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2732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docx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方案

 

1、组织培训

1.1、搞好宣传,争取多方协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涉及各行各业,走遍千家万户,争取社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对搞好确权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协助主管部门在权属调查作业开始之前,通过当地媒体(电视、电台、报社)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此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1.2、做好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针对本单位的所有参与核查技术人员结合本县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相关技术要求主要在作业流程,作业方式、技术要求、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统一培训。

1.3、仪器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因此进行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准备工作,具体包括RTK、绘图仪、计算机、车辆等相关仪器设备。

2、技术方案

2.1、技术标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2014);

《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

《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26-2001);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92);

《吉林省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

《吉林省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文书》;

《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NY/T20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098);

国家、吉林省及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和文件;

2.2、技术质量要求

2.2.1、数学基础

2.2.1.1、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

2000。

2.2.1.2、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和亩,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均保留2位小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及流转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申请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中的计量单位采用亩。

2.2.1.3、面积量算:

承包地面积平地区域按照实测面积测算,坡地区域按照折算后实际面积计算。

2.2.1.4、图件或数据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标准的3°分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必要时,亦可按1.5°分带或任意中央经线的3°分带。

2.2.1.5、地块测量采用航飞+实测法进行,实测要求逐户逐地块测量。

2.2.2、主要精度要求

2.2.2.1、航测法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下表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限差。

航测法界址点精度指标(单位:

m)

比例尺

平原、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1∶500

±0.25

±0.37

1∶1000

±0.50

±0.75

1∶2000

±1.00

±1.50

1∶5000

±2.00

±3.00

2.2.2.2、实测法界址点精度: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界址点精度等级不低于二级。

实测法界址点精度要求(单位:

米)

界址点精度等级

中误差

一级

±0.05

二级

±0.10

三级

±0.15

2.3、技术方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地势地貌、不同种植结构、不同经济水平等都会对经营权登记工作的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工作强度等造成影响。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14),采用实测法和航测法相结合的作业方法,进行逐户逐地块测量,保证项目的测量精度。

2.4、前期准备工作

2.4.1、成立工作组

在乡镇组织各村组建立以村干部为核心的工作组,村干部试行统一协调和分组包干负责制。

每个村民小组推选3-5名了解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社员代表,与负责本组的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负责本组的确权登记相关工作。

2.4.2、政策宣传与动员

市政府应召开县、乡、村共同参加的宣传培训会议,对各级政府和农经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培训和政策法规的宣传。

可以采取广播、电视、网络、会议、培训班、发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政策,讲清本次确权登记的意义、内容、方法、步骤。

培养乡镇村确权登记业务骨干。

逐级召开动员会,由市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各个乡镇召开动员会,由乡镇组织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任人、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组长以及指界委托人、村民代表等召开动员会,让农户了解调查的意义和要求,配合本次调查。

2.4.3、业务培训

对工作组织机构人员实行分级培训,即市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

针对本单位的所有参与核查技术人员结合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相关技术要求主要在作业流程,作业方式、技术要求、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统一培训。

2.4.4、技术资料准备

2.4.4.1、相关资料收集

收集的资料包括空间数据和档案信息。

空间数据包括以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资料等;档案信息包括二轮延包合同、经营权证、登记簿、台账以及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同时要纠正原始档案中存在的错误,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4.4.2、工作底图制作

作业单位利用土地二次调查数据标注村屯名称以及主要的道路、河流名称,根据村民小组面积大小情况,按照1:

500-1:

2000比例尺打印出图,形成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2.5、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

对农村承包土地界线采用分辨率优于0.2米的真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并处理影像数据,制作分辨率优于0.2米(1:

2000)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2.6、调查与测量

2.6.1、权属调查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要求,权属信息需要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并填写“户代表推选书”、“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家庭承包耕地地块调查表”、“其他方式耕地地块调查表”和“承包地块调查表”。

2.6.1.1、发包方调查表

发包方名称

发包方编码

发包方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发包方负责人地址

邮政编码

发包方负责人证件类型

□身份证□军官证□护照□户口簿□其他

证件号码

调查记事

 

调查员日期年月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发包方调查表以发包方为单位填写。

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应空项,确属不填或空白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等不利于档案保存的笔填写,填写文字应清晰易辩,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文字,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字。

各栏目的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a)发包方名称填写农村土地发包方的全称,以发包方所在乡镇的名称开始,填至乡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名称。

其中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发包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发包方为村内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发包方为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

承包合同生效后,集体经济组织发生分立或者合并的,发包方名称确定为分立或者合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

发生变更的,发包方名称确定为变更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

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的承办人或负责人发生变更的,负责人姓名为变更后的发包方负责人姓名。

