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385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docx

货币银行复习资料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币材选定的标准

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一般来说,充当货币的材料应具备以下这样一些性质:

一是价值较高充当货币的材料价值较高。

单位价值高,就可以用少量的货币完成大量的交易;

二是易于分割。

易于分割是指货币材料可以自由分割,且分割后不影响其价值,以便为价值量不等的商品交易服务;

三是易于保存。

易于保存是指货币材料不会因保存而减少价值,不需要支付费用;

四是便于携带。

便于携带可以使货币在较大区域内进行商品交换。

但对某一种货币材料来说,上述四个要求也不是在任何时期都是同等重要的。

从货币的发展史来看,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种类不同的物品充当过货币。

大致而论,货币材料的演变是从实物货币开始,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商品的代表——纸币和信用货币形式。

货币材料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材料的要求。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币材是沿着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这样的历史顺序而发展演变,但这并不说明它们之间有严格的此生彼亡的界限。

如金属货币产生后,在某些历史时期,仍有实物货币同时使用,中国唐代的钱帛兼行,就是金属货币和实物货币同时使用。

而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所谓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相当长时间里,本位货币都是足值的,国家规定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后来本位币不足值了,国家仍然规定其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在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下,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制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流通中的存款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是被普遍接受的,但许多国家并未明确做出其是否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规定。

所谓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的,因为辅币从一开始就是不足值货币,国家为了使自己铸造或发行的辅币能够被人们接受进入流通,就以法律形式规定其在一定金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数额后才能拒收。

在我国,目前仍然实行现金管理,国家对现金和非现金流通规定了适用范围和数量,例如除居民外各经济单位超过1000元就要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结算,但对本位币人民币“元”和辅币“角”、“分”未作明确的无限法偿或有限法偿的区分,只是规定它们都是法定货币,都具有法偿能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

根源:

美元不能兑换等比例的黄金

具体内容参考书本第十六章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主要类型

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

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负债业务,通过这项业务,中央银行既为商品流通和交换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相应筹集了社会资金,满足中央银行履行其各项职能的需要。

由可兑换金银演变到不可兑换金银;由现金准备逐渐向保证准备演变;由保证准备向货币供应量管理,以及向由政府债券为依据的货币发行方向发展。

其共性是:

都实行经济发行,不作财政发行;都规定要有十足的资产作保证;都规定发行的最高限额。

(一)现金准备发行制:

以100%金银外汇为发行的准备,有利于货币的稳定,但是却缺乏弹性。

(二)保证准备发行制:

指货币发行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准备。

该制度的缺点是易造成货币的财政发行,使发行成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同时增加了央行控制货币发行的难度。

其优点是能够解决弹性问题。

(三)弹性比例发行制:

指增发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例时,此超额部分要交一定的超额发行税;若钞票回笼或现金增加,达到规定的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其过度发行。

(四)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指在规定的发行限额内,可以全部用政府证券作为发行准备,超额部分必须用十足的现金作准备。

这种制度有利于限制货币的财政发行,但缺乏弹性。

(五)、.比例准备发行制:

指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所占的比例,但各种准备资产的比例难以确定。

第二章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

所谓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划分层次时,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

因此,“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形成的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要想十分清晰地划分货币层次越来越困难,货币层次及其计量也只能是相对精确。

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意义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掌管货币发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会定期向社会发布货币量统计数据,货币量的统计数据不只是一个总量指标,而是包括了若干口径,目前有三个层次的货币量数据。

不仅我国如此,许多国家中央银行在统计货币量时也都是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进行计算。

为什么中央银行要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呢?

这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当代信用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

现金包括了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在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现金的使用量在整个社会的交易额中所占的份额很小,绝大部分交易都是由存款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来完成的。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各种存款都代表了一定的购买力,都是信用货币的构成部分。

但是对它们不加区别地计算在一起也不妥当。

因为它们在购买能力上是有区别的。

现金和活期存款是可以直接用于交易支付的,而其它存款要成为现实的购买力还必须经过必要的手续,而且中央银行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它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也不同,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量统计时,既要考虑货币量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又要兼顾中央银行调控货币量的需要,因此,对货币量进行统计分析时就要划分层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货币层次作如下划分:

1、M0(现钞)

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由于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2、M1(狭义货币)

由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由于活期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所以它是同现金一样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

各种统计口径中的“货币”,通常是指M1。

M1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放在这一层,使之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3、M2(广义货币)

由M1加准货币构成。

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

显而易见,广义货币相对于狭义货币来说,范围扩大了,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M2层次的确立,对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金融制度发达国家货币供应的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有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许多经济和金融发达国家,就出现了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第二节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

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一、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实质:

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存在着不断补充信贷资金的需要,又无从获得新的信贷资金来源。

于是中央银行只能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

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中央银行信用创造货币机制是通过基础货币的投放来实现的。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被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

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

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②国外净资产数额。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

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

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③对政府债权净额。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

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

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

④其他项目(净额)。

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

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结合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实例分析)

二、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派生存款机制

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基础货币的功能,却具备在中央银行放出基础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一)商业央行存款创造过程

  假设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则商业银行体系存款创造过程如下:

  

银行

存款增加额

存款准备金增加额

贷款余额

A

1000

200

800

B

800

160

640

C

640

128

512

D

512

102.4

409.6

 合计

5000

1000

4000

但是中央银行放出的每笔信用并不能由商业银行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

(二)、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

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

1、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并不能全部用于发放贷款或投资于有价证券,其中有一部分要按规定的比例缴存中央银行,还要留一部分作为应付客户提存和支用的业务周转金而存入中央银行。

这样一来,这一部分就不能作为商业银行继续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

2、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现金漏损)的限制。

存款中有一部分要转化为现金,一旦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化为现金,流出银行体系,这部分存款也就失去了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3、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各类法人单位及居民个人缴纳税款、购买政府债券,都会使其在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存款转化为财政存款。

