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077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北京课改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三、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形、色与肌理和空间等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一、课时安排:

绘画课占40――45%

工艺课占40——45%

欣赏课占15%

 

教学进度表

课周次次

课题

课时

时间

备注

1、摆花样

1课时

9、2

2、变脸的太阳

1课时

9、5

3、多彩的秋天

3课时

9、12

4、多彩的秋天

9、14

5、多彩的秋天

9、19

6、丰幅多彩的生活

2课时

9、21

7、丰幅多彩的生活

9、26

8、花手套

1课时

9、28

9、画自己

2课时

10、10

10、画自己

10、12

9、可爱的家

1课时

10、17

10、美的天空

1课时

10、19

11、美丽的大自然

2课时

10、24

12、美丽的大自然

10、26

12、勤劳的蜜蜂和蚂蚁

2课时

10、31

13、勤劳的蜜蜂和蚂蚁

11、2

14、撕纸游戏

1课时

11、7

15、图图画画

1课时

11、9

16、玩泥沙

2课时

11、14

17、玩泥沙

11、16

17、我的手

1课时

11、21

18、一盘小吃

2课时

11、23

19、一盘小吃

11、28

19、字母娃娃

1课时

11、30

20、玩纸偶

2课时

12、5

21、玩纸偶

12、7

21、早餐

1课时

12、12

22、做玩具

2课时

12、14

23、做玩具

12、19

24、小彩灯

2课时

12、21

25、小彩灯

12、26

考试

1课时

12、28

 

9月2号

摆花样9、2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显性内容和目标

知道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会使普通造型更具有艺术美感,会有选择地将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出自己想表现的图形。

隐性内容和目标

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大胆创新。

并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

重点

认识、发现身边的日常用品等各种物象的外形、色彩特点,利用这些物体排列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学

难点

有选择地利用物体的形与色进行排列组合。

作业

要求

用你身边的物体拼一拼、摆一摆看谁摆得最漂亮。

学习

材料

各种自然物(水果、花生、豆子、花、树叶、石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教师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品,你们高兴吗?

出示礼品:

各种糖果随手仍在投影仪上。

问:

你们看这是什么?

他们这样呆在这里很乱,谁能上来摆一摆。

让他们呆得更舒服一些,也更漂亮一些?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是这样,随意放就很乱,动手摆一摆就美观。

不信,你们看(课件)。

2、欣赏课件里的摆花样。

3、教师出示课题——摆花样。

并请学生为老师摆一组花样作为礼物(要求是:

可以用材料袋里的材料,也可以用你铅笔盒里的所有用具来摆)

4、织一个小比赛。

要求:

可以用你自己带的东西也可以用“百宝箱”里的用具设计拼摆一个美丽的花样,看谁摆的最漂亮。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并请两组同学到前面进行拼摆。

其它同学欣赏。

学生到实物投影前摆一摆

其它同学构思欣赏。

 

欣赏课件——摆花样

学生为老师设计礼物:

用铅笔盒里的用具摆花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提意见

学生比赛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交流

 

欣赏

评述

自由的互相欣赏,评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花样。

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启发思维: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摆花样?

课下可以试一试。

课后

反思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摆出来的花样也非常丰富,有花朵、有风景画、有人物,千姿百态,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的动手能力,这说明,一、课件发挥了作用。

二、教师引导到位。

只是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还有待继续培养。

板书

设计

摆花样

 

9月5日

变脸的太阳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显性内容和目标

熟悉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绘画或剪、撕、拼贴的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的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隐性内容和目标

让学生探索在同样的圆形下,用剪贴与绘画

教学

重点

用绘画或剪纸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

难点

在绘画或制作剪贴画中造型设计的多种变化、新颖、色彩选择富于个性

作业

要求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太阳的脸变一个样。

学习

材料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及橡皮泥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设问:

你们说人的脸会变吗?

2、你能快速演示几种脸的变化吗?

3、人的脸是可以变的,那么太阳的脸可以变吗?

怎么变?

4、用形象的语言讲述后羿射日的故事

设问:

故事中的太阳兄弟们都长得什么样?

5、选九个有代表性的太阳贴在黑板上。

欣赏、设问:

还有那部分能够变?

6、你最想让他怎么变,用你的方法表现出来告诉同学们好吗?

