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1771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1届广西桂林、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壁对细胞内部具有保护作用,所以它是细胞与外界的边界

B.1959年罗伯特森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C.有中心体的细胞,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D.将真核细胞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首先胀破的是内膜

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苹果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直接观察,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B.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C.15%盐酸用在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主要的作用是将DNA和RNA分离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通常使用标志重捕法

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神经元上Na+内流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C.在寒风中,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多种激素共同作用抵御寒冷

D.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4.细胞中存在两类基因:

管家基因是维持细胞生存必需表达的基因,奢侈基因是在不同组织细胞中选择表达的基因。

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相同

B.催化ATP合成的酶是由管家基因指导合成的

C.奢侈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可赋予细胞特定的功能

D.管家基因和著侈基因只存在于生物体的特定细胞中

5.下列生命活动与图模型不符合的是()

A.某多肽链上氨基酸数与肽键数之比

B.某杂合圆粒豌豆植株自交后代圆粒与皱粒之比

C.基因型为XAXa和XAY的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与白眼之比

D.通常哺乳动物一个卵原细跑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数目之比

6.关于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拉马克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

B.达尔文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殖隔离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综合题

7.图1为25°C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某种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

mg/(m2•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光照强度为B点时,甲植株光合作用的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呼吸作用速率,此时甲植物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的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呼吸作用速率。

(2)图1中(填“甲”或“乙”)______植物更适应于阴暗的环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所示植物为图1中的_________(填“甲”或“乙”)。

8.目前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RNA)正肆虐全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

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

(2)冠状病毒入侵会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已被治愈的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感染,这是由于他们体内产生了_______细胞,当其再次接触相同冠状病毒时,这些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细胞。

(3)某医药公司制造了疫苗,但很快就失去了作用,这很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

9.菜地中的豌豆有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高茎矮茎显隐关系未知,植株是纯合还是杂合亦未知。

为了判断高茎和矮茎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菜地中随机选取高茎和矮茎两个植株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性状。

甲同学选取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

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出显隐性?

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分两步。

①高茎植株自交;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______为显性。

②若后代没有性状分离,仍为高茎,则将此高茎再与矮茎杂交,若后代___________,则高茎为显性;若后代______________,则矮茎为显性。

10.为探究蚯蚓对森林落叶的相关作用,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未分解叶与半分解叶),与土壤混合均匀,将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单位体重蚯蚓旧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4.94

2.79

5.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1)蚯蚓属于__________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选择叶片质量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表分析,在不同叶片中蚯蚓对哪种植物什么处理方式最为喜好______________。

(4)蚯蚓在土壤里的活动,能够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体现了它的_______使用价值。

11.苹果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成多种产品,如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醋等。

可以利用固定化酶(或细胞)技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在制造苹果汁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个是果肉的_______低,耗时长;另一个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

(2)利用左图的装置制作澄清苹果汁的原理和优点是:

将______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_______。

(3)如果遇到低温天气,在上面的装置中加入果汁后,得到果汁的澄清度还是很低,请你提出一个方案解决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

(4)获得的苹果汁可以进一步用于苹果酒、苹果酷的制作,为了研究固定化醋酸菌的相关特性,实验室利用图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上面的装置中通入无菌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如何用简易的方法证明苹果醋中确有醋酸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如何证实苹果汁转化成苹果醋,是由于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请简述操作思路____________。

12.苦荞是一种有名的经济植物,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血脂等功效。

CHS是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

有人把经修饰的CHS基因导人苦荞细胞中,培育高产黄酮苦荞品系。

按图示回答:

(1)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图示将重组Ti质粒导人苦荞植物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该方法需将修饰后的CHS基因导入Ti质粒的T-DNA分子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工程工具酶包括两种酶,限制酶一般在单细胞生物中容易找到,原因是_______。

DNA连接酶中的只能“缝合”黏性末端的酶是_________酶。

(3)受体细胞能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说明了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对已经被病毒感染的植株,常选取该植株的茎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利用茎尖作为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1、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

