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491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试题

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二、辨析题

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

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3、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

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

(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

(1分)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1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1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1分)

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

(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会关系中生活。

(1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1分)

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分)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1分)

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整个世界分成两部分:

一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人间世俗世界,(1分)一是神灵居住的彼岸世界,(1分)并且认为是彼岸世界或神的世界创造、支配现实的人间世界。

(1分)宗教产生之后反过来又压迫人、统治人、凌驾于人之上,这便是一种异化。

(1分)宗教的产生既有人们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历史根源,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不够发达。

(1分)

二、辨析题

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

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的一句话,原句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这句话体现了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2分)一方面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

(或答客体主体化的过程)(2分)另一方面人也创造环境,人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把人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物化在客观对象上,赋予对象以主体的性质。

(或答主体客体化的过程)(2分)

在现实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改造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2分)正如马克思所说:

“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

”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人自身的改造,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并行发展的。

(2分)

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时,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观点。

(1分)所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对象的关系问题。

(1分)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客观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1分)其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

(1分)

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或是否认思维的内容与思维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否认了真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问题和真理的检验问题,因而是错误的。

(1分)马克思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

而要证明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人的主观范围内是得并不到证明的,同样,客观事物也不会回答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

(1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因为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1分)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1分)所以,“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或答人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

3、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这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

(1分)他认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这种“类”的意识。

这种“类”的本质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理性、意志、心。

(1分)正是这些“普遍性”潜藏于人的心中,无声无息地把孤立的人类个体“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类”。

(1分)这纯粹是从自然的、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

(1分)

针对费尔巴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分)这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两层涵义:

一是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的,特别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1分)二是总是处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从事活动的人。

(1分)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生活其中的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

(1分)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综合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

(1分)社会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1分)

 

第二章《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非观念的上层建筑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3、简述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实质。

4、简述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

5、为什么“精神”从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

二、辨析题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2、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在地面上的自由行进。

三、材料分析题

1、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们“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

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选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状况阐明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

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

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1)结合材料概述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内容。

(8分)

(2)阐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评价。

(12分)

3、“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说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的个人只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2)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理论意义。

4、“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

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

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12分)

(2)对上述材料的主要论点进行分析和评述。

(8分)

四、论述题

1、结合所学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篇文章,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2、论述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社会决定意识”原理的制定和论证及意义。

3、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

4、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的阐述。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①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1分)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分)②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同直观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重要分水岭,(1分)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会背离辩证唯物主义,重新陷入直观唯物主义的泥沼。

(1分)③在唯物史观体系中,“实践”观点作为一个基本范畴,是理解整个体系和各个范畴的重要基础。

(1分)

2、非观念的上层建筑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①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具有物质外壳,或要通过物质性的设施来发挥作用,(1分)观念的上层建筑则可以不通过物质性设施就发挥作用。

(1分)②虽然二者都根源于经济基础,又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比较直接的,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比较间接的。

(1分)③非观念的上层建筑离经济基础较近,同经济基础联系较密切,往往随经济基础的产生而产生,随经济基础的消灭而消灭,(1分)观念的上层建筑则离经济基础较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1分)

3、简述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实质。

“纯粹动物式的意识”;(1分)“对现存实践的意识”;(1分)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

(1分)不管是哪种意识形式,都不能仅仅理解为人脑自生的产物,而应当理解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

(1分)凡是意识,实质上都是“社会意识”。

(1分)

4、简述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

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1分)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1分)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1分)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1分)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分)

5、为什么“精神”从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

马克思强调精神和物质纠缠在一起表明,意识是既不能脱离头脑这块物质,(1分)也不能脱离现实个人的物质运动。

(1分)意识既是历史上社会实践的产物,(1分)又是现实的社会过程的反映。

(1分)它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物质)而存在。

(1分)

二、辨析题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性的理解。

(1分)在唯物史观创始人看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有生命的个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自然条件,(1分)包括“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件”;(3分)另一类是“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分)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新需要的产生、人口的生产及相应的物质关系的生产。

(4分)这些条件都是现实的人和社会存在的必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2、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在地面上的自由行进。

这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

(1分)认为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外化或演化的结果,人类历史也就是“宇宙精神”自我运动的历史。

