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6347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欣赏并学习《七子之歌——澳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和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多次体验学习演唱,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3.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情感加以融入唱好《七子之歌》,深刻理解澳门回归时,国人的激动心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澳门行政区区旗和澳门风景图片,问:

同学们澳门美吗?

澳门这个妈妈的孩子曾经被迫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七子之歌—澳门》通过歌曲来了解澳门当年的心声。

二、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

1、《七子之歌》作为背景音乐,介绍澳门及《七子之歌》相关资料

2、师:

让我们一起走近澳门与《七子之歌》,然后根据大家的记忆进行一个小小抢答赛,请大家认真看大屏幕。

3、分组,进行小小抢答赛。

(设计意图: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有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而采取抢答形式巩固所学,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有效果)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2、用mua音模唱旋律。

(设计意图:

学习歌曲之前,先要熟悉歌曲旋律,用音模唱的方式,使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

3、出示歌词,击打节奏练读歌词。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

(设计说明:

在掌握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歌词。

击打歌曲节奏来练读歌词,学生兴趣高涨,提高学习效率)

4、词曲结合,练唱歌曲。

(1)学生分组练唱。

(2)各小组跟琴唱。

5、完整演唱歌曲。

师:

澳门已经在99年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终于结束了亲人分离的痛苦!

(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聆听)。

师:

充满渴望的一声声呼唤,感人肺腑,让我们用渴望的声音再来唱一遍歌曲。

(学生演唱歌曲)

 6、渲染“回归”的主题。

(1)看视频。

(播放关于香港、澳门回归,大陆与港澳及台湾来往互助的视频。

背景音乐《七子之歌》)

师:

离开祖国怀抱的孩子已陆续回到了母亲身边,但是七子中的一个--台湾没有回归,祖国在一如既往地关心它,台湾人民受灾后,祖国人民热情帮助他们,希望台湾也能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祖国统一带来的和谐和幸福。

引导学生了解台湾)

四、教师小结。

师:

世上只有妈妈好,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母亲的温暖怀抱成长!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

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谁来朗诵一下?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思乡诗。

师:

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

这种情结不但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为题材。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思乡的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设问:

它的基本情绪和情感是什么?

简单介绍词、曲作者及歌曲创作背景

2、第二次听赏,设问:

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

演唱形式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

(1)出示幻灯片:

3/4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让学生用拍手等肢体动作体验3/4拍的强弱规律,并学习3拍子的指挥图示。

(2)出示幻灯片:

二声部合唱歌曲。

3、歌曲学唱(请学生打开课本26页)

(1)高声部旋律学习:

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问学生音乐情绪的变化?

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区别?

可重复演奏(唱),让学生体会发现。

学生回答后可总结此曲的强弱规律,不同平常的四三拍强弱弱的规律,而是强强弱;b、学生跟琴学唱,注意音乐情绪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四分附点音符后接两个十六分音符,演唱时要体现出来;c、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释疑解难;d、课堂反馈(随机抽测,考察学生完成情况);e、教师点评,再次巩固。

(2)低声部旋律学习:

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b、学生跟琴学唱,同样要注意力度的处理以及前后情绪的变化;c、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释疑解难;d、课堂反馈(随机抽测,考察学生完成情况);e、教师点评,再次巩固。

(3)歌词学习:

a、按节奏朗读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

让学生展开讨论,歌词中“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如何去理解?

为什么说“妈妈总在我的身旁”?

引导学生去体验母爱,进而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b、配乐朗诵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带着刚才对母爱的体验,配乐朗诵。

(4)带词演唱:

注意力度度变化以及情绪的处理,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演唱。

(5)课堂反馈,抽一组上台演唱;

(6)完整演唱一次,请一学生担任指挥,老师点评;

(7)再次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抽一个学生担任指挥,几个学生打击乐伴奏,教师担任电子琴伴奏;

三、拓展欣赏:

欣赏《梦驼铃》和《故乡的云》再次加深对思乡情结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师生总结:

大海是宽阔的、又是多姿多彩的。

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

五、下课礼式学生在《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声中和老师说再见。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效果及导课。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喻户晓的民间传说,1959年还是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学生的音乐家何占豪、陈钢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感受它的无限魅力吧!

