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802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方程式解析版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16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2O

2H2↑+O2↑

B.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2NaOH+CuSO4═Na2SO4+Cu(OH)2

C.硫在空气中燃烧:

S+O2

SO2↑

D.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H2O2

H2+O2↑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4.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

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乙:

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2

丙:

是化合反应丁:

各物质的质量比1:

8:

9.

A.S+O2

SO2B.2C+O2

2CO2

C.2H2+O2

2H2OD.3Fe+2O2

Fe3O4

5.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B.人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氧气分子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气功”能使铜变成金

6.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7.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A.H2B.FeC.SD.C

8.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O24.8g,同时只生成CO24.4g和水2.7g,则该化合物中(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

9.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如下,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①NaCl;②Cl2;③HClO;④R;⑤Cl2O7.

A.KClO3B.KClC.HClO4D.Ca(ClO)2

10.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6:

9:

8B.12:

8:

9C.2:

3:

6D.1:

3:

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其中第12题每个方程式1分,其他每空1分,共16分)

1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是:

      .

12.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      Mg+      O2

      MgO

(2)      Na2CO3+      HCl═      NaCl+      CO2↑+      H2O

(3)      Al+      O2

      Al2O3

(4)      KClO3

      KCl+      O2↑

1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2)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3)学校开运动会用到发令枪,所用弹药主要是红磷,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

      .

14.对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3Fe+2O2

Fe3O4;②2H2+O2

2H2O;③2C+O2

2CO2.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这三个化学方程式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两处:

(1)      ;

(2)      .

请再写出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

      ;

这三个化学方程式之间也存在差异,其中一个与众不同,这个不同之处是      .

15.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

A.

B.

C.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X,则X的化学式是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2分)

17.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是: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该是增加的.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氧化镁质量比镁的质量小,据此结果,有人认为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你认为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18.现有:

①火柴;②干燥白纸;③一个干燥、洁净、冷的小烧杯;④澄清

石灰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白纸中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要求: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9.下面是某学生做的一道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题目是:

求“31.6gKMnO4完全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

解:

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g

KMnO4═K2MnO4+MnO2+O2↑

15832g

31.6gXg

=

X=156.025g

答:

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156.025g

请指出该同学的错误之处.并纠正他的错误.

(1)      ;

(2)      ;

(3)      ;

(4)      .

 

四、综合应用题(共12分)

20.如图所示为用加热后的玻璃棒点燃白磷,来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常常导致瓶塞被冲开,实验失败.导致瓶塞被冲开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你能将实验作如何的改进?

③实验时,用加热后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点燃瓶内的白磷吗?

21.已知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4Al+3O2↑对于解答:

“电解1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

”一题,

小倩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下面两种不同解法:

小倩同学的解法

小明同学的解法

解:

设生成的铝质量为X

2Al2O3

4Al+3O2↑

204108

10tX

=

X=5.3t

答:

最多可生产5.3t铝

解: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0%=53%

铝的质量为10t×53%=5.3t

答:

最多可生产5.3t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并说明理由.

②对“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产生氧气质量为多少克?

”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

并说明理由.

③请你把②的正确解法写出来.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16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强调是所有的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是相等的.质量守恒定律只是应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解答】解:

A、10g冰受热融成10g水,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是指所有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应该是指所有的,而不能仅仅理解为部分.错误.

C、质量守恒定律是研究质量的,而不针对体积.错误.

D、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强调是所有的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是相等的.正确.

故选:

D.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2O

2H2↑+O2↑

B.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2NaOH+CuSO4═Na2SO4+Cu(OH)2

C.硫在空气中燃烧:

S+O2

SO2↑

D.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H2O2

H2+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

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铜的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C、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硫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S+O2

SO2.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故选:

D.

【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与“六不变”,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4.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

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乙:

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2

丙:

是化合反应丁:

各物质的质量比1:

8:

9.

A.S+O2

SO2B.2C+O2

2CO2

C.2H2+O2

2H2OD.3Fe+2O2

Fe3O4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题意,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1:

8:

9;据此结合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不是2:

1:

2,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12×2):

32:

(44×2)=4:

7:

11,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2):

32:

(18×2)=1:

8:

9,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

2:

1,不是2:

1:

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B.人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氧气分子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气功”能使铜变成金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现象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伪科学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存在一定的欺骗性,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揭露其虚伪性.

【解答】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都不会改变.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汽油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转化为汽油的,故说法错误;

B、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人用肉眼就更不能观察到氧气分子.故说法错误;

C、干冰升华时会带走大量的热,可以进行人工降雨,故说法正确;

D、铜由铜元素组成,而黄金由金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气功不可能将铜变成黄金,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揭示一些虚伪的表面的现象,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6.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物为五氧化二磷,因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A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不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C不正确;

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时,要从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要全面,才能正确作答

 

7.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A.H2B.FeC.SD.C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本题是选择题,解题方法有多种,最传统比较麻烦的方法是设相同质量的物质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每项中消耗氧气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另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设消耗相同质量的氧气所需物质多少,然后根据此比较相同质量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多少.

