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767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5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docx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之一就是质量。

做为以质量起家的特大型企业,质量一直是海信关注的重点,经过长期的积累,海信在质量管理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实践中也获得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

其中,不断地进行质量教育,加强质量培训是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目前,海信在进行质量培训时,通常选用国家统一教材或培训机构自编教材。

这些教材面向社会各种类型的组织,其适用范围较广泛,但就某一具体行业或某一具体企业来讲,其针对性相对较差。

同时由于教材众多,且专业性较强,不适合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

为此,本教材在参考国家统一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各公司的实例,对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进行了简要介绍。

希望通过本教材能使广大的员工掌握一些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并能在实际工作灵活运用,以进一步提高海信产品的质量,提升海信的市场竞争力。

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空调公司、通信公司、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所限,本教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3-5-6

前言

第一节PDCA循环…………………………………1

第二节调查表………………………………………4

第三节分层法………………………………………7

第四节排列图………………………………………10

第五节因果图………………………………………14

第六节对策表………………………………………20

第七节直方图………………………………………22

第八节散布图………………………………………27

第九节其它常用图表………………………………29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分析问题还是实施改进措施,正确地使用工具和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世界各国长期的实践,产生并总结出许多成熟的工具和方法,如质量管理的新、老七种工具等。

现在各国较常用的工具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按新、老七种工具分。

老七种工具是指:

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

新七种工具是指:

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箭条图)、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数据分析法。

二、2000版的ISO9004-4《质量改进指南》推荐的方法有:

亲和图、系统图(树图)、因果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流程图、排列图、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调查表。

其中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和流程图在西方国家应用得较多。

以上所列举的每一种工具和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方法。

还有一些工具和方法如PDCA循环、简易图表、对策表等并未列入这些工具之列,但也是需要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我们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希望各位读者在掌握这些工具和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后,在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针对不同的问题准确地选择最佳的工具,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第一节PDCA循环

一、定义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思路(程序),其中:

P(Plan)—计划:

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D(Do)—执行:

按对策措施的要求予以实施。

C(Check)—检查:

检查对策措施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A(Action)—处置: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对未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二、目的

明确工作思路,决定工作程序,确保工作形成闭环。

三、特点(见图1-1)

1、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由于多数问题都是由许多的小问题所组成的,一般不可能通过一次“PDCA”循环就完全解决,必须进行不断地循环。

而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循环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此通过不断地循环,就能一步一步地达到较高的水平。

2、大环套小环。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AP

CD

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可形成本身的小“PDCA”循环。

图1-1

四、举例

比如某公司解决基板直通率低的问题,根据“PDCA”循环的方法,其工作思路及工作过程如下:

P阶段:

1、通过分析以往的数据,找出影响基板直通率的关键原因是焊接不良。

2、分析造成焊接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1)作业指导书对焊接操作要点规定不明确。

2)焊枪温度达不到要求;

3)工人培训不足,操作不熟练。

3、在这三项原因中,通过分析论证,作业指导书对焊接操作要点规定不明确是影响直通率的关键因素。

4、针对“作业指导书对焊接操作要点规定不明确”这一关键因素制定对策:

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明确规定焊接时间、温度等操作要点。

D阶段:

按制定的对策修订作业指导书,并对相关的每一位员工进行宣贯。

C阶段:

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的情况进行检查,对修订后的作业指导书的宣贯情况进行检查。

统计采取措施后直通率的改进情况,与改进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直通率有显著改善,且焊接不良已不再是影响直通率的主要因素。

D阶段:

将修订后的作业指导书纳入管理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办法,以巩固所取得的成效。

同时,由于焊接不良虽然已不再是影响直通率的主要因素,但其仍然存在,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按“PDCA”循环的程序进行改进。

