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357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整体设计

镇定说课

本节课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它是在初中有关硫酸的知识基础上更深入地学习有关硫酸的知识,硫酸是重要的差不多化工产品之一,它既具有酸的通性,又有自身的专门性。

初中要紧学习了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因此在这一节中要紧侧重于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氧化性。

关于这一节应该重视与初中的联系,本节通过“摸索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硝酸具有酸的通性,然后引出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氨的性质要紧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同时也应该专门重视化学实验。

因此第一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对稀硫酸的性质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做好实验,有条件的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讲边实验。

因此可按照“复习→实验→观看→明白得→练习把握”的程序来处理。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

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构成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

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氨也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所具有的性质,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唯独气体,而且是大伙儿专门熟悉的物质。

因此,将它们归为一节进行学习。

硫酸、硝酸和氨是重要的差不多化工产品。

把握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因此,本节教科书选择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氨气的性质和制法,以及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为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重要化工产品的要紧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稳的作用。

本节内容编排有以下特点:

1.重视主干知识,建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差不多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浓硫酸、硝酸的主干知识是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起反应,也能与一些非金属起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氨的主干知识是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容易与酸反应生成盐。

教科书关于这些主干知识采纳实验进行建构,用图示进行加深,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强化,而对其他一些差不多知识,则采纳“摸索与交流”“资料卡片”等形式来出现。

2.重视环境教育的渗透。

例如,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以往是用铜片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反应不能随意停止,过多的SO2会造成环境污染。

现在改用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反应一会儿后,拉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减少了SO2对环境的污染。

关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教科书采纳图片与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旨在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氮的循环对生态平稳的重要作用。

教学建议如下:

1.重视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实验→观看→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为取得良好的实验成效,教师要明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观看的重点,使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现象,来分析变化的本质。

另外,还要强调实验的操作要点及要把握的实验技能等。

在复习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时可做蔗糖中加浓硫酸的实验,结合教科书图427,以激发学生的爱好。

关于硫酸的氧化性,建议演示实验前设置一些摸索题,如此能够对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见教案内容)。

关于硝酸与铜、非金属的反应,能够适当补充演示实验,但必须操纵环境污染问题。

做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时要选用细长的导线铜丝。

如此既反应快,又便于及时抽出,污染少。

选用1∶2的稀硝酸现象较明显,为增强可观看性,可用白纸作衬托。

在做红热的木炭在浓硝酸里燃烧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实验现象,并指出除碳外,硫、磷也能被浓硝酸氧化,至于氧化的产物不要求学生把握。

要记住王水的组成,可引导学生妙用王水中的“王”字的竖横笔画比,关心经历。

2.运用比较归纳法进行学习。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有许多相似的地点,通过比较能够加深明白得、方便经历。

如浓硫酸、硝酸作氧化剂时,差不多上硫、氮元素被还原;差不多上浓的溶液氧化性比稀的溶液强;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与不爽朗金属和一些非金属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使铁、铝表面氧化生成牢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酸与内层金属的反应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错误地认为:

硝酸愈稀,被还原的程度愈大,说明硝酸愈稀氧化能力愈强。

对此,要向学生说明,氧化性的强弱是指氧化其他元素的能力,而不是指本身被还原的程度,即不能以还原产物中氮的价态作为衡量标准。

在教学中还能够引导学生归纳氨的专门性,如氨水的化学式、氨水的酸碱性等。

3.加强思想方法教育。

讨论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时,要突出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反应的特点,从而明白得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表现在硫、氮元素价态的变化上。

另外,学生学习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后,一定会产生疑问:

浓硫酸、稀硫酸中溶质差不多上H2SO4,什么缘故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

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什么缘故也有比较大的差异?

