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661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docx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盐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纽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

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的运动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大小

2.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是(  )

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

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4.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6.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

7.韶关乳源必备瑶寨的传统居民(如下图)与我国下列传统居民最为相似的是(  )

A.新疆泥砖平顶屋B.北京四合院C.陕西窑洞D.湘西吊脚楼

8.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

9.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10.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  )

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

11.某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B.24℃C.28℃D.32℃

12.读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13.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正确的是()

①南北回归线②赤道③20°W和160°E④180度经线圈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4.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

15.下图是某平原及其近海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正确的是

A.本地正处在冬季

B.B点气温低于同纬度D点气温

C.本地区位于北半球

D.本地区位于南半球

16.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季如春B.气温最低月为12月C.终年严寒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

17.地图三要素是指:

(  )

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

18.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是()

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

C.火烧寮D.塔里木盆地

19.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A.寒冷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湿热

20.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B.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人们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1.下列四幅图表示不同的地形部位,地形部位的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22.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新疆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繁星,主要是因为地球(  )

A.自东向西的自转B.自西向东的自转

C.自西向东的公转D.自东向西的公转

23.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24.

读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上面四种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b全年温和湿润

C.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雨

2、对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正确的是()

A.a南北回归线附近B.b极地附近

C.c亚马逊平原D.d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25.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判读。

读“某区域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E,66.5°N)B.(40°E,66.5°S)

C.(40°W,665°N)D.(40°W,66.5°S)

2、图中①阴影区位于

A.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

3、丙地位于乙地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正北方D.正南方

26.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该类聚落叫

A.村庄B.集镇C.乡村D.城市

2、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A.非洲南部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27.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亚洲东临太平洋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地处中纬度地区

C.有极昼、极夜现象D.经纬度是(23.5°S、60°E)

3、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D.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

28.

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玲玲有一天翻开日历看到当天是12月24日,地球正大约运行在图中的什么位置上()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做出正确判断:

2019年3月21日至6月22日,梁平的白天会越来越()、气温会越来越()

A.短、高B.短、低C.长、高D.长、低

29.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视角展示世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乙地的经纬度是()

A.30°N,105°WB.30°N,105°E

C.60°S,105°WD.30°S,75°E

30.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以下现象主要由自转造成的是(_____)。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D.四季变化

(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____千米。

(3)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紫云县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这一天正午时分,紫云县学校旗杆的影子与___图所示最相似。

A.

B.

C.

D.

(4)如上图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_____)

A.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北寒带

32.读地球公转和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今天(3月11日)地球公转位置应该位于(______)

A.①至②之间B.②至③之间C.③至④之间D.④至①之间

(2)当地球公转至③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重要纬线)上,该纬线以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皆朝向_______,此时为北半球的____节气,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极昼、极夜)现象。

(3)地球从①位置公转至②位置过程中,北半球白昼时间不断变___,获得太阳光热逐渐变_____,但白昼时间仍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黑夜时间。

(4)右图为龙岩市某地夏至日和冬至日两天的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日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的是_______(甲、乙),物体影子较_______(长、短)。

33.下图是甲乙丙三个国家的轮廓图,请你根据图中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国家名称:

甲____,丙____

(2)首都名称:

乙____,丙____

(3)写出地理事物名称:

A.____山脉,B.____河流C.____山脉。

(4)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____,____(国家)东北部工业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

(5)有关三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①三国均为发达国家②三国都濒临太平洋③乙丙两国均位于北半球④甲乙两国都位于西半球⑤甲丙两国地势具有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⑤

(6)丙国的经济支柱是____业。

乙国主要是以____民族为主。

(7)写出一个有关丙国的美称____。

3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_________说明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因素。

(2)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洲,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以下。

(3)南半球20℃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

(d)图中方框内填写的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5)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6)F处出现了闭合等温线,说明此处是一个____(高温或低温)中心。

(7)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气温高,冬季______气温高。

(8)图中A、B、C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__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5.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通过A、C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____线;通过B、D两点,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_____线。

(2)B点的纬度是_____,经度是_____。

(3)C点从南北半球看位于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位于_____半球。

(4)D点从地球的五带位置看分别位于_____带。

(5)B点位于D点的_____方,A点位于D点的_____方。

(6)A点和B点中哪一个地方先迎来日出?

