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2153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docx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影响分析评价报

南水北调东线单项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之五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

长江~骆马湖段其它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评证章:

国环评证甲级证章号:

2104号

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五年三月

1.总则

1.1.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2002年12月23日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及淮河、海河的现有河道和建筑物,扩大规模向北延伸。

供水范围主要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和山东半岛,供水目标是解决京沪铁路沿线和山东半岛的城市缺水,以及向农业和生态环境补水。

本工程系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江苏境内长江~骆马湖段(其它)工程,位于东经119°33′53″~119°54′22″,北纬32°32′11″~34°13′56″范围内,本区段输水主要是利用京杭运河,淮安以南段京杭运河俗称为里运河,淮安以北段俗称中运河。

利用里运河及三阳河、潼河两路输水,分别由属于第一梯级的江都站和宝应站抽水400m3/s和100m3/s入里运河。

充分利用了京杭大运河和江苏省江水北调已建的梯级泵站等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对输水河道和各梯级泵站建筑物等进行相应的改扩建,以期达到东线第一期工程规划抽江规模500m3/s,入洪泽湖450m3/s,入骆马湖275m3/s的目标。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为:

新建金湖站工程;新建洪泽站工程;淮安二站改造工程;泗阳站改建工程;新建泗洪站工程;新建刘老涧二站;新建睢宁二站工程;皂河一站改造工程;新建皂河二站工程;新建邳州站工程;高水河整治工程;金宝航道工程;骆南中运河影响处理工程;徐洪河影响处理工程;沿运涵闸漏水处理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补偿工程共16个单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发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理》(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的有关规定,该项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和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2年8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修正,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修正,1995年8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修正,1996年10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正,1995年10月30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91年6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修订;

(1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质矿产部1989年7月10日发布;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

(12)《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监(93)第015号;

(13)《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国务院1995年第183号令;

(14)《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函[2002]196号;

(15)《矿产资源法》,1986年修订;

(16)《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3年2月29日公布实施;

(17)《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3]29号批复,2003年3月18日;

(18)《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正;

(19)《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苏环委[98]1号,1998年1月4日;

(20)《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第38号令,1993年;

(21)《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文;

(22)《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3年2月29日公布实施;

(23)《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苏环委[98]1号,1998年1月4日;

(24)《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江苏省水利厅、环境保护厅,2003年3月;

(25)《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苏国土资发[2004]189号文;

(2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4号;

(27)《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

1.2.2.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1-19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水利部联合发布,HJ/T88-200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2-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3-1993;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4-1995;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9-1997;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8)《水质监测规范》(SD127-84);

(9)《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

(10)《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

(1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2.3.有关技术文件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及附件(2001);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和有关专题报告;

(3)《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2);

(4)《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1990);

(5)《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1993年补充);

(6)《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2002)

(7)“关于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的评估意见”(国环评估纲(2002年)222号)

(8)《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2002);

(9)《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南)治污规划》(2002);

(10)《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文物调查及保护专题报告》

(12)《淮河流域综合规划》;

(13)《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14)《淮河流域片水资源保护规划》;

(15)《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16)《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17)《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长江~骆马湖段其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

1.3.技术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0)《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1.4.评价重点

本项目属非污染项目,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和工程范围内环境状况确定泵站改造、新建泵站和输水河道开挖疏竣、输水河道影响工程评价重点为施工期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底泥处置、泵站运行期噪声、水土流失、移民安置等对环境的影响和血吸虫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5.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1.5.1.评价范围

各单项工程的评价范围根据各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确定。

1、泵站建设及改造工程

评价范围包括工程施工区及周边影响范围。

2、输水河道工程(高水河整修、金宝航道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骨干工程)

评价范围包括工程施工区及周围影响范围、移民安置区等。

3、输水影响处理工程(徐洪河影响处理工程,骆南段中运河影响处理工程、沿运涵闸漏水处理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灌区工程)

