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613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名号使用知识.docx

书名号使用知识

书名号使用知识

一、书名号的误用

(一)误用于课程、学科和课题名称

*1、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有幸聆听李赋宁教授亲自讲授《英语史》课程。

……所以,当我读到李先生赠送的《英语史》时,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

2、10年来,先后开设了《图书发行学概论》、《图书发行企业管理》、《图书市场信息学》、《图书储运学》、《对外图书贸易》等十几门专业课,培养了各类学生2900余名。

3、和平乡计划对全乡乡民进行一次以《社会公德》、《环境卫生》、《建立文明幸福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培训。

*4、关于《书籍编辑学》的几个问题。

*5、1998年12月9日,浙江省财政厅会议室,《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联合课题立题会在此召开。

课程不同于课本、教材,不能用书名号。

例1的第一个《英语史》是课程名,要把书名号去掉,第二个《英语史》是书名,使用书名号是对的。

例2五门课程名称外加的书名号要去掉。

例3三个书名号内是培训的主要内容,不是培训教材名,书名号可改为引号。

例4是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内容是谈论书籍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建设问题,“《书籍编辑学》”会使人误会是一本书的书名,书名号可去掉或改为引号。

例5课题名称还只是一个研究题目。

不是研究成果名称,书名号可改为引号。

至于讲座的名称,则可用书名号,因为讲座有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作为作品看待。

例如:

6、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先生将主讲《20世纪中国画概述》,对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情况、艺术流派等予以总结和归纳。

讲座于每周日上午9时开始。

(《北京晚报》1999.4.3)

(二)误用于征文活动名称

征文活动名称不是作品名称,可用引号,不宜用书名号。

例如:

1、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中华读书报于5月份开始,联合举办“书与人的故事”征文活动。

(《光明日报》1997.05.27)

*2、北京市教委与《中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迎接建国50周年》征文(《北京晚报》1998.12.23)

*3、《素质教育进我家》征文启事

本报教育部与天津教育杂志社《家长》编辑部共同举办“素质教育进我家”征文活动。

例1征文活动名称用了引号。

例2“《迎接建国50周年》”、例3“《素质教育进我家》”的书名号要改为引号。

(三)误用于调查活动名称

例:

中央电视台还通过调查网,运用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三次专项调查,分别是:

《专栏节目调查》、《栏目设置专项调查》、《“十四大”电视宣传效果调查》。

例句中的三个书名号要删去,所讲的是三次调查活动,不是三篇调查报告。

(四)误用于培训班、学校、出版社等文化教育机构的名称

*1、开设《高等电子自控专业班》

*2、)联合举办《行知艺术函授学校》

*3、苏联《真理》出版社1985年度出版计划草案

三例的书名号要删去。

我国书刊中常常看到苏联和俄罗斯出版社的名称。

俄文原名有时用引号(《》)标示社名,不能照样移植于中文译名中。

例3中的“真理”是出版社名,不是报刊名称,不能用书名号,改用引号(“”)也不符合我国习惯,把书名号删去即可。

(五)误用于奖品、奖状名

*1、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等6个奖杯

*2、荣获《第五届全国发明奖》和《北京儿童用品优秀产品奖》

例1的书名号可改为引号,例2的书名号可删去,或改为引号。

(六)误用于商标名

*1、《华光》牌光胶片

*2、《圣塘山》牌绞股蓝茶

商标名不用书名号,以上两例的书名号可删去。

(七)作品和出版物名称该用书名号而未用

*1、三年前,一位美国人和一位新西兰人合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学习的革命》,副标题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

*2、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全诗共分三篇,由“地狱”、“炼狱”、“天堂”组成。

*3、历史剧《东周列国》分“春秋篇”和“战国篇”,各30集。

*4、由李先念题写片名的“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宣传图片将出版发行

*5、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有许多风格独特的雕塑品……。

图左一为墨西哥城科技馆前的雕塑“出壳”。

左二:

“起跑”。

左三:

“太阳神和月亮神”。

6、1989年,何鄂的另一件代表作《绣花女》在第七届全国美术展上获 “刘开渠雕塑艺术基金奖”。

(《光明日报》1999.01.05)

*7、昨天,我国1999-2“汉画像石”特种邮票发行。

该套邮票共6枚,由“牛耕”、“纺织”、“舞乐”、“车马出行”、“荆轲刺秦王”和“嫦娥奔月”组成。

8、虎年作为“虎头”的《戊寅年》生肖邮票设计得虎虎有生气。

(《光明日报》1999.01.07)