1、小组讨论

个别学生发言且表演。

2、学生练习

3、学生讨论

发言

4、学生绘画制作

 

欣赏

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用人脸的变化加深对太阳脸变化的理解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信息交流

 

抓住表现重点

欣赏

评述

1、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互相欣赏

2、选是个太阳做成头饰,让学生表演后羿射日的故事。

这节课,我给学生展示了大量的有关太阳形态的资料,对学生很有启发,并且学习兴趣极其浓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敢想、敢说、敢表现,想象力丰富,画出了许多新颖奇特的太阳形象并富有表情。

但也有少数学生,思想懒惰,不愿动脑去想,只把平常学过的太阳画了下来。

对待这些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勇敢、动脑,使他们很快进步。

板书

设计

变脸的太阳

学生画的十个太阳

200年9月12日星期三

 

多彩的秋天

课时

3课时

显性内容

和目标

秋天里自然界的主要颜色——红、橙、中黄。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隐性内容

和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秋天的美。

教学

难点

表现秋天的方法。

作业

要求

说说秋天画画秋天

学习

材料

表现秋天的各种资料,水粉、彩色复印纸、色卡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

(1)

(2)(3)](讲故事)有一天,老师带同学们到野外去寻找秋天。

小刚说:

“秋天是蓝色的”,小兰说:

“秋天是黄色的”,丽丽说:

“秋天是红色的”。

你们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

[课件(4)](多彩)板书:

多彩的秋天

问:

在多彩的秋天里主要的颜色是哪些?

(中黄、橙、红)

二、欣赏秋天的景象。

(个别画面问:

主要颜色是什么?

请大家欣赏秋天的景象[课件(5)—(12)],同学们大都住在城里,还有许多农村秋天的景象你们不常看到[课件(13)—(19)]。

问:

喜欢秋天吗?

最喜欢哪些景象?

看完这些秋天的景象,想和老师说些什么?

能用一句话赞美秋天吗?

谁知道都有哪些节日在秋天?

(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这些节日更为秋天增添喜气。

三、秋天的表现方法。

这么美的秋天,用什么办法可以表现呢?

同桌相互说说。

问:

你们想出了什么方法?

当你表现秋天时,主要选择色卡中的哪些颜色?

(出示色卡)为什么?

(红、橙、黄可以代表秋天的颜色)

现在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表现秋天?

表现秋天的什么?

只要同学们动脑筋,就会想出许多方法。

下面同学们看看农民是怎样表现秋天的?

[课件(20)—(24)],再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现的?

[课件(25)—(30)],下面我们就要看看XX班的同学们是怎样表现的?

看谁的方法最新颖。

开始行动吧!

(放音乐——《秋韵》

伴奏)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介绍作品。

(利用实物投影)

谁到前边介绍自己的作品?

能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吗?

还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边来?

高高举起。

在座的同学也将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六、小结。

(出示树叶贴画)

你们看这幅画是用什么粘贴的?

喜欢吗?

星期天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采集,但可要注意不要乱踏草坪、乱折树枝。

 

1、学生听教师讲故事。

 

2、谈秋天的特点

在录像中找答案引导学生观察秋天里自然界给人印象最深的颜色,总结出红、橙、中黄等颜色。

 

3、欣赏秋天的景象。

 

4、谈欣赏秋天景象后的感想

用一句话赞美秋天

了解秋天里的节日

 

讨论秋天的表现方法及选择的颜色

 

说说自己表现秋天的

方法

 

欣赏农民是怎样表现秋天的、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作画

介绍自己的作品

 

欣赏树叶贴画

引入

 

培养观察习惯

 

发散思维

 

 

欣赏

评述

1、师生将各组粘贴的“秋天的树”组织在一起,形成“小树林”。

共同欣赏,体会用颜色能表现出我们对秋天的感受。

2、请学生用一句话或一首小诗赞美秋天。

3、赏析画家用色彩表现秋天的作品。

 

 

 

 

今天的《多彩的秋天》一课上完了,我的心情非常不好。

因为这节课上的很不理想,主要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讲授部分,老师让学生谈谈欣赏秋天景象后的感想时,学生的回答很令人失望,有的说:

“祝老师节日快乐!

”,有的说:

“老师您辛苦了”,还有的说:

“老师您真漂亮”。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学生,错就错在了自己设计的问题上。

这节课是继一

(2)班后的第二节课,在给一

(2)班上次课时,学生们欣赏完秋天的景象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喜欢秋天吗?

喜欢秋天的什么?

