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998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整体规划

 

一、主题教材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书本50—58页、《整理和复习》书本71、72页。

教材结构:

(下表是内容的编排,共有7个课时)

主要部分

课时安排

备注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8、9的认识

8、9的加减法

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一)

8、9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二)

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一

整理和复习二(完成练习十六) 

二、教材分析

这里的内容包括8,9的认识,有关8,9的加减法,8,9加减法的应用,以及两个练习,共5课时。

整理和复习,共2课时。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6、7的认识和加减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高。

如在6、7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中出现了“一图两式”(即根据一幅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而在本小节则出现“一图四式”(即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另外,教材渗透了统计的思想,以及在练习中安排了比多比少的内容。

同时要突出“用数学”这一课时,其内容分为三部分:

一、是通过同一情境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是让学生学会看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三、让学生能看图提出简单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整理和复习。

这部分教材分两部分安排:

先是对所学内容的整理,使其系统化;然后专门安排一个练习,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其掌握水平。

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其内容包括“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两个单元,复习整理的重点是10以内的数概念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这部分内容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

一是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强化10以内数的数感;二是进一步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三、学情分析

1、本单元学生先学习了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对学习8、9的认识和加减法,有更多的知识经验。

学生可以节约学习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2、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

教材把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穿插安排,学习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或数的组成学习相应的加法和减法。

3、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数的认识,教材都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产生过程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结合生动的画面按照数数(通过具体实物与自然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而理解自然数所表示的基数意义)→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的顺序认识数,这个过程不仅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个数概念的丰富内涵,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有条件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4、让学生在学生中体验教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除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外,还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

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数学都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8、9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8、9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8、9的加、减法。

5、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整理和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结构的完善。

六、教学措施

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

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8、9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数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8、9的认识,教材都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的顺序去安排的。

这样安排,一方面反映了数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认识数的逻辑顺序的考虑。

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引导学生有步骤地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

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概念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减法计算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

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

教学时要高度重视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

计算教学要充分体现《标准》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为此,如果部分学生不采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5、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教材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

”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

这对学生巩固加减法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去大担探索,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怎样在问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在本单元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其目的是让学生把已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除用好这些材料外,还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内容中有关学数学、用数学的资源,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切实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七、教材说明

(一)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8、9的认识。

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

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

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

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8、9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也比6、7的要求略高一些。

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去摆出8和9的组成,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去摆,教学的起点比6、7有所提高。

其次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去推出,特别是9的组成要求学生看到一组组成(如)马上想到另一组组成(),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组成。

2、8、9的的加减法。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

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条恐龙的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由五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写出“6+2=8”、“2+6=8”、“8-2=6”、“8-6=2”四个算式。

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其次,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教材分两个层次安排,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加减法。

3、生活中的数。

教材又一次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其内容包括信封上的邮政编码,计算器键盘上的数字、电话机上的数字、街道小区编号,车牌号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

教材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

教材这样安排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了数以后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4、“用数学”。

教材安排的“用数学”内容与6、7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内容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二是例题和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教材未作任何提示,这里“用数学”的要求要高一些,其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练习八在全面巩固8、9的认识和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还安排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题目。

如第2题就是一道巩固9以内数的顺序、集趣味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题目,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第5题是一道渗透统计思想的趣味题,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有关统计初步知识的习题。

第11题是有关比较多少的问题,教材第一次出现通过直观图进行比多比少的习题,它不仅要求学生说出谁多谁少,而且还要求写出苹果比梨多几个、梨比苹果少几个。

本题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解决较复杂的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10、15、16题都是一些有多种答案的开放题,这些题目对于启迪学生思维、促进他们全面观察和思考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63页的思考题更是一道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具有多种不同的答案。

(二)整理和复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材在本单元专门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的内容,这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其内容不仅包括本单元所学习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同时还包括了在第三单元所学习的1~5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教材分两部分安排,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整理,另一部分是供练习用的习题。

在知识的整理中教材将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设计成一些题目,以这些题目作为学生整理知识的线索,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这些线索全面再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所有知识,另一方面根据这些线索将分散学习到的数和加减法计算知识综合起来,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教材的具体安排如下。

1、第1题和第2题主要是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

第1题,教材通过几个小朋友在电梯里关于自己家所在的楼层的对话复习10以内数的序数意义。

第2题,集中复习7、8、9、10几个数的组成。

教材没有将10以内数的认识的全部内容反映出来,并不是说数数、认数、读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等内容不重要,而是给教师留下引导学生主动整理数概念的空间。

2、第3题是对所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的系统整理,教材按照纵、横两个维度对10以内加法算式进行了有序的排列,并且要求学生探索、发现算式的排列规律。

教材对加法算式的排列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10以内加法算式进行全面整理的过程。

教材还在加法算式下面提出了“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的要求,这表明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教材对学生的加法计算速度提出了要求。

要求学生达到见到加法算式就能说出得数的熟练水平。

3、第4题是全面整理10以内的减法算式,10以内减法算式的整理,教材作出了与10以内加法算式同样的安排。

其重点同样是一方面发现减法算式的排列规律,并根据排列规律进一步密切10以内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10以内减法口算的能力。

4、第5题集中复习10以内加减法计算知识的应用,教材提供了两幅情境图,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图自己写出完整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用10以内加法知识的过程,并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八、主要新授课的教学

8、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教法、学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