(b)发包方编码填写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相关要求填写。

(c)发包方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填写发包人当前负责人的姓名、联系电话。

(d)发包方负责人地址、邮政编码填写发包方负责人的通讯地址及对应的邮政编码。

(e)发包方负责人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栏选择负责人证件类型,在对应证件类型前划“

”标识,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选择“其他”证件类型的,需注明证件类型的具体名称,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

(f)调查记事、调查员栏记录发包方调查中需要说明的事项,包括:

①发包方及其负责人的变更情况,②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民小组所有)】,③农村土地发包情况,④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最后由全体调查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g)审核意见、审核人栏:

由审核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如无问题,填写“合格”,如发现问题,应填写“不合格”,致命错误所在并提出处理意见,最后由审核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h)日期以阿拉伯数据填写调查日期,年份应填写完整年份。

2.6.1.2、承包方调查表

发包方编码

承包方编码(缩略码)

承包方(代表)

联系电话

承包方住址

邮政编码

承包方(代表)证件类型

□身份证□军官证□护照□行政、企事业单位机构代码证或法人代码证□户口簿□其他

证件号码

有无承包合同

□有□无

承包合同编号

取得(承包)方式

□家庭承包□招投□公开协商□拍卖□转让□互换□其他

有无经营权证

□有□无

经营权证编号

承包起止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

承包期限

注意:

本部分信息仅供家庭承包方式填写!

家庭成员总数

共人

成员姓名

与户主关系

身份证号

成员备注

调查记事

 

调查员承包方代表:

日期年月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承包方调查表为承包方调查过程中现场填写的表格,每个承包方填写一份。

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应空项,确属不填或空白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等不利于档案保存的笔填写。

填写文字应清晰易辩,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文字,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字。

各栏目的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a)发包方编码:

填写发包方完整编码。

(b)承包方编码(缩略码):

填写承包方编码的缩略码(承包方编码中的顺序码部分),即对应同意发包方的承包方同意编制流水号,号码为4位,不足4位的在号前用“0”补齐(如1号标注为“0001”)。

(c)承包方(代表):

填写承包方代表的姓名(家庭承包)或承包方姓名、名称(其他方式承包)。

(d)联系电话:

填写承包方(代表)的联系电话和(或)手机号码。

单位为承包方的,填写单位法人代表的联系电话和(或)手机号码。

(e)承包方地址、邮政编码:

填写承包方的宅基地或其他长期住所的地址,以乡(镇)名开始,填至村、组和门牌号的具体名称。

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方为单位时,填写单位常用办公场所地址或登记地址。

填写承包方地址对应的邮政编码。

(f)承包方(代表)证件类型、证件号码: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承包方(代表)的证件类型,在对应证件类型前划“

”标识,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

选择“其他”证件类型的,需注明证件类型的具体名称,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

(g)有无承包合同、承包合同编号:

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情况,在对应选项前划“

”。

选择“有”时,填写相应承包合同编号,选择“无”,编号栏以“/”符号填充。

(h)有无经营权证、经营权证编号:

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情况,在对应选项前划“

”。

选择“有”时,填写相应承包合同编号,选择“无”,编号栏以“/”符号填充。

(i)承包起止日期、承包期限:

填写当前有效土地承包合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起止日期和“承包起止日期”对应的承包年限。

(j)取得(承包)方式:

选择承包方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在对应选项前划“

”。

选择“其他”方式时,注明取得(承包)的具体方式。

(k)家庭成员总数:

填写农户家庭成员的总数。

(l)成员姓名;填写家庭成员姓名,户主填写在第一顺序位。

(m)与户主关系:

填写该家庭成员于本户户主的关系,包括户主、配偶、子、女、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关系。

(n)身份证号码:

填写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无身份证的可填写其它有效证件号码并予以注明。

(o)成员备注:

视需要填写相应信息,如“****年外嫁”、“****年入赘”、“****年入学的在校学生”、“国家公职人员”、“军人(军官、士兵)”、“****年新生儿”、“****年去世”等。

(p)调查记事、调查员:

由调查员填写承包方调查的相关情况。

主要包括:

①承包方代表变更情况;②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特殊情况;③农户内成员分家析产、合户或家庭成员其他情况;④其他需要说明或注明的情况。

由全体调查员签字或盖章确认。

(q)审核意见、审核人:

审核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如无问题,填写“合格”,如发现问题,应填写“不合格”,致命错误所在并提出处理意见,最后由审核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r)日期以阿拉伯数据填写调查日期,年份应填写完整年份。

2.6.1.3、承包地块调查表

承包地块调查表为承包地块调查过程中现场填写的表格,每个承包地块填写一份。

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应空项,确属不填或空白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等不利于档案保存的笔填写。

