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08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戏剧文学知识考题Word下载.docx

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供阅读,而是为了演出。

像关汉卿、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戏剧家,用毕生的精力写的几十部剧本,莫不如此。

因此写作剧本的规律,必须受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

戏剧文学的特点是:

第一,要凝练地反映生活,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舞台的空间和时间内,使舞台的小天地,尽量地容纳下人间的大天地,将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经过浓缩,以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省的场景,较单纯的事件,艺术地再现于舞台之上。

第二,剧本中的语言,主要是人物语言(台词),必须是个性化的,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发自于心,吐之于口的语言。

让观众通过对话见出人物间性格的交锋,产生动作感,从而展示出剧情。

第三,要有集中的冲突。

只有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没有集中的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文学不是小说那样的叙述体,而是代言体,只能让人物出场以自己的方式去说话,人物的性格对立和冲突才能形成,才有“戏”。

第四,剧本的结构布局要巧妙安排,要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十分巧妙,甚至引人入胜,令人莫测,增强戏剧效果。

戏剧文学的分类法是多样的。

从内容性质分类,有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喜剧);

从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

从结构形式上分类,有独幕剧和多幕剧;

从题材上分类,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话剧、歌剧、舞剧

戏剧文学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类,有话剧、歌剧、舞剧。

话剧的特点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

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观众接受,适于反映生活。

歌剧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

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三者兼而有之。

歌剧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

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它的特点是:

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的。

剧中的舞蹈分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

情节舞用来表现戏剧情节,表演舞用来描绘剧情发生的时代和环境的特征

幕剧、多幕剧

根据戏剧的结构形式,容量的大小,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独幕剧是独成一幕的短剧。

由于展示剧情受到严格的时间、场景等限制,要求结构紧凑,矛盾冲突的展开比较迅速,而情节的基本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却均应表现出来。

多幕剧是大型的戏剧。

容量大,故事情节复杂。

由于它分幕分场,用能换幕表现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转移,就可以把不便于在舞台上演出的事件转移到幕后,处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件,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此两种戏剧文学样式各有所长,无可代替;

也各有众多的传世之作。

多幕剧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等。

独幕剧如契诃夫的《结婚》、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等。

悲剧、喜剧、正剧

悲剧最初在古希腊,是春天播种时为谢神而表演的山羊之歌,所以悲剧在希腊文中是“山羊之歌”的意思。

最早的悲剧,主人公在命运支配下是无可逃脱的,常以失败和灭亡而告终。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悲剧的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

如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则表现出理想与愿望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是不可调合的。

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构成了悲剧性的冲突。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则指出: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说明悲剧的戏剧冲突常常是正面人物为某种正义的斗争而牺牲,引起人们的同情并给人积极有力的启示乃至激励。

我国古典悲剧,常常有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结局,具有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与历史上的悲剧有质的区别。

主人公的暂时失败和个别人牺牲,只是前进中的一个曲折罢了。

喜剧在古希腊,最初是秋季收获葡萄时为谢神而表演的狂欢歌舞,所以喜剧在希腊文中是“狂欢之歌”的意思。

举行狂欢歌舞之时,领队者常要说些谐谑之词,引人发笑。

所以喜剧的特点多以滑稽的形式来嘲笑、讽刺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及一定人物性格中的缺点和弱点。

鲁迅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一般地说,喜剧的结局总是愉快的,圆满的。

正剧则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类型。

在戏剧文学中,正剧是大量的。

社会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单纯呈现为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而是有悲有喜,悲喜交织。

它常常反映两种势力的自觉斗争,混合着悲喜成分,代表正义的一方最终取得胜利,结局是快乐的,人们就称之为正剧,或称为悲喜剧。

正剧的主人翁在斗争中,有时也会失败,甚至于牺牲生命。

如《刘胡兰》中的刘胡兰,她并不是在冲突中必然遭到毁灭的悲剧人物。

她的壮烈牺牲,显示出由于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斗争,预示革命事业的必胜。

因此,正剧中洋溢的情绪,振奋多于忧懑,欢欣多于悲伤,即使其中的悲剧因素,基调也是悲壮的,而非惨痛的。

1.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向观众表演故事,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成分,是由编剧、导演、演员等集体创作的一种综合艺术。

它有演员表演,有音乐、舞蹈、美术、道具、灯光,有演员的化妆和服装等,由此熔铸成感人的舞台形象,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享受。

  2.什么是戏剧文学?

