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8026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docx

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

2017一级消防技术实务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火灾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型感温探测器是不可复位探测器

B.感烟型火灾探测器都是点型火灾探测器

C.即能探测烟雾又能探测温度的探测器是复合火灾探测器

D.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属于火灾探测器

【答案】C

【解析】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4716-2005第4章可知,点型感温探测器分为可复位和不可复位,A正确。

1P276-P277

根据探测火灾特征参数分类感烟火灾探测器,即响应悬浮在大气中的燃烧和/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进一步可分为离子感烟、光电感烟、红外光束、吸气型等。

B错误;

5)复合火灾探测器,即将多种探测原理集中于一身的探测器,它进一步又可分为烟温复合、红外紫外复合等火灾探测器。

C正确;

探测泄漏电流大小的漏电流感应型火灾探测器。

D错误;

2、关于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说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至少包含两个集中报警系统

B.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具备消防联动控制功能

C.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至少设置一个消防主控制室

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各分消防控制室之间可以相互传输信息并控制重要设备

【答案】D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3.2.4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一个主消防控制室。

2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之间可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D错误。

3、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不属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触发器件

B.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

C.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与电气火灾监控器连接,不属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备用电源采用的蓄电池满足供电时间要求时,主电源可不采用消防电源

【答案】C

【解析】

1P279,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成。

C属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题干可能是想表达不属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C正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器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A错误;

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

B错误;

1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交流电源和蓄电池备用电源。

10.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交流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可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带的蓄电池电源或消防设备应急电源。

当备用电源采用消防设备应急电源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D错误。

4、下列场所中,不宜选择感烟探测器的是()。

A.汽车库B.计算机房

C.发电机房D.电梯机房

【答案】C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5.2.2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1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商场、列车载客车厢等。

2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

3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

4书库、档案库等。

可知A、B、D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5.2.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

2可能发生无烟火灾。

3有大量粉尘。

4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气滞留的场所。

5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

6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

7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可知C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不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5、某酒店厨房的火灾探测器经常误报火警,最可能的原因是()。

A.厨房内安装的是感烟火灾探测器

B.厨房内的火灾探测器编码地址错误

C.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电压不足

D.厨房内的火灾探测器通信信号总线故障

【答案】A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5.2.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5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

6、根据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要求,当()时,送风口不会动作。

A.同一防护区内一只火灾探测器和一只手动报警按钮报警

B.同一防护区内两只独立的感烟探测器报警

C.在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开启

D.联动控制器接收到送风机启动的反馈信号

【答案】D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5.1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

A、B正确,D错误;

4.5.3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排烟口、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或关闭及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动或停止。

C正确。

7、关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设计的说法,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能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消防控制室时,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安装在保护区域附近无人值班的场所

B.可燃气体探测器可接入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也可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回路

C.探测天然气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保护空间的下部

D.液化石油气探测器可采用壁挂及吸顶安装方式

【答案】A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8.1.2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应独立组成,可燃气体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当可燃气体的报警信号需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接入。

B错误;

8.2.1探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顶部,探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下部,探测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当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可设置在被保护空间的中间部位或顶部。

C、D错误;

8.3.2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设置要求。

A正确。

6.1.1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或有人值班的房间和场所。

8、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对4组承重墙试件进行耐火极限测定,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数据正确的试验序号是()。

A.序号2B.序号1

C.序号3D.序号4

【答案】B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P173。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标准也不一样,比如非承重墙体,其耐火极限测定主要考察该墙体在试验条件下的完整性能和隔热性能;而柱的耐火极限测定则主要考察其在试验条件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

因此,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或构、配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标准和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完全一致,详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系列GB/T9978.1~GB/T9978.9。

题中测定的为承重墙试件,应以承载力为主要考察性能。

9、净空高度不大于6.0m的民用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分区内任一点至最近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m。

A.20B.35C.50D.30

【答案】D

【解析】

1P310,(三)自然排烟设施设置。

⑥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公共建筑室内高度超过6.00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可增加25%。