这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量变会引起质变,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4.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应充分利用各种实物、音像资料,通过观看、阅读、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专门要注意不断创设问题的情形,引发学生讨论,还要鼓舞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质疑释疑等。

教学重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把握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2.学会铵离子的检验方法,能设计实验认识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比方法,区别氨和铵的组成、结构、性质,从而培养学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看和分析,培养观看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氨的吸取实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并尝试制造的欢乐。

教学重点

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具预备

1.仪器:

NH3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红色石蕊试纸、试管、烧杯、试管夹、铁架台(铁夹)、玻璃棒、滴管、酒精灯、双孔橡皮塞、乳胶管、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止水夹

2.药品:

一集气瓶氨气、一烧瓶氨气、浓氨水、浓盐酸、NaOH溶液、NH4Cl晶体、(NH4)2SO4晶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演示:

空瓶生烟

课前预备两瓶气体,一瓶为HCl,一瓶为NH3,使两瓶相对(HCl在上),抽出玻璃片,则浓烟滚滚,赶忙充满两瓶。

(也能够改为魔术表演)

[创设情形]打开装有碳酸氢铵的化肥袋或在炎热的夏季到一些卫生条件专门差的公共厕所,常会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时甚至让人睁不开眼,这是什么气体呢?

这确实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氨气。

一、氨

1.NH3的物理性质

师:

展现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看氨气的颜色和状态,并闻其气味)。

摸索:

如何用实验证明某气体极易溶于水?

演示:

[实验4-8]氨的喷泉实验(如右图所示连接装置)

摸索:

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氨气浓度大、装置密封、烧瓶干燥)

师:

你观看到什么现象呢?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

(观看实验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红色喷泉的形成证明:

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媒体)纯洁的氨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比空气。

氨专门容易____________,液氨汽化时要____________大量的热。

氨____________溶于水(1∶_____________)。

(学生完成,多媒体公布答案)

师:

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

氨水什么缘故会显碱性呢?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师:

分析NH3+H2O

NH3·H2O

+OH-

NH3+H2O

+OH-

师:

其中一水合氨专门不稳固,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H2O

[板书]NH3+H2O

NH3·H2O

+OH-

师:

请大伙儿阅读P98的资料卡片,摸索分析NH3溶于水的过程,讨论氨水中含有哪些粒子呢?

生:

分子____________、离子____________。

[小结](媒体展现相关知识)

①上述反应为可逆反应。

②溶液中NH3大部分与水结合成NH3·H2O,但NH3·H2O只有一小部分发生电离(0.1mol·L-1氨水中只有1.34%电离),因此,氨水中c(NH3·H2O)的浓度较,而c(

)和c(OH-)的浓度较___________,氨水是___________碱。

③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___________、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通常把___________当作溶质,___________当作溶剂。

(“0.1mol·L-1氨水”的含义是什么?

④氨水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而且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投影表格)氨水与液氨(学生认真分析比较,填写表格)

液氨和氨水的比较

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纯洁物(非电解质)

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

粒子种类

NH3分子

NH3、NH3·H2O、H2O、

、OH-、H+

要紧性质

不具有碱性

具有碱的通性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

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板书]

(2)NH3与酸的反应: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

生:

观看并记录现象,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较多的白烟。

师:

此白烟确实是氨气与HCl化合而生成的微小的NH4Cl晶体。

由此也能够明白NH3与酸反应的实质是NH3与H+结合生成

的过程。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师:

通过NH3和HCl的反应生成氯化铵,可知氨与酸反应的产物应该是对应的铵盐,下面请同学们写出氨与硝酸、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

生:

(书写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

师:

(引导学生评判板演结果,指出错误或对正确结果予以确信)

生:

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师:

请大伙儿摸索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什么缘故?

(学生摸索完成)

[知识拓展]

师:

前边所讨论的氨的性质涉及的反应差不多上非氧化还原反应,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那么-3价的氮元素是否能够改变呢?

在什么情形下能够改变呢?

变化时氨表现出氧化性依旧还原性?

生:

(摸索分析)氨中氮元素为最低价,应该具有还原性,要实现-3价氮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就需要提供氧化剂,进一步摸索需要哪些氧化剂。

师:

氨中-3价的氮元素化合价是能够升高的,如在催化剂(Pt)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和H2O,并放出热量。

[板书](3)氨与氧气的反应(氨催化氧化)

氨的制取4NH3+5O2

4NO+6H2O

师:

这一反应又叫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制硝酸中的关键一步。

师:

认识氨的要紧物理、化学性质之后,我们在实验室如何制取氨气呢?

