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190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框架柱阳角控制

现状分析——由于框架柱模(木模)周转次数较多以后,阳角处拼装时容易因木模磨损原因造成拼缝补密实,浇捣时阳角易漏浆。

最后形成砂角且阳角不顺直,影响了柱面的平整度。

 

改进——为了解决柱模阳角拼缝不密实易漏浆的质量通病,对柱模进行改进。

以框架矩形柱为例,模版采用12mm厚层板,面铺钉九夹板,相对的两个柱模上的九夹板不满铺,在垂直方向两侧预留2cm,其他两个柱模上九夹板满铺,拼装时形成止口。

柱模阳角拼缝处咬合密实,不易漏浆。

 

实施效果——柱表面平整度、垂直度较好。

阳角棱角分明。

 

2、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控制

为有效的控制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及保证梁角不显砂、不漏浆。

可以用自制的梁夹具对梁侧模进行加固。

自制的梁夹具由φ25螺纹钢,20螺杆、螺帽、薄壁型钢加工而成,此夹具具有刚度强,增大加固点接触面积,加固牢靠的特点,通过对混凝土浇捣质量的提高,则可以解决梁角漏浆、显砂的质量通病。

 

采用φ25螺纹钢时为了保证夹具的刚度,弯起部分打磨平以增加与木枋接触面积,薄壁型钢加工成正方形也是为增加与木枋接触面积,保证加固牢靠。

20螺杆车丝后穿入与φ25螺纹钢焊接的螺帽内,再与薄壁型钢点焊在一起。

丝杆是活动的,可根据不同截面的梁来固定距离。

 

实施效果——梁截面尺寸偏差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梁角顺直,无漏浆现象,显砂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3、楼梯踏步平整度及阴阳角控制

现状分析——在以往施工过程中,我们总是感觉到楼梯阴阳角不好控制,因为踏步侧板与外帮侧板反复周转后材料边角磨损造成拼缝不密实,振捣时易漏浆,拆模后侧面阳角不顺直,再者踏步面不平整,踏步面的阴阳角也较差。

 

改进——对楼梯模板拼装作改进,底模选用12厚层板,踏步侧板选用4cm梁底板,面铺钉一层九夹板(与外帮侧板接触面刨平),在两端各收1cm。

外帮侧板上也面铺钉一层九夹板,此九夹板按成型后楼梯侧面尺寸裁剪成锯齿状,拼装时踏步侧板上预留的1cm正好与外帮侧板的九夹板咬合。

踏步面收光时,操作人员可依据外帮侧板上九夹板水平段进行找平,这样降低了收光时人为因素,提高了收光质量,因而踏步面平整,踏步阴阳角分明。

实施效果——楼梯踏步面平整,阴阳角顺直,可减少抹灰工序。

 

4、现浇楼面平整度的控制

现状分析——一般现浇楼面为找平,装修阶段都要进行地面抹灰,但若施工不当容易形成面层空鼓、起砂等质量通病。

改进——为杜绝楼面抹灰空鼓、起砂这一质量通病,可以通过对现浇楼板混凝土浇捣和收光时的控制使楼面平整度达到可以不抹灰的程度。

 

现浇板混凝土振捣时必须保证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表面找平时,以柱筋上控制线为标志检查找平度辅以水准仪抽测,高出的地方铲平,凹的地方补平,混凝土先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抹平。

为保证抹平质量,要求抹2-3遍。

实施效果——现浇楼面平整度较高,可减少抹灰这一道工序,即节约了工程成本,又杜绝了由地面抹灰而引起的表层空鼓、起砂的质量通病。

 

5、现浇滴水槽

现状分析——目前大多数的滴水槽是抹灰时塑料条形成的,若施工时控制不当,槽口抹灰层易空鼓开裂,反而起不到阻水的作用。

改进——采用现浇滴水槽,即在外墙跳板拼模时将1cm×1cm不锈钢方管用铁钉固定在板底,拆模时取出不锈钢方管则形成滴水槽。

 

实施效果——现浇的滴水槽自然光滑,不会存在因抹灰而引起的开裂现象,且不锈钢方管可反复使用。

 

二、砌体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在质量通病防治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墙体内预埋水电管线

要求——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基本规定明确指出,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和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此项规定是为防止因捶击、乱凿开洞、开槽而引起砌体稳定性差,易产生裂纹这一质量通病。

改进——对于杜绝此项质量通病的做法是在砌块上先用专用机具钻洞,砌筑时将须预埋设的管线穿入砌块上的孔洞,这样避免了砌筑完后再在墙体上开凿管道线路。

此方法关键在于根据管线位置事先计算好砌块的开洞部位。

 

