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361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docx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一、1—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南通市九届六次全委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突出率先发展主题,锁定“两个确保”目标,全面贯彻“内抓统筹、外抓接轨、全面跨越”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园区开发、全民创业、项目农业等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良性运行的良好态势。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6亿元,同比增长15.4%。

至5月底,全市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5.7%。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呈现三个持续攀高。

一是工业增幅持续攀高。

1—5月份,完成全部工业产值187.67亿元,同比增长27.12%,比去年平均增幅提高了4.6个百分点。

实现规模工业产值79.84亿元,同比增长32.7%,比去年平均增幅提高了9个百分点,创下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总量也接近了XX年全年的水平;累计实现工业用电量2258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38%。

二是运行质量持续攀高。

1—5月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4.77亿元,同比增长36.3%。

实现利税45124万元,同比增长37%。

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6314万元,同比增长93.5%,呈现出销售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利税增幅高于销售增幅的良性发展态势。

三是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持续攀高。

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组织推动银企合作,新增工业贷款5012万元。

5月份举办的第三届金融资本与投资项目对接洽谈会,共签约银企合作项目32项,协议授信额度12亿元。

1—5月份,全市30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07亿元,同比增长28.9%;实现销售收入24.99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利税22823万元,同比增长34.5%。

2、项目投入势头强劲,保持三个快速提升。

一是投入总量快速提升。

1—5月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7亿元,同比增长33.25%。

完成工业投入实物工作量28.46亿元,同比增长37.33%,总量接近了XX年全年投入总额。

二是单体规模快速提升。

至5月底,完成规模投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45.86%。

目前,全市共有在建、竣工项目562只,计划总投资177.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项目207只,总投资167.4亿元,平均单体规模达2802万元;超千万元项目141只,总投资163.7万元,平均单体规模达3808万元。

三是技术含量快速提升。

至5月底,完成设备投入17.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投入总量的62.1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

全市207只500万元以上在建、竣工项目中,机械电子类项目101只,占项目总数的48.56%,计划总投资27.7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8.05%;医药化工类项目19只,占项目总数的9.13%,计划总投资10.1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7.55%,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项目占比提高,推动了我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

3、三外工作态势良好,表现三个明显提高。

一是重大项目占比明显提高。

1—5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8个,增资扩股项目26个,累计新批注册外资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平均单体注册外资规模443.77万美元,同比增加了133.57万美元。

其中总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项目有15个,姚记(南通)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800万美元,注册外资6000万美元。

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4287.68万美元,其中实际到帐超100万美元项目14个,合计到帐外资2711.28万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3.2%。

二是节会招商成效明显提高。

在5月中旬举行的第六届海鲜节上,我们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主攻外资,共签约外资项目123个,总投资9.19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5.6亿美元。

集中开工项目70个,总投资82.7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7个,总投资7.1亿美元。

目前,全市共有在建外资项目87个,总投资4.17亿美元,注册外资2.42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4个,总投资2.47亿美元,注册外资1.36亿美元;在手外资项目58个,总投资6.52亿美元,注册外资4.12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8个,总投资5.21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3.36亿美元;在谈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2.98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28亿美元。

三是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提高。

1—4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自营出口总额6710.5万美元,同比增长43.1%。

4、载体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三个快速推进。

为积极应对宏观调控,突破土地瓶颈制约,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我们集中力量,加速推进各类载体建设。

一是滨海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

滨海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第一期开发6000亩。

目前,一期开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已完成道路、桥梁、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

海鲜节期间,落户滨海工业集中区的55个项目同时开工,其中外资项目18个,总投资额6.2亿美元;内资项目37个,总投资额19.7亿元,项目投资总额71亿元。

二是各类专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北新精细化工园区建设全面推进,目前区内已有7家企业竣工投产,至年底竣工投产企业将达到13家,6月份又有16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天汾科技五金工业园建设速度加快,总投资1.2亿元的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建筑总面积6.7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展览、商务、物流、研发、信息、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大型电动工具专业市场。

