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460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docx

盖板涵洞施工方案

K45+778盖板涵洞构造施工方案  

第1节编制依据 

(1)、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2)、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工程三阶段施工图设计、合同段承包合同。

 

(3)、公路规范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中铁十一局集团现有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装备能力。

 

(5)、三淅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细则和指南。

 

(6)、现场勘查及实地调查资料。

  

第二节编制原则 

(1)、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三淅高速公路第九标段的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统筹计划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充分考虑施工时间、气候、季节及交叉施工作业对工期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争创行业一流,建造优质工程的原则  

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每道工序、每项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要求。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确立安全目标,建立健全确保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加大监管检查力度,杜绝安全隐患。

 

(4)、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 

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施工现场管理,保障施工现场布局合理、文明有序和干净利落。

   

(5)、施工方案的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劳力、材料、机械的配置状况,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因地制宜推广“四新”成果,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第三节工程概况 

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土建工程是三淅高速公路南段,起于卢氏县西南侧的马家岭,接三淅高速公路北段终点,向南止于西峡县西坪镇,线路全长84.214Km(短链1.708Km)。

本标段为LXTJ-9标段,起止里程为K44+200~K52+260,线路长8.040km(短链19.919m),路基挖方260.93万方,填方146.04万方,大桥1658.7m/8座,隧道2090m/1座,互通1处,涵洞21道。

   

由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第九标段中的K45+778盖板涵位于卢氏县朱阳关镇槐树村,其结构形式为明挖扩大基础,安装预制盖板。

涵洞跨径为6米,净高为5米,长度为51米,与线路正交90度。

涵顶填土高度为8.06米,进出口采用八字墙形式。

本涵洞主要为排水兼人行而设置的,涵基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300KPa,此处地表为黄褐色卵砾石夹土层厚度大于4m,承载力为350KPa,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数量表  

里程 

K45+778   

 

盖板   

C40砼  

m3 

270.3  

R235钢筋   

Φ8 

Kg   

 

Φ10  

Kg 

9486.0   

HRB335钢筋  

Φ16   

Kg   

6196.5  

Φ20 

6859.5  

Φ25 

41325.3  

   

洞身 

C25砼 

m3   

810.9  

C30砼 

m3 

846.6 

R235钢筋  

Kg  

2836.6 

HRB335钢筋  

Φ12  

Kg 

16183.3  

Φ16  

725.2 

Φ25   

24410.1 

   

边沟涵及洞内盖板   

C25砼  

m3   

 

C30砼  

m3   

  

Φ12钢筋 

Kg 

   

   

洞口   

C20片石砼 

m3   

395.7  

M10浆砌片石   

m3  

 

第四节:

施工组织方案   

4.1、施工准备   

1、核对图纸和补充调查。

开工前,组织技术、测量、试验等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现场核对,必要时应进行补充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2、复测:

开工前,项目测量人员在测量班的带领下,对盖板涵洞中心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

若桩位精度不足或不符合要求时按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重新补测。

  

3、安全技术措施。

开工前,对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并针涵洞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细则,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2、涵洞施工总体工期安排   

针对本段涵洞及涵洞的具体施工特点,具体工期安排如下:

   

基础开挖施工时间:

2012年11月10日——2012年11月15日 

基底处理施工时间:

2012年11月16日——2012年11月20日 

基础施工时间:

2012年11月21日——2012年11月25日  

台身施工时间:

2012年11月26日——2012年11月30日   

台座施工时间:

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5日  

盖板施工时间:

2012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0日  

八字墙施工时间:

2012年12月10日——2012年12月15日 

台背填土施工时间:

2012年12月20日——2012年12月25日  

4.3、涵洞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备注   

1 

吴景   

生产副经理 

负责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生产   

 

2 

刘双庆 

总工程师 

负责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工作 

  

3  

任留涛 

副总工兼工程部长  

负责施工方案编制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4 

陈亮   

试验室主任   

负责试验室检验工作   

 

