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009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

当代戏剧文学缺少了什么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中国当代话剧要想发展必须找回这些缺失的东西。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从整体上看缺少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缺少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

戏剧是“人学”,从古至今,戏剧存在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人学深度”,而人道主义、人文关怀是戏剧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是戏剧产生“人学深度”的重要原因。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戏剧流派、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丢失的。

一旦丢失,戏剧就成了空壳,成了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

我认为当前国内戏剧原创最薄弱、最欠缺的首先是这个。

不少原创剧作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使用各种现代舞台手段上多有可取之处,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演出往往不乏光彩。

但它们常常经不起咀嚼,经不起深究,主要是它的“人学”含量不足,我们感受不到内在的人学力量,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其次,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愈来愈薄弱。

现实主义戏剧,或者往大了说现实主义戏剧精神,自90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冷落和忽视。

这些年,各种各样的戏剧多起来了,以现实主义名义和方法创作的戏剧也不少,但其中“伪现实主义”、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现实主义戏剧日渐式微,对时代生活有高度概括力和深刻表现力、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作品已成为“稀有品”,千呼万唤不出来,很是令人忧虑。

话剧已历百年,这一百年间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雷雨》《日出》《原野》《茶馆》等没有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他们为中国当代戏剧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

在他们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力量,感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和解剖,对生命的关爱与悲悯,对中国人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复杂微妙的律动的精细刻画。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变数,但仍然有许多优秀作品优秀作家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创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滋养和哺育,《小井胡同》《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等许多优秀的当代剧作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都是从曹禺、老舍的戏剧中长出来的果实。

文化发展既要扬弃要创新,也要承接,中国当代戏剧文化更应该如此。

今天的中国话剧非常迫切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

中国话剧越是走向多元化,这个链条越不应该断裂,不应该出现空白和盲点。

当今中国话剧需要有一批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

(摘自《中国戏剧》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下列对“很重要的东西”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指使原创戏剧不再是个空壳,不再是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

B.指可以使原创戏剧产生“人学深度”,在戏剧创作中绝不能丢失的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和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

C.指当代戏剧创作中越来越薄弱的,通过高度概括和深刻表现时代生活使作品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D.指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中所应该具有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内在精神和现实主义的戏剧精神。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中既有体现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有伪现实主义和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

B.《雷雨》《茶馆》等作品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而《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作品也是当代现实主义剧作中的优秀代表。

C.不

少原创剧作家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因而使许多当代戏剧“人学”含量不足。

D.中国话剧越是要向多元化发展,就越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

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历史任务。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部剧作如果让人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那么这部作品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作品。

B.有了具有“人学”深度的好剧本,再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应该就能有比较成功的戏剧演出。

C.如果没有曹禺

、老舍这些老一辈现实主义大师为中国戏剧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当代戏剧就不可能出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D.当今中国话剧如果能有更多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那么将会产生更多的优秀剧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

去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

“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

“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请闻其说!

”蔡泽曰:

“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

”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

“何为不可!

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

”蔡泽曰:

“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

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

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

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

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

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之赵,见逐见:

被,遭到

B.范雎让之曰让:

责备

C.复谬曰   谬:

诡辩

D.致功而不见德德:

节操、品德

5.下列句子全部能直接表现蔡泽的智慧与谋略的一项是()(3分)

①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

②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③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④乃谢病归相印

⑤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泽在见秦昭王之前,“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的真正用意在于为自己造声势,以便离间秦昭王和范雎的君臣关系,从而为自己夺取相位作铺垫。

B.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三人的真实看法,他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他理屈词穷。

C.蔡泽认为,人之立功,最好的祈愿是功名和性命都能保有,而商鞅、吴起、文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不值得羡慕。

D.从末段的议论来看,太史公强调成功既需要自身内在实力,也需要一定的外部际遇。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成语。

(10分)

(1)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8.诗题为“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

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认为是这样吗?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奚惆怅而独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僮仆欢迎,________________。

三径就荒,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永远的陈寅恪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

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

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

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

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

“他是哪一国的博士?

”梁答:

“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云祥又问:

“他都有些什么著作?

