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459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三大版块,23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古诗文填空。

(每空一分,共12分)

(1).右手秉遗穗,___________。

(《观刈麦》·白居易)

(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3).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

(《破阵子》·晏殊)

(4).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_____,___。

(《月夜》·刘方平)

(5).与“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手法相同,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商山早行》·温庭筠)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毛泽东)

(7).陈胜太息曰:

“嗟乎,________________?

”(《陈涉世家》)

(8).布衣之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共6分)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

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羡mù我,我不羡mù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①根据文中所给两个拼音,正确规范写出这两个汉字。

(2分)

②“承”的第六笔是________。

“佝偻承蜩”现用来比喻____________。

(2分)

③文中□应填的恰当的标点符号是______。

(2分)

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

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

B.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4、依次填入下列横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②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③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④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⑤所

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A①④③⑤②B①②④③⑤C④③①②⑤D④③①⑤②

5、对《水浒传》中“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B.武松(行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恩怨分明。

C.林冲(豹子头):

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D.李逵(黑旋风):

斗浪里白条、江州劫法场、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除恶蜈蚣岭。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6.综合性学习.(6分)

班级正在开展“走进诗的国度,感受诗的魅力”语文综合性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材料,请你参与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毛诗-大序》载: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材料二:

徐增《而庵诗话》“诗总不离乎才也。

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

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

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材料三: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1)【诗歌溯源】

在横线上填写诗歌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分)

《诗经》→《楚辞》→乐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___→____→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

(2)【诗人情怀】结合材料二,仿照划线句子,为材料中的另两位诗人补写两个句子。

(2分)

读一首诗,便是和一个诗意的灵魂对话。

读李白便是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豁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漫话】请你阅读以下诗歌和附文,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任一角度回答问题。

(2分)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后来呵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呵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大陆在那头

2011年4月23日上午,在福建泉州群山村举行“华光文化名人村”奠基仪式上,著名诗人余光中以第一位入村进住的世界文化大师身份致辞时,特别为39年前创作的《乡愁》续写新篇章。

“未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

”你觉得续篇好在哪里?

 

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7—10题。

(共11分)

回声李广田

①怕老祖父的竹戒尺,也还是最喜欢跟着母亲到外祖家去,这原因是为了去听琴。

②外祖父是一个花白胡须的老头子,在他的书房里也有一张横琴,然而我并不喜欢这个。

外祖父常像瞌睡似地俯在他那横琴上,慢慢地拨弄那些琴弦,发出如苍蝇的营营

声,那简直就如同老祖父硬逼我念古书一般。

我与其听这营营声,还不如到外边的篱笆上听另一种琴声。

那种我无意中发现的声音招呼我,仿佛一只蚂蚱的振翅声,又好像一只小鸟的剥啄。

我费了不少时间终于寻到那个发声的机关:

是篱笆上一片枯叶,在风中战动,与枯枝磨擦而发出好听的声响,我喜欢极了,我很想告诉外祖。

③然而我所最喜欢的还不在此。

我还是喜欢那张长大无比的琴。

④黄河从外祖家的屋后流过。

黄河边上的河堤,便是我最喜欢的一张长琴:

呼啸的风顺着河堤吹过堤上的电杆木,杆上的电线就迎风起舞,发出嗡嗡的声音,这是多么美妙的琴声啊!

那嗡嗡声在冬夜的黑暗中容易使一个孩子想到许多神怪事物。

缘着琴弦,我从那黄河源头,想到那黄河所倾注的大海。

我猜想那山是青的,那海是绿的,海上满是小小白帆。

而我自己呢,就沿着那条在月光中发着银光的琴弦飞行。

我渐渐有些晕眩,我用一个小小铁锤一路敲打,那条条琴弦发出嗡嗡的声响。

最后才发觉自己仍是躺在外祖母温暖的被里,心里有多么寂寞啊。

⑤说到外祖母,她的慈心总是值得感激的,她曾以种种方法使我快乐,她给我说故事,唱谣,给我说黄河水灾的可怕,说老祖宗兜土为山的传说,并用竹枝草叶为我作种种玩具。

我怎么也没想到她把一个小瓶悬在风中叫我听琴。

那是怎样的一个小瓶啊!