(1分)唯物史观创始人针对黑格尔关于历史分期的唯心主义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1分)他们从“现实的人”出发,(1分)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为主要依据,(1分)指出人类历史并不是可以用某些概念来任意编造的,(1分)而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导致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1分)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1分)于是,“社会形态”即“所有制形式”才合乎规律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

(1分)这种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1分)

三、材料分析题

1、这几段材料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2分)

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任何一代在继承前人所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又都会有新的发展,并受以往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

(2分)对于后来的时代,同样也有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2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最一般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基础和决定作用。

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制约着生产力。

(2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

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2分)

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着整个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状况。

(2分)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2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处于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中;(2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制约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化。

所以说,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分)

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社会关系,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最后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2分)

2、

(1)结合材料概述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内容。

(8分)

在自然观方面,费尔巴哈与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性(1分),但他所理解的感性的自然,仍然是脱离人的活动而就其原生性来加以考察的自然,而不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自然界。

(1分)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感性的人,也是一个离开社会现实的(1分)、只有感性需要和物质欲望的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1分)并且,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抽象地研究人的本质(1分),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意志和心,仅从自然的、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

(1分)

无论现实的世界还是现实的人,都不可能靠直观感觉去认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可能逐渐把握住。

费尔巴哈停留在直观唯物主义的水平上,就决定了他始终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很好地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

所以说,在自然观上,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却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2分)

(2)阐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评价。

(12分)

尽管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由于他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他把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都仅仅理解为“感性客体”、“感性的对象”(1分),而不是理解为“感性的活动”。

(1分)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批判。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错误的。

(1分)因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2分)费尔巴哈不从实践活动,只从感性直观去观察现实世界,就不能不歪曲现实世界的本来面貌。

(1分)其次,费尔巴哈离开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的人也是错误的。

(1分)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的对象”。

(1分)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在这里他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社会实践出发去观察人。

因为离开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单纯的感觉”去谈论人,所谈论的就只能是“人自身”、而不可能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或答他完全离开实践活动及由实践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去理解人是错误的。

)(2分)最后,费尔巴哈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也是错误的。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分)

3、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直观唯物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

(1分)所谓“实践”,就是人们利用一定工具、有目的有意图地、创造性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感性活动”或“实际活动”。

(1分)在这种“感性活动”或“实际活动”中,实践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1分)实践的客体则是包括同实践相联系的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个现实世界。

(1分)无论是实践的主体、还是实践的客体,都既是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的对象,都处在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实践”是一个反映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过程的范畴,(1分)它不是静态性、单一性的范畴,(1分)而是一个动态性、历史性、关系性的范畴;(1分)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分)既包括各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又包括商业交换活动、科学实验活动、阶级斗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等。

科学的实践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形成的理论前提之一,也是它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之一,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分)首先,“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

(1分)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分)再次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认识论的、而且首先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分)

(2)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交往是生产的必要前提,同时又强调生产对交往的决定作用。

(1分)深刻揭示了生产与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关系,从而把社会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和交往。

(1分)

把实践活动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关系,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

首先,是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关系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建立唯物史观的大问题。

(1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都企图把唯物主义经验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但都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缺乏辩证法而自己背叛了自己。

(1分)把实践理解为社会历史的基础,又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就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辩证法。

这是对社会历史科学认识的历史性突破。

(1分)

其次,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方向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1分)生产和交往的辩证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分)不能理解实践活动内涵着生产与交往的二重化关系,也就无法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无法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1分)

4、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12分)

马克思认为那种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1分)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异己力量就是异化。

(1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分别是劳动产品同劳动者异化、(1分)劳动本身同劳动者异化、(1分)人同类本质异化、(1分)人同人相异化。

(1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

(1分)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源,(1分)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的情况下异化才会被消灭,一是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1分)二是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1分)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1分)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异化才能彻底消灭。

(1分)

(2)对上述材料的主要论点进行分析和评述。

(8分)

异化只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很充分,(1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1分)它不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这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

(1分)但我们不应当夸大异化的作用,(1分)它不是过去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历史发展的永恒的因素,(1分)而仅仅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一个历史发展因素。

(1分)尽管今天也存在种种异化现象,但我们不再谈论异化,(1分)这只是通往共产主义社会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异化我们应该唯物辩证地去看待。

(1分)

四、论述题

1、结合所学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