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91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docx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全册备

1、对美术学科标的理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教学内容

(1)欣赏

(2)工艺美术

(3)绘画习作

(4)绘画创作

()实践活动

3、教学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音乐等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

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1

 

图图画画我得手

 

2

 

2

 

玩泥沙摆花样

 

2

 

3

 

变脸的太阳画自己

 

2

 

4

 

找妈妈早餐

 

2

 

美的天空做玩具

 

2

 

6

 

十一放假

 

2

 

7

 

可爱的家

 

2

 

8

 

撕纸游戏

 

2

 

9

 

勤劳的蜜蜂和蚂蚁

 

2

 

10

 

期中检测

 

2

 

11

 

多彩的秋天

 

2

 

12

 

多彩的秋天(3)字母娃娃

 

2

 

13

 

花手套

 

2

 

14

 

丰富多彩的生活

 

2

 

1

 

玩纸偶北京小吃

 

2

 

16

 

美丽的大自然

 

2

 

学期目标:

达标率100%优秀率87%平均分90

 

9月1日

 

涂涂画画

时:

1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学习中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初步体验工具、材料的基本特性。

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趣味性与工具材料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颜色的使用方法。

作业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涂一涂、画一画,感受绘画的乐趣。

学习材料:

图画纸、宣纸、板刷、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棉签等。

教学过程:

1、设问:

你喜欢画画吗?

用什么用具画过?

2、认识常用的绘画用具:

毛笔、铅笔、彩笔、油画棒、水粉等。

3、让学生打开书。

问:

你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画画的?

你还能想出别的方法吗?

4、打开本组的“百宝箱”看一看都有什么用具,每钟用具都怎么使用?

可以试一试

、找几名同学到黑板前试一试

6、板书题宣布要求

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画一幅画。

欣赏评述:

1、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互相欣赏。

2、你学会了几种绘画方法?

还想试试那种方法画一画?

愿意和同学一起画吗?

3、教师简单小结

板书设计:

 

涂涂画画

 

学生画一画

 

9月日

 

我的手

时:

1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手在人类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通过对手的表现与联想,初步感受、体验线、形、色及不同材料的表现力。

在玩玩、做做游戏般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手在人类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及其基本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手。

作业要求:

每个同学在自我介绍后画一只美丽的小手,送给你的朋友。

学习材料:

大号颜料盘数个、颜料、彩笔、油画棒等水桶毛巾

教学过程:

1、问: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手

(2)你喜欢你的小手吗?

为什么?

——喜欢,因为……小手能干什么?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能帮我们做很多很多事情,小手还能表演节目呢。

(1)谁能带大家说一首有关小手的儿歌?

都把手举起看谁表演得最出色!

小小一双手,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四五,十九八七六。

团结又协作,看谁最优秀!

(2)(放录音歌曲:

找朋友)——师生一起表演唱

请你们注意看一看,我们的手都做什么啦?

握手——握手表示什么呀?

——友好,(敬礼——敬礼表示什么呀?

一礼貌)——手可以帮我们传递情感。

再见——手还可以帮我们表达语言。

除了“再见”之外,小手还能表达什么别的意思吗?

——

今天我们就介绍自己的手——出示题:

“我的手”

想一想,手除了做事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作用吗?

(3)手影造型:

A老师启发:

你们表演得真不错,刘老师也想表演一下,看!

我的手变成什么啦:

一一小鸟。

B学生活动:

有同学可忍不住了,自己也想变一变,好!

谁愿意上试试?

嚯,看我们的动物大世界!

有蜘蛛、小狗、牛、孔雀、狐狸、螃蟹……为我们的动物大世界鼓鼓掌吧!

你的手长的什么样呢?

你怎样才能把它表现出呢?

(4)集体参与探究表现方法:

①我们先看看你们桌上都有什么工具材料?

——有水彩笔、水粉颜料、泥,用手按按泥,它是硬的还是软的?

——软

的,桌上还有几张白色图画纸。

②现在请你打开书P4,看一看书上的照片,想一想,你怎样利用桌上的工具材料表现手呢?