大小如苹果,颜色是纯白,材料很粗糙,是没有什么光亮的瓷釉。

那东西家里传递了许多代。

老祖母从一个旧壁橱中找出这小瓶,小心地拂拭着瓶上的尘土,以严肃的微笑告诉道:

“别看这小瓶不好,这却是祖上的传家宝呢。

⑥我们的老祖宗是一个好心肠的医生,他用他的通神的医道救活过许多垂危的人。

“他曾用许小瓶珍藏一些灵药,现在只有这一个小白瓶儿。

”外祖母一边说着,一边又显出非常惋惜的神色。

我听了老祖母的话也默然无语,因为我也同样地觉得很惋惜。

我想当年一定有无数这样大小瓶儿,同样大,同样圆,同样是白色,同样是好看,可是现在就只剩着这么一个了。

那些可爱的小瓶儿都分散到哪里去了呢?

而且还有那些灵药,还有老祖宗的好医术呢?

我简直觉得可哀了。

⑦外祖母把小白瓶拂拭洁净之后,找寻到一条结实的麻线,用麻线系住瓶口,又搬一把高大的椅子,放在一根晒衣服的高杆下面。

她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的样子,现在叫我想起来还觉得心惊。

她摇摇晃晃地立在椅子上,伸直了身子,举起了双手,把小白瓶往那晒衣杆上系,把那麻绳缠一匝,又一匝,结一个纥挞,又一个纥挞,惟恐那小瓶被风吹落,摔碎了祖宗的宝贝。

她笑着,我也笑着,却都不曾言语。

然而,然而那个小瓶,在风中却没有一点声息。

⑧我同老祖母都仰着脸望那风中的瓶儿,两人心中均觉得黯然,然而外祖母却还在安慰我:

“好孩子,不必发愁,今天风太小,几时刮大风,一定可以听到呜呜响了。

⑨现在我每逢走过电杆木,听见电杆木发出嗡嗡声时,我就感觉那像是从一个时光隧道里发出的幽怨的回声。

那让我想起自己的根,人这种生物不生根是奇怪的。

可我的外祖家已经衰落不堪,只剩下孤儿寡妇,一个舅母和一个表弟,在赤贫中过困苦日子,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也都去世多年了。

7.作者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听到的哪些琴声?

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

(3分)

8.请简要分析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9.文中划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刻画了外祖母怎样的形象特点?

(3分)

10.请探究文章标题“回声”的意蕴。

(3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1-13题。

(共8分)

①经济学中有个卖鞋的段子:

一个岛上的住民从不穿鞋,都光着脚,聪明的卖鞋人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

中国的“科普”也是如此。

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

②2008年起,公益科普团体“科学松鼠会”开始用充满创意和好玩的方式传播科学,其理念“让科学流行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他们致力于“建设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科学有意思”。

在他们看来,科学就像坚果,内核美味而有营养,外壳却难以剥开,“松鼠们”的工作就是剥开科学的坚果,将“果仁”带给大家。

近年来,松鼠会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

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

原来科学可以这样有趣!

相比较而言,传统科普虽然也讲趣味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呢?

下面几个例子,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③“科幻中的科学”,这个题目就很有趣吧?

我国物理学家李淼的《〈三体〉中的物理学》首发式场面火爆。

借粉丝无数的科幻小说来讲物理学,仅听书名,便令人生出一睹为快之心。

一些科普讲座,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幻小说代表作,如凡尔纳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讲述书中涉及到的冶金学、爆破学、工程学、水力学、动植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广受读者欢迎。

而翻开科学松鼠会的图书,登陆松鼠会网站浏览最新文章,你会发现时下的网络流行语屡用不鲜,如《我的酸奶我做主》、《五行蔬菜忽悠汤》、《汗、很汗、瀑布汗》、《蟑螂,何止是“小强”》、《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的关系》等等,又如《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从网民杜撰的“草泥马”这种虚拟动物煞有介事地谈到一种南美骆驼,很容易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④“新民科学咖啡馆”已成为上海文化界一道特别的风景。

