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37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EW《新年的礼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人教版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

我给新年的礼物:

夸夸我自己──我在一年中的收获、努力

1.提问:

你认为自己在一年中有哪些收获呢?

2.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我的收获是……

3.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进步与成长,评选出收获最大的。

4.推选小组内代表在班级展示。

5.同学间评价。

6.小结:

祝贺大家,在不同的方面都有不同的进步,也请大家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同学的进步。

收获)

活动三:

说说好伙伴──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同学的进步

1.游戏:

班级闪亮之星评选(爱心星、卫生星、健康星、劳动星、守纪星、好学星……)

(1)小组内讨论:

你们组有哪些明星?

他们有些什么突出的地方?

(2)明星展示:

每组选出人气最强的一位明星,再委派另一位同学上台为推荐的明星喝彩,把他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3)学生民主评议,再由该位明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相应的星上,贴在圣诞树上。

(4)圣诞老人颁发明星证书,送上小礼物,并送上新年寄语。

(5)学生畅谈:

你觉得这些小明星的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你想怎么做,争取在接下来的评比中能成功?

2.总结:

孩子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优点,取长补短这是人生最大的收获,也是最有意义的新年礼物。

取长补短)

活动四:

收获哪里来——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

1.过渡:

看来同学们收获的新年礼物还真不少。

你们想过没有,这些收获是怎么来的?

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哪些人帮助过你吗?

2.学生互动:

小组内说一说帮助过自己的人和事,写在纸条上,放进爱心信箱。

3.即兴发言:

学生从爱心信箱中随意抽取爱心卡,读一读,分享那些曾经给予他人帮助过的人和事。

4.小结:

让我们把这个爱心信箱留在班级,每一次得到他人的帮助,都可以记录下来,投进信箱,让爱心充满校园。

活动五:

爱的回报──大家帮助我成长进步,我该如何回馈,用行动感恩

1.引导:

听了这么多感人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畅谈。

3.点拨:

你觉得自己的成长离得开这些人的帮助吗?

4.爱心接力计划。

我的成长离不开( )的帮助,我也要( ),去帮助更多的人,一起进步。

5.小结:

今天我们分享了新年礼物,看到了自己和同学们的进步,同时学会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并在生活中去帮助同样需要帮助的人。

感恩)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进步,感谢进步过程中自己的努力以及他人的帮助。

经历了小学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长高了、变重了,掌握知识和技能了,结交新朋友了,养成好习惯了……各种进步,有些能明显感受,有些需要老师引导。

通过感受自己的成长,认识自己的进步,学生能进一步悦纳自我,认同自己的小学生身份,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

帮助学生寻找切实可行的新年目标,带着美好憧憬进入新学期生活。

寻找新年目标的过程,其实是引导学生整理、反思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在感受成长的基础上寻找不足,心怀憧憬进入新的一年。

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自己的进步,是促进儿童悦纳自我的良方。

本学期是学生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重要时段,经过前期的行为常规培养,新生对小学生活已有所适应,但也有部分学生适应得不好,成就感不高,不够悦纳自己。

本单元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

只有让学生清楚自己在进步,自己很能干,自己能做哪些事情,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发展和前进的方向,在成长过程中悦纳自己。

课程标准对于一年级学生能愉快、积极地生活有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需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的情感和态度。

对此,课程内容“愉快、积极地生活”的第4条“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以及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因此,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总结一年的成长,送出新年祝福,表达未来的设想。

本课侧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来年的学习与生活中。

《新年的礼物》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同时也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课,重点是要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总结一年的成长,送出新年祝福,并在成人的帮助下,树立可行的目标,对于新生活满怀期待。

它是对小学第一学期学习生活的回顾与小结,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整理和反思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新年的礼物》课件第2课时.ppt[在线阅读]

1.学生能反思知晓自己的收获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并能发自内心地表达出相关的人和事。

2.学生愿意制作“小礼物”并送给他人表达感谢。

3.学生愿意制作“心愿卡”表达自己新一年的梦想和努力。

4.学生体会到自己成长的收获,对他人心怀感激和对未来充满信心。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是自身努力和他人帮助取得的,并能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最真诚的感受。