例1书名正题用书名号,副题也应当用书名号。

例2的三个篇名、例3两个篇名的引号要改为书名号。

例4图片名“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改用书名号。

例5三个雕塑名要改用书名号,如例6。

例7邮票名的引号改为书名号,如例8。

二、展览名称和书名号

展览有作品展、实物展和商品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实物展和商品展一般不用书名号,作品展使用书名号、引号和不用任何标号这三种情况不时可见。

有时在同一篇新闻报道中,对同一次展览名,既用书名号又用引号。

现在的问题是画展、书法展、摄影作品展、图片展等文化艺术展用什么标号好。

一般说来,这些展览是作品的有组织的展示形式,不是作品本身,也不是为演出而制作的节目(有些字画展是为拍卖而举办的),以不用书名号为宜。

如果这些展览用书名号,那么美术图书展、古籍善本展、艺术品博览会等也得用书名号,书名号使用范围就过于宽泛了。

现在设想的处理办法为:

展览会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活动的组织形式,其名称一般不用任何标号,必要时用引号;在特定情况下,某项艺术展作为一种创作的作品供人欣赏,可考虑用书名号。

例如:

1、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将于1999年国庆节期间举办。

(《光明日报》1999.02.09)

2、'99景山冰灯艺术展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北京晚报》1998.12.30)

3、为纪念北京印刷学院建院20周年,1月5日,该院在京举办了“北京印刷学院20周年成长足迹图片展”。

(《新闻出版报》1999.01.08)

4、“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今天下午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北京晚报》1999.03.08)

*5、由文化部中国展览交流中心和美国卡梅伦出版公司联合主办的鸟瞰西洋──罗伯特·卡梅伦空中摄影展今天起至3月31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举行。

(《北京晚报》1999.03.12)

例1、2的展览名称“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99景山冰灯艺术展”没有用标号标明,其名称是清楚的。

例3“北京印刷学院20周年成长足迹图片展”是展览的正式名称,名称比较长,为了醒目,外加引号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需的。

例4展览名称“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内有破折号,外面加引号使名称的界限清楚,这个引号是不可缺少的。

例5“鸟瞰西洋──罗伯特·卡梅伦空中摄影展”要同例(4)那样外加引号。

*6《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7“大地走红艺术展”是我国艺术家李满壮创作的一部大型现代艺术作品。

……为上海人民开辟了新的休闲乐园。

*8写在《惜光阴画展》开幕之际

《惜光阴》画展4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这是继……“寸光阴”画展后举办的又一次展览。

例6书画博览会的性质同书展一样,书名号可删去。

例7“走红”指红伞按一定的走向配置陈列,红伞本身不是作品,但作者是把整个展览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进行构思、创作、展示,因此“大地走红艺术展”的引号可改用书名号。

例8

画展的标点用法是混乱的,如果不是像例7那样把展览作为一种创作,统一用引号较好,即把《惜光阴画展》与《惜光阴》画展改为“惜光阴”画展。

三、并列书名号的标点

书名号的并列关系清楚、格式整齐,书名号可直接连接,中间不必加顿号或逗号分隔,如果书名号之外还有其他文字会造成书名号的界限不清,则须加点号分隔。

例如:

1、《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联合记者组(《光明日报》1997.5.10)

2、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

(吴组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3、解放后,钱钟书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光明日报》1998.12.21)

4、明代梅膺祚于1615年编成《字汇》一书,将部首合并为214部,其后的《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1915年)、《辞海》 (1936年)等沿用了《字汇》的214部,成为几百年最通用的部首分类法。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

*5、这些社团编辑出版过许多文学刊物,影响较大的刊物要算《小说月报》《创造》月刊、《语丝》《心潮》等几种。

*6、另外还可以参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张舜徽编著,一九五五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郝建梁、班书阁编著,一九五七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例1、2的书名号并列关系清楚,中间没有加点号。

例3、4在书名号之外有“五卷”“(1915年)”“(1936年)”等字样,为使这些文字归属清楚,书名号之间加了顿号。

例5列举了四种刊物,只在《创造》月刊后面加了顿号,其他刊

名之间也要加顿号,层次关系才清楚。

例6第一个括号后要加顿号或“和”字,使与后面的书名号分开。

并列书名号之间有一处加了“和”“或”“还是”等关联词语,其他书名号的分连关系是否清楚,也要考虑。

例如:

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在中国长篇小说中,最为著称。

(孙犁《关于长篇小说》)

8、如果将题目《时钟》改为《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或《时间就是生命》之类,写法跟课文会一样吗?

