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9992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docx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统计学导论习题详解  第一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

错。

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

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

从研究方法看,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的方法,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

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则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

从成果评价标准看,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

错。

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

错。

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

对。

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

错。

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

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

错。

一些有限总体,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

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

错。

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

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

对。

理论统计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    1  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有复合型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性质。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统计工作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统计方法  2.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3.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三、分析问答题  1.试分析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属于何种计量尺度:

人口、民族、信教人数、进出口总额、经济增长率。

  答:

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

”,所以只可用来分类,民族就是定类尺度数据,它可以区分为汉、藏、回等民族。

定序尺度的数学特征是“>”或“  2.请举一个实例说明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答:

例如考察全国人口的情况,全国所有的人为统计总体,而每个人就是总体单位,每个人都有许多属性和特征,比如民族、性别、文化程度、年龄、身高、体重等,这些就是标志,标志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都是品质标志,年龄、身高、体重等则是数量标志;而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用以说明全国人口的规模如人口总数等指标就是数量指标,而用以说明全国人口某一方面相对水平的相对量指标和平均量指标如死亡率、出生率等指标就是质量指标,质量指标通常是在数量指标的派生指标。

  3.请举一个实例说明统计总体、样本、单位的含义,并说明三者之间的联系。

答:

例如考察全国居民人均住房情况,全国所有居民构成统计总体,每一户居民是总体单位,抽查其中5000户,这被调查的5000户居民构成样本。

  2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对象是。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总体单位C.现象总体    D.统计指标2.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  D.周期性普查  3.要对某企业的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则该企业的“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现象适宜采用非全面调查?

  A.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B.某型号日光灯耐用时数检查C.平均预期寿命    D.某地区森林的木材积蓄量2.抽样调查。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是一种不连续性的调查C.可以消除抽样误差  D.概率抽样应遵循随机原则3.洛伦茨曲线。

  A.是一种累计曲线  B.可用于反映财富分布的曲线C.用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  D.越接近对角线基尼系数越大  三、分析判断题  1.有人说抽样调查“以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肯定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你认为呢?

  答:

这种说法不对。

  从理论上分析,统计上的误差可分为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

无论是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都会存在登记误差。

而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则是抽样调查所固有的。

这样,从表面来看,似乎全面调查的准确性一定会高于统计估算。

但是,在全面调查的登记误差特别是其中的系统误差相当大,而抽样调查实现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场合,后者的误差也有可能小于前者。

我国农产量调查中,利用抽样调查资料估算的粮食产量数字的可信程度大于全面报表的可信程度,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

  2.过去统计报表在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多年,为什么现在要缩小其使用范围?

  答: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最主要的方式,它在我国统计调查体  3  系中占据统治地位多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调查单位变动频繁,再加上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层次化,各方面对统计报表数字真实性的干扰明显增加,从而不仅给报表调查带来不少困难,同时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统计报表的局限性日渐暴露。

所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需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抽样调查为主体,也就缩小了统计报表制度的使用范围。

  3.对足球赛观众按男、女、老、少分为四组以分析观众的结构,这种分组方法合适吗?

答:

这种分组方法不合适。

统计分组应该遵循“互斥性原则”,本题所示的分组方式违反了“互斥性原则”,例如,一观众是少女,若按以上分组,她既可被分在女组,又可被分在少组。

  4.以一实例说明统计分组应遵循的原则。

  答:

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穷尽原则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互斥原则要求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几个组。

  例如,把从业人员按文化程度分组,分为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三组,那么,文盲或识字不多的以及大学以上的学历者则无组可归,这就不符合穷尽原则。

应该分为文盲或识字不多、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和大专、大学以及研究生毕业四组,才符合穷尽原则。

  又如,商场把鞋子分为男鞋、女鞋和童鞋,这就不符合互斥原则,因为童鞋也有男、女鞋之分,一双女童鞋既可归属于童鞋组,又可属于女鞋。

可以先按男鞋、女鞋分组,再分别对男鞋、女鞋分为成人鞋和童鞋,形成复合分组,这才符合互斥原则。

    四、计算题  抽样调查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

    8869289999469508641050927949852102792897881610009181040854110090086690595489010069269009998861120893900800938864919863981916818946926895967921978821924651850    要求:

(可利用Excel)  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解:

编制次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4  次数分布表  居民户月消费品支出额800以下800~8508509~00900~950950~10001000~10501050~11001100以上合计次数141218841250频率28243616824  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主要操作步骤:

  ①次数和频率分布数列输入到Excel。

  ②选定分布数列所在区域,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导第1步中选定“簇状柱形图”类型,单击“完成”,即可绘制出次数和频率的柱形图。

  ③将频率柱形图绘制在次坐标轴上,并将其改成折线图。

  主要操作步骤:

在“直方图和折线图”基础上,将频率折线图改为“平滑线散点图”即可。

主要操作步骤:

  ①将下表数据输入到Excel。

  组限75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  ②选定所输入的数据,并进入图表向导,在向导第1步中选定“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类型,单击“完成”,即可绘制出累计曲线图。

    5  向上累计015173543474850向下累计50494533157320

  

                  6      曲线图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呈钟型分布。

  五、案例分析  收集有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近年来居民收入分配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答:

略  第三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变量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直接体现权数的实质的是。

  A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各组单位数的多少  C各组变量值的大小  D各组频率的大小  2.若你正在筹划一次聚会,想知道该准备多少瓶饮料,你最希望得到所有客人需要饮料数量的。

  A均值  B中位数  C众数  D四分位数  3.2004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和680元,则职工平均收入的代表性。

  A甲类较大  B乙类较大  C两类相同  D在两类之间缺乏可比性  4.假如学生测验成绩记录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为了说明全班同学测验成绩的水平高低,其集中趋势的测度。

  A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数  B可以采用众数或中位数  C只能采用众数  D只能采用四分位数  5.一组数据呈微偏分布,且知其均值为510,中位数为516,则可推算众数为(A)。

  A528  B526  C513  D512  6.当分布曲线的峰度系数小于0时,该分布曲线称为。

    7  A正态曲线  B尖顶曲线  C平顶曲线  D.U型曲线    二、判断分析题  1.有人调查了456位足球运动员某年的收入,发现他们的年收入以万元为分布中心,但超过万元的只有121人。

试问,这里的万元指的是哪一种集中趋势指标?

你认为球员收入分布呈什么形状?

为什么?

  答:

均值。

呈右偏分布。

于存在极大值,使均值高于中位数和众数,而只有较少的数据高于均值。

  2.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可以计算其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用以衡量变量的集中趋势吗?

  答:

不是。

每个变量数列都可以计算其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但众数的计算和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存在极端值时,用算术平均数测度数据的集中趋势也有局限性。

3.设一组数据的均值为100,标准差系数为10%,四阶中心矩为34800,是否可认为该组数据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答:

峰度系数K?

m4?

3?

34800?

3?

,属于尖顶分布。

4(100?

10%)?

44.某段时间内三类股票投资基金的年平均收益和标准差数据如下表:

  股票类别ABC平均收益率标准差  根据上表中平均收益和标准差的信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假如你是一个稳健型的投资者,你倾向于购买哪一类投资基金?

为什么?

  答: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稳健型的投资者应倾向于购买A类投资基金,因为其标准差最小,也就是风险最小。

  5.一般说来,一个城市的住房价格是高度偏态分布的,为了了解房屋价格变化的走势,应该选择住房价格的平均数还是中位数?

如果为了确定交易税率,估计相应税收总额,又应该做何种选择?

  答:

为了了解房屋价格变化的走势,宜选择住房价格的中位数来观察,因为均值受极端值影响;如果为了确定交易税率,估计相应税收总额,应利用均值,因为均值才能推算总体有关的总量。

  6.某企业员工的月薪在1000到4000元之间。

现董事会决定给企业全体员工加薪。

如果给每个员工增加200元,则:

  全体员工薪金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将分别增加多少?

  用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和方差、标准差分别来衡量员工薪金的差异程度,加薪前后各个变异指标的数值会有什么变化?

    8  加薪前后员工薪金分布的偏度和峰度会有无变化?

  如果每个员工加薪的幅度是各自薪金的5%,则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又有什么不同?

