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一阶段测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6286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5第一阶段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第一阶段测试.docx

《5第一阶段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第一阶段测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第一阶段测试.docx

5第一阶段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刑法部分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行政法规中经常规定:

某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我国行政法规也可以规定犯罪和刑罚

B.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诈骗罪。

因为该规定没有明确描述诈骗罪的罪状,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

C.死刑因为被许多国家视为残虐的刑罚而被废除,因此我国刑法典保留死刑,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D.如果刑法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判处刑罚”,这种规定属于绝对不定刑的规定,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2.下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有()

A.甲重伤乙,乙昏迷在海滩,甲离去,乙被海浪卷走

B.丈夫在外赌博回家,妻子不让丈夫进门。

丈夫一直站在门外认错,后冻死门外

C.甲为了拿乙取乐,扔一百元到湖里,乙跳入捡拾,被淹死

D.甲杀乙致乙昏迷在屋里,其间发生地震,导致乙死亡

3.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

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

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

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4.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5.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警察接到报案:

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

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

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

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

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

乙躺在血泊中。

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

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

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

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6.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C.“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D.“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7.王某(13周岁)强奸了妇女后又杀害妇女,逃到朋友李某(17周岁)处寻求躲藏。

李某收留了王某,但一月后被警方发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王某以强奸罪论处

B.对王某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对李某以窝藏罪论处

D.对王某不作犯罪处理,因此王某不属于犯罪分子,李某不构成窝藏罪

8.甲女得知男友乙移情,怨恨中送其一双滚轴旱冰鞋,企盼其运动时摔伤。

乙穿此鞋运动时,果真摔成重伤。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

B.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9.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

()

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

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

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行为人实施第三次敲诈勒索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实施第三次,不成立敲诈勒索罪

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要求销售金额5万元。

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5万元,所以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甲本想开枪打死乙,未料枪声吓死了乙。

由于甲对该因果关系没有认识,所以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一个农民工误以为某单位园中的葡萄是普通葡萄而窃食一斤,实际上是科研试验品,价值4万元。

因为该农民工没有认识到该葡萄是数额较大的财物,所以不构成盗窃罪

11.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

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12.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

“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13.甲在村外一偏僻处看见同村妇女乙路过,顿生歹念。

甲用毛巾蒙住自己脸,将乙按倒在地欲施暴。

乙奋力反抗,在反抗过程中,将甲脸上的毛巾扯下。

甲赶紧用手捂住自己的脸,意欲逃避。

但乙认出了他,并拖住大骂。

甲见事己败露,便跪在地上,请求乙宽恕。

甲的行为构成()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14.甲是某公司大门的门卫(正式职员)。

乙和丙对甲说:

“你们公司仓库里有许多新电脑,我俩进去弄几台,你对谁都别说,有你好处。

”甲答应。

乙、丙开车进入公司,来到仓库,将五台电脑装上车,出公司大门时塞给甲一千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和乙、丙不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甲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

C.甲构成职务侵占罪

D.对甲应在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中择一重罪论处

15.甲是一名护士。

朋友乙请求甲私下为其子丙治疗网瘾。

甲便在乙家中为丙治疗。

由于方法不当导致丙死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触犯医疗事故罪

B.甲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

C.甲触犯非法行医罪

D.甲无罪

16.关于剥夺政治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对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必须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B.对严重贪污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C.附加于管制时,刑期与管制刑期相同

D.附加于死刑、无期徒刑时,刑期是终身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可以竞合

B.在减轻处罚时,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C.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减轻处罚,并且不受刑格的限制

D.免除处罚,意味着免除所有处罚,所以在性质上等同于单纯宣告有罪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丁偷盗一个婴儿准备出卖,但是卖不掉,便恐吓婴儿父母,声称不给钱就杀了婴儿。

丁构成拐卖儿童罪和绑架罪,并罚

19.甲、乙、丙、丁共谋诱骗黄某参赌。

四人先约黄某到酒店吃饭,甲借机将安眠药放入黄某酒中,想在打牌时趁黄某不清醒合伙赢黄某的钱。

但因甲投放的药品剂量偏大,饭后刚开牌局黄某就沉沉睡去,四人趁机将黄某的钱包掏空后离去。

上述四人的行为构成何罪?