5   

朱信光 

现场技术主管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工作  

 

6   

刘梅生 

安质部长   

负责现场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7 

马明亮 

测量队长 

负责现场测量放线工作   

   

4.4、涵洞施工现场人力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合计   

1  

钢筋工   

10  

技术工人   

普通工人 

2   

混凝土工   

10 

32 

10   

3 

木工  

10 

4 

电工  

2 

5   

机械司机 

2 

6   

普工 

10   

4.5、涵洞基础及下部施工的总体方案 

针对本涵洞的的具体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涵洞施工的总体方案为:

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整修;基础和台身均采用大块钢模施工;混凝土首选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吊车配合人工进行灌注。

  

4.5.1、模板及支架  

针对本涵洞的实际情况,优先计划采用标准化的组合钢模,进场的钢模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模板面板的厚度不小于5mm,模板的加劲型钢满足施工需要,确保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位移,模板的面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的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钢模板制作、安装精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模板、支架制作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钢模板制作 

外形尺寸  

长和宽  

+0,-1 

肋高   

±5 

面板端偏斜  

0.5 

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   

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 

±0.3   

板端中心与板端的间距  

+0,-0.5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0.6  

板面局部不平   

1 

板面和板侧挠度   

±1   

  

模板的安装与钢筋的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如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连接,避免引起模板的变形和位移。

安装模板时,应该防止模板的位移和凸出。

基础模板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台、盖板的侧模可设立拉杆固定。

拉杆的抗拉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模板安装完成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模板在浇注过程中应设置防倾覆设施。

   

模板、支架安装应符合下表规定:

  

模板、支架安装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高程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支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30 

  

4.5.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进场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试验部门应对钢筋进行抽样作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钢筋加工在钢筋厂统一加工,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现场必须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置识别标志。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施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宜采用双面焊,双面焊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双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10d,钢筋在焊接前,应将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钢筋接头的布置,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钢筋的交叉点宜采用直径0.7~2.0mm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牢固。

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

从而保证混凝土德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安装钢筋时,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间距等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对多层多排钢筋,宜根据安装需要在其间隔处设立一定数量的架立钢筋或短钢筋,但架立钢筋或短钢筋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当钢筋过密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钢筋和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以保证保护层间距。

混凝土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用其他材料时除保证强度之外,其材料中不应含有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的成分。

垫块制作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1mm。

 

4.5.3、配置混凝土用的材料  

(1)、水泥   

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

 

2、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

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

为加快鉴定水泥的现有强度,也可用促凝压蒸法进行复验。

  

3、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

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及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4、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2)、细骨料   

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

  

(3)、粗骨料   

1、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可采用连续级配或连续级配与单粒级配合使用。

  

2、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

  

(4)、拌和用水 

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

 

2、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

   

4.5.4、混凝土的拌制和浇注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

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

  

(2)、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时的坍落度可按表1选用   

表1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的坍落度 

结构类别   

坍落度(㎜)(振动器振动)   

小型预制块及便于浇筑振动的结构  

0~20 

桥涵基础、墩台等无筋少筋的结构  

10~30 

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30~50 

配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50~70 

配筋极密、断面高而窄的钢筋砼结构   

70~90 

(3)、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

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4)、混凝土运输能力应与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相适应,应使浇筑工作不间断且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能保持其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搅拌运输车,或在条件允许时采用泵送方式输送;采用吊斗或其他方式运输时,运距不宜超过100m且不得使混凝土产生离析。

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搅拌。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宜任意加水,可同时加水、相应的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并保持其原水胶比不变;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

(5)、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1、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高处直接向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2当倾落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2、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3、浇筑混凝土时,除少数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动器振实。

用振动器振捣实时,应对每一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每一个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在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插入式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宜为50-100mm;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不小于100mm。

 

4.6、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具体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暗板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4.6.1、施工准备   

