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52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docx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无限法偿:

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2,货币政策:

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3,基础货币:

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

4,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的对称,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5,原始存款:

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

6,直接融资:

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7,经济货币化:

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8,经济金融化:

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

9,证券行市:

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证券行市往往高于或低于其票面金额。

对发行人和投资者来说,证券行市是最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该证券新的发行价格,而且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10,金融结构:

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11,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单位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越多,表示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反之则反是。

12,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

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币越多,本币升值而外币贬值,反之则反是。

13,存款货币:

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是通过开立支票可以直接进行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货币乘数:

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15,银行信用:

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16,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17,企业信用:

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等。

18,商业银行:

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其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影响货币供应量,亦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19,金融压制:

若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掣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为金融压制。

20,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只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21,金融市场:

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2,票据贴现:

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时,以一定的价格将票据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

23,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24,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

25,信用货币:

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账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26,货币供给量:

指一过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货币总量。

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现金和存款货币。

27,证券交易所:

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

证券交易所通过严密的组织与管理规范交易行为,发挥市场的示范效应、“晴雨表”功能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28,浮动利率:

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多用于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29,货币市场:

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30,资本市场:

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两大部分;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31,货币均衡:

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32,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

3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34,金融相关比率:

现有金融资产总值/国民财富。

35,存款准备金(政策):

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保留的应付客户提取存款需要的准备金,其中法律规定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的部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36,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若以Md表示

货币需求量,以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

Md二Ms

37,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

及其变化过程。

 

二、 关于判断改错题

例如:

1、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2、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3、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4、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5、在资本充足性管理中,资本回报率(ROA)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资产的比值(×)。

6、在伦敦外汇交易市场上,某日£1=US$1.5902-1.5893,现在A贸易商欲从花旗银行伦敦分行用英镑购入100万美元,应使用1.5902的汇率(×)。

7、内生变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由纯粹经济因素决定的变量,这些变量通常不为政策左右,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

8、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9、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10、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11、金融构成比率是指现金金融资产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率(×)。

1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13、债券收益率是期待的收益率,股票的收益是固定的收益率(×)。

14、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隐蔽型的;改革开放后,则主要是公开型的(√)。

15、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16、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17、欧洲货币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的货币(×)。

18、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19、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20、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

货币供给与保有货币的意思(?

)。

题目好象有问题: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21、1984年1月,我国专设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负责的信贷及城镇储蓄业务(×)。

2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能对基础货币进行有效的控制(×)。

23、金融工具就是金融资产(×)。

24、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常是存在矛盾的(√)。

25、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

26、从我国发生的几次通货膨胀可以看出,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短期性和政策性的特点(×)

27、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28、金融一体化是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29、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

30、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

3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3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33、格雷欣法则是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

3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市场也上升(×)。

3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36、银行和保险公司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37、现金漏损与存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3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3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4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答案:

错误

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答案:

正确

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答案:

错误

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答案:

错误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答案:

错误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答案:

正确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Y)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答案:

正确

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Y)

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Y)

1、凯恩斯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Y)

2、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

()答案:

错误

3、实际利率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即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Y)

4、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官定利率,可以诱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

(N)

5、负利率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答案:

正确

6、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答案:

错误

7、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强调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N)

8、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6%的10万元贷款,用单利计算法计算的到期本利和是130000元。

()答案:

正确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务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答案:

错误

10、在我国,月息5厘是指月利率为5%。

()答案:

错误

1、金融市场发达与否是一国金融发达程度及制度选择取向的重要标志。

答案:

正确

2、期权买方的损失可能无限大。

答案:

错误

3、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利息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

错误

4、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支票两种。

答案:

错误

5、国家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主要用于政府贷款。

答案:

错误

6、二级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扩及交易所之外。

答案:

正确

7、新证券的发行,有公募与私募两种形式。

答案:

正确

8、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都是有限的。

答案:

错误

9、可转换债券是利率衍生工具的一种。

答案:

错误

1、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答案:

正确

2、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中,流动性与盈利性正相关。

()答案:

错误

3、信托业务由于能够使商业银行获利,所以是资产业务。

()答案:

错误

4、商业银行是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贷款、包销新证券的专业银行。

()答案:

错误

5、托管财产的财产权即财产的所有、管理、经营和处理权,从委托人转移到受托人。

(N)

6、债管理理论盛行,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N)

7、呆滞贷款指的是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单经营停止的贷款。

()答案:

正确

8、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是为了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即充当二线准备。

(Y)

9、中间业务是指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活动。

(N)

10、活期存款是个认为继续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

()答案:

错误

1、政策性银行也称政策性专业银行,他们不以盈利为目标。

()答案:

正确。

2、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业务。

()答案:

错误

3、我国《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

(Y)

4、1998年,从上海开始陆续出现了以城市命名的商业银行。

()答案:

错误

5、我国的财务公司行政上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

()答案:

错误

6、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不得从事任何直接盈利的业务活动。

()答案:

正确

7、农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完全由政府拨款。

()答案:

错误

8、投资银行可以执行本国政府对外援助。

()答案:

错误

9、保险业的大量保费收入用于实业投资。

()答案:

错误

10、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步建立以中外合资银行为主的结构体系。

()答案:

错误

1、央行国有化已成一种发展趋势,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国有的有美、英、法、德等国。

(N)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非一级市场上进行的。

(Y)

3、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就是典型的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答案:

错误

4、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资本则由各会员银行认购。

()答案:

正确

5、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答案:

错误

6、基础货币等与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答案:

正确

7、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后,货币扩张机制收支与商业银行的贵金属储备。

(N)

8、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以支付时,,可到上级行帐户余额内提取现金。

(N)

9、中央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使其国家的银行职能的表现。

()答案:

错误

10、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4%。

(N)

1、马克思认为,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决定。

()答案:

正确

2、费雪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答案:

错误

3、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答案:

错误

4、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相关。

()答案:

错误

5、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幅度小于利率的变动幅度。

(Y)

6、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

(Y)

7、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重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N)

8、弗里德曼认为,恒久收入无法用实证方法得到证明。

()答案:

错误

9、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收入相对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则相对不稳定。

(N)

10、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即期收入作为代表性指标。

(N)

11、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时,财富、物价属于规模变量。

(N)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货币”,其口径相当于使用的M2。

()答案:

错误

2、准货币相当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答案:

错误

3、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

()答案:

错误

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答案:

正确

5、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答案:

错误

6、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答案:

错误

7、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答案:

错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Y)

2、马克思所提出“第一推动力”的说法说明他对货币的估价是积极的。

(Y)

3、在典型的集中计划体制下,货币需求经常偏大,从而总供给经常超过总需求。

(N)

4、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便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N)

5、实际经济运行中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所以两者应该是等量的。

(N)

6、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总是等于社会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

(N)

7、在集中计划体制国家,货币非均衡并不直接表现在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上。

(Y)

8、在投资饥渴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货币供求的失衡难以避免。

(Y)

9、只有企业的总收入具有对总支出的硬约束力,企业才可能正常周转。

(Y)

10、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再生产过程。

()答案:

正确

1、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膨的优点在于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2、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的。

()答案;正确

3、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印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答案:

错误

4、所谓通货膨胀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答案:

正确

5、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答案:

错误

6、瑞典学派认为指数化方案对面临世界接性通货膨胀的大国更有积极意义。

(N)

7、通货膨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答案:

正确

8、通货紧缩是反通货膨胀的手段和措施。

()答案:

错误

9、经济学的稳定目标中应包含不要陷入通货紧缩的要求。

()答案:

正确

10、80年代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应是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

()答案:

错误

1、一般而言,存款的期限越短,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就越高。

()答案:

正确

2、一般而言,定期存款的准备率大多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

()答案:

错误

3、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N)

4、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Y)

5、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法定准备金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Y)

6、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Y)

7、运用再贴现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N)8、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N)

9、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N)

10、一般而言,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有利于实现扩张的目标。

(N)

11、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能有效的实现紧缩的目标。

(Y)

12、货币政策时滞越短,越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Y)

1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N)

14、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能力强于对超额准备的控制。

(N)

三、关于单项选择题

1、费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A)的特点。

A相对稳定  B相对不稳定  C不稳定    D不确定

2、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C)

A实际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法定利率

3、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D)的影响最主要。

A国外净资产           B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4、下列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有(B)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投资银行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C)

A价格机制   B央行宏观调控   C利率机制  D汇率机制

6、国际开发协会主要向(D)提供长期低息援助性贷款。

A成员国   B成员国私人部门    C低收入成员国   D低收入国家

7、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B)变化。

A反比例   B正比例            C无确定关系     D同比例

8、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D)

A银行支票 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银行承兑汇票    D企业股票

9、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D)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产品调剂   C物质交换    D商品交易

10、实行(B)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A浮动汇率   B固定汇率   C钉住汇率    D一揽子汇率

11、利息是(D)的价格。

A货币资本   B外来资本   C银行存款    D借贷资本

12、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D)。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银行券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3、信用的基本特征(B)

A.无条件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14、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A)最为流行。

A单一型   B复合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型

15、按照组织的章程,服务对象只限于成员国官方财政、金融当局,而不与任何私人企业有业务来往的国际金融组织是(B)。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6、长期以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是(C)

A金融资产的盈利性B金融资产的安全性C金融资产的流动性D金融资产的种类

17、据证券行市公式,股票预期收益一定时,市场利率上升,股票价格将(D)

A上升B不变C无法判断D下降

18、(A)是费雪的关于货币必要的交易方程式。

A.MV=PT   B、P=MV/T   C、M=PQ/V   D、M=KPY

19.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D )

  A.汇丰银行    B.花旗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丽如银行

20、在下列控制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