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

上传人:冰冰 文档编号:1526198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着力解决好“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至关重要。

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民族复兴的接班人,要始终把思政教育放在首位,把学好思政课当成本职,把抓好思政课当成责任,把讲好思政课当成使命,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抓住“关键点”,凝心聚力逐梦崭新征程。

  找准“出发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群众立场坚定、群众观点强烈、群众感情深厚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群众生活的艰辛疾苦,才能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明白实际工作离群众期待有多少差距。

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把“人民满意”作为干部选用的度量衡,不拘一格选人才、别树一帜用人才。

善于挖掘群众喜欢的人才类型,把群众最支持、最信任的可靠之人选出来,把心中有民、一切为民的爱民之人用起来,从而不断培养出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的群众基础扎实之人,从根本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把握“切入点”,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基层一线是考察识别干部的最好“试金石”,也是锤炼磨砺人才的最好“练兵场”。

要把“知行合一”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善于在重大斗争一线挖掘储备人才,在条件艰苦、矛盾突出、任务繁重的吃劲岗位培养锻炼人才。

要不唯学历唯能力、不论资历论实力、不看职称看成绩、不重身份重实际,把那些在工作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靠前战斗、主动作为、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的人选出来、用起来。

要积极引导鼓励大家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蹲苗历练,在基层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他们在泥泞中匍匐、在风雨中前行、在逆境中成长,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历练和专业训练中增长才干,从源头上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抓住“关键点”,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为谁培养人”是政治方向问题,也是政治信仰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指引着事业的前进方向,而且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

要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借助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契机,着力培养出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为国分忧、为国尽责的尊党信党、爱党护党、忧党为党之人。

要将思政课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把家国情怀注入党员教育及家风家教之中,以此作为纯洁思想、净化灵魂、改进作风的助推器。

要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地讲好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育苗“时代新人”,要探索教育改革创新“落地生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10年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这是对新时代我们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推进取得新成就的高度概括。

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

这充分证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探索改革创新“落地生花”,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育苗“时代新人”,要确保教育教学“精雕细琢”。

习近平强调,强教必先强师。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近年来,多年如一日,把所有精力都投在学生身上,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的张桂梅;开设公开课近2000节、培养三代特级教师、著述数百万字的于漪;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先后培养出80多名法学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高铭暄。

他们的事迹,无不体现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有“精雕细琢匠人心,以身为范树向明”的师风师尚,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育苗“时代新人”,要防止教育评价“好经念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而不是生活在量化打分下的一个个“植物人”,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是方向也是趋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切不可把教育评价“好经”念歪了。

2023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大青年干部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新要求,把思政学习放在首位,坚定信仰、攻坚克难、学思践悟,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拨动“信仰旋律”“奋进鼓点”“奉献和弦”,用智慧和汗水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拨动“一片丹心永向党”的“信仰旋律”,奏出“矢志如一”的坚定。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是党员干部教育学习的“传家宝”和思想行动的“指南针”。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广大青年干部要擎起“理想信念”大旗,切实把握好主题教育的精神内涵,将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精学细读中感悟思想伟力、在学深悟透中筑牢忠诚堤坝,努力萃取思想宝库“精华”,涵养“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气节,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拨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鼓点”,奏响“踔厉奋发”的状态。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

”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斗争的前提、也是担当的根基、斗争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

”广大青年干部要从思想上树立担当意识,以“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责任心一往无前、直面困难,用“响鼓”打破“平庸之念”,用“重锤”击碎“躺平之席”,主动到急难险重一线蹲苗历练、“自找苦吃”,在摸爬滚打中增强本领,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拨动“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奉献和弦”,奏出“甘为人梯”的风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无论是“二十余年扎根深山,一根扁担挑起梦想”的“扁担校长”张玉滚,还是为大山里的孩子守望一生的“支教奶奶”支月英,抑或是“愿做大山里的一盏灯”的“校长妈妈”张桂梅……他们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的政治品格,充分彰显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生境界。

广大青年干部要见贤思齐,以榜样为镜,磨砺心志,懂得静心,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勇于发扬甘做“铺路石”、甘架“凌云梯”、甘当“孺子牛”的精神,劳苦之事争先,名利之事退让,奉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和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