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429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docx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

防止传染病及卫生防疫措施

11.1.1突发卫生防疫事件:

流行性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和煤气中毒、中暑等。

11.1.2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

在工程施工现场区域内宣传普及公共卫生防疫知识,增强防治、防护和应变能力,提高全体员工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使突发事件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分部负责:

卫生防疫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部管理,各分部及专业施工单位对辖区内卫生防疫工作负总责。

总承包部对辖区内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快速反应:

各分部应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情况,立即启动分部应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快速控制疫情扩散,积极救治病人,控制续发病例;对突发的重伤员要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以救死扶伤,最大限度的减少亡人。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总承包部成立卫生防疫应急小组,各专业、劳务分包单位的主管经理、安全员、工长、护卫队全体队员等参加。

医务室设在办公室。

应急小组职责:

·贯彻政府和上级有关卫生防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现场卫生防疫、人员救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和预案,明确各分部成员和相关部门职责;

·检查督促各分部履行职责情况,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发布有关信息;

·组织卫生防疫常识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纠正不卫生行为,排除隐患,研究解决卫生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分部业务人员实施救护工作;

·负责事件期间上级机关、新闻媒体的接待工作;

·组织评比、表彰卫生防疫先进单位和个人;

·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2.2下设机构和职责

2.2.1应急小组办公室职责: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领导和指挥全辖区内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日常工作;统一指挥疾病防疫人员和应急救护分队;协调有关部门与医务人员配合开展工作;适时调集和安排医务人员、药物、器械、车辆等资源保障工作;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向上级通报事态发展和处理进展工作。

2.2.2总承包部设医务室,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盒、2%红汞、75%消毒酒精、碘酒、创可贴、急救箱、担架、氧气袋、止血袋、绷带、体温表、消毒纱布、消毒棉球、胶布、血压计等)。

医务室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执行卫生防疫、人员救护工作的规章制度。

·负责组织各分部及专业分包单位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防疫常识和急救常识的教育与培训。

组织对应急救护队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

·组织突发事件的紧急抢救,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2.2.3各分部及专业施工单位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负责对单位卫生防疫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检查。

其职责:

·对本辖区内的卫生防疫和人员救护工作负总责;

·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分部具体的卫生防疫、救护工作应急措施;

·向职工进行卫生防疫常识的宣传教育,做好自我防范与保护;

·发生突发事件时,根据总承包的部署及时启动辖区内的应急预案;

·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情况;

·制定卫生防疫和人员救护应急救护队的技能培训计划。

适时组织对应急救护队的培训和演练;

·定期对办公区、民工生活区、食堂等公共卫生组织检查,纠正不卫生行为,排除隐患,研究解决卫生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负责维持事发现场正常工作秩序,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与处理,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2.2.3各分部及专业施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参施人员2--5%的比例组织应急救护队。

应急救护队由队长、副队长和队员组成。

下设报告接待组、监控组、救护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处理组等。

应急救护队各组职能分工如下:

报告接待组承担应急救护队办公室的职能。

负责分部各部门、分部间、分部与总承包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传达总承包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示及分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负责向急救中心、就近医院报告,同时迎接救护车,给救护车引路,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做好上级机关和新闻媒体的接待工作。

监控组配合卫生专业部门对防控措施落实,对防疫点、食堂、厕所、宿舍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场所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负责对事件现场的警戒,划出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件现场;负责疏导交通、以及围观人员的疏散和外围警卫,保证救护车的畅通,同时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护工作顺利进行。

救护组负责人根据事件性质及特点,果断确定临时救护方案。

救护组成员根据救护方案负责对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医务人员到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工作。

按照重者先送的原则,将病员送往医院救治。

有疫情发生时负责对防疫区域内的病员隔离、消毒工作,负责配合防疫部门对疫情的监测。

信息组负责实时收集疫情的各种信息来源,掌握疫情状况,为医护人员提出救治工作的建议;负责为卫生防疫、救护领导小组及专业防疫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编写有关报告提供现场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依据;负责对施工人员进一步开展防病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发挥舆论引导,搞好动员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收集、统计、评估防疫、救护工作中所需物资准备工作;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和及时供给调运工作。