A、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A错误;

B、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

C、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把离体的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其外膜比内膜先涨破,D错误。

故选C。

【点睛】

2.B

【分析】

本题考察了高中常考实验,需要学生熟记相关细节部分的知识点。

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等量混合、现配现用,水浴加热后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健那绿染液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由于土壤小动物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强,因此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通常使用取样器取样法。

【详解】

A、斐林试剂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在苹果汁中加入斐林试剤直接观察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

B、健那绿染液是专性的活细胞染料使线粒体呈蓝绿色,而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无色状态即细胞质近无色,B正确;

C、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质结合,C错误;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通常使用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故选B。

【点睛】

3.C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

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

【详解】

A、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

B、神经元上Na+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B错误;

C、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方式,有多种激素的参与,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量增加,C正确;

D、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只能调节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C。

【点睛】

4.D

【分析】

“管家基因”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即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

“奢侈基因”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即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才表达.由此可见,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据此答题。

【详解】

A、组成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相同,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

B、ATP合成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属于管家基因,B正确;

C、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才表达,其特异性表达可赋予细胞特定的功能,C正确;

D、管家基因和著侈基因存在于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5.A

【分析】

分析图示可以看出两个柱形图之间的比值为3:

1。

氨基酸数和肽键数之间的关系是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在卵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卵原细胞最终会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比值为3:

1。

【详解】

A、某多肽链上肽键数=氨基酸数-1,因此氨基酸数:

肽键数不符合3:

1,A符合题意;

B、豌豆的圆粒对皱粒是显性(用D、d表示),杂合圆粒豌豆基因型为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圆粒):

Dd(圆粒):

dd(皱粒)=1:

2:

1,由此可见,后代圆粒豌豆:

皱粒豌豆=3:

1,B不符合题意;

C、基因型为XAXa和XAY的红眼果蝇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

XAXA:

XAXa:

XAY:

XaY=1:

1:

1:

1,即红眼比白眼=3:

1,C不符合题意;

D、通常哺乳动物一个卵原细跑减数分裂形成三个极体与一个卵细胞,因此比值符合3:

1,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

1、不同于达尔文的说法: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肯定达尔文的说法

(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共同进化产生了生物多样性。

【详解】

A、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拉马克,他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A正确;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B正确;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正确。

故选C。

7.等于大于乙因为图1中的乙植物的光补偿点比甲植物低甲

【分析】

植物在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的是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黑暗情况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的是呼吸速率,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一般补偿点较低、饱和点较低的植物更适合弱光环境,适宜在阴暗的条件下生长。

【详解】

(1)图1中光照强度为B点时,可看出甲植株的CO2吸收量为零,表明此时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其呼吸作用速率;由于甲植物中主要叶肉细胞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植株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实际等于所有细胞的呼吸速率,因此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自身呼吸作用速率。

(2)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更适合弱光环境下生长,观察图1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补偿点比甲植物低,光饱和点也低于甲植物,因此乙更适应于阴暗的环境。

(3)图2中显示25°C时在黑暗下CO2的释放量为2mg/(m2•h),说明此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m2•h),而图1中显示在25°C,光照强度为0时,甲植物的CO2释放量为2mg/(m2•h),因此可确定图2描述的为植物甲。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对于两个图片之间联系的判定,需要学生认真审题,明确图1中所示的温度为25°C下进行的测定,因此在图2中,需要确定25°C时的呼吸速率进行对比。

8.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记忆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RNA分子是单链结构,容易发生变异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

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故二次免疫反应快而且强烈。

【详解】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

(2)已治愈的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冠状病毒感染,这是由于他们体内产生了对冠状病毒的记忆,即机体内含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冠状病毒抗原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浆细胞会分泌大量抗体,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构为单链,易发生变异,因此即使制造了疫苗,但由于病毒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疫苗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9.相对不一定因为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正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均为1:

1高茎全为高茎全为矮茎或高茎:

矮茎=1:

1(或有矮茎出现)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被称为相对性状,判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常常使用杂交法和自交法。

杂交法为选择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自交法为选择杂合子进行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详解】

(1)高茎和矮茎属于豌豆这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被称为相对性状;甲同学选择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进行正反交,当其选择的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正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均为1:

1,因此不一定能判断出显隐性。

(2)①高茎个体进行自交,若在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即产生了隐性性状,则可判断高茎为显性。

②若后代没有性状分离,仍为高茎,则可证明该高茎植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将此高茎再与矮茎杂交,若后代全为高茎,则高茎为显性;若后代全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需要学生识记杂交实验的过程,能运用分离定律的实质判定显隐性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0.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排除叶片质量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杨半分解叶间接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蚯蚓能分解有机物,属于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据表可知,四种植物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量多,说明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大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蚯蚓对杨的半分解叶的里最多,说明蚯对杨半分解叶最喜好;根据表格可知,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详解】

(1)蚯蚓能将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为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把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的种类和叶的分解类型,分解量是因变量,因此叶片质量属于无关变量,因此需要排除叶片质量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分析图表可以发现蚯蚓对杨的半分解叶的分解量最大,因此对杨半分解叶最为喜好。

(4)蚯蚓在土壤里的活动,能够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体现了它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识记分解者的作用的地位判定蚯蚓的组成成分,根据实验的原则分析实验结果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1.出汁率果胶酶反复利用在装置中加上循环装置,使果汁多次流经该装置(或适当给装置进行加热)醋酸菌是需氧型的嗅味(或品尝、测PH等)将苹果汁灭菌后,分组对照实验(有醋酸菌组与无醋酸菌组),观察对比结果

【分析】

在制备果汁时常常面临的问题是:

一个是由于植物细胞存在细胞壁,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另一个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

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而固定化酶可以让酶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反复利用。

【详解】

(1)我们在制造苹果汁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个是由于植物细胞存在细胞壁,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另一个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

(2)为了使得果汁变澄清,需要去掉细胞壁,因此需要将果胶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在每次生产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3)由于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一次过滤可能无法得到适宜澄清度的产品,因此可以在装置中加上循环装置,使果汁多次流经该装置或适当给装置进行加热,提高果胶酶的活性。

(4)①醋酸菌为异养需氧型细菌,需要通入空气保证醋酸菌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②检测醋酸的方法可以有嗅味或品尝、测PH等,由此确定发酵的情况。

③若要证明是醋酸菌发挥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为醋酸菌的有无,因此需要将将苹果汁灭菌后,分组对照实验(有醋酸菌组与无醋酸菌组),观察对比结果。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果胶酶在生成果汁时的应用、固定化酶技术以及果醋的制备过程,考察较为基础,识记基础知识点即可答题。

12.转化农杆菌转化法T-DNA能主动转移并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单细胞生物没有复杂的抵御外界病菌的系统,有限制酶,可以及时清除入侵细胞的核酸E·coliDNA连接酶全能性茎尖很少或没有被病毒感染

【分析】

分析题图:

图中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③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再采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

【详解】

(1)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用此方法的受体植物细胞可以释放出酚类物质吸引农杆菌移向细胞,农杆菌上的Ti质粒的T-DNA能主动转移并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分子中,从而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进行稳定的复制和表达。

(2)单细胞生物没有复杂的抵御外界病菌的系统,有限制酶,可以及时清除入侵细胞的核酸,因此常在单细胞生物中提取限制酶。

将修饰后的CHS基因与Ti质粒连接成重组Ti质粒需要用的DNA连接酶,这种酶恢复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根据酶的来源不同,DNA连接酶分为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两种,这二者都能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因此只能“缝合”黏性末端的酶是E·coliDNA连接酶。

(3)单独的一个受体细胞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对已经被病毒感染的植株,可选取该植株的茎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利用茎尖作为材料的原因是茎尖很少或不会被病毒感染。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