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604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docx

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专题训练

1、(2019·黄冈高三调研,28)某科研课题小组研究利用含H+、Na+、Zn2+、Mn2+、Fe2+、Fe3+、SO

的工业废电解质溶液,制备高纯的ZnO、MnO2、Fe2O3,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调pH使Fe3+完全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调pH前,科研小组成员分析此时的溶液,得到常温下相关数据如下表(表中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时,其浓度为1×10-5mol·L-1)。

浓度/

(mol·L-1)

氢氧化物的

Ksp

开始沉淀的

pH

沉淀完全的

pH

Zn2+

0.12

1.2×10-17

6.0

8.1

Mn2+

0.10

4.0×10-14

7.8

9.8

为防止Mn2+同时沉淀造成产品不纯,最终选择将溶液的pH控制为7,则此时溶液中Zn2+的沉淀率为________,利用滤渣Ⅱ制备高纯的ZnO时,必然含有极其微量的________(以化学式表示)。

(4)已知常温下,Ksp(MnS)=3.0×10-14,Ksp(ZnS)=1.5×10-24,在除锌时发生沉淀转化反应为:

MnS(s)+Zn2+(aq)ZnS(s)+Mn2+(aq),其平衡常数K=________。

(5)沉锰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完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加入双氧水,目的是将Fe2+转化为Fe3+。

(2)第一次加NaOH溶液调pH使Fe3+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Fe3++3OH-===Fe(OH)3↓。

(3)控制溶液的pH=7,c(OH-)=10-7mol·L-1,根据Ksp[Zn(OH)2]=c(Zn2+)·c2(OH-),可知此时溶液中c(Zn2+)=1.2×10-17/(10-7)2mol·L-1=1.2×10-3mol·L-1,则Zn2+的沉淀率为

×100%=99%。

根据流程图知,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Zn(OH)2,其中会混有微量的Fe(OH)3,因此制得的ZnO中会混有微量的Fe2O3。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1010。

(5)沉锰反应为Mn2+和S2O

的氧化还原反应,Mn2+被氧化为MnO2,S2O

被还原为SO

,该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完成,配平离子方程式为:

Mn2++S2O

+2H2O===MnO2↓+2SO

+4H+。

答案 

(1)将Fe2+转化为Fe3+

(2)Fe3++3OH-===Fe(OH)3↓

(3)99% Fe2O3 (4)2.0×1010

(5)Mn2++S2O

+2H2O===MnO2↓+2SO

+4H+

2.(2019·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27)如图是工业上以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的流程:

已知:

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绿色,见光分解变成褐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的滤渣①与Y反应和X与Y反应相比,单位时间内得到的气体多,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①需要加过量Z,检验Z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生成CuCl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CuCl产品的纯度,流程中的“过滤”操作适宜用下列装置图中的________(填选项字母),过滤后,洗涤CuCl的试剂宜选用________(填“无水乙醇”或“稀硫酸”)。

(5)CuCl加入饱和NaCl溶液中会部分溶解生成CuCl

,在一定温度下建立两个平衡:

Ⅰ.CuCl(s)Cu+(aq)+Cl-(aq) Ksp=1.4×10-6

Ⅱ.CuCl(s)+Cl-(aq)CuCl

(aq) K=0.35。

分析c(Cu+)、c(CuCl

)和Ksp、K的数学关系,在图中画出c(Cu+)、c(CuCl

)的关系曲线(要求至少标出一个坐标点)。

(6)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①称取样品0.25g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过量的FeCl3溶液,不断摇动:

②待样品溶解后,加入20mL蒸馏水和2滴指示剂;

③立即用0.1000mol·L-1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④重复三次,消耗硫酸铈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4.30mL。

上述相应化学反应为CuCl+FeCl3===CuCl2+FeCl2、Fe2++Ce4+===Fe3++Ce3+,则样品中CuCl的纯度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流程中的滤渣①与Y反应和X与Y反应相比,单位时间内得到的气体多,说明反应速率快,因为滤渣①中有铁和铜单质,与盐酸反应时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极大地加快了反应速率;