实施效果——水电管线从墙内穿过,避免了因开凿洞(槽)而引起的墙面开裂。

2、保证构造柱马牙槎槎口平整

现状分析——构造柱马牙槎与砌体交接处一般来说模版安装时容易出现拼缝不严,浇捣时漏浆,拆模后现感观差。

改进——在砌体施工时,严格要求构造柱马牙处砌块进退一致,上线通线。

在支模板前用海绵双面胶贴在马牙槎上,防止漏浆。

 

实施效果——从拆模后效果来看,构造柱与砌体咬合处(槎口)没有漏浆,表面观感较好。

 

3、地面预埋管线的保护

要求——直埋于楼板内的水电管线穿出楼板,根部易受机械损伤,应加以保护。

改进——在楼面混凝土浇捣完后,用PVC套管做模具对要予以保护的管线根部进行二次浇灌(砂浆),进行保护以防止管线被机械损伤。

待砌体施工阶段,将保护管线的砂浆块敲碎,即可进行此处墙体施工。

4、现浇混凝土门垛

现状分析——一般而言,柱边门垛皆为120砖砌成,容易形成稳定性差,易沿柱边开裂的质量通病。

改进——配筋的混凝土门垛代替砖门垛,这样就解决了砖门垛稳定性差和沿柱边开裂的质量通病。

实施效果——现浇混凝土门垛与框架柱结合严密,稳定性好。

 

三、结构细部施工措施

主要从预制门(洞)顶过梁、预制空调管洞砼块、预制管洞砼块、预制窗台压顶等四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1、预制门(洞)顶过梁

现状分析——以前的预制门(洞)顶过梁模具是没有底模的,或直接与地面接触或铺垫彩条布。

所以浇捣出来的预制品总是有一面的砼表面光洁度差、纹理不一致。

为了解决以往预制门(洞)顶过梁浇捣成型后出现的几何尺寸不标准、表面光洁度较差的问题,易造成抹灰层过厚引起空鼓开裂的质量通病。

改进——经过改进后的模具由底模、侧模、挡板组成,底模可采用旧梁底板,为保证平整度再铺钉一层九夹板,侧模亦是在旧木枋上铺钉一层九夹板,两侧挡板为九夹板,这样预制门(洞)顶过梁脱模面均与九夹板接触,脱模后砼表面纹理一致。

 

实施效果:

表面纹理一致、光洁度较好,几何尺寸准确。

易于抹灰控制避免空鼓开裂。

 

2、预制空调管洞砌块

现状分析——在以往的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外墙上空调管洞埋设做法是砌体砌至空调管洞处放置PVC管后用转和砂浆包砌,这样一来由于砌模数的原因需要破砖造成整方墙表面观感较差,处理不好还会造成外墙渗漏。

改进——根据不同砌块的模数来为空调管洞量身定做预制空调管洞砼块模具,在浇捣前于模具中央预设PVC管,浇捣完毕后预制砌块初凝时取出PVC管,则形成预制空调管洞砼块。

 

实施效果:

由于预制空调管洞砼块尺寸准确,能够作为砌体的一部分与周边砌块砌筑在一起,灰缝砂浆饱满,解决了容易从此处造成外墙渗漏的质量通病,并且整面墙表面观感较好。

3、预制留洞砼块

门边采用后塞口时,为防止安门时破坏砌体结构,将预制好埋有木砖的混凝土块随洞口同时砌筑。

这时如门边有管线在墙内的情况,则制作预留洞的预制管洞砼块,制作方法同预制空调管洞砼块,既起到木砖的作用,又方便墙内穿线管。

 

4、预制窗台压顶

现状分析——传统的预制窗台压顶配模较为简便,只有一个批水坡度,压顶上的砌块与批水坡之间形成夹角,施工时操作工人不容易将外墙面上的这个夹角缝用砂浆补满,由于灰缝过厚而引起开裂且表面观感较差。

另外压顶收光不当易形成空鼓。

改进——经改进的窗台压顶模具是由底模、侧模、底座和批水压板组成的,底模是在旧梁底板上铺钉九夹板,侧模在旧木枋上铺钉九夹板,底座由两侧挡板和两根栏板组成,底座尺寸为240mm即为压顶锚入砌体内240mm,批水压板由旧木枋钉九夹板与栏板相连接,与底模形成夹角。

浇捣前同样要将模具内壁清理干净并刷脱模剂,用夹具加固。

 

实施效果:

脱模后,预制窗台压顶表面光洁度好、批水坡度自然流畅,可免予抹灰。

两边底座上面坐浆后直接砌砖,灰缝饱满,从而杜绝了空鼓和开裂的可能性。

 

四、混凝土浇筑易产生蜂窝、麻面及振捣不实的管理措施

1、作业班组在振捣混凝土时,应落实有经验的监视人员,并记录在案。

2、对混凝土振捣人员应增加经验、振捣常识的考核与确认,现场振捣人员应为经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经监管人员复验。

3、振捣人员应有足够的储备以方便振捣人员的休息、换班。

4、混凝土下料由振捣作业人员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