第二节调查表

一、定义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

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二、目的

1)对日常生产或管理过程进行检查和检验,防止出现问题。

2)当出现问题时,为分析问题原因而进行调查。

3)留下工作记录,便于日后进行分析。

三、分类

按调查表的不同用途分类,可分为记录用调查表和检查用调查表。

1)记录用表

把数据分成几个项目类别加以表示的表格和图表。

这种调查表实际是每天的记录用表。

如不合格项目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质量分布调查表等。

2)检查用表

是指把已事先规定的项目罗列在表格上,并按罗列的项目对事件一一检查确认。

如故障检查表等

四、制定步骤

1、记录用表

1)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收集的数据以及数据的分类。

2)根据目的的不同设计调查表格式,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

见表2-1

3)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看表格设计得是否合理。

4)根据调查表的要求收集和记录数据

表2-1

生产线

作业者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A生产线

A

B

B生产线

C

D

涂装不良╳划痕启动不良冷冻不良

2、检查用表

1)确定需要检查的项目。

需要检查的项目就是”应该处理的事情””应该调查的事情”等。

2)作出检查表示的栏,见表2-2、表2-3

表2-2

顺序

要处理的事情,应该调查的事情

检查

1

填写生产报表

V

2

填写质量报表

V

3

检查注氟机

V

4

检查氦检

V

5

对人员考勤

V

6

开班前会

V

表2-3配电班检查表

场所(地区)

电动机容量

制造号码

检验

年月日

天气

温度

检查者

说明

如果须按顺序进行检查,就要写上序号,按顺序填入检查事项。

要检查的项目尽可能地按照工序、操作者、设备等不同类别进行划分。

五、注意事项

1、对需要调查的项目应划分层次,便于数据分析。

2、调查表应简单易懂,一目了然

3、项目的划分应尽可能包含质量特性的各个方面

4、标明调查的目的

5、标明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目的等。

6、注意对调查的项目进行合理的分类及分层,一般可根据调查目的,按品种、材料、工序、设备、时间、人员、方法、现象、位置、原因等进行分类。

六、举例’

数据期间

.06.03-06.09

数据依据

调查者

不良品记录表

XXX

例一:

表2-4是某公司不良品调查表

A线外机不良品调查表

表2-4

项目/工程

06/03

06/04

06/05

06/06

06/07

06/08

06/09

合计

底板划伤

///

////

//

////

/////

///

//////

30

配管泄露

//

////

////

/////

//////

//

//////

33

冷凝器泄露

///

//

///

/////

////

////

/////

29

导线破损

/

///

////

///

//////

/

////

25

螺钉滑丝

////

////

///

//

////

////

//

23

少螺钉

////

/

////

///

//////

//

///

25

少线扎

//

///

//

/

///

///

/

15

合计

20

22

23

26

39

19

31

180

例二:

表2-5是某公司设备检查表

表2-5

设备检验、检查单

设备名:

YAMAHA氦检制造二部A工段系统班

(检查项目)检验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各真空泵油位是否正常

A

氦气、氮气、压缩空气压力是否正常

A

各开关、阀门是否正常

A

螺丝有无松动

B

线是否有折损

C

A、B腔体是否干净

A

各指示灯是否正常

A

检查者个人印章

(检查周期)记入方法

A---日/一次---无异常

B---周/一次---需要整理、再检验

C---月/一次---需要修理、改善

第三节分层法

一、定义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

它是按照一定的特征,把收集到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二、目的

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可以清楚地反映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三、应用步骤

1、确定需研究的主题以及收集数据的范围。

2、收集数据

3、选择分层标志。

将收集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分层因素。

一般可采用以下因素进行分层:

1)人员—可按年龄、性别、班组、熟练程度等分层。

2)机器—可按设备类别、新旧程度、不同生产线、工夹具类别等进行分层

3)材料—可按产地、型号、规格、成分等分层。

4)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参数、操作方法等分层

5)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检测方法、测量人员、抽样方法等分层

6)时间—可按日期、班次等分层

7)环境—可按照明度、温度、湿度、清洁度等分层

8)其他—如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等分层。

4、按不同的分层因素对数据进行归类。

5、画分层归类表(图)

6、对不同层别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影响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

