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508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docx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精品文档24页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

(2)

一、判断题

1、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和国家来说,沿无差异曲线移动,其边际替代率是不变的。

4、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国家进行贸易时,大部分贸易收益将流向较小的国家。

5、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6、与关税不同,配额并没有导致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7、国际收支是国际债务余额的另一种叫法。

8、如果一家美国汽车销售商同意用日元支付3个月后进口的汽车款,它应该在远期市场通过卖出日元进行套期保值。

9、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

10、确定汇率的货币分析法强调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二、选择题

1、大卫·休谟的价格流转学说表明(d)。

a.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大量的贸易余额以获取黄金和白银

b.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

c.重商主义政策将使国家获得大量贸易收益

d.贸易余额及由此产生的收入流将引起国内价格上涨,使贸易余额成为暂时性的,而不是永久性的

2、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

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则(d)。

a.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

b.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

c.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如果没有发生贸易,一国将通过(d)实现经济独立均衡

a.根据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

b.生产等量的小麦和汽车

c.使用一半劳动力进行小麦生产,另一半劳动力进行汽车生产

d.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转换曲线的切点上进行生产和消费

4、林德尔需求重叠理论(b)

a.有助于解释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广泛贸易

b.认为制成品最初在母国生产,然后出口到与本国人均GNP相近的国家

c.有力地支持了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理论

d.解释了国家完全专业化生产并且在国内部生产任何进口产品的原因

5、如果大国征收关税(大国模式),则(d)。

a.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关税额度

b.价格上涨幅度等于关税额度

c.由于国内企业将占领整个市场,所以该国停止进口

d.消费者净损失可能小于贸易条件带来的收益

6、关于有效关税率,即有效保护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等于名义从价关税率

b.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产成品的名义关税,那么有效保护率低于名义关税率

c.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产成品的名义关税,那么有效关税率高于名义关税率

d.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关税为零,那么有效关税率与名义关税率相等

7、下面各项中,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账户贷方的是(d)。

a.美国向久受干旱折磨的印度捐赠食品和服装

b.一位英国居民收到通用汽车公司支付的股票股息

c.一个美国高中生在日本学习一个学期的消费

d.日本索尼公司从美国微软公司购买计算机软件

8、德国马克的美元价格下跌的原因是()。

a.对美国居民来说,德国商品更加便宜

b.对德国居民来说,美国商品更加便宜

c.对德国居民来说,德国商品更加便宜

d.对美国居民来说,美国商品更加便宜

9、若美国的名义利率提高3%,通货膨胀预期也上升5%,则(b)。

a.资本将流入美国

b.美元将贬值

c.美元将升值

d.美元币值相对其他货币保持不变

10、在固定汇率制下,若资本流动性较高,则一国促进国内经济复苏的最好办法是(b)。

a.增加本币供给

b.增加政府支出

c.减少本币供给

d.减少政府支出

三、简答题

1、简述规模经济的类型并分析各种类型形成的原因和市场结构各有何不同。

(8分)

2、简述最优关税论(8分)

3、解释汇率决定的超调模型(10分)

4、解释为什么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调节本国宏观经济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

5、假定即期汇率是1.6马克/美元,美国和德国180天存款的年利率分别是4%和10%。

说明美国投资者利用抛补套利的套期保值手段避免在德国购买180天债券风险的过程。

假设美德两国之间资本高度流通,试计算能够消除资金从美国转移到德国获得无风险利润所要求的180天远期汇率。

(10分)

6、假定美国对进口成衣征收10%的从价关税,对进口布料及其他制衣原料不征收关税。

已知原料成本为32美元,成衣价格为40美元,其中8美元的差价是制作服装过程中的生产附加值。

(14分)

(1)本例中生产附加值占最终产品的比重为多少?

试计算服装生产的有效保护率,说明其含义,并解释有效保护率大于10%的原因。

(2)现假设服装生产所用进口投入原料的关税为5%,则此时服装生产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为什么仍大于10%?

说明这种情况是如何反映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的。

(3)最后,假定投入原料与成衣的名义关税都是10%,计算此时服装生产的有效保护率。

当所有进口产品的名义关税率都相等,即不存在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时,名义关税率和有效保护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

(2)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选择题(单选,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b

d

c

d

a

b

b

三、简答题(60分)

1、规模经济分两种类型:

(1)内部规模经济(1分):

原因是企业本身规模扩大,成本下降,行业内其他企业并没有类似的规模经济(2分),因此,形成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1分)。

(2)外部规模经济(1分):

原因是企业所在行业规模扩大,使整个行业成本下降,企业本身并没有特殊优势(2分),因此,形成的市场结构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1分)。

2、大国征收进口关税,一方面是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2分),另一方面是进口数量减少导致的损失(2分),要想优化经济福利,一国可以确定一个关税税率,使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与进口数量减少带来的损失之间的正差额达到最大(2分),这样的关税称最优关税,这种理论是贸易大国赞成实施关税保护的理论观点(2分)。

3、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它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2分),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购买力平价短期内不成立(2分),经济存在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调整的过程,而汇率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价格,其变动受人们对未来市场基本因素预期的变化影响很大(2分),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汇率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2分),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汇率超调现象,该现象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汇率每一天的升值或贬值会如此剧烈(2分)。

