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469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docx

中考地理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试题

第19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昆明]下列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以亚热带为主

B.南方地区以半干旱区为主

C.西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D.青藏地区雪山冰川广布

2.[2019·临沂兰陵模拟]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南的是(  )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②河网密布 

③民居的墙体较厚 

④冰川广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

[2019·青岛北区模拟]读“我国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纵坐标表示月份,横坐标一边为气温一边为降水量),完成3~4题。

图19-9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及温度带都有明显的差异,据此,下列关于图中所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

B.该地农业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该地属于暖温带

D.该地年降水量大于800mm

4.图中反映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019春晚在北京主会场和江西吉安井冈山分会场、吉林省长春分会场、广东省深圳分会场举行。

读图,完成5~7题。

图19-10

5.四个分会场位置及其简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北京主会场—京

B.②—长春分会场—吉

C.③—井冈山分会场—赣

D.④—深圳分会场—琼

6.播放各地外景图时,细心的观众发现,四地景观差异很大,影响其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纬度位置 ②冬季风的影响 ③夏季风的影响

④地形因素

A.①②

B.②③

B.①③

D.②④

7.有关井冈山分会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当地盛产竹笋、柑橘、甜菜等

C.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019·定西]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8~10题。

图19-11

8.甲、乙两区域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接近(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9.下列描述符合丙区域特征的是(  )

A.瓜果满园,四季飘香

B.农田连片,麦浪翻滚

C.沟壑万千,梯田片片

D.雪域高原,人烟稀少

10.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丁

D.丙、丁

二、读图题

11.[2019·无锡]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9-12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和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和    (填数字),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和    (填数字)。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比较冷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12.[2018·滁州]读“中国四大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9-13

(1)图中①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①区域与②区域的分界线是     一线。

 

(3)图中甲地的地形是    ;d河沿岸分布着    农业。

 

(4)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河(填写字母)。

c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5)图中b河所在的中下游地区,耕地类型多为    ,粮食作物主要是    。

 

(6)图中④区域,有“世界屋脊”之称,积雪、冰川广布,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在区域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7)图中③地区降水特点为        ,④地区夏季气温较低,原因是     。

 

三、简答题

13.蒙古族居民的特色民居是什么?

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秦岭以南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水多,河网密布;北方地区墙体厚,青藏地区冰川广布。

3.D 4.C [解析]第3题,读气温曲线图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在0℃以上,所以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南侧。

读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夏季降水多,冬季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该地位于亚热带,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第4题,该图反映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5.C 6.A 7.A 8.B 9.D 10.B

11.

(1)降水 气温 降水 地势 

(2)③ ④ ① ②

(3)甲 纬度 丙 海陆位置

12.

(1)北方 

(2)秦岭-淮河 (3)高原 河谷 (4)b 含沙量 (5)水田 水稻 (6)水能 (7)降水少、干旱 海拔高

13.蒙古族居民的特色民居是蒙古包。

内蒙古自治区草场广布,蒙古族居民多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生活,蒙古包便于拆装和迁移。

第20课时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东北三省

|课时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2018·威海]建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完成1~2题。

图20-10

1.关于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

D.位于季风气候区

2.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平原只能种植冬小麦

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水的生态作用

[2018·保定]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

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

据此完成3~4题。

图20-11

3.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4.该场景主要分布区(  )

A.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农业以旱作为主

D.耕地多为水田

[2019·呼和浩特]读“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完成5~6题。

图20-12

5.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柑橘B.甘蔗

C.水稻D.小麦

6.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  )

A.10、11、12月B.11、12、1月

C.1、2、3月D.3、4、5月

[2019·潍坊改编]读“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图20-13

7.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8.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2019·聊城改编]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合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处于半湿润地区

B.大部分地区为暖温带

C.降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

D.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10.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该地区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热量充足B.土地资源丰富

C.劳动力丰富D.粮食生产历史悠久

下面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2题。

图20-14

11.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B.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C.蒙古族集中分布区