四、注意事项

1、用多种因素进行分层

由于事先不知道是哪个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不宜简单地按单一因素分层,必须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效果。

2、注意分层的原则

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

3、其它统计方法,如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等结合运用。

4、不同层次的数据应按相同的方法进行统计,以利于相互比较。

五、举例

某公司销售时的样品机常会被无故退回,对各地四季度返回的样品机按返回时间分层统计如表3-1所示。

表3-1

返回时间

返回的样品机

当月销量

样品机返机率

10月

1043

312671

0.33%

11月

257

195714

0.13%

12月

379

216087

0.18%

合计

1679

724472

0.23%

对各地四季度返回的样品机按返回地区分层统计如表3-2所示。

表3-2

返回地区

返回的样品机

销量

样品机返机率

A地

356

62891

0.57%

B地

251

103823

0.24%

C地

195

132631

0.15%

E地

274

46095

0.59%

F地

128

116365

0.11%

G地

189

110298

0.17%

H地

286

152369

0.19%

合计

1679

724472

0.23%

对各地四季度返回的样品机按时间和地区综合分层统计如表3-3所示

表3-3

返回时间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返回地区

返机

销量

返机率

返机

销量

返机率

返机

销量

返机率

返机

销量

返机率-

A地

283

31099

0.91%

37

14800

0.25%

36

16992

0.22%

356

62891

0.57%

B地

172

53750

0.32%

21

23385

0.09%

58

26688

0.22%

251

103823

0.24%

C地

136

90421

0.15%

14

17500

0.08%

45

24710

0.18%

195

132631

0.15%

E地

133

20727

0.64%

116

14824

0.78%

25

10544

0.24%

274

46095

0.59%

F地

87

74459

0.12%

19

12673

0.15%

22

29233

0.08%

128

116365

0.11%

G地

138

51741

0.27%

18

21404

0.04%

33

37153

0.09%

189

110298

0.17%

H地

94

70910

0.13%

32

30692

0.05%

160

50767

0.32%

286

152369

0.19%

合计

1043

312671

0.33%

257

195714

0.13%

379

216087

0.18%

1679

724472

0.23%

从表3-1可以看出,10月份的样品返机率是较高的,而10月份恰逢销售旺季,表明旺季时对样机的管理有所放松;

从表3-2可以看出,A地和E地的返机率是较高的,说明这两个地区对样机的管理较差,管理水平较其它地区有较大的差别。

应该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和监控。

单从表3-2来看,H地相比其他各地区而言返机率并不是太高,但从表3-3则可以看出,H地在四季度虽然不是平均返机率较高的地区,但是其中12月份的返机率超出了当月所有地区平均返机率的78%,而在各地返机率普遍偏高的10月份,其返机率却在平均水平之下,对这样的异常问题,应该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另外,E地虽然四季度的平均返机率较高,但是其12月份的返机率较10月和11月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此时应分析其具体原因,是否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或是其它异常因素的发生导致。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事物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对数据进行分层时,就不能单纯地、孤立地从某一个因素进行分层,而要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发现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四节排列图

一、定义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

它是根据帕累托原理(即80/20法则:

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将影响问题的因素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的一种图表。

二、目的

1)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程度。

2)识别质量改进的重点,即应该在哪里采取措施。

三、制订步骤

1)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的分类

对结果进行分类:

不良项目类别、场所类别等

对原因进行分析:

材料类别、设备类别、操作者类别等

2)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成本、金额或其它度量单位。

3)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收集整理数据。

4)以分类项目来统计、计算数据。

如表4-1

表4-1

分类项目

频数

累计频数

累计百分比%

A

36

36

52.94

B

12

48

70.59

C

8

56

82.35

D

7

63

92.65

其它

5

68

100

★按照数据的大小顺序来排列项目,逐步求得累计数。

5)画横坐标。

按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自左至右在横坐标上列出分类项目,将数值最小的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归并成“其它”项,放在最右端。