(2)检验溶液中通入的氯气已过量,可取蚀刻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KBr溶液少量和四氯化碳,若下层液体呈橙色,说明氯气已过量。

(3)根据流程图可知,SO2、CuSO4、CuCl2反应生成H2SO4、CuCl,因此化学方程式为:

CuCl2+CuSO4+SO2+2H2O===2CuCl↓+2H2SO4。

(4)生产中为了提高CuCl产品的质量,尽可能减少CuCl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宜采用抽滤法快速过滤,所以过滤装置选择B项。

洗涤CuCl宜选用无水乙醇,因为CuCl难溶于无水乙醇,洗涤时可减少CuCl的溶解损失,而且后续干燥中易除去乙醇。

不选用稀硫酸,虽然CuCl难溶于稀硫酸,但用稀硫酸洗涤,会给CuCl表面带来少量的H+和SO

杂质。

(5)据反应式CuCl(s)+Cl-(aq)CuCl

(aq)和K的定义式有:

K=

,将分子、分母同乘以c(Cu+)得:

K=

,将题给的K和Ksp的数据代入得c(CuCl

)×c(Cu+)=1.4×10-6×0.35=4.9×10-7。

取其中(0.7,0.7)做为一个坐标点,图像示意如下:

(6)根据题给的相应化学反应CuCl+FeCl3===CuCl2+FeCl2、Fe2++Ce4+===Fe3++Ce3+,可得CuCl和Ce4+的反应配比是1∶1,所以可得CuCl的纯度:

×100%=96.7%。

答案 

(1)滤渣①中有铁和铜,与盐酸反应时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极大地加快了反应速率

(2)取蚀刻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KBr溶液少量和四氯化碳,如下层液体呈橙色,说明氯气已过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CuCl2+CuSO4+SO2+2H2O===2CuCl↓+2H2SO4

(4)B 无水乙醇

(5)

(6)96.7%

3.(2019·河南省部分省示范性高中1月联考,27)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

某科研小组从某度旧铍铜元件(含25%BeO、71%CuS、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Ⅱ.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物

Cu(OH)2

Fe(OH)3

Mn(OH)2

溶度积常数(Ksp)

2.2×10-20

4.0×10-38

2.1×10-13

(1)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I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滤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提纯BeCl2,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过量的氨水b.通入过量的CO2

c.加入过量的NaOHd.加入适量的HCl

e.洗涤f.过滤

②从BeCl2溶液中得到BeCl2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

(3)①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

写出反应Ⅱ中Cu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浓HNO3溶解金属硫化物,缺点是________(任写一条)。

(4)滤液D中c(Cu2+)=2.2mol·L-1、c(Fe3+)=0.008mol·L-1、c(Mn2+)=0.01mol·L-1,逐滴加入稀氨水调节pH可将其依次分离,首先沉淀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为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常温下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__。

(5)电解NaCl-BeCl2混合熔盐可制备金属铍,下图是电解装置图。

①电解过程中,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

②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电解得到的Be蒸气中约含1%的Na蒸气除去Be中少量Na的方法为________。

已知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如下表:

物质

熔点(K)

沸点(K)

Be

1551

3243

Na

370

1156

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Be、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BeO2、Na2SiO3,Na2BeO2与HCl反应生成BeCl2,离子方程式为:

BeO

+4H+===Be2++2H2O;

(2)①由于Be的性质与Al相似,所以Be具有两性,用氨水使Be2+全部沉淀,再过滤,将Be(OH)2洗涤后,加入盐酸最终转化成BeCl2;②由于Be2+易水解,所以从氯化铍溶液中得到纯净的BeCl2,需要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3)①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②由于HNO3的氧化性很强,在反应中会产生氮的氧化物,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我们不选用浓硝酸;(4)根据Ksp[Cu(OH)2]=2.2×10-20=c(Cu2+)·c2(OH-),当溶液中c(Cu2+)=2.2mol·L-1时,计算可得c(OH-)=10-10mol/L,即当c(OH-)=10-10mol/L时,即pH=4时,Cu2+开始沉淀;根据Ksp[Fe(OH)3]=4.0×10-38=c(Fe3+)·c3(OH-),c(Fe3+)=0.008mol/L,可得到c(OH-)=3.68×10-13mol/L,即当c(OH-)=3.68×10-13mol/L时,Fe3+开始沉淀;根据Ksp[Mn(OH)2]=2.1×10-13=c(Mn2+)·c2(OH-),c(Mn2+)=0.01mol/L,可得到c(OH-)=4.83×10-7mol/L,即当c(OH-)=4.83×10-7mol/L时,Mn2+开始沉淀;由计算可知,Fe3+先沉淀,其次是Cu2+,最后是Mn2+;(5)①电解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是为了增大导电性即降低电解质熔融状态的温度,节约能耗;②石墨电极生成金属Be,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Be2++2e-===Be;③图表信息可知Na和Be的熔、沸点差距很大,分离Na蒸气和Be蒸气可以控制温度1156~3243K之间冷却。

