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2279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24个解读

一、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

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课题: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

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

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

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三、磁铁的性质

实验课题:

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

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

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

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注意事项: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四、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课题:

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器材:

指南针

操作步骤:

1、检查指南针是否完好。

2、把指南针盒放平,让指南针自由转动。

3、待指南针的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4、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实验结论:

用指南针能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注意事项:

1、指南针要轻拿轻放。

2、指南针盒要放平。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五、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课题:

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水

操作步骤:

1、将烧杯装上水。

2、将高锰酸钾药品放入烧杯里。

3、用玻璃棒搅拌。

4、观察高锰酸钾药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取水时,不要弄湿高锰酸钾药品。

六、声音的产生

实验课题:

声音的产生

实验器材:

音叉、水槽、水

操作步骤:

1、听:

敲击音叉,听音叉产生的声音。

2、摸:

敲击音叉后,马上用手去摸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3、看:

敲击音叉后,马上用音叉去接近水面,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注意事项:

1、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2、用音叉去接近水面时,注意不要把水溅出来。

3、实验完毕,要将音叉上的水擦干,以免音叉生锈。

七、串联电路

实验课题:

串联电路

实验器材:

电池2节、电池盒2个、灯泡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根。

操作步骤:

1、检查:

看电池、电池盒、灯泡、开关、导线是否都有。

2、摆放:

将电池装入电池盒里,在实验桌上摆好电池盒(装好了电池)、灯泡、开关。

3、连线:

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4、闭合:

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和灭情况。

实验结论:

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2、要注意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3、实验完毕,要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以免损坏仪器。

八、并联电路

实验课题:

并联电路

实验器材:

电池2节、电池盒2个、灯泡2个、开关2个、导线若干根。

操作步骤:

1、检查:

看电池、电池盒、灯泡、开关、导线是否都有。

2、摆放:

将电池装入电池盒里,在实验桌上摆好电池、灯泡、开关。

3、连线:

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4、闭合:

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和灭情况。

实验结论:

并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2、要注意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3、实验完毕,要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以免损坏仪器。

九、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课题: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纸条、塑料片、铜片、竹片、木片、橡皮、钥匙、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

操作步骤:

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2、将实验材料分别放到“电路检测器”上去检测。

3、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

(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导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是绝缘体)

实验结论:

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是导体;纸条、塑料片、竹片、木片、橡皮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1、组装电路检测器后,要先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

2、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课题:

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

测力计、木块。

操作步骤:

1、检查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0”处。

2、将木块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3、观察:

用测力计提起木块时,用了多少牛顿的力?

实验结论:

提起木块时,用的力是牛顿。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正确使用测力计。

2、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一、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课题: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

测力计、木板、大木块、小木块。

操作步骤: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用测力计沿木板拉大木块,观察用力多少牛顿?

3、用测力计沿木板拉小木块,观察用力多少牛顿?

实验结论: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正确使用测力计。

2、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二、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课题: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

小石头、橡皮、泡沫块、回形针、蜡烛、水槽、水。

操作步骤:

1、把实验材料分别放入水中。

2、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

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

2、实验完毕,要将实验材料上的水擦干。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课题:

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

烧瓶、橡胶塞、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烧杯(2个)、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

(将烧瓶装满红色的水并塞上橡胶塞,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记号。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小皮圈移到玻璃管的红水处,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使用热水时,小心烫伤自己和他人。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实验课题:

空气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

气球、烧瓶、烧杯(2个)、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

(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使用热水时,小心烫伤自己和他人。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五、金属的热胀冷缩

实验课题:

金属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

铜球、铁环、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操作步骤:

1、在常温下,看铜球能否自由穿过铁环?

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

3、加热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4、冷却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实验结论:

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正确操作。

2、禁止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球,以免烫伤自己。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六、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实验课题:

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实验器材:

酒精灯、火柴、支架、铜棒、凡士林。

操作步骤:

1、把火柴棒用凡士林粘在铜棒下。

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

3、观察实验现象。

4、灭火。

实验结论:

热总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向物体较冷的一端传递。

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正确操作。

2、禁止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棒,以免烫伤自己。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十七、定滑轮

实验课题:

定滑轮

实验仪器:

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定滑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拉重物用的力是()N。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实验结论:

定滑轮的作用是:

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十八、动滑轮

实验课题:

动滑轮

实验仪器:

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动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动滑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实验结论:

动滑轮的作用是: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十九、滑轮组

实验课题:

滑轮组

实验仪器:

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定滑轮、动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滑轮组。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用测力计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实验结论:

滑轮组的作用是: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二十、斜面的作用

实验课题:

斜面的作用

实验仪器:

盒底、立杆、铁杆、盒盖、重物(滚轮)、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沿坡度大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N。

4、沿坡度小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N。

实验结论: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二十一、制作铁钉电磁铁

实验课题:

制作铁钉电磁铁

实验仪器:

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实验步骤:

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20—30圈。

2、把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3、用大铁钉的钉尖或钉帽接近大头针。

4、断开电流,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2、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二十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实验课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实验仪器:

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实验步骤:

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30圈。

2、在导线两端连接一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3、在导线两端连接两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

电池数量多,

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二十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课题: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仪器:

盒底、立杆、杠杆尺、螺丝、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杠杆。

2、做省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省力?