想试一试吧,那我要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巧,而且清楚地表现出小手?

特别是用泥表现的时候。

好,开始。

③学生活动。

欣赏评述:

1、评析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举起,让同学欣赏欣赏。

注意展现方法独特作品精致的作品。

2、谁说说你觉得谁的画表现得新颖,给我们介绍介绍。

3、欣赏画家笔下的手:

板书设计:

 

我的手

 

优秀学生作品展示

 

9月12日

玩泥沙

时:

1时

教学目标:

知道泥沙是自然界中可塑性的造型媒材,并初步尝试、学会一两种造型方法。

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了解自然、珍惜和保护自然资。

教学重点:

体验泥沙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采用一两种方法塑造出新的形象。

学生准备:

根据条准备泥或沙及相应的活动用具。

如铲子、瓶子、罐子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泥或沙。

设问:

你们看这是什么?

看到它你们最想做什么?

自由发言。

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它们的想法。

根据自己的想法几个人一组大胆玩。

三、问一问他们都做了什么,并让他们举起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请学生打开书看一看别的小朋友还用了那些方法让泥沙变了一个样?

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试一试!

四、续玩

五、欣赏评述

1、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作品

2、拓展:

欣赏世界沙雕艺术激励学生继续探究

后反思:

因受条的限制,学生只玩了泥。

但他们的泥作品制作精致,有思维有创新。

下了还忆尤未尽。

 

泥沙

板书设计:

 

9月13日

摆花样

时:

1时

教学目标:

知道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会使普通造型更具有艺术美感,会有选择地将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出自己想表现的图形。

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大胆创新。

并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发现身边的日常用品等各种物象的外形、色彩特点,利用这些物体排列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学难点:

有选择地利用物体的形与色进行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

各种自然物(水果、花生、豆子、花、树叶、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了一些礼品,你们高兴吗?

出示礼品:

问:

你们看这是什么?

他们这样呆在这里很乱,谁能上摆一摆。

让他们呆得更舒服一些,也更漂亮一些?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是这样,随意放就很乱,动手摆一摆就美观。

不信,你们看()。

二、欣赏里的摆花样。

三、、教师出示题——摆花样。

并请学生为老师摆一组花样作为礼物(要求是:

可以用材料袋里的材料,也可以用你铅笔盒里的所有用具摆)

织一个小比赛。

要求:

可以用你自己带的东西也可以用“百宝箱”里的用具设计拼摆一个美丽的花样,看谁摆的最漂亮。

四、欣赏评述:

自由的互相欣赏,评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花样。

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启发思维: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摆花样?

下可以试一试

后反思: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堂气氛活跃,摆出的花样也非常丰富,有花朵、有风景画、有人物,千姿百态,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的动手能力,这说明,一、发挥了作用。

二、教师引导到位。

只是在资的开发与利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还有待继续培养。

板书设计:

摆花样

 

9月19日

 

变脸的太阳

时:

1时

教学目标:

熟悉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采用绘画或剪、撕、拼贴的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的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让学生探索在同样的圆形下,用剪贴与绘画

教学重点:

用绘画或剪纸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难点:

在绘画或制作剪贴画中造型设计的多种变化、新颖、色彩选择富于个性

学习材料: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及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1、设问:

你们说人的脸会变吗?

2、你能快速演示几种脸的变化吗?

3、人的脸是可以变的,那么太阳的脸可以变吗?

怎么变?

4、用形象的语言讲述后羿射日的故事

设问:

故事中的太阳兄弟们都长得什么样?

、选九个有代表性的太阳贴在黑板上。

欣赏、设问:

还有那部分能够变?

6、你最想让他怎么变,用你的方法表现出告诉同学们好吗?

