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用语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6859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化学常用语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常用语DOC.docx

《化学常用语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常用语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常用语DOC.docx

化学常用语DOC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一)

[复习过程]

一、本章知识体系及单元重点

2、单元重点:

(1)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2)掌握原子结构

(3)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和正确书写化学式。

(4)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二、复习策略:

1、对于原子、分子、元素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通过对比分析异同找出联系和区别

2、运用归纳法把物质组成、结构等基础知识用相互联系的方法连称“知识线”,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3、对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两种化学用语,复习时首先理解它们表示的化学涵义,然后结合事实或概念来理解记忆。

如把元素符号和它的名称以及具体元素的原子概念结合起来记忆。

三、考点透视

(一)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说明:

1、分子:

(1)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它既不是最小的粒子,也不是唯一的粒子

(2)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是保持物质的如颜色状态熔点等物理性质.

(3)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最小的粒子。

因为虽然大多数物质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氧气、水等,但也有许多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如铁等金属,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原子。

2、元素:

(1)区别元素的本质依据:

原子的核电核数即质子数不同。

(2)“一类原子”是指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如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

3、用分子、原子观点看化学变化实质:

注意: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纯净物。

如:

金刚石和石墨

(三)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写法与读法:

(1)单质:

(2)化合物:

书写化学式要明确:

组成元素、元素排列顺序,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的书写位置。

口诀:

先写符号(正价前负价后)再标价,交叉书写再约简,最后检查莫忘记

说明:

(1)检验: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2)元素符号在化合物中的排列顺序:

氢金在左,非氧在右,

(即氢元素金属元素在左边非金属元素在右边,氧元素在最右边)

2、化学式意义:

化学式意义

H

O为例

表示某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四)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注意:

(1)单独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2)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加系数后,只具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H”只表示3个氢原子。

数字位置

数字意义

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前面

原子个数(或分子个数)

2N:

元素符号右下角

每个分子(原子团)中某原子的个数

N2:

元素符号右上角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a

元素符号正上方

元素的化合价

+2

Ca: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分子能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析: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

理解分子概念时要注意“化学性质”“最小”两个关键词。

①“化学性质”不能扩展为“性质”,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状态等是指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的聚集体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②“最小”是指分子如果再分就不能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了,不能理解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另外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并不是只有分子,分子只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像保持铁、镁金属性质的微粒是原子。

“原子”要注意“最小”和“化学变化”是相互关联的,“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离开了“化学变化”这个前提,“最小”就没有意义,因为用其他方法原子还可以再分。

答案:

D

例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③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④带正电荷的是、,⑤带负电荷的是,⑥不显电性的是,⑦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⑧质量最小的是,⑨在同一原子中数值上相等的是。

分析:

在原子中,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不带电。

答案:

①分子、原子、离子②分子(写分子、原子、离子也可)③原子

④质子、原子核⑤电子⑥分子、原子⑦原子核⑧电子⑨质子、电子

例3.据1998年11月17日《生活报》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

某些涂改液背面的文字说明中常有这样的一个标志

,说明这些涂改液还是一种物质。

其中有一种涂改液的主要成分是二氯甲烷(CH2Cl2),下列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l:

2:

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

A.①③④B.②④C.②④D.①④

分析:

二氯甲烷的符号说明它是一种易燃物质。

由它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非混合物,且是由二氯甲烷分子构成的。

答案:

易燃A

例4.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填序号),图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填序号),图③中的分子化学式是,图①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

(填“能”或“不能”)。

(2)写出图②中的分子转变成图①中的分子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若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其构成分子种类相同。

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若这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其构成分子种类不同。

图①代表的只是一种分子,故是纯净物。

而图②中有两种分子,因此属于混合物。

区分化合物和单质的标准在于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图③只有一种元素,故属于单质,图①有两种元素,因此属于化合物。

答案:

(1)①;②;H2;能

(2)2H2+O2

2H20

例5.有下列物质:

①混入白磷的红磷;②氧气;③水银;④大理石;⑤水;⑥空气;⑦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⑧氯酸钾;⑨碘;⑩铁。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含氧分子的是,含氧元素的是。

分析:

先将组成物质的种类把所有的物质分为两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所有的溶液;纯净物按组成的元素种类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

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标准为是否只有一种元素。

氧化物的判断标准有两条:

①两种元素②其中一种必需是氧元素。

答案:

混合物的是①、⑥、⑦、④;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⑤⑧⑨⑩;属于单质的是②③⑨⑩,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②⑨,属于金属单质的是③⑩属于化合物的是⑤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⑤;含氧分子的是②⑥,含氧元素的是②④⑤⑥⑦⑧。

例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氧根离子:

2OH-B.两个氢原子:

H2

C.五氧化二磷:

P5O2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Mg2+O

分析:

两个氢原子:

2H,H2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等;五氧化二磷:

,如果是P5O2则应读作二氧化五磷;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Mg2+表示镁离子。

答案:

A

解后反思:

<一>元素符号意义:

以H为例:

(1)表示氢元素

(2)表示一个氢原子(3)表示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二>离子符号意义:

以Mg2+为例:

(l)表示镁离子;

(2)表示一个镁离子

<三>化学式意义:

以H2O为例:

(1)表示物质水;

(2)表示一个水分子;(3)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表示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6)表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

8

<四>符号前系数的意义:

表示微粒的个数

例:

2H表示2个氢原子。

(注意:

不再表示氢元素)

3Ca2+表示3个钙离子;5H2O:

表示5个水分子。

<五>符号内数字的意义

(l)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

Cu2+表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SO42—表示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微粒(分子或离子)中该元素的微粒个数。

例:

H2表示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SO42—中的“4”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有4个氧原子。

例7.已知一个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

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A.12B/AB.B/12AC.AB/12D.12/AB

分析:

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千克;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

二者的关系为:

从公式中推导可知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为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即AB/12

答案:

C

例8.(河北·2004)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分析:

从题给信息(“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知13指的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同理“He—3”中的3也是指氦的相对原子质量,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以及氦的质子数为2可得氦的中子数为1。

答案:

B

例9.(杭州·2004)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B.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D.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

分析:

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

重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决定,重氢原子和氢原子的核外都只有一个电子,故化学性质相同,因此A、D错误。

由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可写出重水分子的化学式为D2O(假定用D来代表重氢的元素符号),结合重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可计算出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6=20,故C错。

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改变的只是电子数,原子核不变,所以重氢离子核内与氢原子核内一样有一个质子。

答案:

B

例10.科学研究发现:

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分析:

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改变的只是分子间距而不是分子的大小,故A、C均错。

从题给信息(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又可知氮分子此时没有发生分裂,即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D也是错误的。

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故分子的间隔变大。

答案:

B

解后反思:

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扩散现象、蒸发现象、溶解现象等可以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沸腾现象、热胀冷缩现象、气体压缩现象等涉及体积变化的现象都可以用分子间的间隔解释;所有的化学变化都应该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来解释。

例11.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突发了“非典型性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分子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

B.过氧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4:

3

D.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知一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它的化学式为C2H4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2+4×1+3×16=76,元素质量比为2×12:

4:

3×16=6:

1:

12,所以A正确,C错误;另外还可知过氧乙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它是一种化合物,根据元素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可得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

答案:

C

例12.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

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013)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灼烧结合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013)由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价,YmOn的化学式是。

(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物质,该物质是。

分析:

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这一原理,分析BaCO3和CuO中钡、铜的化合价均为+2价,已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因此高温超导物质的化学式Y2Ba4Cu6013中钡(Ba)、铜(Cu)都仍为+2价,氧为-2价,设Y的化合价