学生能够别具一格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快乐大本营

1.介绍游戏:

同学自由组合,6个人形成一个小组,组成快乐大本营,有一个营长站在最前面,后面六个人托着他,大家自己想办法怎么托就能不倒,各个小组计时,坚持2分钟以上的小组获得胜利。

2.提问:

营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反思:

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营长,那么我们取得的进步,有哪些人的付出。

4.板书:

一个学生表达,教师帮助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其表达出不同的人,比如,学校食堂人员、保安叔叔等人的感激。

小结:

通过让学生参与生动的游戏,从具体的游戏活动中直观感受取得成功要很多人的付出,进而迁移到生活中的其他成功,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引导抽象概括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总结和反思。

寻宝

(指板书)每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很多人的努力,我们一起来寻找帮你取得的进步的人,这些人可是你成功的大法“宝”?

2.画图:

学生模仿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思维导图来寻找帮助自己的人。

3.教师示范:

教师重点讲述针对一个人的一件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学生评价:

学生针对教师找到的“宝”做出自己的评价,引导学生是不是让人听明白了以及是不是也感动了听者为标准。

5.小组交流:

每个人在自己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宝”并重点讲述一件事情。

学生通过寻“宝”这一活动,深入思考自己成长中帮助自己的人以及能回忆起具体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发现生活中真诚的帮助,体会这些人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并感谢他们的付出。

我是小巧手

1.讨论:

当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成功有哪些人的功劳,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温暖,在这样一个新年里,我们怎样向他人表达我们的谢意呢?

(有同学会想出做贺卡,也有同学会说一起看电影等,学生只要表达积极健康的内容都给予肯定表扬)

2.建议:

教师建议同学们也可以给自己制作一张心愿卡,感谢自己一学期的努力并表达出自己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3.学生动手制作卡片,教师巡视,提供适当帮助,特别是在语词的表达上,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引导。

4.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卡片。

5.教师点评,让全体学生感受同学真挚的表达。

6.学生提问:

学生可以针对发言同学的卡片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做卡片,但是在具体写感谢和祝贺的话语时,有时困难又比较多,涉及汉字书写以及恰当地语句表达,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帮助,引导儿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欢乐大放送

1.播放音乐,学生互相赠送或者交流自己制作的贺卡。

2.学生分享:

教师请愿意和大家分享的同学到前面分享自己的卡片,同时拿到别人卡片的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此刻的感受。

3.夸一夸:

学生互相评价他人的卡片,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表扬他人。

4.学生提问:

5.教师小结:

当我拿到同学给我做的卡片的时候,虽然外面很冷,但是我内心很热,我想,我要更加多多地帮助身边的人,那样我会更加的快乐,感受大家的这份温暖,新的一年,我和你们一起争取更多的进步。

欢乐大放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卡片亲自交到他人的手中,并当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学生的这一过程是思考并真实表达的过程,教师引导的目的学生不是泛泛地说“感谢你”,而是要有自己思考地个性化的表达。

总结:

本节课,学生首先要思考自己取得的进步都有哪些人的努力或者帮助的结果,学生往往是知道有哪些人,但是很难表达出具体的事情,尤其能抓住一点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能力还不强,这时,教师的作用突出在示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宝”,让他们也能去发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把自己的感激和愿望寄予小小的贺卡,体会同伴间及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附学生评价表:

一、教材分析

《新年的礼物》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6课,和第13课《美丽的冬天》、第14课《健康过冬天》、第15课《快乐过新年》同属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本单元是旨在让学生发现认识到冬天的美丽,体验冬季活动的快乐,以及如何健康过冬天,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同时,传承民俗文化。

对于刚刚走入校门的儿童而言,这部分内容既熟悉又陌生,需要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表达、分享、探究、体验,促进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调整和拓展。

其中《新年的礼物》一课以“礼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和收获,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并许下心愿,与同伴一起继续努力。

一年级的小学生面临着角色的变化。

从以“玩”为主,进入到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阶段,必须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面对这一角色转换,学生们特别需要一些规则意识和方法的指导。