欣赏评述:

1、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互相欣赏

2、选是个太阳做成头饰,让学生表演后羿射日的故事。

后反思:

这节,我给学生展示了大量的有关太阳形态的资料,对学生很有启发,并且学习兴趣极其浓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敢想、敢说、敢表现,想象力丰富,画出了许多新颖奇特的太阳形象并富有表情。

但也有少数学生,思想懒惰,不愿动脑去想,只把平常学过的太阳画了下。

对待这些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勇敢、动脑,使他们很快进步。

板书设计:

 

学生画的太阳

 

9月26日

画自己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细致地观察和回忆自己的特点,能够大胆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让同学们通过作品认识自己。

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观,注意自己在社会中一言一行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观察、回忆并最终表现出自己的最主要特征和特点,可以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图片与学生五官的特点之间进行比较启发。

教学准备:

所以可以使用任何学生能够运用的绘画表现方式,如彩色墨水笔、油画棒、粉笔、甚至水彩或水墨画均可。

也可以运用拼贴画或电脑绘画的方式

教学过程:

1、你们看一看这是谁?

逐步画出自画像:

头形——眼睛——鼻子——嘴——头发

介绍自己:

这就是我,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小辫,圆圆的脸,小鼻子小嘴巴……你说像吗?

2、如果要想把人画像,都要把那些地方画好?

3、你长得什么样向同座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4、与同学一起分析几个同学的脸形特征

、你自己的脸形是什么形状的?

把你自己的样子画下介绍给同学好吗?

欣赏评述:

把自己的画像剪下贴在黑板上组成一个整体,一起欣赏。

教师进行友爱教育

板书设计:

 

画自己

 

教师演示

学生画像

 

教学反思:

学生画的非常有特点,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这节的成功之处,就是学生画出了自己丰富的表情,又哭的,有笑的,有做鬼脸的,画面生动有趣。

不足之处是:

自己脸型特征画的不准确,长的不长,圆的不圆,还有同学构图小,如果引导学生观察脸型再仔细一点,或画脸型时,将笔放慢,该圆的圆,该方的方,这样,效果可能就好了。

 

9月27日

美的天空

教学目标:

了解天空丰富的色彩变化,有关天空的基本知识及美丽传说。

根据欣赏和自己对天空的印象,发挥想象及大胆表现出自己对天空的所感所想。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及材料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画面,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

同时在欣赏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环境的热爱之情,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天空的美丽与神奇,初步了解有关天空的知识、传说,观赏天空色彩的丰富变化。

根据自己对天空的认识及想象,把美丽的天空表现出。

教学难点:

天空上的物体形象容易概念化,画面组织容易散乱。

教学材料:

彩笔、油画棒或水彩、水粉等

教学过程:

1、放一段(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录像。

问:

你们知道这是在那里发生的故事吗?

是真的吗?

2、那你们知道天上都有什么吗?

是怎么知道的?

3、再放一段(太空的奥密)的录像片

4、你能编一个新的天空中的故事吗?

(出示一些天体的图片共学生参考)

、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现出吧!

欣赏评述:

互相欣赏完成的作品,自己评价自己的画,说一说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板书设计:

 

美的天空

 

天体图片

 

后反思:

这节上得不成功。

因为没能让学生看上录像,光靠形容学生理解的不充分所以在作业内容上没能体现创新性。

学生没有把天空中的故事表现出,只是将天空有的物体罗列在画纸上,让人感觉非常零散。

今后老师在黑板上出事资料时应慎重,否则学生就会挨个的临摹,最后的效果就是罗列。

 

10月11日

撕纸游戏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撕纸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装饰形式。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并用撕纸打扮自己和我们周围的同学;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用撕纸的形式装饰自己和我们身边的同学。

教学难点:

撕纸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报纸、彩色纸、挂历纸、皱纹纸等多种纸材;胶棒、剪刀等。

教学过程:

1、(教师带着头饰走进教室)

问: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漂亮吗?

为什么?

2、继续问:

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3、出示题并放录像欣赏其它纸作品

你知道这些纸作品是用什么手法制作出的吗?

你试试看!

教师示范撕纸方法

继续启发学生思维:

撕纸除了可以做头饰,还可以做什么装饰自己?