  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就是戏剧文学,通常称它为“剧本”。

它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依据,往往决定一出戏的成败。

它同小说一样,可供人阅读。

  3.中国戏剧的发展史?

  我国戏剧的发展源远流长,有8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300多个戏种的优良的传统。

早在上古时代,反映劳动生活和祭神的原始歌舞,春秋战国时代优人的表演,以经包含着一些戏剧的因素。

从古代的一些史料上我们得知,汉代已有“百戏”,唐代有“参军戏”和“踏摇娘”,北宋有杂剧和金院本等。

这些虽没有剧本流传下来,但它们是我国最初的戏剧。

到北宋末年,浙、闽一带出现了“南戏”,并有剧本流传下来,因此一般认为它是戏剧成熟的标志。

宋元以来,产生了杂剧,出现了像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等伟大的戏剧作家和《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牡丹亭》等不少优秀剧作。

1790年,三庆、可嘉、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产生了话剧,戏剧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4.西方戏剧的发展脉络是怎么样的?

  西方的戏剧产生得比较早。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已出现了较成熟的悲剧,后来又产生了喜剧。

从此,戏剧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种类,活跃在文坛和舞台上。

到了18世纪,德国的莱辛和法国的狄德罗又创造了悲喜剧(又称为“正剧”)形式,一直发展到现在。

西方戏剧从起初的诗剧、歌剧,发展到以对话为主的话剧。

“五四”运动前后话剧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

 

戏剧文学专业常考古代文艺常识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

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

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

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

(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其作品是;

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

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

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

>

的作者分别是:

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

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

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

三纲:

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

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六婆:

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

三皇:

伏羲燧人神农五帝:

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22.三教九流:

三教:

儒道释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23.三山五岳:

东海里的三座仙山:

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

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

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

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

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

(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

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

三省: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29.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三军:

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

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

魏蜀吴

31.三秦:

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32.三楚:

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33.三原色:

红绿蓝

34.三坟五典:

三坟:

伏羲神农黄帝五典:

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35.三体石经:

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

1、第一位女诗人是:

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

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

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6.第一部文选:

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

14.第一部兵书:

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

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

李白杜甫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

夏商周

23.《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

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

儒释道

27.三公:

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

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

松竹梅

32.三辅:

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

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

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

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

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

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

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

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

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

李清照

戏剧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

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

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剧本的分幕、分场,正是它的集中的具体表现。

所谓“一幕”,指的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

所谓“一场”,指的是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隔。

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

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在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

在戏曲中,动作是虚拟的、程式化的,在虚拟动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就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

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一般的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提示矛盾冲突的作用。

开端“开”得好,就能逐步展开矛盾,紧紧的吸引观众。

发展是指矛盾冲突向前发展。

情节发展往往是波澜起伏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掀起波澜,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了顶点,并出现急剧转化的局面,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中心思想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有的多幕剧在第一幕之前还有序幕,结尾之后还有尾声。

序幕用来介绍时代背景、人物来历和剧情发展的原因;

尾声往往与序幕相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提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

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语言和动作。

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而“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

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高尔基语)。

在戏剧文学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提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

因此,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象,三

是要求明朗动听,能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

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

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戏剧文学知识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间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9、《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20、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建安风骨”。

2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

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2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

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26、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27、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29、《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30、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31、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

32、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动活泼,文笔简洁。

文学常识训练考题

1、(2005年南京)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

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和两位英雄有关。

(请填写人名)

答案:

林冲鲁达(鲁智深)

2、(2005年安徽)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

(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1)鲁智深(或“鲁达”。

答“鲁提辖”也可)

(2)(去)西天取经(答“取经”也可)(3)笛福

3、(2005年浙江)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人物姓名。

①             雪夜上梁山《水浒》

②            大战流沙河《西游记》

③            舌战群儒《三国演义》

①林冲②猪八戒③诸葛亮

4、(2005年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