该活动的组织者结合社会热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听众在咖啡的清香中互动交流,碰撞思考,这种平等、轻松的气氛,让科技显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科学家走下讲台,与公众仿佛朋友聊天一般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无疑将激发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⑤发端于英国的“名声实验室”竞赛,意在培养青年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科学传播能力。

它的主要评估标准之一是“幽默感的运用”。

一个富于幽默感的科学家,更容易与公众沟通。

若幽默运用得当,可令科普作品或科普活动趣味盎然、收效显著。

每年在哈佛大学举办颁奖仪式的“搞笑诺贝尔奖”,堪称科学与幽默相结合的典范。

它通过“使人先发笑后思考”来引发公众关注科学,同时对勉励青年学子投身科学事业、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作用巨大。

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10年后因异想天开的石墨烯制取方法荣膺正宗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搞笑诺贝尔奖绝非单纯搞笑。

⑥霍金是大师级的科学家,也是善于讲故事的优秀科普作家。

他在新著《大设计》的《何为实在》一章中,有个“鱼缸里的金鱼视角”的例子。

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世界,它眼中的宇宙被扭曲了,但对它来说是真实的。

那么,自以为正在掌握宇宙规律的人类,所看到的一切是否真实?

这个譬喻很巧妙,颇有几分庄周梦蝶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味,发人深省。

由此可见,善用形象的譬喻(打比方),能显著提高表达效果,增强科普作品的可读性。

譬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要求使用者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背景知识,这也是对我们的科普作家提出的高期望。

⑦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结合流行文化、①、②和③,是提高科普趣味性的几种方式。

科普自身的大众化性质,意味着它是最需要讲究“收视率”和

“票房”的。

希望未来科普成为一个产业,希望未来能够出现一些走在路上就能被人认

出来的科学明星,让他们为公众绘出壮丽的宇宙云图,带领公众远离蒙昧,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1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分)

12.划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解说其作用。

(3分)

13.空缺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3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4-16题(共9分)。

不急韩青

①人很容易急。

自己吃亏、上当受骗、利益受损了等等,每每这时,人就容易急。

而急的下一步,就是跟人言语相讥、针锋相对、据理力争、针尖对麦芒,一番刀光剑影,往往两败俱伤。

自己不但没有讨回真理,却又白白惹了一肚子气,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时由于愿望落空了,人也跟自己急,跟自己过不去,结果只能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所以,遇事不能急。

②人生如行独木桥,一急,就容易慌张,一慌张就容易跌落下去,而桥下往往是急湍猛流或万丈深渊。

人生亦如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急,就容易不慎,不慎就容易招致惨败。

③不急,只能不急。

④唐代名臣裴度在担任中书令期间,有一次,和属下一起喝酒,就在吃饭前,一名手下慌张地跑来告诉他,大人,您的官印不见了!

众人一听,也都着起急来。

但他一点也不急,笑着对大家说,官印不可能丢,一定是放在什么地方忘记了,等想起来自然就会找到的,并吩咐继续摆宴喝酒,欣赏歌舞。

在整个过程中,他谈笑风生,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丢官印的事一样。

深夜,酒足饭饱之后,众人正准备散去。

这时,手下兴冲冲地来汇报,说那个官印还在,没有丢。

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笑了笑说,我一想啊,就是下面哪个小官把官印拿去私用了,如果大张旗鼓地去查,他一害怕,可能就把官印扔到水中或是火里,那

时就真找不到了。

如果先不处理,他会悄悄地把官印送回来。

众人听了,都称赞他遇事冷静,深思熟虑。

⑤如果当时他十万火急,那么他就不会有失而复得的局面,就不会有惊喜激荡他的胸怀,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挥之不去的郁闷。

⑥可见,不急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和境界。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不急之举,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⑦上世纪70年代,他发表了恐怖小说《魔女嘉莉》后,声名鹊起。

出版商里皮看中他小说的巨大商机,对他说,只要你愿意写,我就会出高价

买下你的小说版权。

我敢保证,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最富有的作家。

他却答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做!