将用撕纸做的项链、手链、裙子、衣服等分别给学生穿戴上并粘贴好,使学生感受撕纸装饰的美;

(观看)看那些小朋友是怎样用撕纸装饰自己的;

公布本节游戏要求:

每组找一个同学当代表,并用撕纸的方法把她打扮起,参加今天的时装表演赛。

欣赏评述:

被装扮的学生时装表演,其它同学享受成功的喜悦、欣赏。

板书设计:

 

撕——————游戏

教学反思:

他们装扮的作品虽然有些凌乱,但却别具一格,充满了他们的创造,和劳动。

整节的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制作积极认真。

 

10月12日

勤劳的蜜蜂和蚂蚁

教学目标:

蜜蜂——昆虫类。

结构为头、胸、腹,胸部上有两对翅,下有三对足。

群居。

蚂蚁——昆虫类。

结构为头、胸、腹、足(三对)。

群居、多型及生活特点。

蜜蜂或蚂蚁的基本结构及画法。

蜜蜂飞行或蚂蚁爬行时的基本动态。

吃苦耐劳,热心为群体工作,不怕困难,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身体的基本结构、形象、三对足的位置及蜜蜂飞行蚂蚁行走,觅食、独立或合作的动态。

教学难点:

蜜蜂与花、蚂蚁与食品,环境背景的关系,整体完成一幅画的构图安排,合作觅食的表现。

教学准备:

彩色水笔、油画棒或钉子、笔帽、筷子、油墨等。

教学过程:

第一时

设问:

你们家里谁最勤劳?

为什么?

那你知道在动物王国里谁最爱勤劳吗?

为什么?

 

你知道蜜蜂什么样,是怎样生活的吗?

他住在哪里?

放录像或演示电脑——勤劳的小蜜蜂

学习蜜蜂的基本画法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吗?

除了这些他们还会干些什么呢?

把你们的想法画出讲给大家听好吗?

画一幅合作工作的勤劳小蜜蜂的作业。

要求:

1.

(1)画出几只有不同劳动动态的小蜜蜂。

(2)表现出蜜蜂勤劳工作的场面。

(3)添加环境背景完成。

2.可以发挥想象画出蜜蜂王国的生活与工作情景。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

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表扬鼓励

板书设计:

勤劳的蜜蜂

 

图片

 

学生

 

作品

后反思:

这节学生画出的蜜蜂大多是没有故事情节的单一形象,但他们对蜜蜂装饰的非常漂亮,整体画面效果很好。

10月19

第二时

你知道在动物王国里除了蜜蜂

以外还有谁最爱勤劳吗?

为什么?

 

你知道蚂蚁什么样,是怎样生活的吗?

他住在哪里?

放录像或演示电脑——勤劳的小蚂蚁

学习小蚂蚁的基本画法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吗?

除了这些他们还会干些什么呢?

把你们的想法画出讲给大家听好吗?

画一幅合作工作的勤劳小蚂蚁的作业。

要求:

1.

(1)画出几只有不同劳动动态的小蚂蚁。

(2)表现出小蚂蚁勤劳工作或的场面。

(3)添加环境背景完成。

2.可以发挥想象画出小蚂蚁王国的生活与工作情景。

欣赏评述: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

教师小结表扬鼓励

板书设计:

勤劳的蚂蚁

 

图片

 

学生

 

作品

后反思:

这一学生表现的基本成功。

有部分学生的画面比较生动,能让观者看出小蚂蚁在做什么?

并且色彩搭配的也较鲜艳,形象大方,构图饱满。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只是将蚂蚁的基本结构画出,没有进行想象,让人感觉画面内容有些死气,还有个别学生,将蚂蚁身上画上许多花纹,但在涂色时,却没有变换颜色,结果,物象就是一种色,也给画面的整体效果减了彩,如果引导到位,这些现象就可能避免了,因此,下次再讲此时,我要研究如何引导的问题。

 

10月20

多彩的秋天

教学目标:

秋天里自然界的主要颜色——红、橙、中黄。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

表现秋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表现秋天的各种资料,水粉、彩色复印纸、色卡等。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1)

(2)(3)](讲故事)有一天,老师带同学们到野外去寻找秋天。

小刚说:

“秋天是蓝色的”,小兰说:

“秋天是黄色的”,丽丽说:

“秋天是红色的”。

你们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

[(4)](多彩)板书:

多彩的秋天

问:

在多彩的秋天里主要的颜色是哪些?