财政存款直接存入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职能),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从而商业银行也就失去了继续扩张信用的能力。

三、基础货币与派生存款倍数衡量

基础货币与派生存款的倍数衡量是通过货币乘数来实现的。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创造乘数”、“信用的扩张倍数”或“存款的扩张倍数”,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率,体现为一定量的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

它反映了基础货币派生出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一般用m表示,其公式为:

m=M/B(M为广义或狭义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关系为:

M=mB

由上式可见,货币乘数越大,表明基础货币扩张的能力越强;货币乘数越小,表明基础货币扩张的能力越弱。

货币当局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一是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或允许其透支。

财政部门则通过投资或转移支付等形式将这一部分基础货币注入生产、流通或消费领域,最终转化成企业和家庭的货币收入。

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增加。

然后经由财政资金的使用表现为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以及“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而财政的透支则会直接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不允许中央银行以这种方式投放基础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第三十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

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二是货币当局以再贷款或再贴现等形式向商业银行授信。

这部分基础货币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转账存款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的派生存款创造过程,最终转化为众多商户或个人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货币发行)”的增加。

三是货币当局买入外汇资产。

这部分基础货币也将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派生出大量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国外资产(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但在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四是货币当局经由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有价证券。

由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金融机构为交易对方,买卖的标的是国债,所以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或“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第三章货币需求

第一节货币需求的概念

一、货币需求的定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

其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而非流量概念。

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如:

2001年底,中国),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而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如:

从2000年底到2010年底),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量。

因此,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

(二)经济学中研究的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

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

(三)、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

这种需求不仅现金可以满足,存款货币也同样可以满足。

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

(四)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者差别只在于持有货币的动机不同或货币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但都在货币需求的范畴之内。

二、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将货币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产生的。

如果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就没有必要再去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实际货币需求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而名义货币需求则没有。

举例来说,假设T0期时的货币需求为1000亿元,T1期时生产、流通规模和实际财富水平与T0期相比未变而物价却上涨了1倍;也就是说全社会的商品、劳务的名义价值增加了1倍。

这时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存量必须增加1倍,以满足社会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即名义货币需求量由T0期时的1000亿元增加到T1期时的2000亿元。

但这种增加只是适应物价上涨幅度在名义上的增加,就经济成长过程本身所提出的实际货币需求并没有变,仍然是1000亿元。

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说,重要的是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的高低而非货币数量的多寡,因此,他们更为关注实际货币需求;但在物价总水平有明显波动的情况下,区分并研究名义货币需求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学家分析货币需求的两个角度

(一)把货币视为交易媒介的宏观角度

仅仅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来支撑。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把货币视为资产类别的微观角度

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类别,也就是说,它和股票、债券及各种实物资产一样,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从这一角度出发,货币需求不是理解为经济中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应该理解为:

当某人拥有一定财富的总额时,他可以选择多种形式来持有该比财富。

而他愿意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来持有的那部分财富就构成它对货币的需求。

所以货币需求实际上是一种资产的选择,或者财富的分配行为,它受到人们财富总额、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自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说以来,经济学家主要从后一角度探讨货币需求。

费雪方程式(MV=PT、M=PT/V)与剑桥方程式(Md=kPY)的区别

有人会认为,若把k换成1/V,Y换成T,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就大体相同了。

其实,这两个方程的经济意义大不相同。

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交易手段的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这是两个方程式的最大区别。

2.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的结论。

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产物。

出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持有货币有满足程度的问题,机会成本的问题等。

微观经济主体要在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而且,剑桥方程式种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

3.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

三大动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的分析,他将人们保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类。

(一)交易动机。

它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

它决定人们进行交易持有多少货币。

凯恩斯将交易需求看作是收入的稳定函数。

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

(二)预防动机。

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这一货币需求的大小也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多少。

由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都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对利率变化则不很敏感,所以可以把这两种货币需求函数合二为一以下式表示:

M1=L1(Y),其中,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Y代表收入水平,L1代表M1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也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决定于三个因素:

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和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

货币总需求函数

M=M1+M2=L1(Y)+L2(r),即货币的总需求是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第四章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概念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经济运行中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货币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的,货币供给符合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则达到均衡。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货币的均衡状态是这两者对立统一的结果。

其核心包括以下三点:

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

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

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的均衡状态。

货币均衡的标志

 货币均衡表现为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一)、商品市场物价稳定。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综合物价水平取决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而货币均衡又是总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前提条件。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综合物价水平的变动,来判断货币是否均衡。

如果物价基本稳定(物价指数在3%以内),说明货币均衡;如果物价指数超过3%,说明货币失衡。

 

(二)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

社会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货币既非过多,也非不足。

第二节货币运动过程中的内在均衡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的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自发调节和适应的结果,在内在均衡的实现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利率。

就货币需求来说,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人们的持币机会成本会加大,这必然会导致人们对金融生息资产需求的增加和对货币需求的减少。

所以利率同货币需求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当货币市场上出现均衡利率水平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货币均衡状态便得以实现。

当市场均衡利率变化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最终在新的均衡货币量上实现新的货币均衡。

就货币供给而言,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一方面社会公众因持币机会成本加大而减少现金提取,这样就使得公众持有现金的比率缩小,货币乘数加大,货币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银行因贷款收益增加而减少超额准备来扩大贷款规模,这样就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给增加。

所以,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供求是以市场为纽带的。

货币供给有原始供给(基础货币)和派生供给(存款货币)之分。

原始货币的供给主体是中央银行,其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无关。

派生货币供给是由商业银行体系创造的。

它与原始货币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而与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市场现金漏出率等成反相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