(高尔基《时钟》思考和练习)

*9、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10、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人物、不寻常的英雄。

例7最后两个书名号用“和”连接,前面的书名号用顿号分隔,表示这四种并列书名号是联合关系。

例8最后两个书名号用“或”连接,前面的书名号用顿号分隔,表示这三种书名号是选择关系。

例9后两种书名号用“和”连接,前面两种书名号之间最好加顿号分隔,表示这三种书名号是同属一个层次的并列关系。

例10用了表示选择关系的“还是”,前两个书名号之间要加顿号,表示在三种书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前两种书合成一组再与别的书发生选择关系。

书名和书中的篇名,不宜并列。

例如:

*11、《北史》《吕思礼传》记述了这个北周大政治家生平勤学的情形。

例11《吕思礼传》是《北史》的篇名,两者不能并列,可改为“《北史·吕思礼传》”或“《北史》吕思礼传”。

 四、比赛活动名称和书名号

比赛活动一般不用标号标示,要突出其名称时用引号,把比赛制作成为一种节目时才用书名号。

1、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普通话大赛上,北京选手仅仅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北京晚报》1999.01.10)

2、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角逐,“中国青少年国际互联网络知识大赛”六支决赛代表队已经产生。

(《光明日报》1998.12.16)

*3、《梅兰芳金奖大赛》,已连续举办了两年,进行了旦角组和生角组的评选。

今年(1994年)举行净、丑、老旦组的比赛,至此《梅兰芳金奖大赛》所有行当的评选全部结束。

*4、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人民公安报、人民法院报、中国检察报联合举办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知识竞赛》,配合这次知识竞赛,中央电视台联合以上4家单位,摄制了一台颇具新意的文艺晚会──《真假奏鸣曲》。

 

*5、“首届全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制片人王英答记者问。

例1第五届全国普通话大赛不用书名号。

例2“中国青少年国际互联网络知识大赛”用了引号。

例3“《梅兰芳金奖大赛》”是连续举办多年的评选活动,不是节目名称,书名号要删去,或改为引号。

例4《真假奏鸣曲》是节目名称,用书名号;“《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知识竞赛》”是竞赛活动,不是节目,书名号要删去或改为引号。

例5的电视大赛是被制作的电视节目,引号要改成书名号。

 五、书名号和括号并用时括号的位置

书名号和括号并用时,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的一部分,括注放在书名号里边,否则放在外边。

例如:

1、《越南史略(初稿)》

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4、《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5、《琵琶行(并序)》

例1的“(初稿)”、2的“(社会主义部分)”、3的“(试用)”、4的“(试行)”、5的“(并序)”是书名、篇名的一部分,放在书名号里边。

6、《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7、《辞海》(缩印本)

8、《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

9、《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多媒体版)

10、《党课教材》(农村版)/(机关版)

11、《人民日报》(海外版)

例6的“(修订本)”、7的“(缩印本)”、8的“(合订一卷本)”、9的“(多媒体版)”、10的“(农村版)/(机关版)”、11的“(海外版)”是书报的版本说明,不是书报名的一部分,放在书名号的外边。

版本有时可不用括号,如: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里说的是一般处理原则。

如果作者或出版者有意把“(××本)”“(××版)”等作为出版物名称的一部分,也可以放在书名号内。

 六、单指标题用书名号还是引号?

编者附言

单指标题用书名号还是引号,曾是长期困扰编者的问题。

开始用书名号,有读者提意见;后来用引号,还是有读者提意见。

在处理稿件时,往往无所适从,书名号和引号混用。

相比之下,我认为用书名号的清晰度虽高,但不如引号准确。

例:

一篇题为《天才》的小说?

一篇题为“天才”的小说?

(一)用书名号的三条理由

愚以为用书名号为好。

理由是:

虽是单指标题,但它是一部书或者一篇文章的代表,指的就是一部书或者一篇文章。

譬如《咬文嚼字》2002年第3期所引句子“一篇题为《天才》的小说”,“天才”不是单个的名词,而是代表一部小说,理当用书名号。

其次,既然是“题为”,已经指出是“题”,是名称,就应该用书名号。

其三,引号一般用在强调、突出,或者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目的在于使所引对象“显豁”。

而书名号本身就有“显豁”的作用,没有必要改用引号。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批准、1996年6月1日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关于书名号的使用是这样规定的: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这里是说得很清楚的,凡是“名”均用书名号来标示。

“标题”当然也是“名”,为什么不用书名号而偏要用引号?

关于引号的使用,《标点符号用法》上是这样规定的:

“引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这里并没有说“标题名”可以用引号来标示。

《标点符号用法》是国家标准法,为何有法不遵,而要另立自己的“格式”?