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

12.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集中分布区分别是(  )

A.长白山山林地带和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C.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D.辽河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二、读图题

13.[2019·成都]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0-15

(1)山脉①名称是      ,其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      。

 

(2)山脉②名称是   ,山脉③名称是    。

 

(3)河流④名称是    ,注入我国的    (海洋名称)。

 

(4)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玉米和谷子等。

 

(5)区域内的    高原、    平原常被称为“黄土地”。

 

(6)⑤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

 

14.[2018·潍坊改编]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0-16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区A      邻国B       

海洋C       山脉D     

(2)A地区因为            ,而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

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稻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中白山水电站是东北著名的水电站,该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

据图分析松花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4)城市E是我国汽车工业“摇篮”,列举该城市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至少两条)

 

三、简答题

15.东北平原是世界著名的玉米产区,试分析东北平原种植玉米的有利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及特征。

第1题,由图可知,塞罕坝林场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华北平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

第2题,华北平原春旱严重;东北平原因为冬季降雪丰富,春季融化,河流有春汛,水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种植春小麦,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水的生态作用。

3.B 4.C [解析]第3题,剪纸中的场景是人们在做煎饼,因为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

小麦是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所以这种场景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

第4题,北方地区以旱作为主,耕地多为旱地。

5.D 6.D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候1月均温在0℃以下,因此位于我国温带地区,最可能是旱作物;且10月播种次年6月收割,最可能的是小麦;故正确答案为C。

第6题,返青生长期小麦生长需水多,且此时该地降水少,因此灌溉需水量大,对应月份为3、4、5月;故正确答案为D。

7.D 8.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湿地的发展与保护。

第7题,嫩江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使得河流有春汛。

夏汛的到来是受降水多的影响。

第8题,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所以对湿地要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9.D 10.B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商品粮基地发展优势。

第9题,东北地区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大部分地区为中温带;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8月;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第10题,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黑土广布,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

11.A 12.B [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东北地区城市和少数民族的分布。

第11题,读图对比分析,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地区。

第12题,读“地形分布图”和“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可知:

赫哲族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鄂伦春族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13.

(1)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2)太行山 秦岭

(3)黄河 渤海

(4)温带季风气候 小麦

(5)黄土 华北

(6)陕或秦 西安

14.

(1)三江平原 俄罗斯 日本海 小兴安岭 

(2)位于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 气温低,生长期较长,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3)夏季 河流水量丰富,位于山脉与平原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4)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便利的运输条件,工业基础好。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B是俄罗斯;C是日本海;D是小兴安岭。

(2)A三江平原是因夏季高温、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使该地成为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国家;东北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生长期较长,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3)白山水电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是东北电力系统主要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电源。

白山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松花江上游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4)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工业城市E是长春;这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便利的运输条件,工业基础好。

15.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黑土土壤肥沃深厚,为玉米提供养分;气候雨热同期,春夏气温较高,有利于玉米的生长;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作物生长期长;夏季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第21课时 黄土高原 北京

|课时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读图,完成1~3题。

图21-14

1.对图中民居描述正确的是(  )

A.依水而建,墙厚,门窗大

B.随土而建,墙厚,门窗大

C.随河而建,墙薄,屋顶较陡

D.依山而建,墙薄,屋顶较陡

2.图中显示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粮食种植B.渔业生产

C.畜禽养殖D.森林伐木

3.剪纸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塔里木盆地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黄土高原

[2019·孝感改编]读图,完成4~5题。

图21-15

4.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别巨大,以下表示黄河不同河段含沙量与长度的比例情况,与实际相符的是(  )

图21-16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②黄土高原土壤肥沃,水田成片 ③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 ④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问题已不复存在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6.[2019·衡阳改编]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北京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C.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

D.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天山、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

[2019·郴州]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读“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图21-17

