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812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docx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2009年11月修订稿)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打造一支双师素质突出,课程改革能力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平的行业、企业、学校“三结合”的专业师资团队,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试行)》(浙教高教〔2007〕33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当前“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改革工程”等实际情况,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

1、客观公正,注重实绩。

2、定性定量相结合,以量化考核为主。

3、两级考核相结合,以二级学院考核为主。

4、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二、适用范围

全校在编在岗教师。

三、考核内容和分值比例

表1:

教学工作量(25分,占25%)

指标

考核标准要求

分值

考核办法或说明

基本教学工作量

积极承接学校安排的基本授课任务

25分

1、基本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由学校安排的、在人才培养方案内的教师课堂讲授的课程(含课内实践部分,大课、开新课等系数,但不计职称系数)。

2、授课时数限制在8节/周以内的教师,计算年课时加200自然课时。

3、教师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量,每考核期满280标准课时计25分,超出时该子项指标不加分,每减少20标准课时扣1分。

实践性教学工作量

积极承担单独设置或临时分配的实验、实训、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学生技能竞赛等实践性教学工作。

叠加分

1、教师下公司实践每周计8课时,特殊规定除外。

2、每20标准课时计1分,与前项叠加计分。

3、计分时表1打通计分,封顶25分。

(即子表分值可超出分配分值,下同)

表2-1:

教学效果——同行评教(15分,占15%)

考核标准要求

考核办法或说明

见学校同行评教表

1、此项权重二级学院占60%,学校占40%。

原始表格按百分制评价时,应乘以本表权重得出分值。

2、考核期内,涉及多次听课,按平均值计分。

3、学校按教学督导组、教学干部听课情况汇总填写。

学校评价按抽查情况,在二级学院评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学校无检查,则按二级学院评价简单叠加;如无同行评教记录,则按二级学院该项均值计分。

表2-2:

教学效果——学生评教(20分,占20%)

考核标准要求

考核办法或说明

见学校学生评教表

1、此项由教务处每年发放学生评教表,收集汇总得分。

2、考核期内,多次评教结果按均值计分。

3、原始表格按百分制评价时,应乘以本表权重得出分值。

表2-3:

教学效果——教学奖惩(10分,占10%)

考核标准要求

考核办法或说明

1、积极参与院内外各项教师业务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

2、积极竞争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3、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项院内外技能竞赛,并获得奖项。

1、奖励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获奖情况、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奖惩情况、教研教改所获得的奖励、获得的各类荣誉称号等,不包括科研奖励(由科研考核办法确定)。

项目分值见下表。

奖励层次

获奖等级

国家级

省部级

(全国学、协会级)

市厅级

(省学、协会级)

院级

集体

个人

集体

个人

集体

个人

集体

个人

一等奖

120

90

100

80

50

40

20

10

二等奖

80

60

60

50

30

20

10

5

三等奖

60

40

30

20

20

10

5

3

鼓励奖

30

20

15

10

8

5

2

1

2、上表为指导学生获奖分值表,教师直接获奖乘以系数1.5。

3、教师和学生参加竞赛的层次由教务处和学生处负责组织认定,一般按以下原则认定(下同):

(1)国家级:

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及专业相关部委主办的列入其竞赛周期表的各类全国性正式竞赛。

(2)省部级(全国学、协会级):

由省政府、省教育厅及其它省厅级部门或全国性协会组织等列入竞赛周期表的各类全省性正式竞赛。

(3)市厅级(省学、协会级):

