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6644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井陉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40每小题1分,41—50每小题2分)

1.下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细胞②中

B.①图中的DNA:

染色体=1∶1;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

C.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

2.如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

则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  )

A.只有A B.A和B

C.A和CD.A和B和C

3.右图为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以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一个卵原细胞可以形成()种卵细胞

A、1B、2C、3D、4

5.若某动物的精子内含10条染色体,若它的一个细胞内有20条染色体,且不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正在(  )

A.进行有丝分裂B.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C.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进行减数分裂

6.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  )

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C.产生的子代都是二倍体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

7.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

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C.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8.在可遗传的变异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D.基因突变

9.用3H标记某植物(假设体细胞含12对同源染色体)的花粉粒细胞和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细胞分裂后期,结果会出现(  )

A.花粉粒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含3HB.根尖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

C.花粉粒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含3HD.根尖细胞中有48条染色体含3H

10.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①和②上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C.③和④可通过交叉互换形成D.③和④可通过染色体缺失形成

1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

(  )

A.1种B.2种C.3种D.4种

12.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1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率增加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的相同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都为23条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14.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在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

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43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第1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6

B.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根据第2组实验,可以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5.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16.正常双亲产下一头矮生雄性牛犊,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雄犊营养不良B.雄犊携带X染色体

C.发生了基因突变D.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

17.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8.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C.雌∶雄=3∶1D.雌∶雄=4∶1

19.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20.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1.一只雌果蝇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突变为突变型。

若该雌果蝇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子一代(F1)表现如表1:

F1表现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比例

1

1

1

1

再从F1取出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后代(F2)表现如表2:

F2表现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比例

100%

0

0

100%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突变为(注:

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的是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为隐性基因的是隐性突变)(  )

A.显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B.隐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C.显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D.隐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22.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②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③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④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 ⑤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23.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

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

A.Ⅰ-1B.Ⅰ-2

C.Ⅰ-3D.Ⅰ-4

24.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

如图Ⅱ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

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可能性分别是(  )

A.0、

、0B.0、

C.0、

、0D.

25.DNA的一条单链中(A+G):

(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40.6B、2.51.0C、0.40.4D、0.61.0

26.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和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27.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8.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调控生物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D.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9..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  )

A.1/8B.1/5C.1/5或1/3D.1/16

3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hXhY患血友病的孩子(h为血友病基因)。

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最可能来自下列哪个细胞(只考虑性染色体及其上相应基因)(  )

31.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验证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

d=1:

1)”属于推理内容

32.下列变异中,不能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是(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均分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33.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

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34.能催化DNA分子一条链上两个相邻的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  )

①DNA酶 ②DNA连接酶 ③DNA聚合酶 ④逆转录酶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5.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

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C.1/2变蓝D.3/4变蓝

36若一个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DNA分子用15N标记,经2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可能出现(  )

A.25%或50%   B.50%C.50%或75%或100%D.50%或100%

37.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是(  )

A.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完全一致

D.果蝇的白眼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8.右图是某一DNA片段,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ACT决定一个氨基酸,则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可作用于②处

C.连接①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D.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的作用部位在①处

39.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产生

C.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D.不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40.右图是由某生物产生的部分精细胞。

其中的①最可能与②~⑥中的哪一个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

A.② B.③ C.④  D.⑤或⑥

41.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对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种类及转运的氨基酸种类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B.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C.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D.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42.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分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数目为4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有C—G碱基对是(  )

A.600B.1200C.1000D.2000

43.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将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③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④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44.下图表示控制某多肽链合成的一段DNA链,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多肽链中有4个“—CO—HN—”结构

B.决定该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上图DNA片段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45.右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46.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显性常染色体遗传病,从理论上分析,如果双亲中一方患病,其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  )

A.25%或30%B.50%或100%C.75%或100%D.25%或75%

47.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DNA的X光衍射实验

A.

B.

C.

D.

48.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49.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50.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2种B.4种C.5种D.8种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每空1分。

1.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转录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用“→”或“←”标出转录的方向。

(2)b与c在结构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为________,不同的基团为___________。

(3)在根尖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在____和_____中,若在叶肉细胞中,还可出现在_______中。

(4)物质d形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进行__过程。

假如该过程发生在人的垂体细胞,其产物可以是___。

(5)如果d中A占26%,U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片段中,A占________,C占________。

2.下图示果蝇染色体组成,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的。

研究者获得一些无眼突变体和单体果蝇类型(该果蝇体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并应用这些材料研究做了系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果蝇Ⅲ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无眼为___性状。

将F1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代表现型为_____,其比例接近于____,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___,则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极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2)为验证

(1)的推测,将有眼且Ⅳ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与无眼果蝇杂交。

①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则该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且比例接近于________,则该基因位Ⅳ号染色体上。

(3)果蝇的单体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类型。

3.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

不抗病

子叶浅

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

不抗病

子叶浅

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

有___,其比例为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

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4.完成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1)一个纯种白色狗与一个纯种褐色狗杂交,F1全部是白色狗。

F1×F1交配所生F2无论是雄狗还是雌狗的表现型比例都是12白:

3黑:

1褐。

①上述狗的毛色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

②F2中纯种各色狗的基因型(如需一对基因,用A~a表示;如需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如需三对基因,用A—a,B—b,C—c表示,依此类推):

纯种白色狗____________;纯种黑色狗____________;纯种褐色狗____________。

③若F2中白色雄狗和白色雌狗随机交配,产生褐色子代的概率是________。

(2)某男婚前不幸受到强烈辐射,婚后妻子生育一子甲,甲哭声轻,音调高,像猫叫,生长发育迟缓,存在严重智力障碍。

有人推测甲很可能患猫叫综合征。

请用生物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设计实验,对上述推测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套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