7.根据图中河流流向,推断北京的地势倾斜状况为(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8.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在历史性建筑中建酒店、宾馆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在世界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④修旧如旧,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办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园区内场馆设计利用建筑遮阳自然通风、蒸发冷却降温、太阳能光伏发电、滴灌技术和雨水回收利用等可持续技术,成为绿色环保的低能耗建筑。

读图,完成9~11题。

图21-18

9.世园会选址延庆,其地理位置的主要优越性体现在(  )

①位于山区,夏季凉爽 ②河流穿过,航运便利

③离市中心近,科技发达 ④植被茂密,环境优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10.世园会的举办以及场馆的设计体现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不明显的是(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11.会议期间,为了减轻北京大气环境污染状况,下列减排汽车尾气的措施中,具有可持续性的是(  )

A.禁止外地车辆进京

B.限制购买汽车

C.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

D.加重征收汽车购置税

二、读图题

12.[2018·呼和浩特]读“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1-19

(1)A省区的主体民族是      。

 

(2)B是        (地形区的名称),判断依据是                    。

 

(3)图中流经C地形区的河流干流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

 

(4)C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分析其对本区和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  

 

 。

 

13.[2019·南充]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各月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的数据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5

-4

6

14.5

20

23

27

25

19

16

4

-3

降水量

(mm)

10

15

15

20

40

80

200

240

70

30

15

10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简图”。

图21-20

(1)据材料一,描述北京的气温特征          ;从降水特征来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2)北京市所处的自然带植被为          。

 

(3)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4)近年来,北京为改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

B.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气PM2.5浓度

C.大型国企、央企迁入雄安新区

D.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三、简答题

14.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

 

【参考答案】

1.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建筑属于窑洞,窑洞的特点是随土而建、墙厚、门窗大,故本题答案选择B。

2.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人们主要养殖鸡、牛等各种禽类、畜类,故本题答案选择C。

3.D [解析]图中的建筑属于窑洞,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故本题答案选择D。

4.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与湖泊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河口以上河段为上游,河流长度较长,含沙量小;黄河从河口到桃花峪为中游河段,其长度较小,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最大;黄河从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其长度最小,在平原地区流速有所减慢,泥沙不断沉积,含沙量相对减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B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故①正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故②错误。

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且品质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故③正确。

黄土高原在实行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措施后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一定的减轻,但水土流失问题仍然存在;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正确答案为B。

6.C 7.A 8.D

9.C 10.B 11.C [解析]第9题,延庆区位于山区,夏季凉爽,植被茂密,环境优美,离市中心较远。

第10题,世园会的举办以及场馆的设计体现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不明显的是政治中心。

第11题,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节约能源,有利于改善环境。

12.

(1)汉族

(2)华北平原 平均海拔低于200米,西侧下降明显,有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太行山脉(位于114°E以东,大致介于36°N~40°N之间)

(3)含沙量大

(4)水土流失严重 导致本区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加剧洪涝灾害

13.

(1)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春季降水较少,不利于春耕生产

(2)温带落叶阔叶林

(3)京剧 (4)D

14.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改天然放牧为圈养等。

第22课时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时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2018·呼和浩特]2016年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高灵敏的巨型射电望远镜,约30个足球场大小,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天眼”建在下列哪个省区(  )

A.黔B.藏C.蜀D.滇

2.“中国天眼”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 

②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

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④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呼和浩特一模]下表为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读表,完成3~4题。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大豆、甜菜

棉花、油菜

橡胶、甘蔗

3.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甲——东北平原B.乙——华北平原

C.丙——珠江三角洲D.丁——海南岛

4.下列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谷地。

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

读“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图22-13

5.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

A.家家打稻趁霜晴

B.新雨山头荔枝熟

C.小麦登场雨熟梅

D.梨花淡白柳深青

[2019·枣庄]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

据此完成7~8题。

7.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址选在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是我国的(  )

A.首都 B.文化中心 

C.政治中心  D.经济中心

8.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C.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挑战

D.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019·海南]读图,完成9~10题。

图22-14

9.由图可知,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内地     

D.中国台湾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