为X,则有2X+4×2+6×2-2×13=0,可得x=+3。

答案:

(1)4;+3;Y2O3

(2)CO2

例13.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当闻浓氨水时可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由图中甲所示):

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分析:

从题中可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故实验Ⅰ一开始蒸馏水不变色,滴了浓氨水后,因氨水的作用而使酚酞变红。

根据闻浓氨水时可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这一信息可推测出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有一部分分子会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后使酚酞变红。

答案:

(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

(2)溶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3)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因此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60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2、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D.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N”表示氮元素,也表示一个氮原子D.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4、关于原子和分子的主要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小,分子大

B.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

C.原子不能运动,分子不停地运动

D.原子之间没有间隔,分子之间有间隔

5、关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气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元素

6、同种元素的原子都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和中子数D.核电荷数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尿素、赤铁矿石B.金刚石、干冰

C.液氧、氯酸钾D.汞、碘酒

8、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矿物质成分如下:

(单位:

毫克每升)Ca:

20,K:

39,Mg:

3,Zn:

0.06,F:

0.02等,这里的CA.K、Mg、Zn、F是指()

A.单质B.元素C.金属离子D.分子

9、下列元素中,对人体无害的是()

A.铁B.镉C.汞D.铅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四氧化三铁分子里含有四种氧元素和三种铁元素

B.二氧化锰、氯酸钾、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氧化物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氧化镁是由氧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

11、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H2O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1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3、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水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14、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甲醛(化学式为

),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膝、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是一种氧化物

B.甲醛中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8

C.甲醛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D.甲醛分子是由一种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15、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在其相关技术中有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加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

碘(I2)属于()

A.非金属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D.金属单质

16、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用来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2ZnB.mOC.HD.5S

17、一种物质不能用化学方法再把它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更简单的物质,则这种物质属于()

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D.纯净物

18、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B.化合物C.纯净物D.单质

19、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不一定是纯净物

B.化合物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C.物质中含有几种元素就一定是化合物

D.物质不是单质就是化合物

20、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气化而出,经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称为分馏。

用此分别分馏出柴油、汽油等各种馏分。

由此可判断出石油是()

A.混合物B.纯净物C.化合物D.单质

21、新型的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十6价B.十5价C.+3价D.十2价

22、在化合物HmROn中,R的化合价是()

A.十(n一m)B.一(n一m)

C.+(2n一m)D.+(2m一n)

23、非金属元素R能与金属元素M、N分别形成化合物MR3、NR2。

在MR3中,M元素的化合价与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则NR2中N元素化合价是()

A.一2B.+2C.+4D.+6

24、一般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的是()

A.元素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

B.元素的分类、原子中子数、元素化学性质

C.元素种类、元素化合价、原子量

D.元素的分类、元素的性质、元素化合价

25、用化学符号表示:

铁元素,两个磷原子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正三价铝元素碳酸根离子_______氮气

25、说明下列化学用语各表示的意义:

(l)N;

(2)2N

(3)N2;;;

(4)2N2

(5)NO2;;

27、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基本采用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ClO2,有的国家还颁布了强制使用ClO2的法律和法规。

请回答下列有关ClO2的问题:

(1)ClO2:

读作,它是由(几种)种元素组成的;

(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8、下列化学符号①2CO;②2Ag+;③Mg2+④Ba⑤H2O中的数字“2”表示(均填序号)

(l)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值的是

(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4)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

29、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如二氧化碳是由(填微粒名称)构成的,铁是由(填微粒名称)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填微粒名称)构成的。

30、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

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

31、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

(1)

(2)

32、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内,如图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气。

问其中的气球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33、2003年12月,重庆某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

本次事故喷发出大量硫化氢(H2S)气体,造成了上百人死亡。

在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H2S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1个H2S分子中有__________个原子。

⑵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⑶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在发生事故的井口通过点火燃烧的方式消除H2S毒气。

已知H2S燃烧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