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分封诸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6943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春秋分封诸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秋分封诸侯.docx

《春秋分封诸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分封诸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秋分封诸侯.docx

春秋分封诸侯

春秋分封诸侯

【篇一: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130多个)大全】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130多个)大全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

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

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

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

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

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

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

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

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

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

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

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

前221年灭于秦国。

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

在今山西省南部。

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

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

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

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

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

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

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

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

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

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

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

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

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

以后,

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

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

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

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

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

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

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前627年,晋秦肴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晋成公逝世,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

后来的三晋就不说了,除了比较弱的韩,后来其他两国有哪些将军和战役,不用废话。

再说大多也是战国时候的事了。

1魏国在中国东周春秋时期是诸侯国名,处于现代的中国山西芮城,前661年被晋国灭亡。

东周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以後,在晋国的版图上,建立了新的魏国。

燕国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着建立了联合政权。

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

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

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国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

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

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貭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

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

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

齐地只剩除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

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

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

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

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

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

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

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

荆轲唱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之后荆轲刺秦王嬴政未遂。

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

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前222年燕灭于秦。

楚国

【篇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周朝诸侯国姓氏

宋(子姓)虢(姬姓)州(姜姓)虞(姬姓)

以上为公爵国

鲁(姬姓)申(姜姓)纪(姜姓)卫(姬姓)齐(姜姓)

杞(姒姓)陈(妫姓)蔡(姬姓)滕(姬姓)薛(任姓)息(姬姓)邢(姬姓)

邢为周公之后。

二十四年《传》:

“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邓(曼姓)荀(姬姓)随(姬姓)南唐不见于《经》。

以上为侯爵国

郑(姬姓)郕(姬姓)芮(姬姓)曹(姬姓)谷,

南燕(姞姓)滑(姬姓)秦(嬴姓)梁(嬴姓)北燕(姬姓)

以上为伯爵国

邾(曹姓)莒(己姓)楚(荆)(芈姓)巴(姬姓)小邾(?

)(曹姓)温(苏氏)徐(嬴姓)陆浑(允姓)鄫(姒姓)须句(风姓)夔(芈姓)姜戎姜戎自是姜姓。

白狄狄有白狄、赤狄,杨伯峻以为皆隗姓。

沈麇郯(己姓)莱。

伊雒之戎(雒戎)吴(姬姓)越“姒”姓。

潞蛮戎(戎蛮)无终无终为狄之一支。

逼阳(妘姓)舒鸠舒之一支(参见“舒”)。

胡(归姓)

以上为子爵国

许(姜姓)宿(风姓)骊戎(姬)向(姜姓)极戴魏(姬姓)黄贰轸郧绞州蓼牟葛(嬴姓)萧(子姓)霍(姬姓)耿阳冀江(嬴姓)刘首封者王季子(刘康公)。

甘惠王子、襄王母弟王子带之后。

苏(温)毛毛为文王之后詹原为文王之后。

罗(妘姓)绞以上为男爵国

以上为见经传者,一百二十多个。

不见经传者估计还要有几百个

这里的国不一定是周王所封,即有少数民族国(如白狄、赤狄)也有诸侯国所封的。

如曲沃是晋侯封的。

萧是宋公封的。

夔是楚子封的。

很多人认为鲁是公爵,理由是他是周公的封国。

实际上鲁应该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是侯爵。

伯禽的几个弟弟都有封地。

分别是周、凡、蒋、邢、茅、胙、祭。

只有周是公爵,在祁山之阳,周太王的故城,继承了周公。

到战国时只剩下约20多个国家。

但又多了韩国(姬姓),赵国(赢姓),魏国(姬姓)和

中山国(姬姓)。

小国多在淮河流域。

国名太多,一些小诸侯及周之卿族可能未列上。

西周是共有71个诸侯国,绝大部分是同姓(姬姓)诸侯国,一小部分是异姓诸侯国。

分封列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

异姓诸侯国主要是功臣封地(如齐国是姜尚的封地)或者是古帝后裔的封国(如夏朝的后人封于杞,黄帝的后人封于蓟,商朝后人微子封于宋等)。

比较有名的诸侯国有:

秦:

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

楚:

湖北和湖南一带,后来扩展到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和山东一带齐:

山东北部一带

燕: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晋:

山西、河北南部和陕西中部,前403年分为韩赵魏三国

陈:

河南淮阴县

郑:

河南新郑

鲁:

山东南部

宋:

河南商丘

卫: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中山:

河北灵寿、唐县

曹:

山东定陶县

吴:

长江下游一带

越:

浙江一带

蔡:

河南上蔡县和新蔡县一带

邾(皱):

山东皱县一带

郜:

山东成武县东南

莱:

山东黄县东南

蓼:

河南唐河

皖:

安徽潜山县北

郇:

山西临绮县一带

藤:

山东藤县西南

许:

河南许昌县东

杞:

河南杞县

庸:

河南新乡市南

还有虢、滑、豳、莒、巩、邠、褒、申、缯、焦、霍、蓟、祝、管、虞、芮、成、徐、荆、巴、蜀等等很多

这也只是西周初分封的一些诸侯国,到了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经常不断爆发兼并战争,一些国家消失了,还有的一些国家分裂了,如韩赵魏三家分晋(韩:

河南东部和山西东南部赵:

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魏:

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一说为: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据说是上千个,但是大部分都是古代的方国以及与周平起平坐的小国,被分封的估计只有数百,到了春秋时代只有不到100个诸侯国了,这其中除了少数是周太王以及周文王封之外,大部分是武王伐纣以及周公平定管蔡之乱之后分封的,也有少数是后来的周王分封的(比如郑),或者是承认的(比如秦原来是附庸,因为平王东迁有功被升格诸侯,还有三晋)

也有少数民族国家升格为诸侯的(比如中山是白狄,越是越族,楚是蛮族,巴,蜀是古代巴蜀人等等)

春秋时期诸侯国

周朝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东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狭小地区王(天子)前770年—前256年秦国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温国己子-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西南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县一带公

甘国姬公

樊国姬仲

尹国姬公

周国姬公

王叔国姬公

成国姬公

原国姬公

召国姬公

苏国姬公

单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东南伯周朝

詹国姬伯

巩国姬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西康店村-前516年晋国

毛国姬陕西省岐县、扶风县一带叔-前516年晋国

重要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齐国姜(也有说姓吕)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379年田氏齐国

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东部一带侯-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家分晋

楚国芈湖北省、湖南省北部、安徽省西部、江西省西部、河南省南部一带子、王-前223年秦国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前206年西楚、汉朝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473年越国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306年楚国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256年楚国

郑国姬河南省新郑县伯前806年-前375年韩国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县、通许县一带公-前286年齐国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209年秦国

许国姜河南省许昌市、安徽省亳县附近男、公-前375年楚国

陈国妫(音:

归)河南省淮阳市侯-前478年楚国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447年楚国

燕国姬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一带侯-前222年秦国曹国姬山东省定陶县西南伯-前478年宋国

位于山东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祝国姬山东省长清县东北祝阿故城-前768年齐国

聂国姜山东省荏平县西

纪国姜山东省寿光县南侯-前690年齐国

鄅国妘山东省临沂县、苍山县、沂南县一带鲁国

邾国(邹国)曹山东省邹县子-前281年楚国

莒国己山东省莒县子-前481年楚国

向国姜山东省莒县西南子-前721年莒国

极国-前721年鲁国

邿国妊山东省济宁县东南鲁国

滕国姬山东省滕县侯-前297年宋国

薛国任山东省滕州市侯-前322年田氏齐国

小邾国(郳国)颜山东省滕县东子楚国

滥国齐国

郯国嬴山东省郯城县西南子楚国(一说是越国)

炎国越国

鄟国山东省郯城县东北

郕国姬山东省汶上县北伯-前408年齐国(一说是楚国)

宿国风山东省东平县西南男

项国-前643年鲁国

谭国姒山东省章丘县西子-前684年齐国

遂国伊祁山东省宁阳县西北-前681年齐国

须句国山东省东平县西须句城

鄫国姒山东省枣庄市旧峄县东子-前567年莒国

鄣国姜山东省平阴县公-前664年齐国

州国姜山东省安丘县公杞国

淳于国姜山东省安丘县东北部公杞国郜国姬山东省成武县东南侯宋国茅国山东省金乡县邾国

焦国姬

任国山东省济宁市齐国

邳国楚国

牟国山东省莱芜市

于余邱国山东省临沭县

根牟国姜山东省莒县-前600年鲁国逼阳国妘山东省枣庄市子-前563年晋国

位于河南省的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鄢国河南鄢陵西北

苏国河南省焦作温县一带

密国姬河南省新密市郑国

胡国姬河南郾城县、舞阳县一带-前763年郑国焦国姬河南省陜县西十里铺一带西虢国共国姬河南省辉县市西北卫国

凡国姬河南省辉县西南伯-前716年北方狄戎鄢国河南省鄢陵县西北

葛国嬴河南省修武县宋国

于国姬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5公里叔郑国东虢国姬河南省荥阳市-前767年郑国杞国姒河南省杞县伯-前445年楚国申国姜河南省南阳市侯-前668年楚国吕国楚国

郐国河南省密县东北-前769年郑国

戴国姬河南省兰考县公-前713年郑国鄎国姬河南省息县侯-前680年楚国黄国嬴河南省潢川县-前648年楚国

蓼国河南省固始县-前622年楚国

潘国己河南省温县-前504年吴国

光国

逼阳国妘子吴国

上鄀国湖北宜城东南

下鄀国允河南省内乡县楚国

【篇三:

两周春秋时期诸侯国】

两周春秋时期诸侯国

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诸侯”的封号。

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中国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分封制。