()

A.赌博罪B.抢劫罪C.盗窃罪D.诈骗罪

20.甲、乙将某公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王某强行关进面包车,然后冒充收费人员,向过往司机收费,共计5000元,然后将王某释放,迅速驾车离去。

对甲、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A.诈骗罪B.招摇撞骗罪C.抢劫罪D.非法拘禁罪

21.王某、李某发财心切,心生一计,在某地铁旁设立一收费存车保管处。

一小时后,两人见存车处内的自行车已有一定数量,便将这些自行车用卡车运走。

两人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B.盗窃罪

C.诈骗罪D.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竞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民法部分

1.某“二人转”明星请某摄影爱好者为其拍摄个人写真,摄影爱好者未经该明星同意将其照片卖给崇拜该明星的广告商,广告商未经该明星、摄影爱好者同意将该明星照片刊印在广告单上。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照片的著作权属于该明星,但由摄影爱好者行使

B.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肖像权

C.广告商侵犯了该明星的名誉权

D.摄影爱好者卖照片给广告商,不构成侵权

2.物权人在其权利的实现上遇有某种妨害时,有权请求造成妨害事由发生的人排除此等妨害,称为物权请求权。

关于物权请求权,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是独立于物权的一种行为请求权

B.可以适用债权的有关规定

C.不能与物权分离而单独存在

D.须依诉讼的方式进行

3.以下哪一说法正确?

A.自然人出生的时间,以剪断脐带的时间为准

B.根据应留份制度为胎儿保留的财产份额,是胎儿的

C.甲在住所地被宣告死亡后,即丧失了对住所地财产的所有权

D.某媒体公开死者乙的生前隐私,并不构成侵权

4.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

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

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

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丁应将其从甲、乙、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B.丁只应将其从甲、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C.戊从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都应返还给甲

D.丁、戊应将从丙处继承的而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返还给甲

5.下列哪一情形构成重大误解,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A.甲立下遗嘱,误将乙的字画分配给继承人

B.甲装修房屋,误以为乙的地砖为自家所有,并予以使用

C.甲入住乙宾馆,误以为乙宾馆提供的茶叶是无偿的,并予以使用

D.甲要购买电动车,误以为精神病人乙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与之签订买卖合同

6.如下何种情况构成无因管理?

A.甲路过水库,见邻居乙家的孩子溺水,遂跳水施救

B.甲带邻居乙家的孩子去水库游泳,见孩子溺水,遂跳水施救

C.甲带邻居乙家的孩子去水库游泳,因有急事,委托丙照看孩子。

丙见孩子溺水,遂跳水施救

D.甲路过水库,见自己的孩子溺水,遂跳水施救

7.以下说法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父有一套房屋,登记在甲父名下。

甲父去世,甲是唯一继承人。

此时,甲的房屋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B.甲在自己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上,建好房屋一座,尚未办理登记手续。

此时,甲的房屋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C.甲的房屋,错误登记在乙的名下。

乙将该房出卖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此时,甲的房屋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丙

D.甲将自己的汽车出卖给乙,向乙交付汽车。

后来,甲又将汽车出卖给丙,向丙过户登记。

此时,丙已经登记,可以对抗乙

8.方某向孙某借款1万元,孙某要求其提供担保,方某说:

“我有一部手提电脑被刘某租去用了,就以它作质押吧,但租金不作质押。

”孙同意,遂付款。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孙某实际占有电脑时质押权才成立

B.如刘某书面同意,则质押权成立

C.如刘某收到关于质押的书面通知,则质押权成立

D.如质押权成立,则孙某有权收取电脑租金

9.开发商甲欲在规划土地上修建A、B两座写字楼。

楼A已经修建完成,现已无钱修建楼B。

于是甲开发商将规划土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修建成了楼B。

现因经济危机影响,开发商欠乙银行的贷款无力偿还。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因甲开发商系将土地使用权抵押给了乙银行,故楼A、楼B均不是抵押物

B.根据房地一体化原则,土地使用权抵押,楼A、楼B均随之抵押

C.乙银行实行抵押权,变卖该土地时,楼A随之变卖,楼B不得变卖

D.乙银行实行抵押权,变卖该土地时,楼A、楼B均随之变卖。

但是乙银行不得就楼B的变价优先受偿。

10.红光、金辉、绿叶和彩虹公司分别出资50万、20万、20万、10万元建造一栋楼房,约定建成后按投资比例使用,但对楼房管理和所有权归属未作约定。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该楼发生的管理费用应按投资比例承担