本课的学习恰巧可以填补学生们的心灵盲区,让他们在欣赏冬天的美丽景色,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同伴和老师的互助与关爱,懂得感恩,明确努力方向。

道德与法治课程符合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在素材的选择上突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强调了道德的实践性。

从“运用你的经验”出发,层层递进,在探究与分享中,让孩子们检验、修正、拓展原有经验,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宗旨。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新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因其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但是他们崇拜老师,表现欲强,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以及情境体验,很有必要。

授课前,我对本校一年级8个班320名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发现90%的同学收到过新年礼物,但是多为物质上的,收到精神层面礼物的仅为12%。

67%的同学没有亲自写过“心愿卡”,也没有认识到过自己的进步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由此不难发现,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对新年礼物有感受,但缺少感动;

对自己的进步有认识,但缺乏感恩;

对自己的成长有目标,但缺乏动力。

三、教学目标

1.感受新年文化,总结自己的成长与收获,知道进取与感恩。

2.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进步,尝试用多种方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许下新年愿望,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四、教学重点

感受新年文化,总结自己的成长与收获,知道进取与感恩。

五、教学难点

许下新年愿望,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新年的礼物》课件第2课时.pptx[在线阅读]

1.通过制作、互赠新年贺卡,感受一种和谐温暖的氛围。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为别人送出祝福,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

3.许下新年心愿,树立今后的成长目标。

许下新年心愿,树立今后的成长目标。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

感受一种和谐温暖的氛围。

自己做贺卡

上节课,同学们都收到了新年礼物,也给新年送出了礼物。

你们想不想把这些礼物记录下来,做成精美的贺卡呢?

2.学生做贺卡:

在卡片上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一张给自己,一张给他人)

3.小结:

自己做贺卡,写上几句心里话,这是对一年来自己收获的祝贺,也是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谢。

许下心愿)

贺卡送给谁

1.我们的许愿墙。

(1)把送给自己的贺卡,贴在班级许愿墙上。

(2)同学们在许愿墙前,分享许愿卡的内容。

2.小记者在行动:

互送贺卡,

(1)同学间采访:

请问你把贺卡送给谁?

为什么?

(2)同学当堂把贺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老师。

3.邮寄贺卡:

把贺卡放进课前在家写好的信封里,在老师和家委会的帮助下进行邮递。

在大家的合作下,我们给自己,给他人送出了贺卡,说出了心里话,让我们一起感受新年的温暖吧。

送出祝福)

心愿大比拼

1.除了送贺卡,我们还可以怎样表达新年的心愿?

2.小组合作:

我们还可以……

3.班级分享各自表达心愿的方式。

4.播放画面:

国内外的小朋友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的。

5.引导:

你觉得在新年送出许下心愿,表达愿望,有什么好处?

(感受浓浓的年味,在寒冷的冬季感受温暖。

是呀,冬天的天气虽然寒冷,但是我们之间彼此帮助和关爱,能够使冬天变得温暖。

感受温暖)

储存心愿卡

1.许愿瓶。

(1)把自己的许愿卡从许愿墙上摘下来,放进班级的许愿瓶里封存。

(2)制定计划:

为了实现心愿,我该如何做?

(3)学期末打开许愿瓶,看看自己的心愿完成了没有。

2.情境辨析:

他们为什么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呢?

3.全班研讨,查找原因:

(1)半途而废;

(2)没有按计划实施;

(3)怕困难……

4.引导:

怎样做才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愿望?

