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25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2 大小:1,01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2页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2页
亲,该文档总共2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2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上练习题全Word文档格式.docx

B.印染

C.汽车

D.陶瓷

11.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诗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

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

B.湿度

C.降水量

D.土壤

1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白色烟雾

二、填空题

1.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

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淀粉浆糊各取2mL,注入到两支试管中,再向其中的一支试管加入2mL的清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的唾液。

并同时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恒温加热,约10分钟后取出。

待试管冷却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滴入清水的试管里的浆糊变成蓝色,滴入唾液的试管里的浆糊没有变成蓝色。

这个实验说明:

_______中含有_____,它对淀粉有_____。

3.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补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

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毫升(见下图)。

则服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毫升用量的糖浆()

A.3毫升

B.6毫升

C.9毫升

D.12毫升

参考答案

一、1.C2.A3.A4.D5.D6.A7.D8.C9.D10.C11.A12.C

二、1.②⑤④⑥⑧④⑥⑧①

2.唾液唾液淀粉酶分解作用

3.A

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变水蒸气B.氢气燃烧C.煤燃烧D.铁生锈

2.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B.酒精挥发;

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

液态空气汽化D.铁生锈;

铁被酸腐蚀

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冶炼金属B.稀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

C.有大量热放出 D.有黑色固体生成

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 B.氢气具有还原性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6.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

a.氧化性,b.还原性,c.可燃性,d.毒性, e.吸水性,f.溶解性,g.酸碱性,h.腐蚀性。

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h),填写下列空格(每空只填一个代号):

(1)浓硫酸通常用做干燥剂,是因为它有。

(2)氢气可用做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

(3)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现出。

(4)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

(5)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可用来检验溶液的。

(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

  7.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它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试验:

  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本段叙述,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点拨与辨析: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后,应无新物质生成。

由此分析B、C、D分别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各种不同的氧化物,而C只是水发生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答:

A。

  2.点拨与辨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A中前者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后者无;

C中前者与后者都只是构成空气的各种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D中前者生成了氧化铁,后者被酸腐蚀生成各种盐类物质;

只有B中前者只是酒精分子间距离变大,后者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3.点拨与辨析:

由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此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可判断A、B、D几种物质的用途,在变化后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只有C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在汽化过程中能吸收大量的热,进行人工降雨。

C。

  4.点拨与辨析: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有可能观察到物质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有气体放出等实验现象。

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不能只从表面现象而要从本质上进行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才一定是化学变化。

D。

  5.点拨与辨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叫做物质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氧化性、氢气的还原性、一氧化碳的可燃性都需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故属于化学性质。

浓盐酸具有的挥发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所以不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6.点拨与辨析:

解此题必须具备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若干表现方面的能力,弄清物质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1)浓硫酸通常用做干燥剂,是因为它可以吸收这些气体中的水蒸气,表现出吸取水性。

  

(2)氢气可用做高能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3)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为提供氧的物质,表现出氧化性。

  (4)一氧化碳在冶炼铁的过程中,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铁还原出来,一氧化碳表现出还原性。

  (5)利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6)硫酸和氢氧化钠分别为强酸和强碱,对人的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

(1)e;

(2)c;

(3)a;

(4)b;

(5)g;

(6)h。

  7.点拨与辨析:

从短文中的信息分析可得:

此金属用小刀能切割;

浮在水面上;

熔化成小球;

银白色;

与水剧烈反应;

逐渐消失等性质。

根据物理性质的范围如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延展性等几个方面归纳出该金属的物理性质。

(1)硬度小;

(2)密度较小;

(3)熔点低;

(4)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精选

(一)

随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C.水蒸气

D.石蜡

4.简答:

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个性练习设计

1.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2.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3.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吹气还是呼气?

请说明理由。

4.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

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1.C2.C3.B4.(略)

个性练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精选

(二)

基础题

(时间:

15分钟分数:

50分)

1.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B.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

C.从宏观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D.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

3.你认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试液是否是氯化钡溶液的最佳方法是()

A.讨论

B.实验

C.调查

D.上网

4.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人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交换。

提高题

10分钟分数:

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16

4

1.1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1)

(2)

根据判断CO2含量不同

(3)

根据判断O2含量不同

(4)

根据判断水含量不同

2.化学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生活处处有化学!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请你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化学知识,提出一个问题或描述一种现象,并回答或解释。

挑战题

1.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现象。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A),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烧杯(C)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下图)。

请你帮助他们填写下表:

A

B

C

现象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水含量是否相同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1.D2.D3.B

4.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

(2)气体

1.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CO2含量不同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含量不同

2.答案提示:

如家庭烧煤做饭,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为做饭提供能量,又如春节燃放鞭炮等

1.

烛焰熄灭

烛焰不灭

2.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走进化学实验室习题精选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C.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广口瓶

C.量筒

D.烧杯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A.托盘天平

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A.1/2

B.1/3

C.1/4

D.2/3

7.取用块状固体可以用(),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可以用()

A.手抓

B.药匙

C.镊子

D.纸槽

8.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A.内焰、中焰、外焰

B.焰心、内焰、外焰

C.焰心、中焰、外焰

D.下焰、中焰、上焰

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

B.集气瓶

C.烧瓶

D.试管

10.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

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

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

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

11.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

A.9

B.大于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

14.酒精灯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_________加热。

1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__,若俯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

16.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______________mL。

17.如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s钟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8.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2.CD3.C4.C5.B6.B7.BC、BD8.B9.D10.D11.C12.B

13.

(1)量筒

(2)集气瓶(3)烧杯(4)酒精灯(5)试管(6)试管夹

14.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15.最低处,偏小,偏大

16.10

17.外焰温度最高

三.简答题

(1)手持试管加热

(2)试管垂直放置

(3)试管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

(4)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1)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2)试管与桌面成45°

(3)将试管中液体倒出部分,使其不超过试管容积1/3

(4)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1)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

(3)试管口没挨试剂瓶口(远离试管口)

(1)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2)试管略倾斜

(3)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

20.

错误:

试管口向上倾斜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走进化学实验室习题精选

(二)

10分钟分数: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NaCl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至0.5g处

C.酒精灯用完后,可用嘴吹灭

D.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洗涤干净

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B.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在空气中

C.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

D.浓盐酸盛放在敞口玻璃瓶中

4.下列实验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5.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拿出实验室

B.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

C.倒入废液缸中

D.放回原试剂瓶

6.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盛半试管液体药品的试管加热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D.洒在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7.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只需取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D.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8.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B.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C.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可用试管

D.使用天平称量物品时,可直接用手取砝码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B.燃着的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用嘴吹灭

C.用量筒量取7mL液体时,最好选用l0mL量筒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底部要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嘴尝实验室蔗糖的味道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其他同学,便于观察

C.刚取用过硫酸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接着用来取盐酸

D.将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烧杯内称量其质量

15分钟分数:

1.有下列实验操作:

①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②将取液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③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溶解;

④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⑤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

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⑧给盛有液体的试管、烧杯、蒸发皿加热时,都不需要垫上石棉网。

其中正确的是()

A.全部

B.④⑦

C.①②③⑤⑥⑧

D.③④⑦

2.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将药品放在右盘上,砝码放在左盘上

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C.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再取出正立在桌面上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盛有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将药品直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添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以防液体溅出

5.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按序号分别写出各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2)可用于过滤的仪器是;

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6.下列试剂中:

①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