B.该楼所有权为按份共有

C.红光公司投资占50%,有权决定该楼的重大修缮事宜

D.彩虹公司对其享有的份额有权转让

11.以下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出卖人对买受人占有的标的物,为间接占有

B.出租人对承租人占有的租赁物,为间接占有

C.雇主的汽车由所雇用的司机驾驶。

雇主对该车为间接占有

D.所有权人对被他人抢夺的所有物,为间接占有

12.甲对乙享有10万元的债权,甲将该债权向丙出质,借款5万元。

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将债权出质的事实通知乙不是债权质权生效的要件

B.如未将债权出质的事实通知乙,丙即不得向乙主张权利

C.如将债权出质的事实通知了乙,即使乙向甲履行了债务,乙不得对丙主张债已消灭

D.乙在得到债权出质的通知后,向甲还款3万元,因还有7万元的债权额作为担保,乙的部分履行行为对丙有效

A.乙公司有权撤销甲公司对丙公司的赠与

B.乙公司有权撤销甲公司对丁基金会的捐赠

C.乙公司有权撤销甲公司对戊学校的捐赠

D.甲公司有权撤销对戊学校的捐赠

14.甲与乙在两个法律关系中互负金钱债务,且甲的债权已经到期,乙的债权尚未到期。

以下说法何者正确?

A.因甲享有抵销权,甲、乙互负的债务即归于消灭

B.甲如行使抵销权,应当以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为之

C.乙可在接到甲的抵销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以自己不同意为由,提出异议

D.经甲同意,乙也可以主张抵销

15.刘某提前两周以600元订购了海鸥航空公司全价1000元的六折机票,后因临时改变行程,刘某于航班起飞前一小时前往售票处办理退票手续,海鸥航空公司规定起飞前两小时内退票按机票价格收取30%手续费。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退票手续费的规定是无效格式条款

B.刘某应当支付300元的退票手续费

C.刘某应当支付180元的退票手续费

D.航空公司只能收取退票的成本费而不能收取手续费

16.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并购协议:

“甲公司以1亿元收购乙公司在丙公司中51%的股权。

若股权过户后,甲公司未支付收购款,则乙公司有权解除并购协议。

”后乙公司依约履行,甲公司却分文未付。

乙公司向甲公司发送一份经过公证的《通知》:

“鉴于你公司严重违约,建议双方终止协议,贵方向我方支付违约金;或者由贵方提出解决方案。

”3日后,乙公司又向甲公司发送《通报》:

“鉴于你公司严重违约,我方现终止协议,要求你方依约支付违约金。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通知》送达后,并购协议解除

B.《通报》送达后,并购协议解除

C.甲公司对乙公司解除并购协议的权利不得提出异议

D.乙公司不能既要求终止协议,又要求甲公司支付违约金

17.甲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向对方支付18万元违约金。

后甲违约,给乙造成损失15万元。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应向乙支付违约金18万元,不再支付其他费用或者赔偿损失

B.甲应向乙赔偿损失15万元,不再支付其他费用或者赔偿损失

C.甲应向乙赔偿损失15万元并支付违约金18万元,共计33万元

D.甲应向乙赔偿损失15万元及其利息

18.甲公司向乙公益基金会表示,愿向灾区捐款300万元。

后因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无法履行赠与义务。

以下说法何者正确?

A.甲公司可行使任意撤销权

B.甲公司可行使法定撤销权

C.甲公司可行使赠与拒绝权

D.甲公司未交付款项,赠与不成立

19.甲将20万元现金交乙保管,约定保管10天,每天保管费100元。

以下说法何者正确?

A.如果甲提前领取保管物,不得减少保管费

B.如果甲提前领取保管物,应当给乙必要的准备时间

C.甲不得提前领取保管物

D.乙可以同种类的现金向甲返还

20.甲旅行社准许乙挂靠其名下从事旅游业务。

乙以甲旅行社名义与丙订立旅游合同。

在旅游过程中,丙遭受损害。

以下说法何者正确?