企业办园进展加快,海四达工业园初具规模,并将于7月份全面投产,林洋电子、新方成化纤、东成电动工具等企业园区也正加快建设进程。

三是标准厂房建设快速推进。

我们把建设标准厂房作为集约招商的有效手段,加大组织推进、考核督查力度。

经济开发区引进了建都房产、建德置业等一批企业投资标准厂房,建筑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

各乡镇也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开发建设标准厂房。

5、民营经济平稳发展,体现三个不断上升。

一是发展总量不断上升。

1—5月份,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2844户;新发展私营企业360家,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55亿元,平均注册规模154.3万元,同比提高了77.3%;其中新增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254家,占全部私营企业的70.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4个百分点。

二是运行质量不断上升。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6.96亿元、现价总产值78.02亿元、销售产值75.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34.1%、38.9%。

三是全民创业热情不断上升。

全民创业“十个100工程”全面推进,至5月底,全市又有33名机关干部离岗创业,村干部新领办、创办民营企业21家,新引进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办民营企业50家,新吸引民营企业来启落户53家。

6、农业投入亮点频现,出现三个增势强劲。

一是项目开发增势强劲。

1—5月份,全市新建扩建农业项目194个,实际投入资金4.3亿元,同比增长34.4%。

新批农业外资项目13个,新批注册资金773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3.14万美元。

新批的江苏司贝斯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外资2990万美元;注册外资2990万美元、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永和隆农业开发项目,累计到帐外资1436万美元。

二是龙头企业增势强劲。

全市新建扩建农业龙头企业62家,新增投入资金1.8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1%。

总投资1.6亿元的皇室食品、总投资1.4亿元的东旭牧业、总投资6000万元的上海奶牛、总投资2500万元的永和食品、总投资1500万元的恒昌隆二期工程等一大批项目陆续形式建设,对农民增收致富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11元,同比增长18.89%。

三是园区投入增势强劲。

全市新增扩建农业园区132个,实际投入资金2.47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45%,同比增长27%。

与此同时,我们采取竞标入围的办法,确定了10个小康示范典型村和14个小康示范先进村,并加强组织指导,全力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进程。

从总体上说,1—5月份我市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上升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们正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认真分析,全面梳理,强化组织程度,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至6月底,全市预计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7.68亿元,增长15.7%,完成年计划16亿元的48%;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45亿元,增长16.4%,完成年计划6.7亿元的51.5%。

预计实现全部工业产值223亿元,增长21.1%,完成年计划450亿元的49.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8.8亿元,增长32.4%,完成年计划200亿元的49.4%。

完成技改投入实物工作量36.5亿元,增长31.48%,完成南通市考核指标70亿元的52.1%,完成我市计划80亿元的45.6%。

新批注册外资3.05亿美元,完成年计划5.5亿美元的55.45%;注册外资实际到帐850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7亿美元的50%。

为确保实现“双过半”,我们将组织力量,着力抓好工业生产、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等重点工作。

在工业生产上,突出抓好生产要素整合,重点向优势企业、规模企业、骨干企业倾斜,确保6月份当月实现全部工业产值36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9亿元。

在招商引资上,突出抓好外资到帐,重点对87个在建外资项目、58个在手外资项目、39个在谈外资项目进行跟踪推进,落实工作责任,力争6月份当月实际到帐外资4300万美元。

在项目建设上,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督查推进,对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落实专人跟踪负责,及时协调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6月份当月完成技改投入实物工作量8亿元。

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要素瓶颈制约矛盾依然突出。

在用地方面,我们利用原盐场的6000多亩土地开发建设了滨海工业集中区,较好地缓解了项目建设中的土地瓶颈制约,但仍有XX多亩用地缺口,神通阀门、永安纺织、恒源液压、通港并线等一批老企业因缺少用地指标而难于进行技改、扩大生产,台湾巧新集团、法国波邦集团、上海驿骅船舶、沪北船业等一批沿江开发重大项目因没有土地而迟迟不能落地。