看完这么多秋天景象的图片,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能用一句话赞美秋天吗?

谁知道秋天里都有哪些节日?

”。

前两个问题比较顺利,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脱离了老师设计问题的本意,如果学生是高年级,第三个问题应是:

“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但现在授课对象是一年级学生,我怕他们不懂什么是感受,因此将问题改成了“看完图片,想和老师说些什么?

”结果学生说:

“我想画秋天”,“我想贴秋天”,按说学生这样回答也可以,可后边我还安排着研究表现秋天的方法一环节,这里出现就与后边重复了。

因此,上完一

(2)班的课后,我就将这个问题移到了“秋天里都有哪些节日?

”的后边,我想如果下一个班学生还这样回答,正好与讨论表现方法一环节衔接。

但我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让学生和老师说些什么之前的问题是:

“秋天有哪些节日”,学生回答了:

“国庆节、中秋节、教师节”等后,再回答这个问题,自然就出现了“老师辛苦了”、“祝老师节日快乐”等答案。

本节课不理想的第二方面,是学生作画环节。

本来学生在讨论表现方法时,有许多种,但作画时,学生没发挥出来,只有个别学生运用了粘贴方法。

这一点,分析起来还是老师的原因,学生从没用过水粉表现,这节表现秋天的画面如果用水粉点,不但速度快,而且效果还好。

于是,我就为学生准备了几盒水粉,并告诉学生谁想用请举手,没想到学生的好奇心强,除了个别人没举手,都抢着用水粉颜料,结果,本来想用其它方法的,也不用了,有些学生甚至停止了画笔,就等着用水粉,结果,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秩序很乱。

这些都说明教师备课不细,没有考虑这么多。

第三个存在的问题是:

学生画完画不但到前边去介绍,有的学生画的非常好,就是不敢到前边去,我设计了七、八分钟展示作品的时间,只有两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其它学生任凭老师怎样鼓励都不到前边来,致使课堂气氛显得不活跃。

我想,这还是平时老师对学生训练的不够,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总体分析,这节课存在问题的原因都在于老师,我要认真修改教案,力求在后几个班取得较好的效果。

板书

设计

多彩的秋天

红橙黄

9月14日星期五

 

第二节:

教学

目标

通过画一画秋天里的趣事,进一步表现多彩的秋天。

作业

要求

画一幅表现“多彩的秋天”的秋天里的趣事。

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1.师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

结合大家带来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师生讨论如何画一幅表现“多彩的秋天”的画。

5.个人或集体共同完成一幅秋天的作业。

6.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

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课后进行表现。

根据课前准备的工具、材料(纸团、毛笔、水粉……)。

小组研究:

①第20、21页上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②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秋天的色彩?

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出秋天的色彩。

 

引入课题

 

分析问题的方法

认识表现秋天的主要颜色。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研究问题的能力。

 

思维拓展

欣赏

评述

展示学生作业欣赏

教师小结

课后

反思

学生用了多种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多姿多彩,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

 

多彩的秋天

(二)

展示学生作品

 

9月19日星期三

第三节

教学

目标

通过用彩纸贴一贴多彩的秋天,在进一步表现秋天的同时,锻炼学生剪、撕、贴的能力。

作业

要求

用剪、撕、贴的方法制作一幅表现“多彩的秋天”的故事。

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

设计

 

1.师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

结合大家带来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学生以上节课的作业为背景,用粘贴、绘画或贴画结合的方法表现秋天里的趣事。

5.教师播放表现秋天的音乐。

6.小结:

同学之间相互观摩作业,并结合自己的作品抒发对秋天的感受。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

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课后进行表现。

教师辅导:

利用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业及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表现方法,如果采用的是粘贴或贴画结合的表现形式,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主要景物、人物与背景的颜色要区别开。

 

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美。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欣赏

评述

展示学生作业欣赏

教师小结课后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课后

反思

学生用了粘贴的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色彩和情趣,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但仍有些作品的人物与背景的颜色没有区别开,且学生的粘贴速度较慢,有没完成作业的现象。

 

多彩的秋天(三)

展示学生作品

 

9月21日

丰富多彩的生活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回忆半年来的小学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

选取生活片断进行艺术表现。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

重点

各种生活情节的回忆和表现内容的选择

教学

难点

选择适合自己表现的生活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表现。

作业

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学习

材料

根据自己的需要准备彩笔、油画棒、水彩、水粉或剪刀、胶水等

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1、教师启发思考:

我们从幼儿园走入学校已经半年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给你印象最深或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论

教师利用投影或录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回忆。

3、学生打开书40页,欣赏小朋友的丰富生活。

并结合教师出示的范画,说一说怎样表现我们的生活?