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充分利用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8、8>7;8<9、9>8。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在教授8、9的书写时采用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独立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巩固数数8和9,让学生从各自的袋子中数出8或9根小棒,通过动手摆一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4、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

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游戏“谁是顺风耳”,听快板敲了几下。

引出8和9的认识。

教学时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的拉到课堂上;二是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到生活中寻找8和9。

观察主题图,从主题图中抽象出8和9,并不失时机的总结,建立学生的数感。

渗透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思想,教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

2、联系0、1、2、3、4、5、6、7,认识8和9。

读一读,背一背。

感受数字的顺序。

3、比大小。

(课件出示点子图)

(1)先让学生数一数这三幅图上的点子数,重点放在8、9的含义上面,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好办法

(2)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大小。

培养学生有序的思考。

4、基序数含义教学

通过情景创设,很好的将基数和序数这个难点解决,并且学生主动的愿意参与学习和思考

三、教写8和9

8和9的写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这里做比较详细讲解。

1、开放题。

师:

这里有三个气球,中间这个气球的编号是7,你能有规律的给还有2个气球编上号吗?

生回答:

678876579975

2、走迷宫(如下图)。

想一想按照数的顺序走回家,都可以怎样走,用彩笔画出来。

3、多甜的糖葫芦呀?

你想要哪一串?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一串。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回顾8和9的相关认识。

8、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索过程。

2、通过摆学具及想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探索新知,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的精神。

4、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团结同学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对一图四式的探索过程及计算方法中想的过程。

教法学法:

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出四个算式。

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条恐龙的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由五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写出四个算式。

这样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思路

一、引入新知

介绍恐龙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出示恐龙图),让学生好好学习,将来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开这个谜。

二、学习新知

1、分组交流,感知新知。

根据这幅图,写出几个算式,请同学们写在练习本上,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分小组交流:

把自己写得算式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小组整理然后全班汇报。

指生汇报同时板书:

6+2=82+6=88--6=28--2=6

然后让同学说说两道加法算式是怎能样写出的?

再让学生说这两道减法算式你又是怎样写出的?

(重点引导学生说图意,体会其中含义)

师引导学生观察、概括引导学生说出从上面的图中事以看出一幅图能列出几个算式?

哪几个算式?

小结:

通过这幅图我们知道了一幅图可以列出4个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

指名读算式。

2、操作学具,巩固新知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图,桃子图。

要求:

两人合作摆,分成两部分,愿意怎样分就怎样分,同时根据两人分的结果列出算式。

订正汇报同时捡一种结果板书:

7+2=92+7=99--7=29--2=7

3、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

如果我们不看图,不摆学具,你们能不能直接写出方框里的数呢?

让学生打开课本把57页下面的四个版式的得数填在方框里,生完后交作业放在投颢上订正。

(指名生说想法。

三、练习

1、完成61页第8题。

投影出示图让学生根据图写算式。

2、做游戏、找朋友。

生和同桌一起玩得数是9的题目。

3、帮助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家。

微机出示题目,让同学们直接帮助这些小朋友找到他们的家。

同时向学生渗透助人为乐方面的教育。

四、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义;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列式计算。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1、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关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这节课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本节课我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学习后再进行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同桌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课一开始教师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小动物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心理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学习例1

(1)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些什么?

(2)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怎样进行计算。

(3)小结: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帮助小鹿解决了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老师真是太高兴了。

形象直观而又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本环节的教学要发挥学生个体潜能,寻找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过渡:

看大森林的小白兔来了,它在干什么呢?

(原来在采蘑菇)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1)提问:

看着这幅画面,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

蘑菇图)

多让几个同学说,不断指导完整地说出图意的条件和问题

(2)通过观察,提高学生了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通过练习,使学生这一节课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四、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整理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观察、整理的能力培养及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思路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

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二、创设情境,智勇闯关

第一关:

(认一认、比一比、排一排)

1、整理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一群小动物,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数字,请小朋友来认一认,你能告诉老师它们身上的数字吗?

2、整理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先让小朋友任意选两只小动物身上的数字进行比较,然后说说这些小动物身上的数字谁最大,谁最小,谁能把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列,谁又能从大到小排一排呢?

3、整理复习基数和序数

这些小动物们可乖了,它们也学习我们小朋友放学排队回家。

瞧,它们排着队来了,谁排第一,谁排最后,排在第3的是谁,从前往后数前面三只小动物是谁呢?

4、小动物们的排队位置弄清了,那么小朋友自己现在坐的位置知道吗?

谁来说一说?

5、书上整理和复习第1题。

(小朋友呀,真聪明!

都能正确描述自己的正确位置。

城堡中三个小朋友想邀请聪明的小朋友周末去家里做客呢。

那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家在哪?

第二关:

(对口令)

1、做“对口令”的游戏(8)。

2、以游戏形式复习6—10的组成。

3、做书上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第三关:

(找规律)

1、写出一些加法算式。

(得数是在2----10之间的且写完全)

2、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

(什么好办法记得这么快?

3、观察老师收集的算式,你能补充完整吗?

4、观察此表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1加几,2加几,3加几,……,第二个加数都一样,第一列都是加1,第二列加2,……。

横着看,每一行的得数相同,第一行是2,第2行是3,……。

再仔细观察此表还有哪些规律,如每一行最左边一个算式和最右边的那个算式是有联系的,正好是相加的两数调换了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