在资金方面,83只新增1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的工业技改项目中,有47家出现资金困难,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仅电价调整一项,就增加工业成本3000多万元。

二是工业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近年来,我市工业开始走出多年徘徊的局面,XX年、XX年,规模工业产值年增量分别达到了19.4亿元、30.3亿元,今年1至5月份,我市规模工业产值增幅达到了32.7%,创历史最好水平。

但在南通六县(市)中规模工业增幅还是排在最后。

这集中反映了我市长期以来工业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乏力。

尽管近两年来,我市投入总量持续增长,但绝大多数项目还处于投资建设周期之中,还未进入产出的成熟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同时,我市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规模工业比重偏低,尤其缺少对经济增长有着强大支撑拉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是乡镇发展不平衡性仍然较大。

全市还有8个经济薄弱镇,一些乡镇债务包袱较重,财政运行还较困难,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不强。

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立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创造性,创新思维,创新举措,负重奋进,攻坚克难,在破解难题中加速发展,在克服困难中力争率先。

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举措

下半年,我们将全面围绕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南通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世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上升期的历史机遇,紧紧抓住我省全面推进沿江开发、沿海开发的历史机遇,紧紧抓住沪崇启大通道建设全面启动,启东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不断凸现的历史机遇,努力在把握大势中抢抓机遇,在紧环境中寻找突破、释放潜能,在适应大气候中营造小气候,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启东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1、突出培育大企业,全面增强加速发展牵引力。

切实把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全市企业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扩张速度有新的提速、发展后劲有新的增强,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企业80家,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不少于30家,亿元企业不少于50家。

一是全面落实挂钩帮扶制度。

对投入规模外资超1000万美元、内资超3000万元的企业,组织专门力量,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矛盾。

继续实施领导挂帅部门挂钩的帮扶工作制度,重点扶持30家重点企业、30家最具创新能力、30家最具发展活力、30家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企业,继续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争先进位竞赛活动,确保“3个30最”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总量达60%以上,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重点企业分类指导。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重点企业技改投入土地优先征用、政策优先享受、要素优先供应的“三优先”政策,积极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全力扶持林洋电子、海四达、东成电动工具、韦恩益农等重点企业兴办工业园区,放大骨干企业的规模效应。

三是积极缓解生产要素瓶颈制约。

在用地上,坚持增加容量,向深度开发要地;盘活存量,向内部挖潜要地;扩大增量,向项目审批要地;用足政策,向置换指标要地。

在资金上,鼓励金融单位加大对上攻关力度,不断扩大信贷规模。

对在5月份第三届银企洽谈会上签约的信贷项目,加大跟踪力度,争取早日到位。

在电力上,科学合理制定有序用电方案,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电需求。

在劳动力上,牢牢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继续加大外引力度和相关技术工种的培训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委托培训、定向招收的方式,缓解劳动力紧缺矛盾。

2、突出组织大招商,全面增强加速发展爆发力。

坚持内外并举、三业并举、大小并举、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并举,牢牢锁定全年新批注册外资5.5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7亿美元的目标,进一步聚焦升温、鼓劲加压,始终保持招商引资的强攻态势。

一是把握工作重点,强攻重大项目。

对总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14只在建项目、18只在手项目,组织力量,制定计划,实行集中攻坚,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

二是举办各种节会,发动招商攻势。

继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思路,精心组织举办好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

重点围绕第三届科技节,突出科技第一生产力主题,配合南通港洽会、南京金秋洽谈会等重大经贸盛会,着力做好客商邀请和项目洽谈等前期工作,广泛捕捉招商信息,全面拓展招商空间,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招商引资热潮。

三是强化跟踪落实,提高招商实效。

全面落实项目跟踪责任制,每个项目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排出外资到帐的时间表,切实加强对第六届海鲜节签约项目的跟踪联系,切实加强与外商的沟通交流,催注册、催办证、催到帐、催开工,全面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到帐率、开工率。