答案 

(1)Na2BeO2、Na2SiO3 BeO

+4H+===Be2++2H2O

(2)①afed ②要在HCl气流中蒸发结晶

(3)①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 ②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4)Fe3+ 4

(5)①降低电解质的熔融温度,降低能耗 ②Be2++2e-===Be ③可以控制温度1156~3243K之间冷却

4、(2019·江苏化学,16)N2O、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N2O的处理。

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

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处理。

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NO+NO2+2OH-===2NO

+H2O

2NO2+2OH-===NO

+NO

+H2O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

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

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NO

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H3被O2氧化生成N2O,N元素从-3价升至+1价,1molNH3失去4mole-,O元素从0价降至-2价,1molO2得到4mole-,根据N和O元素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2)①A项,通入尾气速率过快时,尾气吸收不充分,错误;B项,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吸收尾气时,尾气吸收会更充分,正确;C项,补充NaOH溶液,c(OH-)增大,能更充分吸收尾气,正确。

②NO2与NaOH反应可生成NaNO2、NaNO3和水,所以NaNO2晶体中会混有NaNO3杂质。

由吸收尾气的主要反应可知,NO2吸收更充分,故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NO的含量较高。

(3)①HClO氧化NO生成NO

,自身被还原为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

②氧化NO的是HClO,NaClO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HClO,所以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NO转化率越高。

答案 

(1)2NH3+2O2

N2O+3H2O

(2)①BC ②NaNO3 NO

(3)①3HClO+2NO+H2O===3Cl-+2NO

+5H+

②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5、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少量Fe、Al、Ca、Mg等元素。

②相关金属离子[c0(Mn+)=0.1mol/L]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Al3+

Fe3+

Fe2+

Ca2+

Mn2+

Mg2+

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

10.6

8.8

9.6

沉淀完全的pH

5.2

2.8

8.3

12.6

10.8

11.6

③常温下,CaF2、MgF2的溶度积分别为1.46×10-10、7.42×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分析下列图1,氯化铵焙烧菱锰矿的最佳条件是:

焙烧温度为500℃。

分析选择反应温度为500℃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

首先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溶液的pH将Al3+、Fe3+变为沉淀除去,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然后加入NH4F将Ca2+、Mg2+变为CaF2、MgF2沉淀除去,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

=________。

(3)碳化结晶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300℃~770℃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解析 

(1)焙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浸出率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锰浸出率逐渐升高,但在500℃以后,锰浸出率增加缓慢,并且在500℃时,锰浸出率已经达到95%以上,温度过高,浸出率变化不大,成本增加,故焙烧温度取500℃即可;

(2)净化除杂中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2Fe2++4H+===Mn2++2Fe3++2H2O;由表可知,Fe3+、Al3+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2.8和5.2,Mn2+开始沉淀pH为8.8,故若要将Al3+、Fe3+变为沉淀除去,但Mn2+不能沉淀,故需调节pH的范围为5.2≤pH<8.8;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

=1.97;(3)“碳化结晶”时,加入碳酸氢铵时HCO

的电离促进Mn2+生成MnCO3,同时HCO

与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水和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

MnCO3↓+CO2↑+H2O;(4)假设起始n(MnCO3)=1mol,则m(MnCO3)=115g,m(Mn)=55g,加热过程中Mn元素的质量不变,A点时固体质量为115g×75.65%=87g,则m(O)=32g,故