从我所看到的全国各地的许多报刊来说,不管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新闻的标题,绝大多数都是用书名号来标示的。

(二)用引号不合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来标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引号用来标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以及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而“天才”是小说的标题,是篇名。

它既不是着重论述的对象,也并非有特殊的含义,所以在“一篇题为‘天才’的小说”中用引号不合适。

只有用书名号,才能说明“天才”的性质。

(三)书名号可定出标题的特殊性

过去我也以为,单指标题用引号为好,理由是这有利于将一本书、一篇文章与它们的标题(因为标题是不包含书或文章内容的)区分开来。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还是用书名号为宜。

理由有二:

(一)标号主要起标示的作用,引号标示的范围太广,无法突出“标题”的特殊性,不如用书名号更能明确标示出有关文字是文章标题。

(二)书名号,顾名思义当然是标示书名或文章篇名的,而标题就是篇名,用书名号是名正言顺的。

《毛泽东选集》是这样处理的

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题注: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全书题注中,凡是涉及标题时,都是采用这样的处理方法,即用书名号。

我查过《毛泽东选集》的竖排本,同样的内容原来用的是引号。

《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是非常严肃的。

由原来的引号变为书名号,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种处理方法,可供我们借鉴。

(四)一般用书名号的比较多

行文中说“题为某某”“以某某为题”等,某某指书、文章等名称时,某某有用引号的,例如:

(1)1996年春夏之交,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索卡尔在一家文化批评的先锋刊物《社会文本》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越过边界,迈向量子引力的变革性诠释学”的文章。

(2)文章以“小荷才露尖尖角”为题,含蓄,得体。

也有用书名号的,例如:

(3)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

(4)40年代,我写了一个七八十万字的长篇,描写抗战中男女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有一些章节曾在香港刊物上发表,起名叫《山山水水》。

(5)1996年9月在乌鲁木齐召开了“世纪之交中国古典文学与丝绸之路文明”国际会议。

会上,我提交了题为《罗布泊探险考察一世纪》的论文。

用引号,表明引号中的这些词语是作为特殊名称用而不是在一般意义上使用的;用书名号则更明确了它们是书名或文章名等而不是别的名称。

因此这种情况用引号和书名号都是有道理的。

只是一般用书名号的比较多。

(五)正确理解《标点符号用法》

同为“标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指具体的书、报、刊等的名字,一是指名字所代表的书、报、刊等实体。

《标点符号用法》4.15.2规定: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它说的显然是后者,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理解。

单指具体书、报、刊等的名字的不在其列。

单指具体书、报、刊等名字的,当用引号标示。

“一篇题为《天才》的小说”,应为“一篇题‘天才’的小说”。

如用书名号,则侵犯了引号的职权。

书名号可视为引号的特殊类型,但毕竟与引号有不同分工,那就是,引号一般标示单纯的文字内容,书名号标示代表书、报、刊等实体的名称。

(六)题目和文章不是一回事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后边举有四个例句,其中《红楼梦》代表“书”,《孔乙己》代表“篇”,《人民日报》代表“报纸”,《中国语文》代表“刊物”。

就拿《孔乙己》来说,它代表鲁迅的一篇小说,所以用上书名号。

但是小说的题目并不等于小说本身。

如果有人要解释这个题目,即鲁迅为什么用“孔乙己”三字作题目,就不能用书名号,只能用引号了。

试比较一道语文试题的两种标点法:

1.以《与时俱进》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以“与时俱进”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显然,前者用书名号是不妥的,因为教师命题时和学生审题时,还没有写成文章呢。

“与时俱进”仅仅是一个题目,当然应该用引号。

 (七)外指、专指和自指

大致可以这样说,一个词语在不加标号的情形下使用,是在按固有的词义进行外指;在加上书名号的情形下使用,是在按特殊约定进行对书的专指;在加引号的情形下使用,是在对词语进行自指。

那么单指书的标题时该用书名号还是引号呢?

显然单指书的标题意味着我们需要指向的是这个标题也即充当标题的词语本身,属于自指,当然应该加引号,如果加书名号就会指向这个标题所指向的书了。

让我们用这样三个例句来显示词语用于不同指向时相应的标号使用情况:

(1)19世纪末物理学界出了许多天才。

(不需要加标号,“天才”按固有的词义指向具有天才特征的人。

(2)小说《天才》我早就读过了。

(加书名号,“天才”指向以“天才”命名的小说。

(3)一篇题为“天才”的小说引起了他的兴趣。

(加引号“天才”指向作为小说标题的“天才”这个词语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