A.丙与乙订立旅游合同,故丙的损害应当由乙承担赔偿责任

B.乙是甲旅行社的代理人,代理后果应当由被代理人承担,故丙的损失应当由甲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

C.丙有权要求甲旅行社与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丙有权要求甲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乙承担补充责任

21.甲公司将其享有使用权的土地抵押给乙银行,用以担保从乙银行的贷款。

抵押时,土地上存在房屋A。

在抵押期间,该土地上又建成房屋B。

现甲公司无力偿还乙银行贷款,乙银行欲实行抵押权。

又查,甲公司还欠丙公司的货款尚未偿还,该笔债务也已到期。

以下说法何者正确?

A.甲公司仅将土地使用权抵押给乙银行,故房屋A并未抵押给乙银行

B.根据一体抵押原则,坐落于抵押土地上的房屋B也是乙银行的抵押物

C.乙银行实行抵押权,不得对房屋B变价处分

D.乙银行对于房屋B的变价所得的价金,不享有优先于丙公司的受偿地位

22.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类权利不能设定权利质权?

A.专利权

B.应收账款债权

C.可以转让的股权

D.房屋所有权

23.A公司有一套机器设备。

12月1日,A公司将该设备抵押给甲,未办理抵押登记,担保甲的债权100万;12月4日,A公司将该设备抵押给乙,办理了抵押登记,担保乙的债权200万;同日,A公司还将该设备抵押给丙,办理了抵押登记,担保丙公司债权400万;12月8日,A公司又将其抵押给丁,未办理抵押登记,担保丁的债权300万。

现该机器设备拍卖,得价金800万元,丁可受偿数额是多少?

A.300万B.150万C.100万D.不能得到受偿

24.甲对乙享有债权,有物A和物B向甲设立抵押,担保甲对乙的债权的实现。

现甲放弃物A上的抵押权。

以下何种情形,物B上的担保责任可在甲的弃权范围内消灭?

A.物A为债务人乙提供,物B也为债务人乙提供

B.物A为债务人乙提供,物B为第三人丙提供

C.物A为第三人丙提供,物B为债务人乙提供

D.物A为第三人丙提供,物B为第三人丁提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行政法部分

43.关于合理行政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遵循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活动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

B.合理行政原则属实质行政法治范畴

C.合理行政原则是一项独立的原则,与合法行政原则无关

D.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是合理行政原则的要求之一

44.国家海洋局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局。

关于国家海洋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有权制定规章

B.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C.该局的设立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D.该局增设司级内设机构,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批准

45.下列哪一做法不属于公务员交流制度?

A.沈某系某高校副校长,调入国务院某部任副司长

B.刘某系某高校行政人员,被聘为某区法院书记员

C.吴某系某国有企业经理,调入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任处长

D.郑某系某部人事司副处长,到某市挂职担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46.关于行政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

B.行政法规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时可以增设行政许可

C.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法制办裁决

47.有关规章的决定和公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审议规章草案时须由起草单位作说明

B.地方政府规章须经政府全体会议决定

C.部门联合规章须由联合制定的部门首长共同署名公布,使用主办机关的命令序号

D.规章公布后须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有关报纸上刊登

48.1997年5月,万达公司凭借一份虚假验资报告在某省工商局办理了增资的变更登记,此后连续四年通过了工商局的年检。

2001年7月,工商局以办理变更登记时提供虚假验资报告为由对万达公司作出罚款1万元,责令提交真实验资报告的行政处罚决定。

2002年4月,工商局又作出撤销公司变更登记,恢复到变更前状态的决定。

2004年6月,工商局又就同一问题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

关于工商局的行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2001年7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关于时效的规定

B.2002年4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C.2004年6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是对前两次处罚决定的补充和修改,属于合法的行政行为

D.对于万达公司拒绝纠正自己违法行为的情形,工商局可以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为由作出处罚

49.王某擅自使用机动渔船渡客。

渔船行驶过程中,被某港航监督站的执法人员发现,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并立即收缴了该罚款。

关于缴纳罚款,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B.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5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C.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2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D.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5日内缴付指定银行10

50.一小区已建有A幼儿园,为满足需要,某区人民政府拟在该小区内再建一所幼儿园。

张某和李某先后向某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张某获批准。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某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李某和张某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B.某区人民政府按照张某和李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准决定是不合法的

C.李某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张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D.A幼儿园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提起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