基础开挖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和涵洞顶面的标高等情况结合施工技术的要求,需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三通、场地平整、测量放样。

进场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

涵洞开工前,测量班根据主管工程师技术交底,要对其中心位置及轴线进行定位放样,现场核对图纸所示的涵洞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既有沟槽、排水渠道、乡村道路的连接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审定。

 

4.6.2、基础的基坑开挖 

基础开挖前先要准确放样定出基础轴线,边线位置及标高,并用骑马桩将中心位置固定。

在台身附近开挖基础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弃土堆置地点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它作业施工,不能影响坑壁的稳定,同时应满足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

  

基坑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一般基底应比设计的平面尺寸各边增宽50——100cm。

当基坑的深度在5m以内,施工工期较短,基坑在地下水以上,土的湿度正常,土质构造均匀时,坑壁坡度可参考下表进行放坡:

 

坑壁土类  

坑壁坡度 

基坑顶缘无荷载  

基坑顶缘有横载   

基坑顶缘有动载  

砂类土   

1:

1 

1:

1.25 

1:

1.5 

碎,卵石类土 

1:

0.75  

1:

1 

1:

1.25   

亚砂土  

1:

0.67   

1:

0.75  

1:

1   

亚粘土,粘土 

1:

0.33 

1:

0.5 

1:

0.75  

极软岩   

1:

0.25  

1:

0.33   

1:

0.67 

软质岩   

1:

0 

1:

0.1   

1:

0.25  

硬质岩   

1:

0  

1:

0   

1:

0  

基坑深度大于5米时,降级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如果土的湿度可能引起坑壁坍塌时,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土的天然坡度。

坑顶与动载之间应留有1米的护道。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时,基地应该避免超挖,已经超挖或松动的部分应予以清除。

施工过程中,应该在基坑外设置临时截水沟或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内,使基坑内土质变化。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都不能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其承载力。

一般土质基坑挖至基底标高时,应保留10-20cm厚的一层,在基础浇注前采用人工突击挖除,及时检验,随即进行基础施工。

   

4.6.3、基底检验与处理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按照地质情况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一般性能良好的未风化岩石地基应将岩面上的松碎石块,淤泥清除后洗净岩面,若岩层倾斜,还应将岩面凿成平台或台阶。

若基地位于风化岩石层面上,则应按照基础尺寸凿除已风化的表面岩层,注基础圬工的同时应将基坑底填满,封闭。

对于土质岩层要将底面修理平整,于最短时间内砌筑基础,不得暴露或浸水过久。

对于施工时遇到特殊地基时,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①.软弱地基:

当开挖的基坑其基底的承载力较低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主要方法有换填土,砂砾垫层,砂桩等,其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②.泉眼及溶洞地基:

假如地基施工时出现泉眼,处理的方法一种是堵眼:

将有螺口的钢管打入泉眼,盖上螺帽拧紧,阻止泉水的流出;或者向泉眼内注入速凝水泥砂浆,在打入木塞堵眼。

另外一种方法是引流排水。

当堵眼有困难时,可用管子塞入泉眼,将水流引至集水坑或天然沟谷。

对出露的较大溶洞可采用混凝土掺片石灌注或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盖处理,小溶洞采用压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压灌处理,大型溶洞应专门研究确定施工方案。

  

基底开挖并处理完毕后,应通过基底检验,其内容主要有:

 

1.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   

2.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与规范相符; 

4.检查施工日志及有关试验资料等,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a.平面周线位置:

+20cm   

b.基底标高:

土质±5cm 

石质+5cm-20cm 

c.平面尺寸:

+5cm-20cm 

注:

基底检验实测项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规定。

本涵洞设计基底承载力为300KPa,此处地表为黄褐色卵砾石夹土层厚度大于4m,承载力为350KPa,满足设计要求。

  