3、突出猛攻大项目,全面增强加速发展持续力。

认真组织实施“5352”工程,确保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0个,超1000万元项目300个,超5000万元项目50个,超亿元项目20个。

一是围绕滨海工业集中区系列项目进行重点攻坚。

加快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迅速拉开园区框架。

对海鲜节期间集中开工的55只项目,落实专门力量进行跟踪督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竣工。

二是围绕沿江造船及船舶配件系列项目进行重点攻坚。

对法国波邦集团、泽骅船舶、沪北船业、惠港造船等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抓紧开展项目预可论证、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申报立项、土地征用和岸线报批等工作。

三是围绕北新精细化工系列项目进行重点攻坚。

对在化工园立项建设的有关项目进行逐一梳理,优先落实土地指标,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四是围绕天汾电动工具系列项目进行重点攻坚。

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继续盘活土地存量,利用电动工具产业在省内外的影响,积极争取上级特殊的政策措施。

五是围绕江海联动开发系列项目进行重点攻坚。

对大唐电厂东西两侧围海造地项目、1000万吨煤油、100万吨乙烯、国际药品医疗器件物流中心、风力发电项目、长江入海口游艇制造项目、圆陀角江海风情区项目等,建立专门工作班子,依托科研院所展开相关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工作。

4、突出园区大开发,全面增强加速发展竞争力。

按照“突出重点、分层次推进、逐步融合”的总体思路,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强化开发区和各类工业集中区的资源整合,为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构筑更加广阔的平台。

一是全力推进滨海工业集中区建设。

加快区内道路、桥涵、上下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集中区相配套的商业、居住、服务等功能区建设,确保与进区项目同步建设、相互配套。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工业投入实物工作量20亿元,确保年内有50%以上进区项目竣工投产。

二是努力加快各类特色园区建设。

加速推进北新精细化学工业园、天汾科技五金工业园、台角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开发建设进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调整用地规划,挖掘土地存量,全面提高项目的承载力。

三是着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

充分挖掘潜力,制定计划,挂图作战,加强考核,严格督查,确保完成全年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5、突出激励大创业,全面增强加速发展驱动力。

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强化政策扶持,努力形成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相得益彰的民营经济大发展态势,确保全年新增公司制私营企业1000家、注册资金11亿元。

一是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继续深入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在创业立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积极鼓励机关工作人员离岗创业,鼓励广大村干部创办、合办、参办、帮办企业,鼓励在外成功人士领办企业,不断催生新兴创业力量。

二是培育特色板块。

充分挖掘现有优势,积极依托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天汾电动工具、吕四水产加工、北新精细化工等特色板块,培育特色专业市场,促进工贸互动,努力形成初级产业扩张规模、特色产业提升发展、主导产业进档升级的发展格局。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上下联动、工作互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

继续开展“光彩事业”夺杯竞赛、民营经济“明星村”评比以及亿元村争创活动,在全市形成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

6、突出聚焦大农业,全面增强加速发展推动力。

坚持以项目农业为抓手,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市项目农业投入总额12亿元,新批注册外资1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4000万美元,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不低于9%。

一是推进三资开发农业。

扩大利用外商资本,重点选择产业关联度大、龙头效应好、技术含量高的农业外资项目,充分发挥农业外资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激发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本围绕资本技术实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抓投入,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加快向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投资,确保新建投入规模超XX万元的重特大项目不少于8个,新批、增资农业外资项目不少于10个。

二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集中资源要素,每个乡镇重点培育2—3个骨干项目,重点扶持带动农户能力强、技术开发能力强、市场开发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是做强联结互动平台。

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全年力争新增、扩建投入500万元以上的规范化农业园区50个。

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开展科技帮扶。

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加速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把握重点、真抓实干,确保年中实现“双过半”,确保年底实现“满堂红”,为南通发展速度在全省领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