评价范围包括工程施工区及周围影响范围、移民安置区等。

各环境因子的评价范围根据各单项工程对其影响特点确定。

水环境评价范围包括施工河流、施工废水受纳区;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及主要运输路线两侧100m范围内;施工噪声评价范围在施工场界外300m范围内;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施工区和可能影响范围;水土保持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和周边影响区域及移民安置区;人群健康评价范围为施工区及影响范围。

1.5.2.评价时段

分施工期和运行期二个时段进行评价。

1.6.环境保护目标

1.6.1.水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所在河道除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外均位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输水河道,施工中产生的污废水必须达标排放,防止施工废水对排入水体水质造成污染。

1.6.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施工区及附近居民区。

泵站工程和河道工程大部分位于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1.6.3.声环境保护目标

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施工区附近噪声敏感区。

由于工程大部分位于农村,仅部分河道工程距城镇较近。

其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1类标准;施工区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1.6.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保护耕地、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河道和湖泊中水生生物保护现有林地和农田,对因工程建设而被占用和破坏的农田和林地,采取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和恢复措施。

保护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的连通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6.5.人群健康保护目标

与卫生部门紧密配合,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钉螺扩散和施工人员感染血吸虫病;防止工程运行期间的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北移。

1.6.6.文物古迹保护目标

保护沿线现有文物古迹,对受到工程影响的文物古迹提出保护措施,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现的文物古迹提出保护方案,防止工程对沿线文物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1.6.7.移民安置保护目标

移民安置方案要切实可行,使移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移民安置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当地自然环境的改善,而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工程概况

2.1.工程布置

2.1.1.淮安二站改造工程

淮安二站经二十多年的运行,主机泵、主要电气设备严重老化,装置效率下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水工建筑物须进行加固改造。

土建部分加固改造项目包括:

进出水流道及主机主泵机座改造;公路桥拆建;站下游预制便桥拆除重建;混凝土结构修补、裂缝、防碳化处理;上、下游翼墙贯穿缝处理;对翼墙倾斜处理;引河清淤;站上、下游护坡整修;其他项目等。

2.1.2.金湖站工程

金湖站工程位于江苏金湖县银集镇境内,淮河入江水道三河拦河坝与金宝航道之间。

金湖站与淮安站同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二梯级泵站,新建金湖站工程包括建设调水泵站、公路桥、入江水道东、西偏泓节制闸、船闸各1座等。

金湖站布置在三河拦河坝下游,老三河河床南侧。

站身距三河拦河坝纵轴线200m,站上引河中心线与三河拦河坝垂直,距入江水道金湖大桥550m。

2.1.3.洪泽站工程

洪泽站工程位于淮安市洪泽县蒋坝镇境内,距蒋坝镇北约1km。

洪泽站与淮阴站同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三梯级泵站,洪泽站枢纽由泵站及挡洪闸、进水闸、洪金地涵等配套建筑物组成。

由于泵站引河占用了原洪金南干渠部分渠段,影响了洪金灌区送水效益的发挥,故洪金南干渠需作适当改线,改线段(标准同原南干渠)长约2000m。

南干渠改线段还需赔建南干闸、支渠首、跨支渠生产桥、斗渠取水口等渠系建筑物。

为消除对泵站引水河两侧灌排及当地居民的生产、交通带来的影响,需对封闭圈内的水系进行一些调整并增建头河支渠首、跨支渠生产桥、彭城及头河排涝地涵、蒋坝排涝站等建筑物。

2.1.4.泗阳站工程

泗阳泵站枢纽位于江苏省泗阳县县城东南约3km处的中运河输水线上,属南水北调东线第四梯级,现有泵站两座,泗阳一站总装机流量100m3/s,泗阳二站总装机流量66m3/s。

