(3)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铁

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先变成黄色,加KSCN后显红色,结合②可知,一定含铁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溶液

固体溶解,有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入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