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地球的公转运动,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造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故选B。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故选:

D.

【点睛】

识记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

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故选D。

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分布最广;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风带的大陆西岸),以欧洲最典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大陆东岸以亚洲最为典型;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非洲、南美洲等分布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

故根据题意选A。

【点睛】

该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分析解答即可。

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根据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

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了海陆变迁;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说明了地球海陆分布的面积比例。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故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交通。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的竹楼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传统民居,在湘西地区的吊脚楼和竹楼相似,最低一层堆积杂物二层三层住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上的居民根据人的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可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分布最广,故选D。

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小李工作的地方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说明当地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所以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非洲南部,故选A。

1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地轴,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不相同,故选B.

1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在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是:

28.8℃-(1520米-720米)÷100米×0.6℃=24℃。

故选B。

【点睛】

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出。

1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以及大洲的轮廓可以判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所以选B

【点睛】

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

1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界,南北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180度经线圈是日期分界线,故选A。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中东南亚的高脚屋可以看出,该民居底层架空,水域面积广,说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湿热,故选D。

1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温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纬度地区B点气温高于D点,故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所以此时是夏季,且由于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所以位于北半球。

选C。

16.D

解析:

1、D

2、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最低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0℃,说明该地冬温夏热,而不是四季如春;气温的最低月份是在12月份;更不是终年严寒;而是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故选D.

2、由图可知,乙地降水全年分布不均匀,降水是集中在气温最低时的冬季,属于冬雨型的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的有关知识.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地图三要素是指:

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B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地图三要素。

1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雨极和干极,记住即可。

1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北欧气候比较寒冷,该地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子通道较长,有利御寒。

故选A。

2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卫星照片,人们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ABD对;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C错。

故选C。

【点睛】

2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①中虚线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②中虚线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③中字母所在的位置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④中字母所在的位置位于几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2.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繁星点点,这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故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故选B.

考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D对,ABC错。

故选D。

24.B

解析:

1、B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a全年炎热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全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c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属热带季风气候;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地中海气候,故选B.

2、a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西岸;c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d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选D.

【点睛】

世界气候的判读、分布和特点.

25.A

解析:

1、A

2、D

3、A

【解析】

【分析】

1、48.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据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40°E,66.5°N)。

故选A。

2、图中阴影部分位于20°W以西,故其位于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北,故其为北半球。

故选D。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故选A。

【点睛】

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26.D

解析:

1、D

2、C

【解析】

【分析】

1、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这种聚落属于城市;故选:

D。

2、从题中描述的宗教建筑物判断,该宗教是基督教,它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大洋洲。

非洲北部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亚洲东部以信仰佛教为主,欧洲西部以信仰基督教为主,非洲南部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所以该地区可能地处欧洲西部,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分类,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

27.B

解析:

1、B

2、D

3、C

【解析】

【分析】

1、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陆地占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南极地区主要是南极洲,以陆地为主。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亚洲东临太平洋,故选B。

2、从图中经纬线看,P点的经度是东经60度,南纬23.5度,D正确;从经纬度判断,P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从P点的纬度判断,地处低纬度地区;从P点的纬度判断,位于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本题选D。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产生的现象。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和经纬网定位以及地球的运动。

28.D

解析:

1、D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①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是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③是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故12月24日,地球正大约运行在图④位置。

,故D符合题意。

选D。

2、3月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这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北半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2019年3月21日至6月22日是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太阳光线直射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故梁平的白天会越来越长,气温会越来越高.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读图分析解答。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A.20°N、20°EB.20°S、20°EC.20°N、20°WD.20°S、20°W

2、图中③地位于④地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1、C

2、D

【解析】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1、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经纬度是20°N、20°W.依据题意.故选C.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③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D.

29.A

解析:

1、A

2、D

【解析】

【分析】

1、由图中竖版世界地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地,乙、丙、丁地位于南半球,故选A。

2、由图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以南的30°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