比选采用拆除泗阳一站,利用泗阳一站上下游引河,新建设计流量为164m3/s的泗阳泵站方案。

新建泗阳泵站设在原泗阳一站下游引河上,设计流量164m3/s,与泗阳一站相距约390m,泵站上游设钢筋砼护坦、浆砌块石海漫和抛石防冲槽,总长100m;下游设钢筋砼护坦、浆砌块石护坦,总长106m。

上下游引河主要是利用原泗阳一站引河扩挖、疏浚和回填而成。

另外对下游引河口外至泵站北隔堤末端长约1000m南侧河滩地进行削滩处理,建筑物上下游引河青坎以下部分河坡采用桨砌块石或抛石护砌。

原位置拆建公路桥1座。

2.1.5.泗洪站工程

泗洪泵站枢纽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朱湖乡境内的徐洪河输水线路上,与位于运河线路上的泗阳泵站共同组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四梯级提水泵站。

泗洪泵站枢纽任务是抽取洪泽湖水至第五梯级站,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泗洪泵站、进水挡洪闸、泗洪节制闸、利民河地涵、引河道工程,泗洪泵站枢纽设计流量120m3/s。

2.1.6.刘老涧二站工程

刘老涧泵站枢纽位于宿迁市仰化乡刘涧村境内。

刘老涧泵站属南水北调东线第五梯级,目前刘老涧一站装机总流量150m3/s,尚需兴建刘老涧二站,设计流量80m3/s,以满足一期工程的调水规模。

刘老涧二站位于刘老涧老闸闸下250.0m(对应于泵站底板中心线),采用闸、站结合的布置形式,北侧为泵站,南侧为节制闸。

闸室靠泵站上游布置;新建一座站内交通桥,南接闸站交通桥,北通一站管理所。

刘老涧二站生产、生活区拟布置于刘老涧新、老闸间的隔堤上。

2.1.7.睢宁二站工程

睢宁泵站位于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境内的徐洪河输水线路上。

睢宁泵站属南水北调东线第五梯级,该站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徐洪河抽引泗洪站来水,沿徐洪河向北输送到邳州站,再由邳州站向东调入中运河。

现睢宁站(原名沙集站)装机流量50m3/s,尚需兴建设计流量60m3/s的睢宁二站以满足一期工程的调水规模。

睢宁二站布置在一站西侧,二站中心距一站中心约300m。

在下游引河进口处布置清污机桥,计划同睢宁一站共用一个变电所,检修间布置在厂房西侧,控制室布置厂房的东侧。

泵站管理区设在二站泵房西侧。

2.1.8.皂河一站改造工程

皂河一站工程设计规模200(原设计195)m3/s,共装机直径6m的斜流泵。

改造工程包括站下河道清淤;控制工程改造;变电所改造;其他维修和穿邳洪河地涵等。

2.1.9.皂河二站工程

皂河泵站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的第六梯级泵站之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北6km处。

现有皂河一站设计抽水能力200m3/s。

拟建的皂河二站作为皂河一站的备机泵站,站址选在皂河一站以南,距一站中心线约300m处,设计抽水能力75m3/s。

工程由皂河二站、清污机桥、公路桥、邳洪河北闸等组成。

2.1.10.邳州站工程

邳州泵站工程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八路镇刘集村徐洪河与房亭河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六级梯级,邳州泵站的作用是通过徐洪河抽引睢宁站来水,再沿房亭河送进骆马湖或北送。

邳州泵站采用堤身式贯流泵布置方案,泵站主体工程布置在房亭河南堤南侧,徐洪河东岸。

站下引河与徐洪河夹角31o,在刘集地涵和邳州泵站出口之间预留二期刘集节制闸位置。

在徐洪河上兴建4孔8m刘集南闸。

2.1.11.高水河整治工程

高水河自江都抽水站至邵伯轮船码头,全长15.2km,是江都站向北送水入里运河的唯一河道。

高水河于1963年开工,1965年7月竣工。

经过三十多年运行,堤身背水坡多处有窨潮、渗漏、冒水等险情,已护简易块石护坡冲毁倒塌多处。

为满足东线一期调水要求,需进行河道整治。

高水河整治工程按输水流量400m3/s设计,工程主要包括:

河道疏浚、堤防除险加固、护坡、沿线影响处理、管理道路等。

2.1.12.金宝航道整治工程

金宝航道始建之初是为了沟通宝应湖地区与淮河、京杭运河的交通,按六级航道设计。

经推算,退水闸以西段河道输水能力不足40m3/s,宝应湖退水闸以东段输水能力可达150m3/s。

新三河段当三河拦河坝上水位8.0m,小金庄水位7.5m时,新三河现状河道输水能力为400m3/s。

经比选推荐利用金宝航道半专线送水方案作为大汕子~金湖站输水段输水线路,其中张鼓墩至涂沟段河线采用双线输水,充分利用老河槽,不足输水流量部分新开裁弯段河道,以满足南水北调设计输水规模。

同时在新三河段输水线路需新建块石护坡5000m。

沿线需新筑、赔建、加固、加高培厚局部圩堤。

一期工程需对土质较差的涂沟以下段(桩号17+600~28+200)进行护砌。

为减少水流对凹岸河坡的冲刷,对凹岸顶冲段进行防护,共4处计660m长。

护砌上限在最高设计输水水位以上0.5m,最低设计输水水位以下0.5m,弯道处顶冲迎溜,护砌下限为河底高程。

金宝航道段河道护砌采用砼预制块护坡,新三河段河道考虑到防洪要求,采用浆砌石护砌。

金宝航道的开挖需赔建、新建、拆建一批跨河桥梁。

其布置原则为老河扩浚段拆一补一、阻断轮渡航行处新建;裁弯取直段从恢复现有交通考虑,按现有交通道路情况布置;弯道段从改善交通条件考虑进行桥梁布置。

配套建筑物包括大汕子拦河坝;大汕子节制闸;振兴圩套闸、大汕子套闸;涂沟南、北套闸;新河闸、样南闸;东、西中心河闸;徐河拦河坝;一队引水闸加固;引水涵洞等

2.1.13.骆南中运河影响处理工程

骆马湖以南中运河南起杨庄闸,北至皂河闸(东经118°41′53″~19′46″,北纬33°41′54″~52′06″),河道全长111.2km,经多年运行,现状河道两侧护坡不全,已建护坡标准较低,现有块石护坡风化、坍塌、损毁严重;现状部分堤防堤身矮小,边坡陡立,超高和顶宽不足;堤身、堤基渗水严重,部分堤后地面低于现状运行水位,且多有沟塘分布,堤防背水坡及地面渗水、窨潮等情况较多;水位变化后,建筑物的稳定和渗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沿线圩区自排机会减少,抽排及抽引机率加大;现状穿堤建筑物大部分由于施工质量差、设计标准低,大多数运行了25~40年,裂缝漏水等现象较普遍,安全无保障。

骆南中运河影响处理工程包括:

堤防加固处理工程:

机械垂直铺膜防渗长16066m,面积149497m2。

多头深搅桩方案,深搅桩防渗长3238m,面积46294m2,4542m长堤防单薄段进行复堤加高处理;护砌工程:

1.32万m2护坡翻修,新建护坡17.8km,7.0km护坡进行加高接长。

穿堤建筑物:

共需拆建12座穿堤涵闸,加固维修5座涵闸。

由于张大口门无堤段堤防填筑加高,需新建1座涵洞;其他影响处理工程:

共影响排涝和灌溉泵站26座,其中新建泵站10座,拆建泵站5座,改造加固11座。

2.1.14.徐洪河影响处理工程

徐洪河全长120km,现状河道断面输水能力已经满足一期工程输水规模,但为保证洪泽湖入徐洪河水流畅通,需在洪泽湖口段建设2.6km抽槽,并实施因南水北调长期输水水抬高带来的沿线影响处理工程。