5.学生调整自己的计划。

许下心愿不难,贵在坚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相信同学们在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关爱下,在来年一定会实现愿望,有更多的收获。

实现愿望)

《新年的礼物》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和第1课《美丽的冬天》、第2课《健康过冬天》、第3课《快乐过新年》同属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本单元是结合儿童身处的冬天为话题,儿童通过自己的真实地体会了解冬天,尤其每个人发现冬天的“美”,进而儿童不再害怕冬天的寒冷,而是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冬天,过一个健康的冬天;

冬天,是个特殊的季节,它是过去一年的结束,同时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恰逢新年,这是儿童乐于过的节日,他们在到处张灯结彩中过年,自己也从中感受新年的欢乐;

儿童在寒冷的冬天,感受新年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时,儿童自己也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把这种温暖传递给他人,他们会制作一些卡片、写几句小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愿望。

为了帮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学会总结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收获,反思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同,发现他人的进步,增进同伴交往;

本单元安排了《新年的礼物》一课,从内容来看“礼物”是个“抓手”,实质是要儿童学会反思、总结自己一段时间的收获,并有一颗感恩的心,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成长,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当儿童走进小学大门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小学生活也是有很多期待,尽管他们并不一定能完全表达清楚,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成长,他们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否感受到了自己成长的变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儿童对于自我的认识,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认识不是他人“代替”总结得出的,而是儿童自我感受到的成长变化,儿童把感受到的进步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卡片、小诗等)又“回报”给帮助过自己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学会反思、总结自己的进步,表达自己的愿望;

懂得感恩,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并愿意帮助他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尤其是一年级儿童,让儿童乐于在生活中探究与分享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交流。

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来看,此时的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本单元中的前几课,让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感受新年的快乐等,这些都为学生更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为学生对冬天、对新年有了直观的感受。

但同时,一年级的小学生反思、概括能力还比较弱,他们要自己总结一学期的进步与收获还是很困难的,他们更擅长的是说出自己某一次学会了写哪几个字,哪一次考了100分,而要反思自己一学期来的成长中的变化,尤其是不依赖他人的评判,自我去体会到自己不同方面的变化,带给自己成长的喜悦,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引导。

从一年级学生的社会环境来看,目前生活中的大部分儿童容易较多地评价他人,不习惯客观地评价自己,对于师长的帮助更是觉得理所当然,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引导这些儿童客观地发现自己的进步,摆脱依赖成人的习惯。

不仅如此,儿童在自我反思中学会感恩,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1.体会到自己取得进步的喜悦,感恩他人,并为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充满信心。

2.学生能发现并表述自己及他人取得的进步,学会总结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并愿意和大家分享。

3.能反思知晓自己的收获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并能大致表达出相关的人和事,并愿意制作“小礼物”表达感谢。

在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学生能够知晓自己的收获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并能大致表达出相关的人和事。

学生发现的进步是自我真正的发现,不是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为标准。

《吃饭有讲究》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安全与健康”中的一课。

它与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12课《早睡早起》共同构成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学生在学校生活介入后家庭生活的变化为主线,围绕“玩、饮食、安全、作息时间”这四个家庭生活主题设计安排,目的是引导学生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自觉、文明、安全、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属于儿童“我的家庭生活”这个教育话题。

吃饭,在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

吃好饭,直接关乎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

第10课《吃饭有讲究》由“干干净净吃饭好”“我在餐桌上”“食物的诉说”“这样吃好吗”四个话题构成,从不同侧面围绕儿童饮食中卫生、健康、安全、合理、文明礼仪等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在吃得安全与健康的同时,学会文明礼让。

引导学生能够在懂得基本的健康和安全饮食的常识之后,愿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帮助自己过上健康的生活。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启蒙期,他们在生活方面尚不能自理,很多人没有形成个人的卫生习惯。

他们中的大部分每天都会洗手,但是并不知道正确的把手洗干净的方法,更没有养成把手洗干净再吃饭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他们享受着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爱和照顾,这使得他们在餐桌上往往更关注个人的感受,很少去主动礼让或者照顾别人。

在饮食方面,他们大多还以“喜欢吃”作为自己选择食物的标准,均衡饮食和相关的科学饮食常识较为匮乏。

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会关注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挑食、偏食以及暴食现象比较普遍。

因此,吃好饭,好好吃饭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本课程担负的“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的基本任务所要求的。

1.懂得饭前需要把手洗干净的科学道理,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乐于做力作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3.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懂得均衡、健康、安全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4.初步了解一些科学饮食常识,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

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日常饮食习惯,懂得均衡、健康、安全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日常饮食习惯,自觉做到卫生、健康、均衡地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