  答:

都是增加200元。

都不变。

均无变化。

  如果每个员工加薪的幅度是各自薪金的5%,则均值、中位数和众数都将增加5%;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和标准差也会相应增加5%,方差将增加%;偏度和峰度都不变。

  三、计算题  1.某公司下属两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

  基期单位成本甲企业600乙企业700变化的原因。

  解:

基期总平均成本=  产量12001800报告期单位成本600700产量24001600试分别计算报告期和基期该公司生产这种产品的总平均成本,并从上述数据说明总平均成本  600?

1200?

700?

1800=660  1200?

1800600?

2400?

700?

1600=640  2400?

1600报告期总平均成本=  总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是该公司产品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即成本较低的甲企业产量占比上升而成本较高的乙企业产量占比相应下降所致。

  2.设某校某专业的学生分为甲、乙两个班,各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

  甲班乙班60,79,48,76,67,58,65,78,64,75,76,78,84,48,25,90,98,70,77,78,68,74,95,85,68,80,92,88,73,65,72,74,99,69,72,74,85,67,33,94,57,60,61,78,83,66,77,82,94,55,76,75,80,6191,74,62,72,90,94,76,83,92,85,94,83,77,82,84,60,60,51,60,78,78,80,70,93,84,81,81,82,85,78,80,72,64,41,75,78,61,42,53,92,75,81,81,62,88,79,98,95,60,71,99,53,54,90,60,93  要求:

(1)分别计算描述两个班成绩分布特征的各种统计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2)分别绘制两个班成绩分布的箱线图。

  解:

利用EXCEL的“描述统计”可得两个班及全体学生的成绩分布特征的各种统计指标如下表。

  甲班平均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78  -乙班60--全部78  -9  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74259939265458419942575674259981831103.根据第2小题的数据,试求该专业全部学生的总平均成绩和方差,并利用本题数据验证:

分组条件下,总体平均数与各组平均数的关系,以及总体方差与各组方差、组间方差的关系。

  解:

根据总体方差的计算公式?

2?

i?

12?

nn可得:

  ?

2甲?

?

;?

2乙?

?

5456全部学生成绩的方差?

2全部?

?

  110?

2?

i?

1k?

?

inii?

12?

?

?

54?

?

56?

  110?

?

B2i?

12?

(xi?

x)niki?

1?

nik(?

)2?

54?

(?

)2?

56=?

110总体方差=组内方差平均数+组间方差4.根据第2小题的数据,分别编制两个班成绩的组距数列,然后组距数列计算反映数据分布特征的各个指标,并观察与第2题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为什么?

  解:

两个班成绩的组距数列如下表所示:

  成绩40以下40-5050-6060-7070-8080-9090以上合计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2313198754024914151256上述组距数列计算的主要分布特征指标如下表所示:

  平均成绩甲班乙班方差标准差  10

  

      与第2题所得到的两个班的平均数都不相同,这是因为组距数列计算时,用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假定组内变量值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与实际分布情况有出入,所以计算结果是近似值。

方差和标准差也与第2~3题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组距数列计算时,用组中值代替组内各变量值,忽略了组内差异,只考虑了组间差异;此外第2题利用EXCEL的“描述统计”得到的方差、标准差是样本统计量,与总体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有差异。

  5.某商贸公司从产地收购一批水果,分等级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金额如下表,试求这批水果的平均收购价格。

  收购单价水果等级甲乙丙合计k  ——收购额1270016640832037660(Xifi)收购总额i?

12700?

16640?

8320?

1?

?

?

解:

X?

k(Xf)12700166408320收购总量ii?

?

?

?

1Xi6.某中学校正在准备给一年级新生定制校服。

男生校服分小号、中号和大号三种规格,分别适合于身高在160cm以下、160~168cm之间和168cm以上的男生。

已知一年级新生中有1200名男生,估计他们身高的平均数为164cm,标准差为4cm。

试此粗略估算三种规格男生校服应该分别准备多少套?

  解:

身高分布通常为钟形分布,按经验法则近似估计结果如下:

  规格小号中号大号合计身高160以下160-168168以上——分布范围均值±1*标准差  ——比重数量≈190≈820≈1901200  7.平均数和方差一般只能对数值型变量进行计算。

但若将是非变量的两种情况分别用1和0来表示,则对是非变量也可以计算其平均数和对应的方差、标准差。

试写出有关计算公式。

  解:

用1代表“是”(即具有某种特征),0代表“非”。

设总次数为N,1出现次数为N1,频率记为P。

加权公式来不难得出:

是非变量的均值=P;方差=P(1-P);标准差=P(1?