10、大学生集体宿舍楼疏散走道内设置的疏散照明,其地面水平照度不应低于()lx。

A.1.0B.5.0C.10.0D.3.0

【答案】A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0.3.2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

3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11、下列设置在公共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的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A.采用轻柴油做为柴油发电机燃料

B.燃料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前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感温探测器

D.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答案】A

【解析】

轻柴油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品,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4.2条,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储藏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

选项A错误;

选项B、D,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均正确;

1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管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6应设置与柴油发电机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当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机房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选项C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5.2.5,正确。

5.2.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

2可能发生无烟火灾。

3大量粉尘。

4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气滞留的场所。

5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

6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仝出f!

内侧。

7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12、下列建筑场所中,不应布置在民用建筑地下二层的是()

A.礼堂B.电影院观众厅

C.歌舞厅D.会议厅

【答案】C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4.9条,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含剧场、电影院)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13、下列建筑场所中,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的是()

A.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

B.高层民用建筑

C.3层居住区,居住人数≤500人

D.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3000m3的戊类厂房

【答案】D

【解析】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8.1.2城镇(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工业区等)应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道设置市政消火栓系统。

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和堆场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注:

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3000m2的戊类厂房,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1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建筑主要构件的()决定

A.燃烧性能B.耐火极限

C.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D.结构类型

【答案】C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1.2条,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5.1.2的规定。

15、关于疏散楼梯间设置的做法,错误的是()

A.2层展览建筑无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在楼梯间直接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B.与高层办公主体建筑之间设置防火墙的商业裙房,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C.建筑高度为33m的住宅建筑,户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其疏散楼梯间采用敞开楼梯间

D.建筑高度为32m,标准层建筑面积为1500m2的电信楼,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答案】D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4.2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选项A正确;

条,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注:

当裙房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疏散楼梯可按本规范有关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选项B正确

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具有防烟性能且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选项C正确。

根据规范5.1.1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置防烟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错误,选项D错误。

16、采用泡沫灭火系统保护酒精储罐,应选用()

A.抗溶泡沫液B.水成膜泡沫液

C.氟蛋白泡沫液D.蛋白泡沫液

【答案】A

【解析】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3.2.3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和其他对普通泡沫有破坏作用的甲、乙、丙类液体,以及用一套系统同时保护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必须选用抗溶泡沫液。

酒精即为水溶性甲类液体,因此必须采用抗溶泡沫液。

17、下列建筑或场所中,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的是()

A.占地面积500m2的丙类仓库B.粮食仓库

C.高层公共建筑D.建筑体积5000m3耐火等级三级的丁类厂房

【答案】B

【解析】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8.2.1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1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和仓库;选项A应设置;

2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选项C应设置;

注: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

8.2.2本规范第8.2.1条未规定的建筑或场所和符合本规范第8.2.1条规定的下列建筑或场所,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但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

2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3000m3的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5000m3的戊类厂房(仓库);选项D体积大于3000m3,应设置;

3粮食仓库、金库、远离城镇且无人值班的独立建筑;选项B可不设置。

18、关于灭火器配置计算修正系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时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3

B.仅设室内消火栓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9

C.仅设有灭火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7

D.同时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5

【答案】A

【解析】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3.2修正系数应按表7.3.2的规定取值。

同时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5.故A选项错误;

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9,故B选项正确;

仅设有灭火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7,故C选项正确;

同时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时,修正系数为0.5,故D选项正确。

19、室外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m。

A.2.0B.3.0C.6.0D.5.0

【答案】D

【解析】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3.1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7.2节的有关规定。

7.2.6市政消火栓应布置在消防车易于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应妨碍交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m,并不应大于2.0m;

2市政消火栓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5.0m;

20、灭火器组件不包括()

A.筒体、阀门B.压力开关

C.压力表、保险销D.虹吸管、密封阀

【答案】B

【解析】

1P353:

灭火器组件主要由筒体、器头阀门、喷(头)管、保险销、灭火剂、驱动气体(一般为氮气)、压力表以及铭牌等组成。

故不包括的组件是B选项压力开关。

21、下列建筑防爆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性措施的是()

A.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具有爆炸性危险的可燃物质

B.消除静电火花

C.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D.设置泄压构件

【答案】D

【解析】

1P113-114,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一)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

A属于;

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C属于;

5)消除静电火花。

B属于;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在建筑围护构件设计中设置一些薄弱构件,即泄压构件(面积),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构件首先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

D不属于。

22、关于地铁车站安全出口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站厅公共区应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B.安全出口同方向设置是两个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间净距不应小于5m

C.地下车站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域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D.地下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不应作为安全出口

【答案】B

【解析】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28.2.3车站安全出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站每个站厅公共区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应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2地下单层侧式站台车站,每侧站台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3地下车站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域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其中有人值守的防火分区应有1个安全出口直通地面;

4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当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0m;

5竖井、爬梯、电梯、消防专用通道,以及设在两侧式站台之间的过轨地道不应作为安全出口;

6地下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不应作为安全出口。

故B选项错误,应为10米。

23、将计算空间划分为众多相互关联的体积元,通过求解质量、能量和动量方程,获得空间()

A.经验模型B.区域模型

C.不确定模型D.场模型

【答案】D

【解析】

1P535,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场模型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火灾研究领域。

火灾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蔓延过程包含了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和相变,涉及质量、动量、能量和化学成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其形式是三维、多相、多尺度、非定常、非线性、非稳态的动力学过程。

由于场模型是通过把一个房间划分为几千甚至上万个控制体,计算得出室内各局部空间的有关参数的变化,计算时通常所使用的场模拟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导致这种模型的计算量很大。

24、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不包括()

A.显示火灾显示盘的工况B.显示系统屏蔽信息

C.联动控制稳压泵启动D.切断非消防电源供电

【答案】C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1.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

稳压泵启动和停止由电接点压力表设定的启停压力控制。

25、水喷雾的主要灭火机理不包括()

A.窒息B.乳化

C.稀释D.阻断链式反应

【答案】D

【解析】

1P204,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主要灭火机理有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

26、采用非吸气型喷射装置的泡沫喷淋系统包含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时,应选用()。

A.水成膜泡沫液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B.蛋白泡沫液

C.氟蛋白泡沫液D.抗溶性泡沫液

【答案】A

【解析】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当采用非吸气型喷射装置时,应选用水成膜或成膜氟蛋白泡沫液。

27、消防用电应采用一级负荷的建筑是()。

A.建筑高度为45m的乙类厂房B.建筑高度为55m的丙类仓库

C.建筑高度为50m的住宅D.建筑高度为45m的写字楼

【答案】B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0.1.1下列建筑物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8、在建筑高度为126.2m的办公塔楼短边侧拟建一座建筑高度为23.9m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商业建筑,该商业建筑屋面板耐火等级为1.00h且无天窗,毗邻办公塔楼外墙为防火墙,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A.9B.4C.6D.13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2.2条,高层与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m,根据5.2.6条,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符合本规范第3.4.5条、第3.5.3条、第4.2.1条和第5.2.2条允许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

题干中建筑高度大于100米,其防火间距仍不应小于9m。

29、单台消防水泵的设计压力和流量分别不应大于()时,消防泵组合在泵房内预留流量和压力计接口。

A.0.50MPa,25L/sB.1.00MPa,25L/s

C.1.00MPa,20L/sD.0.50MPa,20L/s

【答案】D

【解析】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一组消防水泵应在消防水泵房内设置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台消防给水泵的流量不大于20L/s、设计工作压力不大于0.50MPa时,泵组应预留测量用流量计和压力计接口,其他泵组宜设置泵组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

30、下列消防配电设计方案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消防水泵电源由建筑一层低压分配电室出线

B.消防电梯配电线路采用树干式供电

C.消防配电线路设置过负载保护装置

D.排烟风机两路电源在排烟机房内自动切换

【答案】D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0.1.8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