(中黄、橙、红)

二、欣赏秋天的景象。

(个别画面问:

主要颜色是什么?

请大家欣赏秋天的景象[()—(12)],同学们大都住在城里,还有许多农村秋天的景象你们不常看到[(13)—(19)]。

问:

喜欢秋天吗?

最喜欢哪些景象?

看完这些秋天的景象,想和老师说些什么?

能用一句话赞美秋天吗?

谁知道都有哪些节日在秋天?

(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这些节日更为秋天增添喜气。

三、秋天的表现方法。

这么美的秋天,用什么办法可以表现呢?

同桌相互说说。

问:

你们想出了什么方法?

当你表现秋天时,主要选择色卡中的哪些颜色?

(出示色卡)为什么?

(红、橙、黄可以代表秋天的颜色)

现在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准备怎样表现秋天?

表现秋天的什么?

只要同学们动脑筋,就会想出许多方法。

下面同学们看看农民是怎样表现秋天的?

[(20)—(24)],再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现的?

[

(2)—(30)],下面我们就要看看XX班的同学们是怎样表现的?

看谁的方法最新颖。

开始行动吧!

(放音乐——《秋韵》伴奏)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介绍作品。

(利用实物投影)

谁到前边介绍自己的作品?

能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吗?

还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边?

高高举起。

在座的同学也将作品举起,给大家看看。

六、小结。

(出示树叶贴画)

你们看这幅画是用什么粘贴的?

喜欢吗?

星期天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采集,但可要注意不要乱踏草坪、乱折树枝。

欣赏评述:

1、师生将各组粘贴的“秋天的树”组织在一起,形成“小树林”。

共同欣赏,体会用颜色能表现出我们对秋天的感受。

2、请学生用一句话或一首小诗赞美秋天。

3、赏析画家用色彩表现秋天的作品。

板书设计:

 

多彩的秋天

红橙黄

 

后反思:

10月27

第二节:

1.师生在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

结合大家带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师生讨论如何画一幅表现“多彩的秋天”的画。

.个人或集体共同完成一幅秋天的作业。

6.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

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后进行表现。

根据前准备的工具、材料(纸团、毛笔、水粉……)。

小组研究:

①第20、21页上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方法画出的?

②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秋天的色彩?

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出秋天的色彩。

欣赏评述:

展示学生作业欣赏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多彩的秋天

(二)

后反思:

学生用了多种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多姿多彩,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

11月7

第三节

1.师生在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

结合大家带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学生以上节的作业为背景,用粘贴、绘画或贴画结合的方法表现秋天里的趣事。

.教师播放表现秋天的音乐。

6.小结:

同学之间相互观摩作业,并结合自己的作品抒发对秋天的感受。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

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后进行表现。

教师辅导:

利用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业及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表现方法,如果采用的是粘贴或贴画结合的表现形式,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主要景物、人物与背景的颜色要区别开。

欣赏评述:

展示学生作业欣赏教师小结后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板书设计:

多彩的秋天(三)

 

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学生用了粘贴的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色彩和情趣,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但仍有些作品的人物与背景的颜色没有区别开,且学生的粘贴速度较慢,有没完成作业的现象。

 

11月14日

字母娃娃

 

 

1时

 

 

显性内容与目标

 

用自己的肢体或想象,表现字母曲线的创意、设计。

通过本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

重点

 

完成用娃娃的多种动态、姿势组成不同的字母。

 

教学

难点

 

字母形象的贴切与生动。

 

作业

要求

 

字母是我们的好伙伴,用什么办法把他们变成娃娃?

 

学习

材料

 

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以一个小魔术引入题:

1、出示字母A、B

2、变成两个字母娃娃

1、又变成字母A、B

如此反复几次让学生看

你能把这两个娃娃的动作表演给同学看吗?

你们还学过哪些字母吗?

你能把他们也变成字母娃娃吗?

表演一下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