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287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70分)

第一组(本部分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自然经济的产生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2.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

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千耦其耘

3.《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周颂·良耜》);“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小雅·大田》)。

这些诗句反映了西周()

①出现了小型青铜农具②懂得沤制绿肥

③懂得治虫灭害④强化社会治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材料中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①交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5.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

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6.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

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7.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B.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C.加强对新疆及周边地区的管辖D.向西欧国家传授制瓷工艺

8.“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唐朝前期的长安城B.北宋开封城

C.南宋临安城D.元朝泉州城

9.明清时期,社会上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

他们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D.苏商和徽商

10.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

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

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1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12.汉景帝时期,曾经明确指出: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农商皆本D.重商抑农

13.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结果中不包括()

A.市场狭小B.原料不足C.劳动力缺乏D.资金短缺

14.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实施该政策后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15.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6.从对右图分析中,知道西方人了解世界范围的变化以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关系出现的发展趋势有

①了解范围不断扩大

②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④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加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7.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里“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A.正常的文化交流B.西方的殖民掠夺

C.科技的广泛传播D.东方的借鉴学习

18.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

”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19.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速度加快B.从分散走向整体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展到世界各地

20.达·伽马远航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

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B.欧洲价格上涨

C.欧洲“商业革命”D.殖民制度登上历史舞台

21.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

但是,她由此赢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那是世

界霸主的桂冠。

这个女王是()

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B.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C.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D.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2.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是()

A.都是岛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B.都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开展殖民扩张

C.都是早期阶段奴隶贸易的支配国家D.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2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4.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了许多玉米。

回去赚了大钱。

他说,我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欧洲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回了玉米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25.1851年首届世博会上10多万件展品中,一台630吨的蒸汽机最为抢眼。

面对这台庞然大物,人们啧啧称叹,就连英国女王也兴奋不已。

蒸汽机最为抢眼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外形庞大,甚为壮观B.蒸汽机受到了女王的赞赏

C.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D.蒸汽机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动力

26.世界经历了四次大的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经济的繁荣。

西方著名学者通过现代统计方法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新高潮的基础。

每一轮全球经济的再次复苏,也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近现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与科技革命的推动不无关系。

借助于第一次科技革命奠定了霸主地位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苏联D.德国

27.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

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28.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29.“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此现象的出现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评价的是19世纪中期的工厂制

C.垄断彻底消除了私人生产

D.垄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30.一位科学家说:

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段话最能表明

A、电已进入生产和人们生活当中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蒸汽时代

第二组(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1.历史文物是文明演进的见证,凝聚着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

下列文物制造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3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公民在国内、国际上的流动日益频繁。

与之相似的是,西周之前,我国古代人民也过着频繁迁徙的生活。

西周之前,古代人民频繁迁徙主要是

A.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B.由于土地利用率低下

C.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D.由于耕作技术的落后

33.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34.某博物馆陈列着下列三张图片。

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

B.清代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C.明朝中后期烧制出多种彩瓷

D.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走向衰落

35.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馆藏数以万计的中国陶瓷,包括晋代越窑、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时期官窑和民窑的陶瓷精品。

由此可以推断()

A.从晋代起,中美就有了陶瓷贸易

B.上述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来的

C.收藏者青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D.中国陶瓷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3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7.对比图二与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38.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张毅庵,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

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明朝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深受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39.“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以法治国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0.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

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

”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41.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

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

B.郑和下西洋是宜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C.强调这二次航行都有美中不足

D.同时指出了两次航次的弊端

42.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入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

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3.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这样描述1550至1650年的欧洲历史:

“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

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在西北欧)诞生了”。

“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于西北欧说明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B、地中海沿岸是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

C、资产阶级依靠殖民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4.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欧洲贸易中心区,造成图中贸易中心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应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D.全球化的推动

45.“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

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的上升。

”此段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充分洗礼

B.殖民运动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C.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

D.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

46.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47.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C.为商业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

48.18世纪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经告发就要被卖为奴隶,他的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任何劳动。

这种规定造成的主要结果是

A奴隶制盛行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D社会治安得到根本好转

49.某校高中学生林辉为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搜集了美国在法国设立银行、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等资料作为重要论据。

据此推断,该研究性课题的题目最可能是: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B.美国经济的崛起

C.工业革命在欧洲扩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50.“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D.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51.读图: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哪种方式更进步?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分)

 

(2)图四中的商业有什么特点?

(3分)

 

(3)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

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

(6分)

 

(4)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印象最深?

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2分)

52.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

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6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7分)

 

历史参考答案

1——10BCCCBBABCB

11——20BABBDCBBBA

21——30CBADDBCADA

31——40BDBDCBACAB

41——50CAAACBBCDD

51.

(1)图一反映的是刀耕火种,图二反映的是铁犁牛耕。

铁犁牛耕更进步。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它使农产品的产量有所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2)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3)联系:

商业经济的繁华建立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原因:

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认识:

商人拥有大量财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商人的活跃也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客商也常面临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商人重利轻离别等。

(4)图一:

锄耕是古代中国农业重要的种植经营方式,锄耕的出现促进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图二:

新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土地的进一步开垦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加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图三: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扩大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物质文化交流。

图四:

商业的繁荣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古代社会的进步,商税成为古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答出任何一点即可)

52.

(1)三项因素:

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

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

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

劳动力:

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带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