徐洪河影响处理工程主要包括干河整治工程、湖口段抽槽工程、堤防加固工程、护砌工程、桥梁工程、沿线影响泵站工程干河沿线影响涵闸工程等:

2.1.15.沿运涵闸漏水处理工程

2.1.15.1.工程现状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输水干线包括大运河、高水河、里运河、二河、苏北灌溉总渠(运东闸上)、中运河、不牢河、徐洪河及房亭河以及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周边等,输水干线上有数百座涵闸洞,由于大多数涵闸洞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还有少数建于明、清时期的,运行年限较长,部分工程虽曾维修加固,但因资金有限,只作了一些简单维修未进行过彻底的维修加固,故沿运闸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损坏现象。

据统计,本工程拟进行漏水处理的涵闸260座,闸孔总数为569孔,止水总长度约7400m。

其中有11座涵闸闸门为木闸门,无止水,漏水严重;180座涵闸闸门为砼闸门,闸门碳化严重,钢筋锈蚀、露筋,止水老化,门槽缺损,抹面脱落,漏水严重;58座涵闸闸门为钢闸门,但多数闸门橡皮止水老化失效,漏水量较大;2座涵闸闸门为铸铁闸门。

现状情况涵闸每米长止水橡皮范围内漏水量大多在5L/s以上,260座涵闸总漏水量接近60m3/s。

涵闸漏水处理按处理方式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

闸门、启闭机更换或维修,门槽埋件可以保留使用或仅作必要的维修,因此不需施工围堰,土建结构工程很少。

此类涵闸有90座。

第二类:

门槽埋件更换,闸门、启闭机更换或维修,此类涵闸没有门槽埋件或已已严重损坏,需在闸身上、下游采用围堰挡水,抽干闸室,凿除门槽砼后安装埋件,土建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工程量较大。

此类涵闸有159座。

第三类:

废除复堤,对个别闸身损坏严重且不能再发挥原有功能的涵闸进行拆除平堤,共有1座涵闸进行拆除平堤。

第四类:

拆除重建,对少数使用时间很长、闸身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其自身安全可靠运行的涵闸需拆除重建。

共有10座涵闸闸身损坏严重的涵闸按原规模进行拆除重建。

2.1.16.里下河水源调整补偿工程

2.1.16.1.河道工程

卤汀河与泰州引江河连接段长约3.6km,本次拟按河底高程-5.5m,河底宽100m标准拓浚开挖。

工程包括圩口闸1座,排涝站2座,新开联络河2.15km,河道疏浚1km,跨新开联络河的机耕桥3座;卤汀河兴化车路河口以南段南自新通扬运河,北至兴化车路河口,长47.7km,河道中心线主要以尽量不影响有密集镇、村、顺堤公路的一侧作为控制,向另一侧拓浚成河。

拓竣按河底高程-5.5m、底宽40m设计。

对部分河段的河坡或弯道的凹岸进行浆砌块石护砌,长8.80km。

共拆除重建跨河桥梁13座(公路桥7座,生产桥6座)。

干河拓浚按原规模移址拆建,共有圩口闸88座、排涝站45座、顺河桥梁15座、φ60小型排涵56座。

干河拓浚堆土区影响工程共有圩口闸2座、排涝站2座、机耕桥41座、φ60小型排涵15座、新开圩内联络河30.62km,因堆土区压废,退建泥结碎石路8.15km、赔建灌溉泵站5座;卤汀河车路河口以北段拓浚工程原则上利用老河中心线浚深拓宽。

对上官河束窄段(上2+900~3+300)拓浚西岸;对鹅尚河保留河口线不动,按设计标准拓宽浚深河道中部。

计划对房屋密集段上官河西岸3000m砌筑直立式挡土墙,河道开挖拟采用绞吸式挖泥机船施工。

同时拆建两座桥。

大三王河南段,南自潼河,北至芦氾河,长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