填写文字应清晰易辩,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文字,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同时完成非承包地块调查的地区,在非承包地块调查时业使用本调查表。

各栏目要求如下:

(a)发包方编码:

填写编定的发包方完整编码。

(b)承包方(代表):

填写承包方代表的姓名(家庭承包)或承包方姓名、名称(其他方式承包)。

非承包地块填写实际耕作人(或单位)的姓名(或名称),存在重名的,需注明承包方编码。

(c)图幅编号:

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平面坐标公里数编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横线连接。

(d)地块编码:

按NY/T2538中地块编码的规则填写缩略码(地块编码中的顺序码部分),即对应同一发包方的地块统一编制流水号,号码为5位,不足5位的在号前用“0”补齐(如1号标注为“00001”).

(e)地块名称:

填写调查地块的小地名、习惯地名或俗名,以当地习惯方式简明表达。

(f)合同面积(亩):

填写承包合同(或承包经营权证)记录的面积。

小数点位数与合同(或承包经营权证)的记录保持一致。

若地块为非承包地块,对应合同面积根据实际耕作面积进行记录。

(h)东至/南至/西至/北至:

填写对应的农村土地权利人姓名或地物名称。

(i)土地用途:

根据土地当前的实际用途在对饮个选项前划“

”。

选择“其他”时,说明具体用途。

(j)地力等级:

按照《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或土地发包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填写耕地的地力等级。

(k)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土地当前的实际利用类型在对应选项前划“

”。

选择“其他”时,依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按现状填写至具体的二级类。

(l)是否基本农田:

根据具体情况在对应选项前划“

”。

如无法确定该地块是否为基本农田,应在“调查记事”栏予以说明,相应栏目由农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土部门确定后填写。

(m)界址点号:

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填写界址点号,首尾界址点应闭合构成承包地块。

(n)界标类型:

根据实际埋设的界标种类在对应位置划“

”,表中没有的种类可补充在空白处。

没有设置界标的,可在空白处填“无”并在对应位置划“

”。

(o)界址线类型:

根据界址线实际依附的地物和地貌在对应位置划“

”,表中没有的种类可补充在空白处。

(p)界址线位置:

界址线标的物自有、共有、他有的分别在“外”划“

”、“中”划“

”、“内”划“

”。

(q)界址线说明:

说明界址线性质、长度、方位、走向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其他对界址描述起关键作用的信息,如“3号界址点距离房屋西南角3.5米”、“5号界址点在水井正南0.5米”等。

(r)指界签章:

权利人填写承包方(代表)姓名或地块编码,指界人签字盖章或按手印。

(s)调查记事、调查员:

由调查员填写承包地块调查的情况。

主要包括:

①非承包地块的说明;②土地用途、土地利用各类型的变更说明;③农村土地地力等级、是否基本农田的说明;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情况;⑤其他需要说明或注明的情况。

由全体调查员签字或盖章确认。

(t)审核意见、审核人:

审核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如无问题,填写“合格”。

如发现问题,应填写“不合格”,指明错误所在并提出处理意见。

审核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u)日期:

以阿拉伯数字填写调查日期,年份应填写完成年份。

2.6.1.4、内业处理

外业作业人员在结束每个村民小组外业调查后,将外业调查表录入电脑,形成宗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和承包地块调查表的电子表格。

2.6.2、地块测量

由作业单位利用高精度测量设备根据承包人指界,对以路、沟等现状地物为界的地块进行实地测量,并叠加高清影像形成不低于1:

2000的“承包地块调查底图”(以下简称“调查底图”),再对各承包户利用RTK等测量设备对大地块内部的每块承包地块进行实地测量,并标绘在调查底图上,最终完成空间数据采集。

分工野外解析空间数据采集步骤为制定大地块测量计划、大地块测量、制作承包地块调查底图、承包地块测量和草图绘制、矢量化细部宗地。

2.6.2.1、测量前准备

测量人员准备好调查底图、界标、必要的仪器及工具、用具等。

2.6.2.2、制定地块测量计划

所谓大地块,是指以主要路、沟为界的连片耕地。

2.6.2.3、地块测量

由农经管理部门、村委会干部和了解情况的承包人进行大地块的指界,然后由作业单位根据现场指界利用GPS-RTK进行地块的实地测量。

2.6.2.4、制作承包地块调查底图

大地块测量结束后,作业单位将实测的大地块界线与高清影像叠加,以村为单位制作细部宗地调查底图(以下简称“调查底图”)。

调查底图比例尺为1:

2000,图面内容包括:

高清影像、村界、大地块边界、大地块名称、所属组、大地块面积等。

输出后,将调查底图提供给镇农经管理部门,由农经管理部门同意发给各村委会备用。

2.6.2.5、承包地块确界测量

镇农经管理部门收到测量作业单位提供的调查底图后,配合地方政府组织各村进行承包地块的测量。

各村以小组为单位,设立测量工作小组,村组领导为负责人,组织各承包人进行现场指界,协助测量人员利用GPS-RTK等测量工具对每个承包地块进行测量。

平原和低丘缓坡旱田区,田块相对规整,同一大地块中垄向基本平行,承包地块主要以垄为界,即承包地块的长度为垄长,宽度为该地块所有垄宽之和,因此,主要测量对象为承包地块所有垄宽之和。

只要测量每个承包地块的宽度即可。

测量时,必须保证测量方向垂直于垄向,且每个大地块至少需要对其中一块承包地块进行两端宽度测量,以确定垄向(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山地丘陵旱田区,田块坡度大、细碎、不规则,垄形多为弧形、垄向变化较多,因此一是必须将测量的起点和测量方向准确的标注到承包地块草图上;二是绘制承包地块草图时,必须依据实地并参考影像,将两块承包地的边界线垄向准确标注到承包地块草图上。

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现场在A4纸上绘制承包地块分布草图,草图上需准确标注测量的起始点、测量方向、垄向、承包人姓名及对应的承包地块编码等,将草图上的承包地块界线进行整理,按照1:

2000的比例尺要求将承包地块界线和承包人姓名等内容绘制到调查底图上,并要求承包人在底图背面签字确认。

作业单位按照宗地草图和调查底图对每个承包地块边界进行矢量化处理。

矢量化过程中,作业单位将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归类、分析、汇总,并分批次将问题反馈给镇农经管理部门,由农经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村组及承包人进行问题的校核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次进行矢量化处理,直至全部地块矢量化完成。

2.6.2.6、制作地块现状图

以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制作公示用的地块分布现状图。

2.7、公示审核

2.7.1、村组审查

村组负责人根据老档案信息和自身掌握的实际情况对公示图、表中的承包人姓名、承包地块位置、地块数量、合同面积以及实测面积等内容进行初步审查,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实测面积与合同面积差异较大的承包户进行分类统计,并研究商定处理方式。

公示的地块位置图和公示表经村组审查完成后,将意见反馈给作业单位,经完善后进入公示阶段。

2.7.2、公示

将地块分布图和公示表进行张榜公示,时间为7-15天,公示期间承包人对承包地块四至、面积等情况进行确认,村组负责人将公示期间发现的问题记录、整理,并反馈给作业单位,由作业单位统一进行复核、完善,并再次公示,直至无问题为止。

2.7.3、审核备案

公示无问题后,由承包人签字确认并摁手印,并由村组将公示的地块分布图和公示表统一汇总整理后,上报乡镇农经管理部门,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审核后,汇总材料上报县人民政府盖章备案。

2.8、建设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

2.8.1、数据接边

图形接边差不大于规范和本设计书中规定的平面、高程中误差的2倍。

在限差之内,可平均配赋,但应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的正确性。

外接边的图幅,在内接边和最终检查后统一进行。

各类地物接边不得改变其真实形状和相关位置,直线地物应从距相对测绘面积线最近的转折点进行接边,地貌接边不得产生变形。

与原有地形图接边应加强检查,确保本次测绘无错误存在。

2.8.2、入库前数据检查

数据入库前须依照工作底图、调查表和实际情况检查点、线、面质检的关系,并进行拓扑处理,构建拓扑关系并检查其正确性。

2.8.3、数据编码

土地承包地块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进行调查,因此其编号在小组内进行编号,编码规则如下:

镇级编码=区级编码+3位=9位

村级编码=镇级编码+3位=12位

组级编码=村级编码+2位=14位

农户编码=组级编码+3位=17位

承包证书(合同)编码=农户编码+J(Q)=18位

承包地块编码=承包证书(合同)编码+4位=22位

备注:

J代表家庭承包方式,Q代表其他承包方式

2.8.4、建立信息数据库

利用承包地管理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数据库建设。

新建数据空库:

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将数据库投影设定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利用工程配置工具,输入县区名称、行政区代码、投影坐标系参考、高程系参考、建库日期、比例尺、度带号等基本信息,建立一个数据空库。

档案资料入库:

首先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编号,编码规则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编码规则》进行。

编码完成后,使用excel批量导入工具,选择该文件作为路径,设置导入的状态以及是否覆盖重复,点击“导入”,将各村的档案信息批量导入到数据库中。

空间数据入库:

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加载功能,将宗地界线、地块名称、组名等导入已经建好的数据空库的相应图层中。

同时,进行坐落单位名称、承包人、坐落单位代码、所在组等字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