由市政府、市教育局或省级协会组织等列入竞赛周期表的各类地市级正式竞赛。

(4)国家教指委项目按市厅级计算,省教指委项目按院级计算,下同。

4、第一名等同于一等奖,第二名等同于二等奖,第三名等同于三等奖,第四名及以后、优胜奖获得者均作为鼓励奖。

设有特等奖的项目获奖等级按降一级计分。

不分等级的荣誉称号等均按一等奖计分。

5、此项由教务处审核确定得分。

集体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分配得分,其中项目负责人得分不低于50%。

6、各类荣誉称号有限定年限的按年限分配分值,无年限的由教师按三年期限提出分配方法。

7、本项目分值比例仅作为业绩考核参照使用,计分时表2-3、表3-1、表3-2打通计分,封顶40分。

4、积极接受学校各类教学任务安排,不发生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

本项主要采用“扣分法”:

1、教学事故:

出现A类教学事故,年度考核总分减半;出现B类教学事故,每次扣5分;出现C类教学事故,每次扣3分。

2、影响教学程序其他事项,采用加减分法:

(1)因私要求在排课中给予照顾的,解决后每次扣1分,课表实施后,再要求调课,解决后每次扣2分。

(2)调缺课情况:

学年内因病或因私调课超出8节,每节扣0.2(因公不扣分)。

表3-1:

教研教改——教学改革与建设(20分,占20%)

考核标准要求

考核办法或说明

1、树立能力本位的理念,积极参与学校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与开发工作。

具有制订课程能力标准及教学实施纲要、建立技能鉴定题库、制订课程实践指导书的能力。

2、积极申报教改课题。

3、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4、积极参与专业建设。

5、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6、积极参与其他教研、教改项目。

1、含整体建设项目、实训建设项目、专业建设项目、课程建设项目、教材建设项目、教学研究项目等。

整体建设类包括示范高职、教学评估等;实训建设类包括教育部门、财政部门要求申报的项目,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组织承办等;教学研究类包括新世纪教改等项目;专业建设包括重点、特色、示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类包括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等。

各类教学建设项目分值分配如下表:

项目级别

项目类型

国家级

省部级

厅局级

院级

整体建设类

400

200

100

——

实训建设类

200

100

50

20

专业建设类

200

100

50

20

课程建设类

200

100

50

20

教材建设类

150

80

30

15

教学研究类

150

80

30

15

2、同一项目不重复计算。

按项目等级,小组赋分,合作项目主持人计分不低于50%,其它成员的计分由主持人根据其所承担的工作量进行分配。

跨年度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年度分值分配办法。

3、同级项目包括一般及重点类别时,重点课题按1.2系数计分,立项不资助项目按70%计分。

4、经上述汇总个人得分,高级职称、专业带头人乘系数1,中级职称、骨干教师乘系数1.2,初级职称、普通专业教师与指导人员乘系数1.5,同一类别就高不就低(即某教师既是高级职称又是骨干教师时,乘以系数1)。

5、基于教研、科研分开考核并尽量不交叉的原则,公开出版物中论文、论著纳入科研考核计分,而教材纳入教学业绩考核中。

项目按归口部门归属考核。

6、不纳入教师业绩考核系列的行政人员教研分可按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折合计入科研考核分(即仍遵循分开不重复计分的原则)。

7、本项目分值比例仅作为业绩考核参照使用,计分时表2-3、表3-1、表3-2打通计分,封顶40分。

表3-2:

教研教改——教师实践能力与经历(10分,占10%)

考核

指标

考核标准要求

分值

考核办法或说明

双师资格

1、具有“双师”教师资格。

3分

1、按照《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暂行办法》执行。

2、基础课教师取中间值1.5分。

实践经历与能力

2、具有所任专业、课程的实践指导能力,能够具体指导学生实践、实训教学。

3、具有企业一线实践经历或担任实践项目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

7分

1、参加实践情况包括:

①参加企业实践:

由学校或二级学院统一安排的企业一线实践工作2个月及以上;并由考核小组根据实践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由评定赋分。

②取得应用技术研究成果。

根据本人的参与度及成果的推广使用情况评定赋分。

③参加校内外实训常规建设与实训教学运行维护工作。

2、根据本人的参与度及建设或维护工作的规模、难度及完成情况综合评定赋分。

3、本项目分值比例仅作为业绩考核参照使用,计分时表2-3、表3-1、表3-2打通计分,封顶40分。

表4:

二级学院考核加减分(±5分,附加项)

指标

考核标准要求

分值

考核办法或说明

加分项

积极承接学校安排的临时任务或在其它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5分

1、加分项范围包括:

二级学院的先进奖励情况、不脱产业务进修、承担较困难教学任务、完成其它工作情况等。

2、满分值为5分,但加该项后满分不应超过100分。

3、由二级学院考核小组确定加分值,并将原因告之教师本人。

减分项

推诿学校临时安排的任务或在其它方面有影响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的事项。

-5分

1、减分项范围包括:

教学事故的调剂、工作推诿现象、各类会议的迟到及缺席、任务完成质量较差、其它事项等。

2、扣分值最大为负5分。

3、由二级学院考核小组确定减分值,并将原因告之教师本人。

四、考核结果的确定

1、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实行等级考核制,并进行比例控制。

考核结论分为A、B、C、D和E五个等级。

B级(含)以上比例不得超过当年度(学年)学校参加考核教师人数的60%,其中A级比例不得超过20%,C级、D级和E级也都应有一定的比例,具体比例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二级学院必须按学校要求上报考核等级及考核分数,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有权按2%的比例在全校范围内调整A级和B级考核人员。

2、出现A类教学事故,考核结论为E级。

出现B类教学事故,考核结论不得为A、B级。

五、考核工作流程

职能部门将考核相关数据送二级学院(人事处、教务处)

填写考核自评分项表,并附简要佐证材料(教师)

汇总教师考核自评分项表及相关佐证材料(二级学院)

二级学院考核小组评审,并提出考核等级(二级学院)

职能部门分类审核,审定考核等级(教务处、人事处)

公布每年考核结果(人事处)

考核过程材料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二级学院、人事处)

六、教师业绩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同时进行,占教师年度考核总分的80%。

本考核办法与教职工年度考核实施办法配套执行。

七、本考核办法由学校考核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日

教师年度教学业绩考核自评表

教师姓名:

所属部门: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表1:

教学工作量(25分,占25%)

指标

课程名称与授课班级

授课学期

课时数

折合分数

基本教学工作量

小计

实践性教学工作量

小计

合计

表2-1:

教学效果——同行评教(15分,占15%)

评教时间

评教课程与授课班级

评教类别

(教师/干部/督导)

评教

原始分

折合分

同行评教年平均得分

表2-2:

教学效果——学生评教(20分,占20%)表2-3:

教学效果——教学奖惩(10分,占10%)

评教学期

评教

原始分

折合

考核分

奖惩项目名称

(含级别)

历年本人已分配分值

本年本人所获分值

学生评教

年平均得分

合计

表3-1:

教研教改——教学改革与建设表3-2:

教研教改——教师实践能力与经历

(20分,占20%)(10分,占10%)

项目名称(含级别)

起止年月

项目

总分

历年本人已分配分值

本年本人所获分值

得分原因

自评分

合计

合计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得分汇总审核表

项目

自评分

部门审核得分

学校审核得分

表1:

教学工作量(25分,占25%)

表2-1:

教学效果——同行评教(15分,占15%)

表2-2:

教学效果——学生评教(20分,占20%)

表2-3:

教学效果——教学奖惩(10分,占10%)

表3-1:

教研教改——教学改革与建设(20分,占20%)

表3-2:

教研教改——教师实践能力与经历(10分,占10%)

表4:

二级学院考核加减分(±5分,附加项)

合计

签章栏

表4:

二级学院考核加减分(±5分,附加项)

项目

得分理由

分值

加分项

减分项

合计

教师年度教学工作业绩考核部门汇总表

所属部门: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序号

教师代号

教师姓名

职称

自评分

部门审

核得分

学校审

核得分

考核

等级

平均分值

制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