4、小组谈论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

5、学生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

回忆半年的生活,感受小学生活的美好。

并把这种美好的生活表现出来。

欣赏

评述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互相介绍。

拓展:

还有哪些活动给你的印象最深?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试试看!

课后

反思

这是一节回忆性的创作课。

学生思维积极踊跃,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学生的作品虽有些单一,全是画的。

但表现的却丰富多彩。

板书

设计

丰富多彩的生活

有代表性的范画

9月28日星期五

花手套

课时

1课时

显形内容

手套的用途、手套的外形。

设计花纹。

(粘贴、绘画)

隐性内容

锻炼学生适形造型的能力,培养设计能力,树立学生表现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这一课的重点,在于美化手套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手套外形的构思与设计

作业要求

我们一起来作花手套,比一比,谁做的最好看?

学习材料

纸张、剪刀、胶棒、绘画工具。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带着一幅纸做的漂亮手套进入教室,问学生漂亮不漂亮。

谁能猜一猜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作提示性演示

你自己的手套是什么样子的?

举起来让同学们看一看。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手套?

如果把它做出来需要怎样做

宣布竞赛规则:

每人只做一只小手套,比一比谁的最漂亮。

要求:

形状和花纹要独特,颜色搭配要合理,制作的还要干净整齐。

学生很高兴,答:

漂亮。

猜做法

认真观看

展示自己的手套,同时欣赏别人的手套。

根据记忆发言

小组讨论,互相补充意见

 

听清要求,比赛开始

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

 

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欣赏

评述

2、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

3、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送他一颗小星星。

4、自由结组做游戏。

课后

反思

开放式的教学,一节成功的课。

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制作出来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很喜欢这节课。

板书

设计

花手套

几种有代表性的资料

10月10日星期三

画自己

课时

2课时

显性内容

和目标

学生能够细致地观察和回忆自己的特点,能够大胆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让同学们通过作品认识自己。

隐性内容

和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观,注意自己在社会中一言一行的影响。

教学

重难

启发学生观察、回忆并最终表现出自己的最主要特征和特点,可以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图片与学生五官的特点之间进行比较启发。

作业

要求

把可爱的你画出来让同学认识你

学习

材料

所以可以使用任何学生能够运用的绘画表现方式,如彩色墨水笔、油画棒、粉笔、甚至水彩或水墨画均可。

也可以运用拼贴画或电脑绘画的方式。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你们看一看这是谁?

逐步画出自画像:

头形——眼睛——鼻子——嘴——头发

介绍自己:

这就是我,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小辫,圆圆的脸,小鼻子小嘴巴……你说像吗?

2、如果要想把人画像,都要把那些地方画好?

3、你长得什么样向同座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4、与同学一起分析几个同学的脸形特征

5、你自己的脸形是什么形状的?

把你自己的样子画下来介绍给同学好吗?

 

观察老师的自画像,听介绍,并给老师提意见。

(老师的眼睛是大的、头发长但没疏小辫…)

——头形、眼睛、鼻子、嘴和头发都要画像

用小镜子观察自己并向同学作介绍

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学生活动,可以互相提意见

 

学会观察方法

观察分析的方法

 

团结合作

欣赏

评述

把自己的画像剪下来贴在黑板上组成一个整体,一起欣赏。

教师进行友爱教育

课后

反思

学生画的非常有特点,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学生画出了自己丰富的表情,又哭的,有笑的,有做鬼脸的,画面生动有趣。

不足之处是:

自己脸型特征画的不准确,长的不长,圆的不圆,还有同学构图小,如果引导学生观察脸型再仔细一点,或画脸型时,将笔放慢,该圆的圆,该方的方,这样,效果可能就好了。

 

板书

设计

画自己

教师演示

学生画像

10月17日星期三

可爱的家

课时

1课时

显性内容

和目标

初步了解家具的不同特点,并能用水彩笔、彩纸等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家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隐性内容

和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学习方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的家,风格会不同。

教学

重点

回忆自己的家,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

难点

难点:

家具的不同特点的表现及画面的组织。

作业

要求

小组合作绘画或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