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256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docx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

  1.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

  2.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3.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二)《本草经集注》

  1.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

作者为陶弘景。

  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3.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

  

  (三)《新修本草》

  1.又称《唐本草》。

长孙无忌、李勣、苏敬。

  2.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

  2.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五)《本草纲目》

  1.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

  2.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

  (六)《本草纲目拾遗》

  1.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2.作者赵学敏。

  3.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七)《中华本草》

  1.为当代本草代表作。

  2.该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专家历时10年共同编纂的划时代巨著。

  后5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各1卷。

《神农本草经》

托名“神农”

神仙等级(上中下)

365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自然景色要注意

730

《新修本草》

长孙无忌、李勣、苏敬

首创图文对照

850

《证类本草》

唐慎微

慎微—证据—图文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1746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1892

《纲目拾遗》

赵学敏

增收新药数目之冠

921

716

《中华本草》

 

 

8980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一、概述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二、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三)所示效用

  寒凉性药物——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温热性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

  

(一)含义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二)确定依据

  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

  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

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

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

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

  能泄、能燥、能坚。

其中,能泄的含义有三:

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

二指苦能降泄,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

三指苦能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

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

  能坚的含义有二:

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素问·五脏生成》云: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

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

  6.涩

  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海螵蛸等,均具涩味。

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

常将淡附于甘。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如功能化湿的藿香、辟秽的苏合香、开窍的麝香、醒脾的佩兰等,均具芳香味。

习惯将芳香归为五臭之列,有的也标上辛味,称为辛香之气。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亦能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1.意义

  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有将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

  2.原则

  气与味配合的原则有二:

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3.规律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

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4.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四、升降浮沉

  

(一)含义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

  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

  2.药物的气味厚薄

  一般认为,味薄(辛、甘、微苦等)者升,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厚(酸、苦、咸等)者沉。

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如苏叶味辛性温属气厚味薄,故升浮;黄连、黄柏味苦性寒属味厚气薄,故沉降;浮萍味辛性寒属气味俱薄,故可升(发汗)可降(利水);等等。

  3.药物的性味

  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如紫苏、荆芥等;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如白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

又,有不少药表现为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既能清宣肺气、利咽而具升浮之性,又能清热解毒、通便而具沉降之性;前胡,既能降气祛痰而显沉降性,又能宣散风热而显升浮性。

  (三)所示效用

  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四)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

一般说,病位在上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一般说,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3.据气机运行特点选择用药:

有时也根据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周而复始之特点,在组方遣药时,常将升浮性药与沉降性药同用。

  (五)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六)影响因素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①炮制:

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

②配伍:

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

  

  五、归经

  

(一)含义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二)理论基础

  1.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

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常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麝香(开窍醒神)等即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就云其归心经。

  2.经络学说

  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湿邪外客此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等等。

  (三)确定依据

  1.药物特性

  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均味辛,故归肺经;甘入脾,饴糖、甘草、党参均味甘,故归脾经等。

  2.药物疗效

  每种药物治病都有一定的范围,以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十分准确。

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等等。

  (四)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明;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厥阴肝经等。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1)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

  

(2)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六、有毒与无毒

  

(一)含义

  有毒与无毒,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

从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

也就是说,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

  

(二)“毒”的特性

  狭义:

物之能害人即为毒,似指今之药物不良反应

  

  (三)确定依据

  1.是否含毒害成分

  2.整体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适当

  (四)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主要有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

  (五)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不当   8.管理不善

  9.辨证不准   10.个体差异

  11.离经悖法

  (六)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第三节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既,是组方遣药的依据和防治疾病的基础,又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内容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功效

  

(一)含义

  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又称功能、功用、效能、效用。

其有高级与初级之别。

  

(二)认定

  中医对中药功效的认识、概括和确定,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即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及归纳分析的方法反推而得。

  (三)表述

  中药功效的用语大多采用动宾短语结构构成的词组。

其中,对初级功效的表述,常常与病证或症状等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疾病名称构成的词组,如“已心痛”,“已疥”,“截疟”,“治瘘”,“治皮胀”,“主寒热、疝瘕、头风、目黄、耳聋”,“延年”等。

  对高级功效的表述,常常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脏器(如心、肺、脾、肾、肝、胃、小肠、胆、皮肤等)、生理功能或分泌排泄物(如阴、阳、气、血、津、液、精、尿、便)及病理产物或反应(如痰浊、瘀血、疼痛、结石)等名称构成的词组。

