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545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21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备课时间:

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

主备人:

阅备人:

高三政治组复备人:

一、复习目标

1

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4

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2

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重点)

5

了解外汇和汇率

3

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难点)

6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重点)

二、考点梳理

考点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是。

(两个条件:

一是;二是。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价值是指凝结在中的。

(3)商品交换实质上是的交换。

例1、2009年6月3日,重庆某地山体出现滑坡,当地政府紧急安排救灾物资应急。

这里的“救灾物资”()

A、

小知识:

金银为什么最适合充当货币?

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考点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重点)

(1)货币的含义:

从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

(2)货币的本质是。

(3)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和。

货币的职能是的体现。

1)①价值尺度就是。

②价格是指。

③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的货币。

⑤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原因:

2)①流通手段是指。

②商品流通是指。

其公式。

③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需要。

④货币流通的规律。

(4)货币的其他职能。

例2、关于商品和货币两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

③商品和货币都是一个历史范畴④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

例3、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

A、是商品,有价值B、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D、是一般等价物

例4、小李购买了一双标价588元的运动鞋。

这里的588元执行了()职能。

1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例5、假设一国全年所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00亿件,其平均价格水平为15元,而当年每一元的流通次数为3次,那么该国这一年应发行()纸币。

A、1000亿元B、2000亿元C、500亿元D、1500亿元

考点3:

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1)、纸币的含义:

是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注: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代表金属货币执行部分职能。

★比较:

商品、货币、纸币

比较

商品

货币

纸币

区别

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

金银

产生时间

最后

本质

价值

一般等价物

价值符号

是否有价值

联系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是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发行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纸币发行的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多于该限度,就会引起;纸币发行量少于该限度,就会引发。

例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B、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C、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D、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小资料:

非洲国家津巴布韦近09年通胀率已达令人吃惊的100500%,当地货币的纸面价值已经低于纸的价值。

2500万津巴布韦元只相当于1美元。

[易错点]认为纸币发行越少越好,或越多越好,都是错误的。

(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实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表现: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原因: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后果:

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注意:

通货膨胀必然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商品价值量的增加、供不应求等原因都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国家常用的对策:

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收缩银根,减少投资,调高银行利率。

2)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实质: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表现:

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

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国家常用的对策: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调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扩大出口。

考点4:

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特点

信用工具(也叫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办理结算业务时使用的结算工具)

信用卡是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对

的客户发行的一种。

[易错点]:

信用卡和人民币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错)

考点5:

了解外汇和汇率

(1)、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

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

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2)、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汇价,是。

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外汇的汇率降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1)稳定的内涵: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

2)意义:

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例7、以下对外汇认识正确的是()

A、外汇是外国的货币B、外汇是国际间的信用工具

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D、外汇是外币对人民币的比率

例8、右图(人民币元/lOO美元)表明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考点6: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

它是社会财富的象征。

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

(2)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三句话):

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用之有度(有所节制)、用之有益(最需要的地方)。

反对金钱万能论,抵制拜金主义。

三、试试构建本课体系(总结)

 

四、知识反馈

一、单选题

1、下列物品不属于商品的有()

①商场柜台上准备出售的电脑②过期的面包③送给同学生日礼物④同学们收集的准备卖给废品收购者的易拉罐⑤农民种的供自己吃的粮食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④⑤

2、(09广东卷)“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3、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发行量已逾1.6亿张,信用卡业务的高速增长原因一方面在于其具有以下()优点。

①集存取款、结算、查询为一体②简化收款手段③节省交易费用④方便购物费用⑤增强消费安全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4、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

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B。

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5、2009年7月19日央行年中工作会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在金融危机以后首次强调防通胀。

通货膨胀的出现

①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②老百姓手里的钱更值钱了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

8。

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B.84,80

C84.64D.84,100

7、(年高考·江苏卷7)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二、非选择题

8、08年,为抗震救灾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

这期间,媒体报道了,南京江宁区一位乞讨老人两次为灾区捐款的动人事迹。

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今天,这不得不再一次引起我们深刻反思。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金钱”有何认识?

