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678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docx

地采毕业设计大纲

《毕业设计》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基本情况

适用专业: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地下开采方向

课程编码:

总学时:

15周

总学分:

15

修课方式:

必修

考核方式:

答辩

先修课程:

采矿学

(一)、采矿学

(二)、矿井开采设计、矿井通风

参考书:

《煤矿开采学》、《煤矿地下开采方法》、《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开采方法》、《煤矿安全技术与事故处理》等

二、毕业设计的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

1、性质:

此次《毕业设计》是地下开采专业方向的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后的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所学习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训练,是学生把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所有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一种训练,为将来走向就业单位能够胜任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是该专业的必修环节之一。

2、教学目的:

⑴系统的综合的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⑵掌握矿井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⑶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⑷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⑸培养学生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⑹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

⑺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是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全部教学中最后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是在学完全部课程和实习的基础上,通过矿井设计等形式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起来的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以毕业设计作为主要的结业方式,是生产一线采矿工程师掌握全面知识的基本训练,而且对提高学生质量亦有重要意义。

积多年的教学经验,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以搞矿井设计为主。

矿井设计作为基础部分,主要是搞矿井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针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不同,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这样做,即能使同学得到全面的训练,又有利于提高同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是完整的教学过程,要按教学计划进行,但就毕业设计来说,其具体题目、进程及内容增减,应在统一的毕业设计大纲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和教学实际,每届可有所不同和改进,要由应届指导教师小组集体认真的审定。

三、毕业设计的任务、内容与进度安排

1、任务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完成说明书和图纸两项任务

1)、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

说明用计算机输出,打印内容用小4号字,1.5倍行距,A4纸,上、下、左边距各2.5厘米,右2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2)、说明书结构及要求

(1)封面:

封面包括:

教学单位、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年、月、日);

(2)扉页;

(3)摘要:

用300字左右概述你选择设计题目的特点,重点概述你所设计的方案的创新点,采用的分析、设计方法,得出的结论等。

(4)英文翻译:

将摘要翻译成英文;

(5)目录:

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

(6)正文:

正文应按目录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论述清楚,文字通顺,图表规范,书写整洁,字数一般要求为60~100页左右。

(7)翻译外文资料:

翻译5000个单词的外文资料,文章的内容与设计的内容有关;

(8)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

2、图纸部分。

1)、矿井开拓巷道布置图

平面图(1:

2000或1:

5000)、剖面图(1:

2000或1:

5000)、切面图((1:

2000:

或1:

5000)(切面图要根据煤层的具体情况,由指导教师决定是否出图)。

2)、采区巷道布置图

平面图((1:

1000或1:

2000)、剖面图((1:

1000或1:

2000)。

3、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1矿区概述

矿区的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及行政隶属关系。

矿区地形地貌;矿区内有关的主要企业单位;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的来源;矿区内贸易中心,火车站及其它主要地物位置;矿区的交通,矿区的气候、气温、风向、风速;雨期及降雨量;冻结期及冻结深度;矿区的勘探程度及开发现状、矿区的地震震级。

§2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井田的地层层位关系,地质构造,含矿层及地层特征、矿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矿层的总数及可采层数。

表土层及风化带的深度。

井田中的地质变动,最主要的矿脉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人等,区域变质及侵入变质的程度,它们的分布及位置。

水文情况,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流量及洪水位;流砂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数及渗透系数;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以及水力联系。

§3矿层质量及矿层特征

井田内的矿层及其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可采矿层的厚度及层间距;各矿层的性质,各矿层顶底板岩石的性质。

矿层含瓦斯性、自燃性及含水性。

矿层质量牌号、工业分析及工业用途。

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对勘探的要求。

第二章井田境界及储量

§1井田境界

叙述井田走向边界及倾斜方向上的边界,边界的方位及标高,井田走向及倾向尺寸、井田的面积,边界矿柱的留法及尺寸。

邻近井田的开发情况以及与本矿的关系。

论述所定边界的合理性。

§2井田的储量

井田的工业储量、地质损失、永久矿柱损失量。

井田的可采储量及开采损失量。

第三章矿井的年产量、服务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

§1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说明矿井的年产量,并确定矿井的服务年限,矿井的增产期及减产期,产量增长的可能性。

§2矿井的一般工作制度

矿井的年工作日数。

每昼夜工作班数、落矿班数、每班工作时数。

每昼夜提升时数。

第四章井田开拓

§1现有开拓系统的描述

如为改、扩建或延深设计时,应描述现有的开拓系统,做出附图(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并对现有的开拓系统进行评述,尽可能说明旧有设备的利用情况(新建井本节可免,§2为§1)。

§2井筒形式及井筒位置的确定

1井筒形式的确定:

平硐、斜井、竖井或混合式。

2确定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3列表说明井筒名称、用途、规格(附井筒断面图)、井口座标位置及标高、井筒倾角及提升方位角、井筒长度等。