中国自汉朝开始直至清朝,均不同程度实行分封制,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行政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划,少数时期成为与中原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

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周代比较大的诸侯国有:

鲁——姬姓,侯爵。

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

后成王命为大宰,食邑扶风雍县东北之周城,号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陕以东之诸侯。

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宝玉、大弓,而俾侯于鲁,以辅周室。

齐——姜姓,侯爵。

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氏,谓之吕侯。

其国在南阳宛县之西南。

自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周文、武师,号为师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营丘,为齐侯,列于五侯九伯之上。

即今山东青州府是也。

燕——姬姓,伯爵。

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

留相天子,主自陕以西之诸侯。

乃封其子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蓟县是也。

魏——姬姓,伯爵。

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镇魏国。

即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是也。

管——姬姓,侯爵。

系武王弟,曰姬叔鲜,以监武庚封于管。

即今河南信阳县是也。

蔡——姬姓,侯爵。

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监武庚封于蔡。

即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是也。

曹——姬姓,伯爵。

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

武王克商,封于曹。

即今山东定陶县是也。

郕——姬姓,伯爵。

系武王弟,曰姬叔武。

武王克商,封于郕。

即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是也。

霍——姬姓,伯爵。

系武王弟,曰姬叔处。

武王克商,封于霍。

即今山西平阳府是也。

卫——姬姓,侯爵。

系武王同母少弟,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

封于卫。

即今北京冀州是也。

滕——姬姓,侯爵。

系武王弟,曰姬叔绣。

武王克商,封于滕。

即今山东滕州是也。

晋——姬姓,侯爵。

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

封于唐,后改为晋。

即今山西平阳府降县东翼城是也。

吴——姬姓,子爵。

系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

武王克商,遂封之为吴。

即今之吴郡是也。

虞——姬姓,公爵。

系周太王子仲雍之后。

武王克商,求泰伯、伯雍之后,得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

在河东太阳县是也。

虢——姬姓,公爵。

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

仲与虢叔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而文王友爱二弟,谓之二虢。

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

陕县东南之虢城。

楚——芈姓,子爵。

系颛帝之裔,曰鬻熊。

为周文、武师,有勤劳于王家,封之于荆蛮;以子男之上居之。

即今丹阳南郡枝江县是也。

秦——嬴姓,伯爵。

系颛帝之裔。

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于秦。

即今之陕西西安府是也。

莒——嬴姓,子爵。

系小昊之后。

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兹与期于莒城。

即今之莒县是也。

纪——姜姓,侯爵。

系太公之次子。

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于纪。

即今东莞剧县是也。

邾——曹姓,子爵。

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

武王克商,封其裔曹挟于邾。

即今之山东邹城是也。

薛——仕姓,侯爵。

黄帝之后。

因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裔奚仲于孽。

即今山东泊州是也。

宋——子姓,公爵。

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

因纣王不道,微子抱祭器归周。

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

即今之睢阳县是也。

已——姒姓,伯爵。

系夏禹王之后。

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于?

已,以奉禹祀。

即今之开封府雍丘县是也。

陈——妫姓,侯爵。

系帝舜之后。

其裔孙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实赖之。

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帝祀。

其地在太皞之墟,即今之陈县是也。

妫姓源于姬姓,系颛顼后裔,传至子孙帝舜娶帝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

商均后代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太姬生陈申公,陈相公。

陈系武王元女太姬之后。

焦——伊耆姓,侯爵。

系神农之后。

因先世之功,武王克商,封之于焦。

即今之弘农陕县是也。

蓟——姬姓,侯爵。

系帝尧之裔。

武王克商,求其后,封之于蓟,以奉唐帝之祀。

即今之北京顺天府是也。

高丽——子姓,乃殷贤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

因不肯臣事于周,武王请见,乃陈《洪范九畴》一篇而去之辽东。

武王即其地以封之。

至今乃其子孙,即朝鲜国是也。

其余如越封于会稽,向封于谯国,凡封于汲郡,伯封于东平,郜封于济阴,邓封于赖川,戎封于陈留,芮封于冯翊,极封为附庸,谷封于南阳,牟封于泰山,

葛封于梁国,?

阝封为附庸,谭封于平陵,遂封于济北,滑封于河南,章阝封于东平,邢封于襄国,江封于汝南,冀封于皮县,徐封于下邳,舒封于庐江,弦封于弋阳,郐封于琅玡,厉封于义阳,项封于汝阴,英封于楚,申封于南阳,共封于汲郡,夷封于城阳等国,不悉详记。

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

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

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

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

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诸侯国只剩下了韩、赵、魏、楚、燕、齐、秦。

①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韩景侯(名虔)是春秋晋国大夫后代,和魏赵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今属河南).疆域有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介于秦魏楚三国间,成为军事上必争之地.前230年为秦所灭.

②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

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③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战国七雄之一。

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④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亦称荆。

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

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

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

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