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34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增强基础保障能力

 1、加强投资引导

2、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3、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4、健全信息通信网络

第八部分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推进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4、开展生态环保先行先试改革试点

第九部分 

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1、优化开放环境

2、加强对接融合

3、扩大对外开放

第十部分 

推进科技教育大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1、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2、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加快人才高地建设

第十一部分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1、着力提升文明素质

2、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第十二部分 

致力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1、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强医疗卫生保障

4、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三部分 

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2、强化规划协调管理

3、加强重大项目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赣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时期。

本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未来五年其他各级各类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第一部分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保民生,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提高开放水平,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关口,人均生产总值近2000美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8%,全市城镇化水平以年均2.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心城区迈入大城市行列,特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

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网络化、快速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水利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宜居宜业环境全面改观,各种资源流动与要素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阔,逐步搭建起与沿海发达地区体制机制对接平台。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赣州五年来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  

2005年

2010年

规划目标

完成值

较“十五”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00.1

1000

1119.47

年均增长13.7%,净增619.37亿元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6134

11360

13400

年均增长13.4%,净增7266元

3、财政总收入(亿元)

46.7

94

128.31

年均增长22.4%,净增81.61亿元

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186

523

781

年均增长33.23%,净增595亿元

5、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6.17

8.2

8.356

年均增长6.25%,净增2.186亿美元

6、出口总额(亿美元)

3.8

10.5

13.1

年均增长28%,净增9.3亿美元

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60.7

350

372.28

年均增长18.3%,净增211.58亿元

8、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39.1

30

43

为累计数,年均增长0.45%

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4

3

3.1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10、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23.8

35

净增11.2平方米

11、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28.6

32

34

净增5.4平方米

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199

12600

14203

年均增长11.6%,净增6004元

1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760

4050

4182

年均增长8.67%,净增1422元

14、年末总人口(万人)

845.69

880

907.27

年均增长0.8%,净增61.58万人

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耗能(吨标准煤)

1.03

0.82

年均下降4.4%

1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27.7

33.3

38

提高10.3个百分点

1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45

50

提高5个百分点

18、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0.25

1.2

0.51

提高0.26个百分点

19、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

93.2

98

提高4.7个百分点

2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94.5

99.2

2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5

25

23

提高8个百分点

2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42

75

69

提高27个百分点

23、城镇登记失业率(%)

3.47

4.5

4

保持稳定

24、城镇化率(%)

31.06

40

42.5

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

2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5.3

57.4

58.7

净增23.4万人

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1.72

92

94.19

年均增长18.59%

27、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60

71

提高21个百分点

2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40.58

55

65.55

提高24.92个百分点

29、森林覆盖率(%)

74.2

70

76

提高1.8个百分点

30、耕地保有量(万亩)

563

569

增加6万亩

(二)发展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时期,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的新跨越既面临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和不利因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全球经济整体上呈复苏态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

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两大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赣州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围,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付诸实施,为我市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世界经济呈现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等多重特征,国内经济增长的条件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区域间竞争更趋激烈。

我市也面临着“总量不足与结构不优并存、基础薄弱与成长快速并存、发展任务繁重与约束条件趋紧并存、发展黄金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并存”的严峻挑战,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切实加以重点突破。

在这机遇和考验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开拓奋进,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把赣州未来发展放到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努力实现由人口大市向经济强市、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资源大市向全国乃至世界钨、稀土重要产业基地的“四个新跨越”,进一步开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加快发展,推动转型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打造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努力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跨越。

(四)遵循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

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支撑大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

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提升城镇化水平。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化系统化水平。

通过抓项目、兴产业、强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坚持转型发展。

找准扩大总量与转型升级的结合点,致力存量促提升、增量优结构,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端矿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的发展轨道上来。

坚持国资、外资、民资、股资联动,加大科技进步、人才保障力度,提升产业规模和层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市区与县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以保护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为已任,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动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倡导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

坚持和谐发展。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居民增收机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五)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全市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前移。

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13%;

财政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6%;

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10%,出口总额达到25亿美元,年均增长15%。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三大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0:

51:

39。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到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

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全市总人口控制在955万人以内;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到5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

居民预期寿命提高到75岁左右;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6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以上;

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

耕地保有量稳定在572万亩以上。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0%。

全市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80%以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分别达到计划要求。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5%和80%以上。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015年

平均增长

(%)

属性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500

13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26200

12.5

财政总收入(亿元)

300

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00

16

实际利用外资(亿元)

13.5

10

出口总额(亿美元)

经济结构

三产比例(%)

18.9:

44.4:

36.7

10:

39

工业化率(%)

36.4

46

居民消费率(%)

33.1

36

城镇化率(%)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社会民生

全市总人口(万人)

954.8

0.9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43]

[50]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8.3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5

3.2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86

8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

96

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万亩)

572

森林覆盖率(%)

持续稳定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全市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

80以上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省下达控制目标]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注:

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当年价格,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节能减排指标待省下达计划安排;

]内为五年累计数,—为新增或调整指标。

第二部分区域布局

(一)空间布局

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统筹区域协调,按照“以点带轴、由轴连圈”的发展模式,构建“一核二廊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

“一核”即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赣县、南康。

“二廊”即由中心城区向南北延伸的赣粤产业走廊、向东西延伸的赣闽产业走廊。

“三圈”即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节点、瑞金和龙南两个次中心节点为核心的3个“半小时城市圈”。

中心城区半小时左右城市圈覆盖兴国、于都、信丰、大余、上犹、崇义等10县(市、区);

瑞金半小时左右城市圈覆盖宁都、会昌、石城等4县(市);

龙南半小时左右城市圈覆盖定南、全南、寻乌、安远等5县。

“一核二廊三圈”既相对独立,又协作对接,以中心城区为龙头总牵引,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密完善高速公路、快速干道、高速铁路等立体交通网络,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全市联动、城乡一体的赣南城市群。

(二)生产力布局

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中,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产业承接走廊集中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协调联动的区域产业布局。

赣州中心城区以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为龙头,按照集约化组团布局,专业化集群发展,打造钨和稀土等高新产业核心集聚板块,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中心,加快形成江西对接珠三角、闽三角的桥头堡和沿海腹地核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全国钨与稀土产业战略基地。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

赣粤产业走廊以赣州香港产业园为龙头,以京九铁路、赣粤高速、赣大高速为南北纵轴,强化与珠三角互动对接,重点发展稀土、钨等有色精深加工及应用、电子电器、现代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稀土发光材料及节能灯具、机械制造等基地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以产业集群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形成赣粤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心,成为京九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和与珠三角对接的经济协作区。

到“十二五”期末,赣粤产业走廊实现生产总值达500亿元。

赣闽产业走廊以赣州台商创业园为龙头,以赣龙铁路、厦蓉高速、泉南高速为东西横轴,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突出发展氟盐化工、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生物制药、信息服务等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氟盐化工等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成为承接闽东南产业扩散转移的前沿、连接赣闽台的特色产业承接基地、全国东南部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及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到“十二五”期末,赣闽产业走廊实现生产总值达500亿元。

(三)主体功能区

突出主体功能区定位,引导各县(市、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推进发展。

构建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区域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注重发挥生态优势,以三江(章江、贡江、东江)源头为重点区域,以保护和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为已任,推进南岭山地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级生态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江河源头生态保障区、绿色产业转移聚集区,实现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以园区为平台,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

“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三项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

(一)促进产业集群建设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形成总量规模大、协作程度高、综合能力强的产业集群。

采用市场配置、资产重组、入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种资源向基础好、潜力大、势头强的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集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提升产业规模和层次,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核心竞争力优势。

“十二五”时期,形成“三个三”产业集群,即:

稀土钨新材料及高端应用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铜铝钴锡大宗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等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食品工业、轻纺服装等3个产值超五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氟盐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抓住国家对稀土等稀有资源战略性控制的机遇,进一步整合和利用优势资源,对钨、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实施总量控制开采,推动资源开发与科技创新嫁接,发展高端矿产产业。

建立钨、稀土等重点产业智库,对重点产业展开全面、系统、持续、深入的研究,开发策划一批投资超10亿甚至100亿元的重大项目。

重点打造世界知名的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电机产业基地、发光材料及绿色光源产业基地、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

(二)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要求,发挥赣州资源优势,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选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作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发展钨新材料、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工程,以动力电池为核心,以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为基础,以整车制造为目标,以城市公交为切入点,“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20万台新能源汽车整车及50万台动力电池、永磁电机、自控系统项目。

引进培育一批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实施国家、省、市级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坚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为牵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充分发挥区位、环境、园区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大力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引进、吸收、研发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大力推广信息技术、节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提升有色金属、非金属矿、机械制造、电子、食品、轻纺等六大传统主导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档次规模,加速向生产终端产品和设备的转型升级,创造出一批全国全省知名品牌,提升“赣州制造”的影响力。

推进企业的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行业的生产集中度。

鼓励支持本地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

借助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力量,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动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通过实施1000个投资五千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