§3开采水平的设计

1水平高度的确定,单水平或多水平开拓、上山开采或上、下山开采、阶段数目、阶段内的布置方式及主要参数。

水平储量及水平服务年限。

2.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大巷的布置方式、数目、位置、用途及规格。

§4.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1采区形式及尺寸的确定。

2开采顺序。

§5开采水平与回风水平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1井底车场形式、线路布置及通过能力。

2硐室的位置、规格尺寸、支护方式。

3井底车场工程量。

§6开拓系统综述

1开拓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矿、矸、料、人)及充填、灌浆系统等。

2移交生产时井巷开凿的位置,初期开掘工程量。

第五章采准巷道布置

§1设计采区的地质概况及矿层特征

采区在矿井中的位置,邻区开采情况,矿层的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矿物质量、瓦斯、含水性、发火期等,矿层顶底板岩石性质。

采区的范围、工业储量。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

§3采区区段的划分、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间的联系方式

§4采区车场及桐室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形式、线路布置及调车方式。

采区各硐室(绞车房、变电所、储矿仓、装车站、把钩房、配电点等)的位置、尺寸、断面形式及支护方式。

§5采准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矿物、料等)、充填排水系统及灌浆系统等

§6采区开采顺序

区段间、矿层间、分层间的开采顺序。

§7采区巷道断面尺寸、支护方式、采区准备工程量(附采准工程量表)

§8采区的巷道掘进率、采区回采率

第六章采矿方法

§1采矿方法的选择

选择各矿层的采矿方法,对重点设计层的采矿方法说明选择的依据。

§2概述重点设计层的矿层赋存条件、矿层结构及围岩情况

§3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按通风条件,落矿机械能力,运输机能力等校验工作面长度的合理性。

§4落矿机械的选择及回采工艺方式的确定

工作面采、支运的设备选型。

爆破说明书,支架说明书。

顶板管理方法,控顶距,放顶步距,放顶方式,所用机械及方法。

附三图三表。

§5循环方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循环图表、工人出勤表、机电设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的计算与绘制。

第七章建井工期及开来计划

§1建进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队伍的人力配备;井巷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及施工程序。

工程排队及施工组织排队,附建井工程排队接续表。

§2开采计划

开采顺序及配产的原则;采区及回采工作面接续表、建井工期及矿井增产期。

第八章矿井通风

§1概述

§2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的选择

§3总风量的计算与风量分配

§4矿井总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5通风设备的选择

矿井主要扇风机的选型计算。

电动机的选择。

总耗电量及吨矿耗电量。

第九章矿井运输与提升

§1概述(附运输与提升系统图)

§2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运输平巷中运输设备的类型及数量

回风平巷中运输设备的类型及数量。

穿脉巷道及集中平巷中运输设备的类型及数量。

采区上山中运输设备的类型、规格及能力(运输上山及材料上山)。

§3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轨距、矿车类型及数量。

电机车选型,计算车组重量,确定电机车台数

如为胶带运输时,则计算胶带各点张力,验算垂度、强度、电动机功率等。

§4提升

1.选择提升设备的类型及规格;

2.选择提升钢丝绳;

3.选择及验算提升机;

4.提升机与井筒相对位置的计算;

5.提升运动学及动力学计算:

6.选择提升电动机;

7.计算电能消耗及提升效率。

第十章排水、

§1矿井涌水

矿井水的来源,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充填废水量等。

§2排水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选择水泵、水管,计算水泵扬程,确定工况点,计算水泵工作台数及总台数;

选择电动机功率、台数。

计算电耗及吨矿电耗。

§3水泵房设计

水泵房设备布置平、剖面图。

水泵房的规格、尺寸、支护方式,吊装设备,与井筒的联接方式。

§4水仓设计

水仓的容量、规格尺寸及支护方式。

水仓的清理。

第十一章技术经济指标

§1全矿人员编制。

1井下工人;

2井上工人;

3管理系统及管理人员;

4全矿人员

§2劳动生产率

1采矿工效;

2井下工效;

3生产工人效率;

4全员效率。

§3成本

1工作面直接成本;

2采区成本;

3全矿成本;

§4全矿技术经济指标

1.可采矿层数及可采矿层总厚度:

2.井田境界、走向、倾向、面积;

3.埋藏量:

工业储量、设计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4.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5开拓方式;

6开采水平:

水平数目、水平高度、服务年限;

7井筒;数目、直径、深度;

8基本建设工程量,三材数量(木材、水泥、钢材);

9建井期限;

10采矿方法;

11顶板管理方法;’

12机械化程度;

13工作面长度及同时生产工作面数目;

14同时生产的采区数目;

15工作面年推进度;

16掘进率、掘进出矿率;

17采区回采率、工作面采出系数;