”梁答:

“也没有什么著作。

”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

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

“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

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

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

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

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

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

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

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

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

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

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

此举虽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

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

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

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

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

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

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

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

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

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

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

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

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

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

“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傅斯年也说过: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

”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

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王国维可以说是坚守民族文化而死,向王国维先生遗体告别时,学生们三鞠躬,而陈寅恪三跪九叩,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既是帮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理由,也是诚心之言。

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

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王刚考取了北京大学,李阳被上海交大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的同学就这样劳燕分飞。

B.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称无论华南虎照真假都不能完全说明野生华南虎在当地生存的状况,国家林业局不会越位进行虎照鉴定。

B.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窗外的世界天天一个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中学生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C.我省首个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于近日成立,意图采取变“堵”为“疏”,对解决未成年人沉溺网络问题进行探索。

D.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加工厂,每年汽车的生产,不仅能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大量远销国外。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

1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析下图,得出结论。

并合理推断其原因。

要求:

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

(6分)

宜万铁路开通前后恩施州公路、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对比图

开通前开通后

(1)结论:

(3分)

(2)原因:

(3分)

五、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

我才是真正的石头。

你看我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

我和我的兄弟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形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

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

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D(A、B、C三项表述不全面)

2.C(强加因果,当代戏剧的“人学”含量不足,并非因为剧作家分散精力所致。

3.C(不合逻辑,老一辈现实主义大师对后来的剧作家有影响,但并非后代现实主义是否出现优秀作品的充分条件。

4.D(“德”,给予恩惠)

5.C(②③不是直接表现)

6.A(“离间秦昭王和范雎的君臣关系,从而为自己夺取相位作铺垫”的表述有误,其真正用意是用激将法逼范雎接见自己,从而为游说昭王作铺垫。

7、

(1)士人本来就有杀身而成名的,只要是为了仁义,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呢!

8.前两句用通过对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拂、花气氤氲的描写,勾勒了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浓春景象。

(2分)

9.不是。

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2分)

作用:

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一举。

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前面的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的铺垫。

(2分)

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仇恨(乐景写哀情),将作者情感表达得婉曲深刻。

(2分)

10、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3)稚子候门松菊犹存

11.

(1)B、D(B“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错;D没有“心理描写”)(答对一个选项给2分,两个都答对给4分)

(2)①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

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

③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

(3)

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是一个纯正的学者;

②陈寅恪治学严谨,在教学中勤勉认真,堪称学生的楷模;

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

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对友朋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

⑤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以上5点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4)

①陈寅恪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

②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③他表现出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④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

(以上4点写出3点,给满分)

12、B

(A劳燕分飞应指夫妻情侣的分别C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D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了起来)

13、A(B“天天一个样”有歧义。

C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变‘堵’为‘疏’后加“的方式”。

D主谓搭配不当,即“生产”“远销国外”搭配不当,应将“每年汽车的生产”改为“每年生产的汽车”。

14C

解析:

首先总论,然后论述今天与昨天的关系,再论述与明天的关系。

 

15、答: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解析:

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

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

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

16

(1)公路运量聚减,铁路大幅上升

(2)铁路速度提高,且经济,安全,省时

【解题思路】图表题要仔细观察每一项数据,注意两个图表的相同和不同的数据,思考数据的变化反映出的现象。

用准确的语言作答。

注意每一个图表都要概括出规律,然后得出总体答案。

异也?

同也!

□李瑞宁

  山石,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它是石;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它也是石。

或粗犷,或秀丽,都是石头的精彩。

异也?

同也!

  山间小溪,叮叮咚咚,涓涓潺潺。

他不恋百鸟的妩媚,不贪山谷的清幽,不怕山石的阻拦,毅然昼夜向大海奔腾。

他,纤细中不乏刚毅,柔韧中颇具信念。

坚毅执著是小溪的个性。

  牡丹,国色天香,绽放在御花园中的香草幽兰旁,她是花;水仙,清雅幽静,静立在溪水里乱石沙砾间,她也是花。

异也?

同也!

或富贵,或乡野,都是花的美丽。

  百灵,放开金嗓,高歌于山林中;海燕,迎风破浪,飞翔于大海上。

它们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气质,然而,异也?

同也!

  仁者,着一木靸,拄一竹杖,几步一歇,放歌于青山之中,人曰:

“仁者乐山,仁者静。

”智者,戴一笠,撑一篙,顺水而动,吟诵于秀水之上,人曰:

“智者乐水,智者动。

”人们只看到了“智者”与“仁者”表面上的区别,却未曾看到,两者在实质上是相通的,即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贤者气概。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

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天生丽质,傲然孤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却依旧在泪尽人逝之时,心中口中念着一个他;她,名门闺秀,花容月貌,亦是琴棋书画皆习之,八面玲珑,志向高远,“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或许功利,却也是受世俗环境影响的必然,谁又能否认,她对宝玉的痴情和关爱?

异也?

同也!

黛玉、宝钗,同为封建世俗所害,同为爱情痴心一生!

  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伐,可以是默默无闻,也可以是家喻户晓;可以成为牛玉儒,也可以只是平凡岗位上的一名员工。

只要你是真心为社会服务,想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没有人能否定你的价值。

  人生的道路向前铺展,我们这群高三学子也正奋力奔向前方。

也许通向理想高校的道路并不平坦,也许我们中,会有人与理想失之交臂,但不论结果怎样,我们都在奋斗着,都在生命里拥抱了“高三”这一段不一样的人生,都释放了青春的激情与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