4、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2分),从而,一方面使资本流出,国际收支赤字,另一方面,进口增加,使外国由于出口增加国民收入增加(2分)。

这种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贸易条件恶化,净出口会增加,产出进一步增加(1分),而国外由于货币升值,净出口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利率回落(1分),最后的结果是,本国产出上升,外国产出下降,世界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初始水平,本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产生了负的溢出效应(2分)。

所以,这种政策引起的汇率上升造成的外国经常帐户差额的恶化远远超出了本国收入增加对外国的正面影响,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2分)。

5、美国和德国的180天存款的利率分别是2%和5%(2分)。

美国投资者选择在德国购买债券,为了避免马克远期贬值,利用抛补套利的套期保值手段进行风险规避,在即期签订一份180天卖出马克的远期合同(4分),远期汇率是1.6*(1+1.05)/(1+1.02)=1.647马克/美元(4分)。

6、

(1)50%(2分)附加值增加50%,从8美元升至12美元(3分)。

(2)30%(2分)附加值变为10.4美元,增加了30%(3分)。

(3)10%(2分)当所有产品的关税率都相等时,有效保护率等于名义关税率(2分)。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

8.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D)

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D.资源禀赋论

9.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

10.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D)

A.烟草贸易公司B.铁路运输公司C.橡胶生产国组织D.石油输出国组织

11.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A)

A.日内瓦B.纽约C.布鲁塞尔D.乌拉圭

12.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B.越高C.不变D.不确定

13.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的议定书上签字的缔约国共有(B)

A.15个B.23个C.102个D.123个

14.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B.多边套汇C.套利D.套期保值

15.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B.日元C.美元D.人民币

16.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特别提款权变动

17.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B.小于需求弹性C.大于需求弹性D.无穷大

18.设三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A)

A.8.3870B.8.085C.10.2931D.6.5876

19.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C)

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钉住汇率制D.联合浮动制

20.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B)

A.印度尼西业B.泰国C.日本D.韩国

21.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A)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22.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D)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ABCDE)

A.自愿出口限制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C.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E.进口许可证

24.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ABCD)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联盟E.北约

25.制订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ABCDE)

A.产品收入弹性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E.非卡特尔的市场份额

26.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ABC)

A.商品贸易收支B.服务贸易收支C.资本项目收支

D.官方结算收支E.金融资产变动项目收支

27.一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ABCDE)

A.融通资金B.外汇管制C.汇率浮动D.调整经济E.限制进口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9.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0.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31.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2.市场内部化

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3.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

"╳"。

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产生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供给变动,另一个是需求变动。

34.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

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低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5.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

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6.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

当关税同盟对外排他性很大时,那么这种保护会形成新垄断。

37.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

"╳"。

最惠国待遇是指任何给予第三方的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地给予贸易对方。

38.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

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贸易收支。

39.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

由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迫使厂商重新考虑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以考虑最低成本,结果是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40.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

所谓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单位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数值越大,表示单位外币折合本币的数量越多,因此,本币相对价值越低。

41.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加强或改变企业竞争战略,促进本国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

42.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

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3.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44.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45.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条件:

(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

(3)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46.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47.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

48.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WTO的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

②贸易自由化原则;

③可预见原则;

④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⑤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2)"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潮。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产品出口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4)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A2.C3.A4.D5.B6.B7.C8.D9.B10.D11.A12.B13.B14.D15.D

16.D17.D18.A19.C20.B21.A22.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ABCDE24.ABCD25.ABCDE26.ABC27.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9.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0.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31.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2.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判断1分,说明1分,共20分)

33."╳"。

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产生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供给变动,另一个是需求变动。

34."╳"。

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低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5."╳"。

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6."√"。

当关税同盟对外排他性很大时,那么这种保护会形成新垄断。

37."╳"。

最惠国待遇是指任何给予第三方的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地给予贸易对方。

38."╳"。

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贸易收支。

39."√"。

由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迫使厂商重新考虑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以考虑最低成本,结果是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40."╳"。

所谓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单位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数值越大,表示单位外币折合本币的数量越多,因此,本币相对价值越低。

41."√"。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加强或改变企业竞争战略,促进本国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

42."╳"。

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3.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44.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45.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条件:

(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

(3)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46.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47.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8分)

(1)WTO的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②贸易自由化原则;③可预见原则;④促进公平竞争原则;⑤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2)"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潮。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产品出口

四、名词解释  1、出口倾销 2、财政关税3、期汇交易4、国际储备  5、外直接投资

五、间答  1、利用要素密集度颠倒说明里昂惕夫之谜。

(5分)

  2、内、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9分)

3、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6分)

六、论述题:

分析加强南南合作的重要意义。

  1、是大型出口垄断厂商为了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垄断国内市场并取得垄断高价的前提下,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方式大量出口,争夺国外市场的行为。

  2、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其税率往往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对贸易量的影响制定的。

一般保持较低水平。

  3、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按照所签订的远期合同规定,在未来的约定时间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4、指一国官方现有的可以无条件地用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或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

  5、是一国居民为了在国外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对外投资,它可以是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全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