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560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ocx

钦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钦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修订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

 2.1市减灾委员会

 2.2专家委员会

3灾害预警响应

3.1启动条件

3.2启动程序

3.3响应措施

4信息报告和发布

4.1信息报告

4.2信息发布

5市应急响应

5.1Ⅰ级响应

5.2Ⅱ级响应

5.3Ⅲ级响应

5.4Ⅳ级响应

5.5启动条件调整

5.6响应终止

6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6.1过渡期生活救助

6.2冬春救助

6.3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7保障措施

7.1资金保障

 7.2物资保障

  7.3通信和信息保障

 7.4装备和设施保障

 7.5人力资源保障

 7.6社会动员保障

 7.7科技保障

 7.8宣传和培训

 8附则

 8.1术语解释

 8.2预案演练

 8.3预案管理

 8.4预案解释

 8.5预案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我市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版)》《钦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境内发生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工作。

当与我市毗邻市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并对我市境内造成重大影响时,按照本预案开展市内应急救助工作。

  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根据需要可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群众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坚持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组织指挥体系

  2.1市减灾委员会

  市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减灾委)为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市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

市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市减灾委办公室负责与相关部门、地方沟通联络,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

由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的抗灾救灾,按有关规定执行。

  2.2专家委员会

  市减灾委设立专家委员会,对市减灾救灾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为市特别重大或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提出咨询意见。

3灾害预警响应

  3.1启动条件

  市减灾委办公室根据市气象、水利、国土资源、海洋、林业、农业、水产畜牧兽医等部门及时通报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可能受影响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对可能出现的灾情进行预评估,当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时,启动灾害预警响应。

3.2启动程序

启动灾害预警响应程序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与气象、防汛等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地区民政部门沟通灾害风险情况

收集、整理多源相关信息,开展预警评估

提交预警评估结果

开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

提出启动预警响应建议

报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分管领导)

决定进入预警响应状态

向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报告

  

3.3响应措施

视情况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措施:

  

(1)向可能受影响的县区减灾委或民政部门通报预警信息,提出灾害救助工作要求。

  

(2)加强应急值守,密切跟踪灾害风险变化和发展趋势,对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相关措施。

  (3)通知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好救灾物资准备,紧急情况下提前调拨;启动与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准备。

  (4)派出预警响应工作组,实地了解灾害风险,检查指导各项救灾准备工作。

  (5)向市人民政府、市减灾委负责人、市减灾委成员单位报告预警响应启动情况。

  (6)向社会发布预警响应启动情况。

  灾害风险解除或演变为灾害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终止预警响应。

  4信息报告与发布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和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和部门间共享工作。

4.1信息报告

  4.1.1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在接到灾情信息半小时内汇总上报县区民政部门;县区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将本行政区域的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在接报灾情信息1小时内审核、汇总,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

  对造成县区行政区域内10人以上死亡人口(含失踪)或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由县区民政部门直报灾情。

应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立即上报县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民政局,同时上报自治区民政厅和民政部,再由市民政局向市委、市人民政府报告。

  4.1.2市启动应急响应的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民政部门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逐级上报上级民政部门;灾情发生重大变化时,县区民政部门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市民政局报告。

灾情稳定后,县区民政部门在3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并向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应在1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并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

  4.1.3对于干旱灾害,各县区民政部门应在旱情初显、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初报灾情;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10日续报一次灾情,当发生重特大干旱灾害时,按每5日一次加密续报,直至灾情解除;灾情解除后及时核报。

4.1.4市、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要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各级减灾委或者民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灾情会商会,全面客观评估、核定灾情数据。

4.2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

信息发布形式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灾情稳定前,受灾地区县级以上减灾委或民政部门应当及时主动通过灾情快报、部门网站或政府网站、重点新闻网站、党报、电视、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等,向社会滚动发布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动态、成效,下一步安排等信息;灾情稳定后,应当及时评估、核定并按有关规定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并向减灾委成员单位通报。

关于灾情核定和发布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市应急响应

  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5.1Ⅰ级响应

  5.1.1启动条件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Ⅰ级响应:

  

(1)死亡4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

  

(2)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40万人以上;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8万间或2.5万户以上;

  (4)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160万人以上。

  5.1.2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市减灾委主任(分管副市长)报告;市减灾委主任审核,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常务副市长提出启动Ⅰ级响应的建议;常务副市长决定启动Ⅰ级响应,并向市长报告。

启动市救灾Ⅰ级应急响应程序见流程图2:

流程图2

与灾区民政部门以及气象、防汛等相关部门沟通核实灾害情况

确认灾情后送市民政局救灾科负责同志

综合灾害情况,经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审核后及时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灾情