事故处理组协助卫生防疫部门调查和处理事件,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3响应程序

3.1制定突发卫生防疫事件报告程序

3.2制定突发卫生防疫事件处理程序流程图

3.3对外信息发布

除按突发卫生防疫事件报告程序报告外,现场任何人不得通过其它渠道向外界发布有关

信息。

3.4后期处置

突发卫生防疫事件处理程序流程图

3.4.1善后处理

善后处理组负责接待患病人员家属,妥善安排食宿,做好病人和家属思想工作,减轻心理负担。

安排好痊愈人员的复岗就业工作。

3.4.2调查和总结

突发事件应急救护工作结束后,工程总承包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条款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对在突发事件的救护、指挥、后勤保障、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分部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迟报、漏报、瞒报、误报信息,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人员,或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由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追究刑事责任。

4应急措施

4.1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级卫生防疫、人员救护应急领导组织,即为相应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各分部卫生防疫处理小组必须服从总承包部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动,即刻启动各自的应急措施。

4.2各分部及专业分包单位应当密切关注疫情及人员救护信息,同时施工现场由护卫中队实行封闭式管理。

对工地与住地分开的,要建立安全通道,实行24小时运转监控。

对施工现场、民工宿舍、食堂、厕所要定期消毒。

各分部及专业分包单位不得擅自停工和遣散劳务人员。

4.3若发现防疫工作有扩大和蔓延趋势时,由总承包部应急小组决定,可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限制或停止疫源地的人群聚集的活动;

·(疫源地)停止施工,停止会议、住宿等;

·临时调用房屋、交通工具;

·控制可能被污染的饮用水源;

·控制可能被污染的熟食、半成品食物及餐具;

·协助医疗机构做好垂危病人的运送和救治工作;

·协助医疗机构对现场周围接触者,视情况采取疏散、个人预防、医学巡视及观察等措施。

4.4发生疫情的处理方法:

·加强健康教育。

 在疫点区域内开展饮水、饮食卫生、粪便管理、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卫生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加强工作人员和群众个人防护,保护健康人群。

·传染病爆发、流行时,除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带菌者外,并划定重点疫点,对发生防疫点、区的环境、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时消毒工作。

·开展除害工作,消灭鼠、蚤、蝇、蚊等病媒体。

·对疫源地,立即组织力量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由办公室向总承包部卫生防疫、救护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事态发展和处理进展工作。

4.5施工现场意外伤害急救原则:

·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

·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4.6现场常见意外伤害急救处理方法

4.6.1休克的急救方法:

·尽可能少搬动或扰动病人,松懈病人衣扣,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方(如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者,则应取半卧位),有严重休克的,头部放低,脚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肺水肿者可稍微提高床头;注意保暖,但勿过热,有时可给热饮料如浓茶或姜汤一杯;有条件的可吸氧。

针刺人中、十宣穴,或加刺内关、足三里。

密切观察心率、呼吸、神志改变,并作详细记录;

·出血时,应立即止血;

·送医院抢救。

4.6.2中暑的急救方法:

·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开衣领;

·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

·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

·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

4.6.3触电的急救方法:

·立即切断电源。

用干燥的木棒、竹杆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

挑开的电线应放置妥当,以免别人再触电。

·人工呼吸。

伤员被救以后,应当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

如发现伤员呼吸已停止,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安全的地方,使其平卧在地下,松开衣领和裤带,进行长时间的人工呼吸,最好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发现伤员心音微弱或。

心跳停止。

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坚持到心跳恢复或心脏停止4小时以上。

·强心药的使用。

若呼吸、心跳都已停止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

有条件时,可请医务人员考虑了心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如分别注射无效时,可联合应用。