如清热、燥湿、散风寒、祛风湿,平肝、补肝、补肾、清肺,补气、生津、行气、活血、通便、利尿、化痰、祛痰、泻火、化瘀、排石等。

  (四)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八纲辨证的各纲辨证相对应。

如对应表里辨证的有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对应寒热辨证的有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对应虚实辨证的有补虚、泻实等;对应阴阳辨证的有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病因辨证的六淫与疫疠、七情、饮食劳伤、外伤等辨证相对应。

如对应六淫与疫疠的有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等;对应七情的有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等;对应饮食劳伤的有消食、消积、补虚、强身等;对应外伤的有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等。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气血津液辨证的气、血、津液病证辨证相对应。

如对应气病辨证的有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辨证的有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对应津液辨证的有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

  (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脏腑辨证的各脏腑病证辨证相对应。

如对应心脏的有养心、清心、泻心火、补心血、通心脉等;对应肺脏的有宣肺、温肺、清肺、润肺、敛肺、降肺气等;对应大肠的有通肠(便)、润肠、滑肠、涩肠等;对应脾脏的有补脾、健脾、温脾、运脾、清脾热、补脾气、升脾阳等;对应胃腑的有温胃、健胃、养胃、

  开胃、泻胃火、降逆止呕等;对应肝脏的有疏肝、清肝、养肝、暖肝、泻肝火、平肝、潜阳、养肝阴(血)、息肝风等;对应胆腑的有利胆、清胆、温胆、利胆排石等;对应肾脏的有温肾、补肾、益肾、固肾、滋肾阴、补心气、助肾阳、暖肾气、补肾纳气、益肾填精等;对应膀胱腑的有清利膀胱湿热、散膀胱冷气等;对应三焦、脑腑、女子胞的有通利三焦、健脑、醒脑、暖宫等。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辨证相对应。

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降厥阴经上逆之寒气等。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

如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凉血解毒、散血解毒等。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三焦辨证相对应。

如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中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等。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

其中,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2)对症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或某种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对疟疾、赘疣、痹证、鼻渊、黄疸、肺痈、绦虫证等病证,具有明显优于他药的疗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

  (4)对现代病症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对西医学所描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而使用传统功效术语又难于表达清楚,权借现代药理学术语来表达,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等。

  

  二、主治病证

  

(一)含义

  所谓主治病证,是指药物在临床的主要适应病证,也称主要适应范围,简称主治。

  

(二)表述

  1.病名类主治病证

  是指以疾病的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肠痈、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

  2.证名类主治病证

  是指以疾病的证名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热淋、血淋、热咳、冷哮、湿热黄疸、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等。

  3.症状名类主治病证

  是指以病或证的某一症状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耳聋、口臭等。

  

  三、功效与主治的相互关系

  

(一)初级功效与高级功效

  初级功效是高级功效的基础,而高级功效是初级功效的升华与提高。

  

(二)功效与主治病证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主治病证是确定中药功效的依据,功效又提示了中药的主治病证。

  (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的内在联系

  每一味中药都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及配伍应用,三者环环相扣,互为印证,缺一不可。

在学习应用单味药时,首先要弄清其性能特点,并以此为纲,理解记忆其功效主治,领悟掌握其配伍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好中药、用好中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 中药的配伍

  一、中药配伍的目的

  中药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二、单味药配伍

  

(一)七情配伍

  1.含义

  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

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2.内容

  

(1)单行:

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

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

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

  (6)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

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二)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是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也就是组方的原则。

  

  三、中成药配伍

  

(一)含义

  所谓中成药配伍,是指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中成药同用的用药方法。

  

(二)内容

  1.功似配伍

  2.功异配伍

  

第五节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二、常用的治法

  

(一)汗法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汗法不是以使人汗出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

  

(二)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凡是痰涎壅塞在咽喉,或顽痰蓄积在胸膈,或宿食停滞在胃脘,或误食毒物尚留在胃中未下等,都可及时用吐法使之涌吐而出。

由于吐法能引邪上越,宣壅塞而导正气,所以在吐出有形实邪的同时,往往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病邪随之而解。

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

  (三)下法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衃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

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凡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法,以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

  (五)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

  (六)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甚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以及清脏腑热等不同。

清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尤其治疗温热病中更为常用。

火热最易伤津耗液,大热又能伤气,故而清法中又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

  (七)消法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由于消法治疗的病证较多,病因也各不相同,所以消法又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

  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蓄积有形之邪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中却有不同。

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证倶实,邪在脏腑之间,必须速除,并且可以从下窍而出。

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瘕痞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