开展灾情综合评估和灾区需求评估

提出响应建议,做好启动市Ⅰ级救灾应急响应准备

报告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

审核灾害程度和响应建议

向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报告

决定进入市Ⅰ级救灾应急响应状态

向市长报告

审核灾害程度和响应建议

向市减灾委主任(分管副市长)报告

审核灾害程度和响应建议

向常务副市长报告

 

  5.1.3响应措施

由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协调市层面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县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1)召开市人民政府会商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市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及有关受灾县区参加,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对指导支持灾区减灾救灾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2)市领导率有关部门或市减灾委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指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3)市减灾委办公室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组织灾情会商,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灾区需求,向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灾情、灾区救灾工作情况及需支持的事项。

市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做好灾情、灾区需求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每日向市减灾委办公室通报有关情况。

必要时,市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实时灾情、灾情发展趋势以及灾区需求评估。

(4)根据灾区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及时下拨市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

市民政局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发放。

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协调指导开展救灾物资、人员运输工作。

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向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申请自治区、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和物资的支持。

(5)市公安局加强灾区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紧急转移。

军队、武警有关部门根据市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请求,组织协调军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救灾,必要时协助地方人民政府运送、发放救灾物资。

(6)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局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市工信委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应急通讯保障工作,协调救援装备、防护和消杀用品、医药等生产供应工作。

市住建委指导灾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质量安全应急评估等工作。

市水利局指导灾区水利工程修复、水利行业供水和乡镇应急供水工作。

市卫计委及时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市科技局提供科技方面的综合咨询建议,协调适用于灾区救援的科技成果支持救灾工作。

(7)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电局等组织做好新闻宣传等工作。

(8)市民政局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的公告,组织开展全市性救灾捐赠活动,呼吁市外救灾援助,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市内外救灾捐赠款物,指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

市外侨办协助做好救灾涉外工作。

市红十字会依法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参与救灾工作。

(9)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开展灾区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并根据需要实施心理抚慰。

(10)灾情稳定后,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灾害评估工作的有关部署,市民政局、受灾县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

市减灾委办公室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11)市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5.2Ⅱ级响应

  5.2.1启动条件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Ⅱ级响应:

  

(1)死亡15人以上、4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8万人以上、40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8000间或2500户以上、8万间或2.5万户以下;

  (4)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80万人以上、160万人以下。

  5.2.2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市减灾委提出启动Ⅱ级响应的建议;市减灾委主任(分管副市长)决定启动Ⅱ级响应,并向常务副市长报告。

启动市Ⅱ级救灾应急响应程序见流程图3:

流程图3

与灾区民政部门以及气象、防汛等相关部门沟通核实灾害情况

确认灾情后送市民政局救灾科负责同志

综合灾害情况,经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审核后及时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灾情

开展灾情综合评估和灾区需求评估

提出响应建议,做好启动市Ⅱ级救灾应急响应准备

报告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

审核灾害程度和响应建议

向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报告

审核灾害程度和响应建议

建议进入市Ⅱ级救灾应急响应

向市减灾委主任(分管副市长)报告

决定进入市Ⅱ级救灾应急响应状态

向常务副市长报告

 

5.2.3响应措施

市减灾委主任(分管副市长)组织协调市层面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县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市减灾委及其成员单位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市减灾委主任主持召开会商会,市减灾委成员单位、专家委员会及有关受灾县区参加,分析灾区形势,贯彻落实自治区减灾委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减灾救灾的指示,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2)派出由市减灾委副主任或市民政局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核查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3)市减灾委办公室与灾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组织灾情会商,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灾区需求,向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灾情和灾区请求帮助解决的困难。

市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做好灾情、灾区需求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每日向市减灾委办公室通报有关情况。

必要时,市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实时灾情、灾情发展趋势以及灾区需求评估。

(4)根据灾区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及时下拨市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并向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申请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和物资支持。

市民政局为灾区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落实和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发放;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协调指导开展救灾物资、人员运输工作。

(5)市卫计委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医疗卫生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6)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电局等指导做好新闻宣传等工作。

(7)市民政局视情况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公告,组织开展全市性救灾捐赠活动;指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

市红十字会依法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参与救灾工作。

(8)市减灾委办公室视情况组织开展灾害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并根据需要实施心理抚慰。

(9)灾情稳定后,市减灾委指导受灾县区人民政府(管委)组织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及时将评估结果报送市减灾委。

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核定并按有关规定统一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并及时报告自治区减灾委。

(10)市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5.3Ⅲ级响应

  5.3.1启动条件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Ⅲ级响应:

  

(1)死亡8人以上、15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4万人以上、8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00间或600户以上、8000间或2500户以下;