  ·伤口的处理。

在处理电击伤的伤口时,还应注意车无其他损伤,并作相应处理。

  ·局部电击伤。

应对伤口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以免堵死组织腐烂、感染。

此外,由于电击伤有深部组织的坏死,因而较烧伤更易发生破伤风,必须请医务人员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6.4外伤急救方法

·创伤止血救护

 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辗伤等。

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

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遇有这类创伤时不要惊慌,可用现场物品如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

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骨折急救

 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时叫做骨折。

按照骨折端是否与外相通,骨折分为两大类:

即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

前者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后者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从受伤的程度来说,开放性骨折一般伤情比较严重。

遇有骨折类伤害,应做好紧急处理后,再送医院抢救。

 为了使伤员在运送途中安全,防止断骨刺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加重伤员痛苦,对骨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不让骨折肢体活动。

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及时、正确的对骨折做好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应注意以下事项:

 

(1)如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

 

(2)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

 (3)固定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增加疼痛。

 (4)夹板或简便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垫好,以防局部受压。

 (5)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

没有担架时,可利用门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简单担架运送。

 ·眼睛受伤急救

 发生眼伤后,可做如下急救处理:

 

(1)轻度眼伤如眼进异物,可叫现场同伴翻开眼皮用干净手绢、纱布将异物拨出。

如眼中溅进化学物质,要及时用水冲洗。

 

(2)严重眼伤时,可让伤者仰躺,施救者设法支撑其头部,并尽可能使其保持静止不动,千万不要试图拔出插入眼中的异物。

 (3)见到眼球鼓出或从眼球脱出的东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内,这样做十分危险,可能会把能恢复的伤眼弄坏。

 (4)立即用消毒纱布轻轻盖上,如没有纱布可用刚洗过的新毛巾覆盖伤眼,再缠上布条,缠时不可用力,以不压及伤眼为原则。

 做出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脊柱骨折急救

 脊柱骨俗称背脊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

对于脊柱骨折伤员如果现场急救处理不当,容易增加痛苦,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特别是背部被物体打击后,均有脊柱骨折的可能。

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急救时可用木板、担架搬运,让伤者仰躺。

无担架、木板需众人用手搬运时,抢救者必须有一人双手托住伤者腰部,切不可单独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抢救伤者。

否则,把受伤者的脊柱神经拉断,会造成下肢永久性瘫痪的严重后果。

·手外伤急救

 在工作中发生手外伤时,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

如有断手、断肢要应立即拾起,把断手用干净的手绢、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没有裂缝的塑料袋或胶皮带内,袋口扎紧。

然后在口袋周围放冰块雪糕等降温。

做完上述处理后,施救人员立即随伤员把断肢迅速送医院,让医生进行断肢再植手术。

切记千万不要在断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

这样会使组织细胞变质,造成不能再植的严重后果。

·高空坠落的急救方法:

(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C、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

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5)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6)有条件时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7)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烧伤急救

现场急救是救治烧伤的起点,非常重要。

其重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

即:

  灭:

熄灭病人身上的火,使病人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对已灭火而未脱去衣服的人,务必仔细检查其衣服,特别是对已失去知觉的病人要特别注意。

  查:

病人呼吸、心跳怎样?

是否会合并其他外伤和有害气体中毒?

对爆炸冲击烧伤病人,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损伤、胸腹腔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

  防:

防休克、窒息、创面污染。

病人因疼痛和恐惧常常发生休克,可用针法止痛或给止痛药;若发生急性喉头梗阻或窒息时,可请医务人员进行气管切开,保证通气;在现场检查和搬运病人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污染。

为了减少创面的污染和损伤,病人已灭火的衣服可以不脱。

  包:

就是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

  送:

就是迅速离开现场,把严重烧伤病人送往医院。

注意在搬运病人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随时观察伤情。

·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

(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清新空气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还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应坚持2小时以上;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如果心跳停止,就进行心肺复苏。

(3)高浓度吸氧,氧浓度愈高,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越快。

吸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

(4)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较深,可将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并用冰袋放在头颅周围降温,以防止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转送医院。