[演示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参照教材图)

[板书]3.NH3的实验室制法

师: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氨的制备实验)

原料:

用铵盐〔NH4Cl,(NH4)2SO4〕与消石灰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

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装置:

“固体+固体”加热装置;发生装置与制O2相似。

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试管口塞上棉团,防止NH3与空气对流。

干燥:

碱石灰

检验:

(1)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产生白烟)。

问题与探究:

1.能否用浓硫酸干燥NH3?

2.能否使用NH4HCO3、NH4NO3、NH4Cl?

什么缘故?

3.使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有什么优点?

(学生分析讨论实验问题,合作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师:

氨与酸反应形成铵盐,我们下面分析铵盐的性质。

[板书]4.铵盐

师:

铵盐是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铵盐差不多上晶体,能溶于水。

铵盐有哪些要紧的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加热NH4Cl观看现象,是否是升华?

(学生对比NH4Cl分解和碘的升华区别)

(1)铵盐受热易分解: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4Cl

NH3↑+HCl↑、NH3+HCl====NH4Cl

师:

家里存放的NH4HCO3一段时刻后会有一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是什么缘故呢?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

NH4HCO3

NH3↑+H2O+CO2↑

师:

从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考虑,铵盐与碱能够发生如何样的反应呢?

生:

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师:

请写出(NH4)2SO4和NaOH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2)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师:

强调那个性质是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那个性质来检验

的存在。

[问题探究]1.什么缘故碳铵要在早晚施用?

2.铵盐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什么缘故?

[实验设计]

(1)取少量碳酸氢铵放入试管,观看颜色、状态。

(2)把试管微微加热,看到有什么现象?

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3)再用玻璃棒在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接近试管口,观看现象?

摸索:

微热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这对氮肥的肥效有什么阻碍?

施用时应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防止或减少缺失?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摸索,探究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表达学以致用的思想)

(播放视频)小专辑“氨的用途”

师:

对比视频材料,结合教材,你能否归纳出氨有哪些要紧用途呢?

生:

(归纳氨的要紧用途)可用于氮肥工业及其他化工产业上(如:

制纯碱),制冷剂。

[板书]5.NH3的用途

(媒体)氨的用途

氨的用途

[摸索交流](阅读教材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图)

[例题剖析]

(例1)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

师:

这是一道涉及溶液的稀释的问题,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大伙儿能够讨论本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生:

我认为关键是要明确氨水的密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这一点对本题的解题一定有关心。

我认为既然本题属于溶液的稀释的问题,就应该抓住溶液的稀释过程的本质,即溶质的量不变。

假如能够把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表示出来,一定能够解出结果。

师:

专门好。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精讲:

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密度反而减小。

本题可分两步考虑,若等质量混合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5%,而等体积混合时,氨水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故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2.5%。

本题正确选项为C。

那个地点使用的方法是思维分析法,有时候对解决问题专门有关心!

(例2)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g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4.3L气体,则该样品中不可能混有的物质是()

A.NH4HCO3和NH4NO3B.(NH4)2CO3和NH4NO3

C.NH4Cl和(NH4)2CO3D.NH4Cl和NH4HCO3

师:

这是一道涉及混合物的运算的题目,要求同学们能够准确地把握题给条件,认真探讨反应的实质。

生:

我认为关键第一要把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写出来,再列方程求解。

只是如此做太苦恼了,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呢?

我认为能够抓住反应的实质,即抓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OH-====NH3+H2O,如此可否简化解题过程呢?

可否从几种铵盐中氮元素的含量通过化学式来解决那个问题呢?