他花了两周创作了一个短篇小说,在杂志上发表。

之后,他用3个月创作出《玉米田的小孩

》,经里皮出版后大卖,赚了不少钱。

里皮希望他尽快再写一部,可他却摇摇头,我得停下来再写个小故事。

他不顾里皮的催促,花了3周又创作了一个小故事,等发表后又开心地拿给里皮看,里皮终于不耐烦地说,你可是个有名的大作家,发表个“豆腐块”文章还这么开心。

他说,人最怕的就是被成功冲昏头。

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回到原点,以新人的身份再去写稿、投稿,这样才能保持创作的激情。

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往往都是短视者之举,真正能成大器的人,不会如此慌张,因为他们懂得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这正好印证了《明心宝鉴》里的一句话:

“小家做事慌张,大家做事寻常。

⑨不管你有多急,每件事、每个事物都依然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行。

不急者犹如大海,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而急躁者就像小水洼,就是一阵微风吹来,也能让他动荡不安。

可见,要想做到不急,就必须拥有大胸怀和大境界。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4.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5.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什么作用。

(2分)

16.请为本文第八段画横线的句子补充两则事实论据。

(2分)

17.简

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共12分)

【甲】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

【注释】①魏武帝:

曹操。

②举州委质:

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吴会:

吴国。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4分)

A.利尽南海利: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所以

C.身使孙权   身:

D.时人异焉异: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C.扶天子而令诸侯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20.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1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21.翻译下列句子。

(3分)

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分)

②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2分)

22.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

(4分)

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

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

“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

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

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马丁·路德·金自传》

根据材料内容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所写文章的立意角度必须从材料中提炼,但不能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或改写,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答案2016.9

1、古诗文填空。

(每空一分,共12分)

左臂悬敝筐、

零落成泥碾作尘

元是今朝斗草赢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①根据文中所给两个拼音,正确规范写出这两个汉字。

(2分)慕亵

②“承”的第六笔是_フ(写成横撇或横钩也行)_。

“佝偻承蜩”现用来比喻_做事情专注,全神贯注,方能成功。

(意思对即可)(2分)

③在文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

3、选D(看到是否就误以为不对应问题)

A缺宾语中心词的风险B主语残缺,去掉一个介词C不合逻辑,把“衣物”作为“学习用品”了。

4、A

5、D除恶蜈蚣岭是武松的情节

6、①唐诗--宋词,(每空多字少字不得分)

②示例:

读杜甫便是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国忧民,读王维便是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悠闲。

(或者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类的边塞诗)(诗人必须是这两个,出现的诗句要准确完整,定位要与诗句意境吻合才能给满分,否则本空不得分)

③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写出原诗和续篇的特点即可得分。

提示:

凝练概括(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寄寓其中,言简义丰。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续篇延续了这种特点,将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景不留痕迹的呈现出来);

抒情言志(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

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续篇更是将这种民族情结上升到了理想的境界);

想象联想(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续篇想象未来大陆和台湾统一后,两岸人民自由往来,情浓意浓);

节奏韵律。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续篇也是同样手法)。

7.(3分)(只写声响不概括特点得一半分)①外祖父弹奏的如苍蝇般的营营的琴声;

②篱笆上一片枯叶在风中与枯枝摩擦而发出的声响;

③在外祖父家夜宿时听到的风吹过电杆木时杆上的电线迎风起舞的声响。

8.(2分)①内容上,这一段主要写童年的遐想,表现作者对这一琴声的喜爱;

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我还是喜欢那张长大无比的琴”,引出下文祖母找到小瓶想让我听琴的事情。

(内容和结构各1分,结构上只写承上启下得0.5分)

9.(3分)运用了动作、心理描写和反复的修辞。

动作描写“立”“伸直”“举起”等,心理描写“唯恐那小瓶被风吹落,摔碎了祖宗的宝贝”,反复的修辞“一匝,又一匝”“结一个纥挞,又一个纥挞”,表现了外祖母对小瓶的珍视和对我的

疼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