P)。

  11    第四章  一、判断分析题  1.设A,B,C表示三个随机事件,将下列事件用A,B,C表示出来。

A出现,B,C不出现;A,B都出现,而C不出现;所有三个事件都出现;三个事件中至少一个出现;三个事件中至少二个出现;三个事件都不出现;恰有一个事件出现。

  答:

ABC;ABC;ABC;A?

B?

C;AB?

BC?

CA;ABC;ABC?

ABC?

ABC  2.以E表示随机试验,以?

表示E的基本事件空间。

试描绘下列随机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和所列事件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

E:

对同一目标接连进行三次射击,并观察是否命中;考虑事件:

A={三次射击恰好命中一次},B={三次射击最多命中一次}。

E:

同时掷两个骰子观察点数和;考虑事件:

A={点数之和为奇数}。

  答:

针对随机试验:

对同一目标接连进行三次射击,观察是否命中①列举实验结果并写出基本事件空间    基本事件空间Ω  S={中,中,中}T={中,中,不中}U={中,不中,中}V={中,不中,不中}W={不中,中,中}X={不中,中,不中}Y={不中,不中,中}Z={不中,不中,不中}②事件A:

三次射击恰好命中一次  A?

?

V?

X?

Y?

  不中  不中  不中  中  不中  中  中  不中  不中中  第一次射击第二次射击第三次射击  中  中  不中中  ③事件B:

三次射击最多命中一次  B?

?

V?

X?

Y?

Z?

  12  针对随机试验:

同时掷两颗骰子,观察点数和①列举实验结果并写出基本事件空间  点数和1123456234567第二颗骰子点数j23456783456789456789105678910116789101112Sij第一颗骰子点数i②事件A:

点数和为奇数  A?

?

S12?

S14?

S16?

S21?

S23?

S25?

S32?

S34?

S36?

S41?

S43?

S45?

S52?

S54?

S56?

S61?

S63?

S65?

    3.抽查4件产品,设A表示“至少有一件次品”,B表示“次品不少于两件”。

问A,  B各表示什么事件?

  答:

A表示没有次品;B表示次品不超过一件。

  4.在图书馆按书号任选一本书,设A表示“选的是数学书”,B表示“选的是中文版”,  C表示“选的是1990年以后出版的”。

问:

  ABC表示什么事件?

C?

B表示什么意思?

  若A=B,是否意味着馆中所有数学书都不是中文版的?

答:

  ABC表示选的是1990年以前出版的中文版数学书;  C?

B表示馆中1990年以前出版的书都是中文版的;  是。

二、计算题  1.向三个相邻的军火库掷一个炸弹。

三个军火库之间有明显界限,一个炸弹不会同时炸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军火库,但一个军火库爆炸必然连锁引起另外两个军火库爆炸。

若投中第一军火库的概率是,投中第二军火库以及投中第三军火库的概率都是。

求军火库发生爆炸的概率。

    13    解:

设A、B、C分别表示炸弹炸中第一军火库、第二军火库、第三军火库这三个事件。

于是,P=P=P=又以D表示军火库爆炸这一事件,则有,D=A+B+C其中A、B、C是互不相容事件  ∴P=P+P+P=++=  2.某厂产品中有4%的废品,100件合格品中有75件一等品。

求任取一件产品是一等品的概率。

  解:

①事件的记号和关系  以A表示一等品,B表示合格品,C表示废品。

于是有      B?

C    A?

B,从而A?

AB    P(B)?

P(C)?

1?

P(C)=1-4%=96%        ③计算  P(AB)?

75100  9675?

?

②应用何种公式及理  A?

AB知,所求之P(A)可以通过P(AB)得到。

而P(AB)应当用乘法公式计算。

  P(A)?

P(AB)?

P(B)P(AB)?

  3.某种动物出生能活到20岁的概率是,出生能活到25岁的概率是。

问现龄20岁的这种动物活到25岁的概率为何?

  解:

设A表示这种动物活到20岁、B表示这种动物活到25岁。

  ∵B?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