 

五、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导学案

备课时间:

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

主备人:

阅备人:

高三政治组复备人:

一、复习目标

1

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4

理解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重点)

2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重点难点)

5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重点)

3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6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重点)

二、考点梳理

考点1:

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1)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越大,价格;反之,价格。

注意:

价格由价值决定,有时我们也讲“价格由市场形成”。

考点2: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是。

个别劳动时间含义:

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劳动生产率: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是:

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是:

指某一生产部门或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

★(3)理顺几对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个别劳动生产

个别劳动生产率

(4)归根到底:

商品的价值量由决定,与成反比。

例1、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若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则该厂生产的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其经营状况是()。

链接:

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亏本?

A、2小时盈利B、0.5小时亏本C、1小时盈利D、4小时亏本

考点3: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附:

(2)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例2、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影响。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

右图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P(价格)

A、遵循价值规律,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利润

B、提高劳动生产率,减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a

C、迎合消费者需要,生产高质量产品b

D、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

考点4:

理解供求影响价格OQ(需求)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2)①供不应求,。

A、卖方市场:

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物以稀为贵”,价格上涨。

B、表现:

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货多不值钱”,价格下降。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易错点]:

供求只是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决定价格的只能是价值。

例3、(09泰州联考)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

这说明()

A、合理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B、合理价格有利于增加需求,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C、合理价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价格高低决定市场占有率

例4、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

”这段话中与商品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①市场供求状况②货币流通量③商品的价值量④货币供应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考点5: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

注:

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认为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等价交换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等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表现在较长时间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注:

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直接原因是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供求会影响价格,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

考点6: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人们会对它的购买;当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

(2)不同的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的影响较小;对

影响较大。

小设计:

如果你是企业经理,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影响。

替代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反之亦然;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

反之亦然。

对生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

(1)。

(2)。

(3)。

例5、(09盐城一模)消费者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则B商品中①②应分别是

关系

A商品

B商品

互为替代品

需求量减少

互补商品

价格下跌

需求量增加

A、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减少B、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增加

C、需求量减少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需求量减少

例6、温家宝在《论当前发展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

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偏低,需要逐步适当提高,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这表明()

A、价格的变动影响商品生产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D、供求影响价格

三、试试构建本课体系(总结本课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知识反馈

一、单选题

1、加入原来1双皮鞋=12只瓷碗,符合等价交换;现在皮鞋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生产瓷碗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一倍,现在的1双皮鞋可换瓷碗()

A.48只B.24只C.12只D.3只

2、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我国的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汽车价格也不断下降,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遍想象。

问汽车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汽车生产企业数量剧增,竞争激烈B.汽车销售商薄利多销

C.汽车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D.汽车功过于求,产于买方市场

3.(06四川卷)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

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4、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

①追求利润②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③扩大商品的销路④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07海南)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

其原因是()

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

B.甲企业的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的商品的价值

C.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D.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6、(年高考·安徽卷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7、(高考·浙江卷2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共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8、经济网北京9月24日讯针对近期广受关注的猪肉鸡蛋等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近日透露,目前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

(1)你能简单地说说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吗?

 

(2)你认为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导学案

例题:

ABBDBA

反馈练习:

DCCADAC

8、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分析);供求影响价格(分析)。

(2)对生产企业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对生活的影响,对猪肉的需求量下降,寻找替代品。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

备课时间:

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

主备人:

阅备人:

高三政治组复备人:

一、复习目标

1

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4

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2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5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

理解恩格尔系数

二、考点梳理

考点1:

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和。

(1)居民的收入。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①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是消费的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

因此:

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还受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差距过大,影响消费需求)

(2)消费品的价格。

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

价格高低的变化与人们消费水平的关系:

在人们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购买力,物价下跌,购买力则,消费水平也提高。

注:

①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要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②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影响比奢侈品低。

③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数量。

此外,商品、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

收入影响消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价格影响消费→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物价。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价格变化“谷贱伤农”

特别提醒: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考点2: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2)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3)按照交易的目的,可以分为、和。

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

注:

①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

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贷款消费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是攒钱消费,这也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②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考点3:

理解恩格尔系数

(1)公式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X100%

(2)恩格尔系数及其大小所反映的问题:

①含义:

恩格尔系数是的比重。

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②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所占的比重,必然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消费结构会逐步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