6)纵坐标。

在横坐标的两端画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按度量单位标定,其高度必须与所有项目的数据和相等。

右边的纵坐标应与左边的纵坐标等高,并从0到100%进行标定。

7)在每个分类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数值,显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大小。

8)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

如图4-1

9)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并用阴影线予以表示。

10)重要的项目可再进行分析,形成第二层的排列图。

频数N=68百分比

6892.65%100

6082.35%80

5070.59%70

4052.94%60

3050

2030

1020

10

0ABCDE

图4-1

从图4-1可以看出项目A、B是所有项目中最重要的因素。

四、注意事项

1)纵轴表示事情的结果

排列图的目的在于挑选对于事情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的项目。

因此纵轴不仅仅是单纯地表现出不良个数、缺点数、需要时间等,而且也能够用以体现出损失多少金额。

2)不太重要的项目很多时,横轴会变得很长,通常都把这些列入“其它”栏内,因此“其它”栏总在最后。

3)在排列图靠近左端纵坐标的空白处注明累计频数。

4)如制订出的排列图不能找到关键的少数项目,或其它的类中包含的项目过多,就要考虑重新进行项目的分类。

5)横轴的项目以5~7个为宜。

6)改善前后排列图的横轴的项目分类要一致,以能够检查改善的效果。

7)纵轴和横轴的项目分类

a.纵轴

✧金额:

损失金额、销售金额、人员费用等

✧质量:

不良件数、缺陷数、赔偿件数等

✧时间:

作业时间、运行时间、故障时间等

b.横轴

✧现象:

不良项目类别、缺陷内容类别、位置类别等

✧设备:

设备类别、工具类别等

✧操作者:

人员类别、男女类别、年龄类别等

✧操作方法:

大小类别、温度速度等条件类别等

✧时间:

周类别、月类别、季节类别、时间类别等

五、举例

例一:

表4-2是某公司2002年9月影响直通率的故障统计

表4-2

项目

频次(台)

累计频次(台)

累计百分比(%)

元器件不良

233

233

41.54

装配不良

183

416

74.15

焊接不良

63

479

85.38

结构件不良

32

511

91.09

匹配不良

17

528

94.12

其它

33

561

100

根据表4-2可画出排列图如图4-2所示

频次百分比

N=561

561100

50090

80

40070

60

30050

40

20030

20

10010

元器件装配焊接结构件匹配其它

不良不良不良不良不良

图4-2

结论:

从图4-2可以看出:

元器件不良和装配不良是影响直通率的主要故障,应重点加以改进。

例二:

表4-3是用户对某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统计

表4-3用户对某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统计

序号项目频数累计频数累计百分比%

A插头焊接缺陷4871487146.02

B网线外露2123699466.08

C内毛边1521851580.45

D成型不足998951389.88

E成型部缩水9811049499.15

F绝缘缺陷511054599.63

G导通缺陷4110586100.00

N=10586

根据表4-3可画出排列图如图4-3:

30

40

100

50

60

80

90

4871

46.02%

20

10

70

0

10586

8469

6352

4234

2117

2123

1521

998

981

51

41

66.08%

80.45%

89.88%

99.15%

99.63%

制图人:

xxx时间:

2002/06/30

频数(次)百分比(%)

ABCDEFG

图4-3

由图4-3可以看出,该公司的产品的“插头焊接缺陷”及“网线外露”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并对它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第五节因果图

一、定义

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等。

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状况或结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图示工具。

二、目的

明示问题的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另外对于知识的直接整理和思想统一也非常有效。

因果图应用广泛,在生产现场、管理、开发设计等各方面都可使用。

三、制订步骤

1)简明扼要地规定或说明结果,即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漏焊率高、插件不良、培训效果不好等。

结果

2)将结果写在右边,从左至右划粗箭头。

如图5-1

图5-1

3)规定可能导致结果发生的因素的主要类别,将其放在结果的左边,做为”结果”的输入。

(如图1)

因素的分类一般按5M1E(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测量、环境)进行分类。

如图5-2

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