3、做费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费力?

4、做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还是费力?

实验结论:

1、杠杆有三个作用点,分别是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

2、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

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二十四、制作和观察洋葱切片

实验课题:

制作和观察洋葱切片

实验仪器: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小刀、洋葱、吸水纸、滴管、碘酒、清水

实验步骤:

1、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上清水

2、取一块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水分,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4、用碘酒液给玻片标本染色,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碘酒液。

观察结果:

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

观察到的这一个个

“小格子”就是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2011年江阴市小学科学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

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测试题

专业知识(50%)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 人体共有( )、( )、( )、( )、呼吸、消化、()、生殖等八大系统。

2、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老花眼镜的镜片是(),教学投影器的反射镜是() 。

3、人的一生分为胚胎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几个阶段,人类快速生长的阶段有两个,分别是()和()。

4、观察四季星空,冬季南部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春季是观察()的好时机;秋季是观察()的好时候;夏季南天最有名的是( )。

5、能够帮助人们() 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

6、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近海发生了里氏()级地震,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的运动有关。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

1、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B、步鲁诺C、麦哲伦

2、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人发现车外的树木在向北移动,同时乙车上的人通过窗口没有发现甲车在运动。

如果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定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是:

( )

A、甲车向南运动,乙车没有运动;  B、乙车向北运动,甲车没有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南运动;

3、鲸、鲫鱼、娃娃鱼、甲鱼分别属于:

()

A、鱼类、鱼类、鱼类、鱼类     B、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鱼类

C、鱼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 D、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甲壳类

4、现有下列变化现象:

 ①冰融化成水;②白磷自然;③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④海水经日晒后析出食盐晶体。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小明同学透过盛水的玻璃杯,观察到课本上的字变大了,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折射

6、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A、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B、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 C、是否省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B、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碰撞地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D.银河系和太阳系是宇宙中并列的两大天体系统

8、用相同的力气击打长短不同的三枚钉子,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 )

A、最长的钉子   B、最短的钉子  C、长度居中的钉子

9、有些微生物对我们有益,比如制作馒头时利用微生物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从而使馒头内部疏松多孔。

该微生物是:

( )

A、酵母菌     B、病毒     C、乳酸菌     D、霉菌

10、推测下图三个物体,最有可能沉入水中的是:

(   )

三、简答题:

(共10分)

1、绿色开花植物由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组成,请写出哪些是属营养器官,哪些是属繁殖器官。

(3分)

 

2、我们在教学《地震》一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措施。

那么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进行个人防护(至少写三条)?

(3分)

 

3、 土壤中的成分有哪些?

你是怎样做实验来证明的。

请你把你做实验的过程和方法表达出来。

(4分)

 

教学理论(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科学课程的分目标包括科学探究、(          )、(        )三方面。

2、小学生主要掌握的科学知识可以分为物质世界、(         )、地球与宇宙三个方面。

3、科学课程要面对全体学生,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      )的学习机会和(     )的指导。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      )和(      )两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      )。

6、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      )和(      )。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2、简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三、论述题(25分)

1、有的老师说:

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就是落后的。

你是怎能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7分)

 

2、请你谈谈如何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学习?

(8分)。

 

3、有位老师在进行《溶解》教学时,给每组学生提供了材料:

盛有水的烧杯,筷子,小包盐。

并让学生猜一猜食盐放入水中会不会溶解,然后让学生实验:

把盐放入水中,搅拌后食盐不见了。

接着教师分别做了沙子、高锰酸钾是否溶解的演示实验。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填书上的表格:

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是否溶解。

这些为什么不是科学探究活动?

如果你教这个内容,怎样来设计探究活动?

请写出探究活动设计思路。

(10分)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技能大赛笔试试题(2008.10)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1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为宗旨的()课程。

2.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体验()、发展()的重要时期。

3.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和()。

4.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和()。

二、简答题(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分目标一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5分)

 

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等四个方面,“对待科学学习”的具体内容标准有哪些?

“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哪些?

(15分)

三、论述题:

(60分)

1.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论在科学课中如何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来因势利导。

(20分)

 

2.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论如何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0分)

 

3.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实践谈谈自己在评价方面的有效做法。

(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