最好是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以便对脑水肿进行全面的有效治疗。

(5)如有肌肉痉挛,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安定10毫克以控制之,并减少肌体耗氧量。

(6)在现场抢救及送医院过程中,都要给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

·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1)催吐。

如食物吃下去在1——2小时之内,可采取这方法,先取食盐20克,加温水200毫升,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

也可用鲜生姜5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性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还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一点泻药,促进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药可用生大黄30克一次煎服,或蕃泻叶10克泡茶饮服。

(3)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若是饮了变质的饮料,最好的办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有毒气体中毒急救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许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

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

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护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

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

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根据中毒情况可采取采取急救措施。

(1)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呼吸浅而急促,失去知觉时面颊及身上有红斑,嘴唇呈桃红色。

对中毒伤员可采用人工呼吸或用苏生器输氧。

输氧时可渗入5%~7%的二氧化碳,以兴奋呼吸中枢,促进恢复呼吸机能。

 

(2)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中毒除施行人工呼吸或苏生器输氧外,可将浸以氯水溶液的棉花团、手帕等放入口腔内,氯是硫化氢的良好解毒物。

 (3)二氧化硫中毒。

由于二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可能灼伤,所以除了施行人工呼吸或苏生器输氧外,应给中毒伤员服牛奶、蜂蜜或用苏打溶液漱口,以减轻刺激。

 (4)二氧化氮中毒。

二氧化氮中毒最突出的持证是指尖、头发变黄,还有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为二氧化氮中毒时,会使伤员发生肺浮肿,因而不能采用人工呼吸,若必须用苏生器苏生时,在纯氧中不能掺二氧化碳,避免刺激伤员肺脏。

最好是在苏生器供氧的情况下,使伤员能进行自主呼吸。

 (5)二氧化碳及瓦斯窒息。

二氧化碳及瓦斯窒息造成假死的伤员,除了进行人工呼吸和苏生输氧外,还要摩擦其皮肤或使之闻氨水,以促进恢复呼吸。

·患者各种症状的处理方法

(1)轻症:

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人工呼吸前,首先将患者抬到新鲜风流较温暖的地方,使其躺在担架上或衣服上,迅速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鞋,取出口中、鼻孔中之堵塞物,并用棉被或医子将身体盖好,以免受凉;检查有无内外伤,以便决定采用何种人工呼吸法。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三种:

  1)口对口呼吸法。

将伤员仰卧,急救者一手托起伤员下领,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捏紧伤员的鼻子,急救者深吸气后,紧对伤员的口吹气,急救者自己吸气时,应将伤员的鼻子松开。

吹气要保持一定的节律,以每分钟14~16次速率均匀进行,并应注意不漏气。

  2)俯卧压背法。

将伤员俯卧,头偏一侧,腹部放一枕垫。

伤员一臂伸向头侧.另一臂届曲,使头枕于臂上。

急救者骑跨在伤员的大腿旁,面向头部,两臂伸直。

两手平放于伤员背部,拇指指向脊柱,其余四指向上外伸开。

急救者身体向前倾,以身体重量压迫伤员胸部,使胸腔缩小,将肺中空气逼出,伤员呼气;随后,急救者身体后仰,除去两手压力,使伤员胸部自然扩张。

空气进入肺中而吸气。

如此重复动作,每分钟以14~16次为宜。

  3)仰卧压胸法。

使伤员仰卧,头偏向一侧,尽可能将舌头拉出。

背部垫枕,使胸部抬高,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急救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面向伤员头部,两手放在伤员肋弓部,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压迫伤员胸部,使肺中空气排出,然后松手,胸腔自行扩张使空气吸入肺中,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并将肢体抬高。

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是将触电者仰卧于平地上,救护人将双手重叠,将掌根放在伤员胸骨下部位,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凭借救护者体重将力传至臂掌,并有节奏性冲击按压,使胸骨下陷3~4cm。

每次按压后随即放松,往复循环,直至伤员自主呼吸为止。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

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

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

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