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041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docx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

Safetymanagementisanimportantpartofproductionmanagement.Safetyandproductionareintheimplementation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Word文档/文字可改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最新版)

备注说明: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引言

(1)

  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作为采油厂甲级要害部位的联合站,由于其特有的工作特点和不同的工作介质,使其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所以加强联合站的安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工作场所特点分析

(2)

  1原油集输中的油气分离

  油气分离一般采用的较多的是多级分离,运行的关键是控制分离器的压力和液面。

控制分离器压力的目的,一是为了分离质量;二是为了克服液体压力和管道摩擦阻力;三是为了安全。

控制液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原油进入天然气管道或气进入油管道。

在油气分离中最易发生的事故就是分离器跑油。

  2集输中的原油加热

  在联合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要将原油加热。

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直接加热,即热量通过火管(或辐射管)和烟管(或对流管)直接传给炉内(或管内)的原油;二是间接加热,即以水或其他介质作为传热介质,间接地将热量传给炉内的原油。

完成对原油加热任务加热炉是承受高温的密闭设备,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3原油储存

  原油一般是由大罐储存,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较多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原油外输

  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炉和工艺管线等。

一般输油泵均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

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定浓度的可燃蒸气,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

输油系统大多属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介质危险性(3)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

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易燃性液体。

  

(2)原油的油蒸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3)易蒸发。

原油蒸发主要有静止蒸发和流动蒸发两种,所蒸发出的油蒸气,由于密度比较大,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既增加了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又增加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4)容易产生静电。

原油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摩擦或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当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5)容易受热膨胀、沸溢。

原油受热膨胀,蒸气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鼓凸现象。

相反,高温油品在储存中冷却,又会造成油品收缩而使储油容产生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

含水油品着火受热还会发生沸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引燃其它物品而造成重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天然气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性。

由于天然气中所含组分中包括大量气态烃类,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

天然气的烃类气体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等;非烃类气体主要有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气、氮气以及极少量的有机硫化合物。

天然气的易燃性是它所含各组分性质的综合体现。

  

(2)易爆性。

天然气的爆炸往往与燃烧相联系,爆炸可转为燃烧,燃烧也可转化为爆炸。

当空气中天然气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旦接触火源,天然气就先爆炸后燃烧;当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超过爆炸上限时,与火源接触就先燃烧,当浓度下降到爆炸上限以内时,会发生爆炸。

  (3)毒性。

在天然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有机硫化物,长时间工作在含有天然气的作业场所,容易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安全管理(4)

  1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

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

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

  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5)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应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露、防中毒与腐蚀,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1防火

  防火是联合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原则,在联合站生产中可采取一些基本的防火措施:

  

(1)在危险场所应严格控制火源。

  

(2)在危险场所设置防火安全装置、自动报警系统及通风设施。

  (3)在危险场所应设置能够防止火焰蔓延的构筑物。

  (4)生产设备在投入生产前和定期检修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机泵、管道、阀门、法兰、管件及接头等易漏部位,应经常检查,严防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

  (5)组织训练义务消防队伍,建立健全防火与消防的组织机构。

  (6)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定期检验,确保消防器材的灵活和使用效果。

  (7)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防爆

  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

  

(1)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

  

(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严格控制和消除火源的产生,如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

  (3)一旦燃爆发生就及时泄出压力,使之转化为单纯的燃烧,以减轻其危害。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威力及冲击波对附近人员、设备及建筑物的损伤。

  (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防静电

  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

  

(1)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

  

(2)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

  (3)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

  (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石油静电的控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

因为影响静电灾害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且还存在着不可预见的问题。

为控制和防止静电灾害,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一是要使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石油静电基本知识;二是要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防蒸发和泄露

  油品泄露事故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维修不及时等,但也有一些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引发的。

蒸发则是由于生产装置及系统不密闭造成的。

所以,要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5防中毒与腐蚀

  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对于防中毒措施,大体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严格控制排放量(其中包括防止泄露),对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密封,以及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等。

  

(2)及时排除聚集于工作场所的油气,主要是采取通风措施。

因油气比空气重,常积存于地面上及低洼处,故通风设备应设置于低处。

  (3)对工作人员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健全劳保制度,强调使用防毒用具等。

  (4)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生产中常见的腐蚀性介质主要是硫化物。

严重的腐蚀会损坏设备和管线,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腐蚀可造成事故隐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设备管线爆破,酿成中毒、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

所以,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设备的保养,采取防腐措施;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不得超压运行。

  对于联合站这样一个要害部位,除了日常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要加强对其他典型事故安全的分析和学习,举一反三。

针对本单位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该下决心整改,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Creative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