18大巷运输、机车类型、数量,矿车类型、数量;

19提升:

立井提升机类型、提升能力、电机容量,付井提升能力、电机容量;

20排水:

水泵类型、水泵台数、扬水能力;

21.通风:

沼气等级、通风方式、总风量、负压(最大、最小),扇风机、类型、电机容量;

22.效率(井下工、采矿工、生产工、全员);

23.成本:

工作面、采区、全矿

2)、设计要求

⑴说明书要文图表并茂

语言要简洁,论证要在理,结论要明确,制表要清晰,插图要美,提倡用微机打印;

⑵通风、排水、供电等章节要有插图;

⑶设计内容中,至少要有一处用较为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或计算;

⑷对设计图的要求

设计图的比例要适中,布局要合理、整洁、正确、美观,按CAD绘图规定画图。

①开拓系统平面图应具有下列内容:

a.图框、图名、标题栏;

b.坐标网格、坐标值、指北针;

c.主要勘探线、主要钻孔及标号;

d.地质构造符号;

e.底板等高线(XX矿层),分组画两层等高线;

f.已开掘的主要井巷(实线),计划开掘的井巷(虚线)及其它井巷的代号;

g.井田境界、采区分界线、各矿柱线;

h.采区上(下)山、分组画一组(主采层一组);

i.各系统的箭头图(矿物、废石、料、风);

j.比例尺:

一般为1:

2000,1:

5000,个别1:

3000;

k.采区标号;

l.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

m.大巷坡度及方向;

②开拓系统剖面图应具有下列内容

a.图名、标题栏;

c.矿层等高线;

d.主要钻孔及标号;

e.井田境界及工业广场保安矿柱线;

f.标注开采水平、井巷及各矿层名称;

g.设计井巷画实线,深部画虚线;

h.比例尺;一般1:

2000,1:

5000。

③开拓系统水平切面图

a.图框、图名、标题栏;

b.坐标网格、坐标值、指北针;

c.主要劫探线、主要钻孔及标号;

d.矿层名称、井巷名称、大巷坡度;

e.矿层水平进度;

f.井巷虚、实线应与开拓平面图相一致;

g.画到各采区上山口;

h.比例尺:

1:

2000,1:

5000。

④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

a.图框、图名、标题栏;

b.坐标网格、坐标值、指北针;

c.主要勘探线、主要钻孔及标号;

d.地质构造符号;

e.井巷道名称、底板等高线(xx矿层);

f.采区境界、矿柱线、采止线及区段的界线;

g.投产(或达产)时已完成的巷道画实线,未完成的巷道画虚线;

h.投产(或达产)时工作面位置、工作面推进方向;

i.各系统的箭头图(矿物、废石、料、风);

g.掘进头位置、巷道坡度及方向;

k.比例尺:

1:

1000、1:

2000。

⑤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在运输上山位置作剖面。

a.采区上、下山界线。

b.采区内的标高线、区段的标高位置;

c.巷道及硐室的名称、倾斜巷道的倾斜角度;

d.矿柱界线;

e.比例尺:

1.1000、1:

2000。

⑥采矿方法图——工作面布置平面图(在说明书中的插图)

a.工作面支护方式;

b.回采巷道超前工作面加强支护范围;

c.机头、机尾支护方式;

d.沿空留巷时巷旁支护方式、支护宽度。

⑦采矿方法图——工作面布置倾斜剖面图(在说明书中的插图)

a.工作面长度、工作面(矿层)倾角;

b.上、下顺槽断面形式及其与工作面连接;

c.端头支护形式、工作面支护结构形式、柱距;

d.工作面运输机头、机尾的位置,与平巷运输机搭接方式。

⑧采矿方法图——工作面布置走向剖面图(在说明书中的插图)

a.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顶距和支架排距;

b.梁端到矿壁的距离,运输机到矿壁的距离;

c.工作面高度及伪顶、直接顶厚度;

d.设备类型规格尺寸按比例绘制。

4、时间安排

第一周,设计题目、设计过程报告、设计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图绘制、放大或缩小图纸,选题报告;

第二周~第六周,第一章~第四章内容;

第七周,第五章内容;

第八周,第六章内容;

第九周~第十周,第七章~第八章内容;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九章~第十一章内容;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输出、图纸的输出,提交毕业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第十五周答辩。

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学生提交毕业设计后,按答辩委员会的要求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学生旷课、事、病假累计天数超过设计时间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成绩,以不及格论。

五、其他要求

1.要求学生在“采煤方法毕业设计”阶段,全力以赴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不能做与本设计无关的事,有事需向指导老师请假。

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书要求的设计任务。

2.按照学校规定,设计资料(含电子文档)交学院统一存档。

撰写人:

卢国斌

教研室主任:

卢国斌

教学院长(主任):

宋子岭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资源工程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