,故A点对应的化学式为MnO2,同理可计算出B点对应的化学式为Mn3O4,故300℃~770℃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MnO2

Mn3O4+O2↑。

答案 

(1)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 温度低,速率慢浸出率低;温度过高,浸出率变化不大,成本增加

(2)MnO2+2Fe2++4H+===Mn2++2Fe3++2H2O

5.2≤pH<8.8 1.97

(3)Mn2++2HCO

MnCO3↓+CO2↑+H2O

(4)3MnO2

Mn3O4+O2↑

6、钛白粉(TiO2)广泛应用于涂料、化妆品、食品以及医药等行业。

利用黑钛矿石[主要成分为(Mg0.5Fe0.5)Ti2O5,含有少量Al2Ca(SiO4)2]制备TiO2,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TiOSO4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易水解生成H2TiO3,回答下列问题:

(1)(Mg0.5Fe0.5)Ti2O5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实验“焙烧”所需的容器名称是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制取H2Ti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矿石粒度对TiO2的提取率影响如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关的金属难溶化合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图所示,步骤④应该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填标号)

A.1~2B.2~3C.5~6D.10~11

(5)常用硫酸铁铵[NH4Fe(SO4)2]滴定法测定钛白粉的纯度,其步骤为:

用足量酸溶解ag二氧化钛样品,用铝粉做还原剂,过滤、洗涤,将滤液定容为100mL,取20.00mL,以NH4SCN作指示剂,用标准硫酸铁铵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原理为:

Ti3++Fe3+===Ti4++Fe2+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终点时消耗bmol·L-1NH4Fe(SO4)2溶液VmL,则TiO2纯度为________。

(写表达式)

解析 

(1)设Ti的化合价为+x,(Mg0.5Fe0.5)Ti2O5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2×0.5+2×0.5)+2x-2×5=0,x=4;灼烧固体用坩埚;黑钛矿石[主要成分为(Mg0.5Fe0.5)Ti2O5,含有少量Al2Ca(SiO4)2]加入NH4HSO4焙烧后,加水过滤,沉淀中含有CaSO4和CaSiO3;

(2)由TiOSO4水解制备H2TiO3,反应方程式为:

TiOSO4+2H2O

H2TiO3↓+H2SO4;(3)由图中变量结合影响反应的速率、转化率的因素,矿石粒度对TiO2的提取率影响,原因是矿石粒度越小,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由图读出:

金属难溶化合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步骤④应该控制的pH范围是:

钛酸沉淀pH大于2,而氢氧化铝不沉淀,pH小于3,故选B;(5)①铁离子过量时,反应结束,故终点现象为:

当滴入最后一滴硫酸铁铵时,溶液变成红色,且30s内不变回原色;②由TiO2~Fe3+关系式,n(TiO2)=n(Fe3+)=bmol·L-1×V×10-3L×100mL/20mL=5bV×10-3mol,TiO2纯度为5bV×10-3mol×80g·mol-1/ag×100%=

%。

答案 

(1)+4 坩埚 CaSO4、CaSiO3

(2)TiOSO4+2H2O

H2TiO3↓+H2SO4

(3)矿石粒度越小,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B (5)①当滴入最后一滴硫酸铁铵时,溶液变成红色,且30s内不变回原色 ②

%

7[2019·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评测(四),26]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

①NaClO溶液在受热温度过高或酸性条件下容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3

②AgCl可溶于氨水:

AgCl+2NH3·H2OAg(NH3)

+Cl-+2H2O

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

4Ag(NH3)

+N2H4·H2O===4Ag↓+N2↑+4NH

+4NH3↑+H2O

(1)氧化时采用了过量的NaClO溶液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2)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改用稀HNO3氧化Ag,生成了NO气体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稀HNO3代替NaClO的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利用少量10%氨水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II的滤液中,在实验室洗涤该滤渣的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

(提供的试剂有:

2mol·L-1水合肼溶液、1mol·L-1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氧化时采用了过量的NaClO溶液并水浴加热,采用水浴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防止NaClO受热温度过高而分解;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