(4)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40万人以上、80万人以下。

  5.3.2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向市减灾委提出启动Ⅲ级响应的建议;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决定启动Ⅲ级响应,并报告市减灾委主任(分管副市长)。

启动市Ⅲ级救灾应急响应程序见流程图4:

流程图4

与灾区民政部门以及气象、防汛等相关部门沟通核实灾害情况

确认灾情后送市民政局救灾科负责同志

综合灾害情况,经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审核后及时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灾情

开展灾情综合评估和灾区需求评估

提出响应建议,做好启动市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准备

报告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

审核灾害程度和响应建议

向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报告

决定进入市Ⅲ级救灾应急响应状态

向市减灾委主任(分管副市长)报告

 

  5.3.3响应措施

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组织协调市层面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的县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市减灾委及其成员单位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市减灾委办公室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及受灾县区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2)派出由市民政局领导带队工作组或视情况派出由市民政局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核查灾情,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3)市减灾委办公室及时掌握并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灾情,向市减灾委成员单位通报灾情。

(4)根据灾区民政、财政部门的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及时下拨市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并向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申请中央和自治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和物资支持。

市民政局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落实和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发放。

必要时,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协调指导开展救灾物资、人员运输工作。

(5)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开展灾区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并根据需要实施心理抚慰。

市卫计委指导受灾县区做好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工作。

(6)市民政局指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

(7)灾情稳定后,市减灾委办公室指导受灾县区评估、核定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8)市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5.4Ⅳ级响应

  5.4.1启动响应条件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Ⅳ级响应:

  

(1)死亡5人以上、8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1万人以上、4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0间或200户以上,2000间或600户以下;

(4)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10万人以上、40万人以下。

  5.4.2启动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达到启动标准,由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决定启动Ⅳ级响应,并向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报告。

启动市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程序见流程图5:

流程图5

与灾区民政部门以及气象、防汛等相关部门沟通核实灾害情况

确认灾情后送市民政局救灾科负责同志

综合灾害情况,经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审核后及时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民政厅报告灾情

开展灾情综合评估和灾区需求评估

提出响应建议,做好启动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准备

报告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

决定进入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状态

向市减灾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报告

5.4.3响应措施

市减灾委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组织协调市层面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指导支持受灾县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市减灾委及其成员单位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市减灾委办公室视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2)市减灾委办公室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核查灾情,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3)市减灾委办公室及时掌握并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并做好灾情上报和通报工作。

  (4)根据灾区财政、民政部门的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查情况,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视情况及时下拨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

市民政局向灾区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发放。

(5)市卫计委视情况指导受灾县区做好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和心理援助工作。

(6)市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5.5启动条件调整

对灾害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等特殊情况,市人民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或灾害对受灾县区经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时,启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标准可酌情调整。

5.6响应终止

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后,由市减灾委办公室提出建议,由启动响应的领导决定终止响应。

6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6.1过渡期生活救助

  6.1.1特别重大、重大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及灾区民政部门评估灾区过渡期生活救助需求情况。

  6.1.2自治区减灾委启动应急响应的自然灾害,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及时向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申请中央和自治区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

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及时拨付市本级和中央、自治区财政补助的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

市民政局指导灾区民政部门做好过渡期生活救助的人员核定、资金发放等工作。

  6.1.3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监督检查灾区过渡期生活救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定期通报灾区救助工作情况,过渡期生活救助工作结束后组织绩效评估。

  6.2冬春救助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6.2.1市民政局组织县区民政部门于每年9月下旬开展冬春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调查,并会同县级民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开展受灾群众生活状况评估,核实情况。

市财政局、市民政局于当年10月20日前向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申请冬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

  6.2.2受灾地区县级民政部门应当在每年10月底前统计、评估本行政区域受灾人员当年冬季、次年春季的基本生活困难和需求,核实救助对象,编制工作台帐,制定救助工作方案,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

  6.2.3根据县级人民政府或其民政、财政部门的资金申请,结合灾情评估,市财政可用资金和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补助情况,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制定全市冬春救助资金补助方案,及时将资金下拨,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受灾群众吃饭、穿衣、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

县区人民政府(管委)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及时安排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资金。

  6.2.4必要时,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开展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政府采购等方式解决受灾群众过冬衣被等问题。

市民政局组织有关部门或专家评估全市冬春期间中期和终期救助工作绩效。

发改、财政等部门落实以工代赈、灾歉减免政策,粮食部门确保粮食供应。

  6.3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要尊重群众意愿,以受灾户自建为主,由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负责组织实施。

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助、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保险赔付、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

重建规划和房屋设计要根据灾情因地制宜确定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