师:

大伙儿说得专门好,还有没有新的思路呢?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看法,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精讲:

本题可采纳平均值法运算。

~NH3可运算得样品中

的含量为26.2%,再由硫酸铵中

的质量分数27.2%,可知其他铵盐中

的质量分数必小于27.2%。

现将有关铵盐中

的质量分数运算结果列出:

NH4NO3为22.5%、(NH4)2CO3为22.8%、NH4Cl为33.6%、(NH4)2CO3为37.5%,由此可知仅NH4Cl和(NH4)2CO3中

质量分数大于27.2%。

故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H4Cl和(NH4)2CO3。

答案:

C

(例3)氨跟氧化铜反应能够制备氮气(2NH3+3CuO

3Cu+3H2O+N2),而氨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3。

下面是甲、乙两位学生提出的制备氮化镁的两种实验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除;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

填空和回答问题:

(1)甲、乙两位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制得氮化镁?

(填“能”或“不能”)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2)具体说明不能制得氮化镁的缘故(假如两个方案都能制得氮化镁,此小题不用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

这是一道涉及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和评判的问题,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大伙儿能够互相讨论本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应该如何利用题给信息解决实验设计问题。

生:

我认为解题关键是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能够通过发生的什么化学反应来实现,然后由化学反应确定需要选择的药品和仪器装置,从而探讨实验的步骤。

只是要想解决那个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第一明确两个化学反应的特点,然后要注意把信息用好,按照反应的路径进行认真复习,在分析中验证反应特点和优劣点。

师:

太棒了。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精讲: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各装置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甲同学制取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再通过浓H2SO4,NH3被吸取,无法与灼热的CuO反应制取氮气。

乙同学制取的NH3通过灼热的CuO后,导出的气体中含有N2和未反应完全的氨气,被水吸取NH3后,用浓H2SO4干燥,便能够得到干燥、纯洁的氮气,与Mg粉反应制得Mg3N2固体。

答案:

(1)不能能

(2)甲同学因制得的NH3被浓H2SO4吸取,无法与CuO反应制取氮气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知识拓展]

摸索:

比较氨气、液氨、氨水、铵离子有什么区别?

在氨水中存在哪些分子和离子?

氨气、液氨、氨水、铵离子的比较

色、态、味

物质种类

组成粒子

要紧化学性质

氨气

液氨

氨水

铵离子

注:

物质种类一栏中填写“纯洁物”或“混合物”。

板书设计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OH-

NH3与酸的反应:

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

(2)NH3与O2的反应:

4NH3+5O2

4NO+6H2O

3.NH3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仪器:

4.铵盐

(1)铵盐受热易分解:

(2)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5.氨的用途

活动与探究

1.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再通入足量的CO2,发觉有NaHCO3晶体析出,什么缘故?

2.阅读新闻,摸索问题。

[新闻]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充满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赶忙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

(1)什么缘故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取充满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如何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3.在常温下,还可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气,请摸索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装置?

具体如何操作呢?

(参考方法及装置:

如右图所示安装好装置,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将浓氨水慢慢滴入锥形瓶,待冒出较多的气泡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

实验时要操纵好浓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开得太大,以免产生氨气过多而冲开锥形瓶的塞子)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致冷剂

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固(不容易分解)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答案:

C

2.用一充满标准状况下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氨水(设此氨水的密度为1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无法运算B.0.09mol·L-1C.0.18mol·L-1D.0.045mol·L-1

答案:

D

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

B.Na+、K+、

C.

、K+、Cl-、

D.Na+、K+、

答案:

BD

4.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能够说明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能够说明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现象

C.铵盐的水溶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缘故

D.NH3·H2O的热稳固性差能够说明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答案:

AD

5.下列物质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A.药品柜的同一层不可存放浓硝酸和浓氨水

B.少量的钠储存在无水乙醇中

C.少量白磷储存在二硫化碳中

D.硅酸钠溶液储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

A

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步变浅,冷却后复原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步变浅的缘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复原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缘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气逸出,因此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复原红色

7.氨能够形成多种离子,如N3-、

等,已知

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有类似于

的性质。

(1)1个

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

(2)写出

在强碱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