4.6.4、基础砼施工   

基础采用C25砼浇筑,模板在使用前应先清理打磨、涂脱模剂,板缝间用海绵胶条或双面胶粘贴,以防止浇筑时出现漏浆,做到模板接缝严密,表面平整,支撑牢固。

钢筋的规格、间距、数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为保证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接头采用搭接双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d为焊接钢筋直径);接头采用帮条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

模板采用钢模板,尺寸、四角角度及刚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在砼浇注前,应对钢筋、模板进行检查,经现场技术主管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涵洞基础砼浇筑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砼浇注完毕后,应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基础表面要进行拉毛处理,以增加墙身与基础间的抗剪能力。

基础砼浇筑对称跳格进行,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4.6.5、台身施工   

台身采用C30砼浇筑。

当台身高度大于2m时,设置串筒或漏斗等辅助工具。

八字墙及截水墙施工应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为C20片石混凝土。

施工完毕后应派专人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4.6.6、盖板预制与安装  

(1)盖板预制   

盖板预制统一在预制厂完成。

盖板预制平台为C20混凝土底板厚10cm,上用红砖做底肋,间距设置40cm。

底肋成网格状,红砖上用1∶2砂浆抹面2cm,上铺竹胶模板做底模。

底模边肋用4×4方木形成。

侧模面板用竹胶模板,5cm厚的木板作板强筋,板强筋竖向间距30cm横向围柃用φ48钢管,钢管与板强筋用螺杆紧固。

侧模用角钢支撑,角钢焊接成三角形状,角钢支撑间距为70cm,纵向用φ16钢筋连接成整体。

侧模与台座底口用1cm的海绵垫挤紧以防漏浆,模板拼装完后,内涂脱模剂,然后进行钢筋施工,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预制块支垫。

混凝土由标准化拌合站拌制,经运输车运至预制板制作场地,人工斗车下料入仓浇筑,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侧模的加固以防浇筑中出现跑模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面层做拉毛处理并用麻袋覆盖洒水加以养护。

模板拆除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吊运安装。

  

盖板吊环采用φ16圆钢弯成Ω形,焊接于距板头35cm板侧位置,并与盖板结构筋相连。

每块盖板设吊环4个,吊环位置及露出板顶高度须一致,以保证盖板吊装时,同时均匀受力。

盖板预制时,注意在板两端中间预留锚栓孔,锚栓孔的尺寸为板顶直径8cm,板底直径6cm。

   

为节省预制场地,当预制盖板按规定养护7天,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可以在现场吊运堆放。

吊运时根据预制板编号及顺序分别堆放,板与板之间用对等尺寸方木支垫于板头35cm处,堆码高度不能超过5层。

  

(2)盖板吊装 

盖板吊装前,测量检测台座顶面高程,台座处保持平整、清洁。

盖板吊装采用16T吊车起吊,东风车拖运,盖板两端用枕木加以支垫。

盖板平稳放置其上并保证台座预埋锚栓钢筋插入盖板锚栓孔内,坐实,板缝调整均匀,以保证板缝与沉降缝重合,盖板安装完毕后,采用C30水泥砂浆充填板缝间及台背与盖板间的空隙,锚固栓钉孔内用C30混凝土填充密实。

   

4.6.7、帽石施工 

帽石钢筋加工绑扎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支立模板。

模板采用木模(内贴镀锌铁皮),支撑采用外撑上口对拉方式加固,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平板振捣器整平,铁抹收面。

拆模后,进行养护,填土防止机械损坏。

  

4.6.8、沉降缝施工  

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缝宽1~2cm,且沉降缝处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

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建议使用沥青麻絮),并应填塞紧密。

预制盖板涵的的沉降缝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洞身断面。

 

4.6.9、防水层施工   

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层,以防止水分侵入涵洞的钢筋砼结构,使钢筋锈蚀,缩短结构寿命。

 

4.6.10、八

(一)字墙及附属工程   

涵洞八字墙基础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涵洞出入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排水系统的连接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