【解答】解:

根据所该物质写出这4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O2的化学计量数为1进行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O2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2H2+O2

2H2O、S+O2

SO2、C+O2

CO2、

Fe+O2

Fe3O4

消耗32份质量的O2所需4种物质的相对质量分别为:

4、32、12、84,所以相同质量的这4种物质消耗O2最少的是Fe.

故选B

【点评】解答该题的方法是很多种的,但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称之为“归一法”,即假定某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或假定每种物质各1g,写出化学方程式,便可计算比较出结果.

 

8.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O24.8g,同时只生成CO24.4g和水2.7g,则该化合物中(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对于给出具体质量关系的物质转化进行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不要笼统的下结论是可能含有某些元素,而是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是到底是否含有,进而给出明确的结论.本题给出了氧气的质量以及生成的质量,所以可以根据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与反应物中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是否相等判断氧元素,对于碳元素和氢元素则不需要进行计算即可下结论.

【解答】解:

由于该化合物和氧气反应,且是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由于给出了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为4.8g,所以可以计算在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总和,之后与氧气的质量对比.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

×100%=3.2g

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2.7g×

×100%=2.4g

生成物中氧元素的总质量3.2g+2.4g=5.6g>4.8g,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

所以该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C.

【点评】此类题目的数据一旦给出进行判断时,对选项首选排除所谓的可能存在和无法确定的那些选项.其次,计算时,如果给出的是化合物的质量,往往计算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化合物质量进行对比,如果碳氢元素的质量和等于化合物的质量,则化合物不含氧元素;若碳氢元素的质量和小于化合物的质量,则说明该化合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不会存在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如果给出的是反应掉的氧气的质量,则需要计算生成物中所有的氧元素的质量和,进而与消耗掉的氧气进行对比,如果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和大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则该化合物含有氧元素;若等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则说明该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会出现生成物中的氧元素质量和小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的情况).

 

9.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如下,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①NaCl;②Cl2;③HClO;④R;⑤Cl2O7.

A.KClO3B.KClC.HClO4D.Ca(ClO)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计算出①②③⑤四种物质中Cl元素的化合价,并找出物质排列与Cl元素化合价的关系;依据这一关系,确定所给选项的四种物质中Cl元素化合价符合这一规律的物质.

【解答】解:

已知Na为+1价、H为+1价、O为﹣2价,设①NaCl③HClO⑤Cl2O7中Cl元素化合价分别为x1、x3、x5,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为零,可得:

(+1)+x1=0,解得x1=﹣1;

(+1)+x3+(﹣2)=0,解得x3=+1;

2x5+(﹣2)×7=0,解得x5=+7;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②Cl2中Cl元素化合价为0.

因此可得出:

物质是按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列的,则④R中Cl元素化合价应在+1和+7之间.

A、设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a,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为零,可得(+1)+a+(﹣2)×3=0,解得a=+5,Cl元素化合价在+1和+7之间,故A正确;

B、设KCl中Cl元素化合价b,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为零,可得(+1)+b=0,解得b=﹣1,Cl元素化合价不在+1和+7之间,故B不正确.

C、设HClO4中Cl元素化合价c,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为零,可得(+1)+c+(﹣2)×4=0,解得c=+7,Cl元素化合价不在+1和+7之间,故C不正确;

D、设Ca(ClO)2中Cl元素化合价d,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为零,可得(+2)+d×2+(﹣2)×2=0,解得d=+1,Cl元素化合价不在+1和+7之间,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元素化合价的规律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6:

9:

8B.12:

8:

9C.2:

3:

6D.1:

3:

4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由三个化学式可知,铁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3,则求得最小公倍数为6,得到如下关系式:

6FeO、3Fe2O3、2Fe3O4,即三种化合物中,含有等质量的铁,进行解答.

【解答】解:

根据最小公倍数法求得:

6FeO、3Fe2O3、2Fe3O4,即三种化合物中,含有等质量的铁,由题意可知,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就是氧原子的个数比,即为6:

9:

8;

故选A.

【点评】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两物质等质量或两物质含有等质量的某元素的相关计算.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其中第12题每个方程式1分,其他每空1分,共16分)

1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是: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遵守的两个原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的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故答案为: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前提和基础.

 

12.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 2 Mg+ 1 O2

 2 MgO

(2) 1 Na2CO3+ 2 HCl═ 2 NaCl+ 1 CO2↑+ 1 H2O

(3) 4 Al+ 3 O2

 2 Al2O3

(4) 2 KClO3

 2 KCl+ 3 O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进行配平即可.

【解答】解:

(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1、2,最后调整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Na2C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HCl、NaCl、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2、2、1、1.

(3)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3、2,最后调整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4)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氯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故答案为:

(1)2、1、2;

(2)1、2、2、1、1;(3)4、3、2;(4)2、2、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O2

SO2 ;

(2)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

(3)学校开运动会用到发令枪,所用弹药主要是红磷,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

 4P+5O2

2P2O5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

(1)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

SO2.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

2P2O5.

故答案为:

(1)S+O2

SO2;

(2)2KMnO4

K2MnO4+MnO2+O2↑;

(3)4P+5O2

2P2O5.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

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4.对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