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992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docx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

文化经典《论语》精品导读

一、关于学习的思想内容

(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

分析: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道德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

3、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分析:

学习要有踏实的精神,默默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不满足。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

5、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雍也》)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分析:

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

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是走在中途才停止下来,你现在却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

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公冶长》)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分析:

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经常反省自己也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分析:

孔子特别强调学习要经常温习,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为政》)

分析: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只会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疲怠。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学而》)

分析:

孔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三)关于学习的内容。

1、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述而》)

分析: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学习纲要,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2、孔子曰: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

“然,非与?

”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

分析:

在重视博学的同时,孔子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

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

(四)关于学习的目的。

1、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张》)

分析: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习致用”。

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

分析:

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

分析:

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这一思想实质上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孔子办么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做教师培养政治人才。

4、士志于道。

(《里仁》)

5、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分析:

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

二、关于教育的思想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

1、子曰:

“有教无类。

”(《卫灵公》)

分析:

受教育者不分贵贱、贤蠢,应该机会均等。

这一思想也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

(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

分析: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中等才智以下的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2、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

3、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

分析:

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

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故意抑制他。

4、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5、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

6、子曰: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为政》)

7、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分析:

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贵在触类旁通。

孔子特别强调不到学生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他。

列举一个道理学生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了。

8、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罕》)

分析:

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1、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述而》)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3、子曰: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述而》)

分析: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至于说到“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也可能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

4、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季氏》)

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子路》)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为政》)

分析:

《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

7、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八佾》)

8、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为政》)

分析:

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1、季康子问: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

“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财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

“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雍也》)

分析: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还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这说明孔子的教育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内容

(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

分析:

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分析: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思想内容之一。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

2、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分析: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

4、齐景公有马千駟,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

分析:

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对待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称颂。

那么怎样才算仁呢?

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

分析:

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2、刚、毅、木、讷近仁。

(仁德的外在标准)(《子路》)

分析:

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3、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实践仁德的标准)(《阳货》)

分析:

他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谨、宽厚、勤敏、慈惠。

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追求仁德方法)(《颜渊》)

分析:

在孔子看来,要完全达到仁是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既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也要使别人达到)(《雍也》)

分析:

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

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1、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学而》)

分析:

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

2、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分析:

孔子还强调做人要重视全面发展。

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藉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3、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分析: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

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

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成功。

所以对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很重要。

四、关于塑造君子人格的思想内容

(一)君子不器,应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

1、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卫灵公》)

分析: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二)君子要注意自我修养。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分析: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2、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泰伯》)

分析:

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

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和温和。

3、君子泰而不骄。

(《子路》)

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

5、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

分析:

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1、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

2、子曰: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

3、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

分析:

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2、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

分析:

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

分析:

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五)君子不结党。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比。

(《为政》)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

分析:

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周而不比”,同时还要“和而不同”,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

五、关于务政的思想内容

(一)关于务政的对象。

1、季康子问: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

“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

“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雍也》)

分析:

孔子认为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就可以务政,诸如具备果断、达理、多艺的人就可以参政。

(二)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子张问政。

子曰: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

2、子路问政。

子曰:

“先之劳之。

”请益。

曰:

“无倦。

”(《子路》)

分析:

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在位不松弛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办事不要松懈,要带头、勤勉。

3、子禽问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学而》)

4、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

分析:

从政者必须温良恭俭让。

孔子来到一国就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他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五种美德。

这五种美德间接说明了参与国政的道理。

如子产,正由于他的庄重、恭敬、恩惠、道义和美德,才能处于郑国贤相的位置。

(三)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

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卫灵公》)

分析: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他人接受,必须心意诚恳,行为端庄,这样你的主张就可以行得通了。

(四)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

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分析:

要求人们处理政务不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

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

2、子张学干禄,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

分析:

孔子认为在处理政务时应当慎重,要深入实际,多听多见,了解实际情况,以免犯错误。

六、关于治国与安邦的思想内容

(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颜渊》)

分析:

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守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

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

2、子路曰:

“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

分析:

孔子为何强调以“人伦纲常”治国呢?

孔子认为,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正名的具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里仁》)

分析:

孔子也认为,重视伦理纲常的作用也不能脱离礼让。

即用礼让的精神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

在这里礼让成为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要严于律己。

1、子曰: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子路》)

2、子曰: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卫灵公》)

分析:

君主要治理好国家,须端正自己,严于要求自己。

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国家也无法治理。

在孔子看来,真正能从容安静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

他做了什么呢?

也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罢了。

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3、子曰: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卫灵公》)

分析:

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

靠聪明取得了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尊敬他。

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去保持他,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百姓,那也算不得完善。

可以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面的。

4、所重:

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尧曰》)

分析:

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之道,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和公允。

(三)关于治国的基本方法。

分析:

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1、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

“焉知贤才而举之?

”曰:

“举尔所知。

尔所不知,人其舍?

”(《子路》)

分析:

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

2、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子路》)

分析:

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

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

3、颜渊问为邦。

子曰: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侫人。

郑声淫,侫人殆。

”(《卫灵公》)

分析:

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

强调了法制对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今人学习。

(四)关于治国的基本原则。

1、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

分析:

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和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

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

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