二、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引子:

乐曲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

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

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

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

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

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

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

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

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

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

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

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

(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

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

)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

“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

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

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

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五、课后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难忘今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观察体验音乐的突出特征

2、能力目标:

能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能用多种形式展现歌曲魅力。

教学重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上展现出影视资料(历届春节晚会中的轻歌曼舞)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情景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走进音乐。

二、新授歌曲,体验感情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

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师:

一起聆听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结合大屏幕乐谱,思考:

⑴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⑵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⑶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生:

(答略)

(教师由其中的1、3、5、7、11、12 13小节旋律特点教唱,学生随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tita读,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

师:

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

(师唱改编成的音乐)

生:

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更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不能平静……

(课堂中的情境提问,引导启发是关键,学生从问题中尝试对歌曲最初的了解,掌握旋律特点便于歌唱。

声势训练运用,解决了教学歌唱的疑难问题,排除了学生对较复杂又相似节奏的心理障碍。

同时通过比较、讨论曲作者运用的大量十六分音符,理解歌曲的内涵。

所以在新授歌曲中,从问题—聆听—体验—思考—回答的思维流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师:

这首歌让你来唱,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昵?

生(甲):

深情地演唱,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生(乙):

第一小节用内在的情感演唱,第六小节对比前面小节稍强,第七、八小节相对前一小节稍弱……师:

(补充归纳)师:

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

三、拓展创造,师生互动

师:

这首曲子是李谷一用民族唱法所演唱的,那如果我们把这首歌用美声加通俗来演唱效果又会怎样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2001年“春节晚会”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难忘今宵》。

(屏幕播放2001年“春节晚会”的《难忘今宵》)

师:

《难忘今宵》这首歌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展现自我

教师引导:

假如你是小导演,你将……想一想你将如何表演这首曲子,让他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创意?

(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多种形式)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肯定表扬,鼓励,进行赏识教育,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即兴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深入其中,参与并巡回指导,最后师生在“青春大舞台”环节中展现自我,在团结合作中,培养自信。

五、自评与互评

先请学生代表点评,互相评价优缺点,再由教师点评,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歌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搭档奖。

六、布置作业

请你回去搜集你喜欢的节日气氛浓厚的歌曲,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附板书设计

                   难忘今宵

1=F

走进音乐    感受音乐   美妙歌喉   展现自我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用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满怀深情的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2、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嗓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

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教学重点

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式卡纸、小品道具、电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爱心故事导入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非典事迹B抗洪抢险C美国9.11救灾现场D希望工程)

   2、师:

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世界充满爱》作品。

   2、播放MTV《让世界充满爱》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B跟钢琴演唱歌谱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

(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

(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三、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

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

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

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四、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

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

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

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

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五、小结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分国籍、种族、地域。

让我们把爱心之火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再次演唱歌曲。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吧!

   六、布置作业

   搜集“爱心无国界”主题的歌曲。

在下节课共同分享。

《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把握相关乐理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关爱和感恩。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课堂互动三拍子交谊舞,拓展歌曲的艺术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预设一年后我们初中毕业时的难忘情景,三年的友谊,同学之情是最值得回忆的。

我们要怎样来表达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板书课题

题。

 二、歌曲简介:

《友谊地久天长》又名《过去好时光》;它是一首苏格兰民歌。

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影片《魂断蓝桥》将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歌曲

三、歌曲聆听:

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一是通过简谱,一个是通过MTV让学生对歌曲用旋律的概念。

四、学唱歌曲:

学生通过听,记住旋律,用电子琴纠正学生对难点的歌唱问题。

1、节奏节拍: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每一小节的第一拍。

 2、节拍强弱关系: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用强拍的记号将强拍标出来“●”。

五、师生小结

1、问题:

说一说: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四四和四三拍子的图示及本课的典型的节奏型。

六、活动及评价

用三拍子的《友谊地久天长》来进行交谊舞互动活动。

七、相关主题歌曲感受与欣赏

播放歌曲《难说、再见2008》及图片欣赏

八、课后作业

 假设一年后毕业情景 ,请你们找一首最喜欢的歌曲,送给你最知心的朋友。

假设一年后毕业情景,请你写出你最想给朋友说的话。

 九、教师总结下课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