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7053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docx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库2

绪论

0-1.我国在东汉制造出了(瓷器),她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

0-2.从我国河南商遗址出土的司母戊鼎重8750N,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青铜器)。

0-3工程材料一般可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0-4.(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属于材料的机械性能。

0-5.金属中金属离子(在空间有规律的排列)。

0-6.陶瓷材料的性能是(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

0-7.共价键的结合力比金属键的结合力(强)。

0-8.金属材料韧性好,应用广泛,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

(对)

0-9.离子键晶体的硬度高,强度大,脆性大,绝缘性不好。

(错)

0-10.金刚石的结合键为共价键,纯铜的结合键为金属键。

(对)

0-11.材料的加工性能有铸造性、压力加工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性能、硬度、强度等。

(错)

0-12.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很好的绝缘性,以及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在工程上是发展最快的一类新型结构材料。

(对)

第1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1.铝的晶体结构是:

(面心立方晶格)

1-2.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含义是(随温度降低电阻率减小)。

1-3.晶体的特性是(有确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

1-4.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110})。

1-5.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111>)。

1-6.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密排面是({111})。

1-7.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密排方向是(<110>)。

1-8.α-Fe和γ-Fe的晶格类型分别属于(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

1-9.Al和Zn的晶格类型分别属于(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1-10.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中一个晶胞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4、6)。

1-11.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半径r和晶格常数a之间的关系是(r=0.43a和r=0.35a)。

1-12.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为(68%)。

1-13.密排六方晶格的配位数为(12)。

1-14.α-Fe的晶格常数a为2.87×10nm,它的原子半径为(1.24×10nm)。

1-15.晶体中的位错是一种(线缺陷)。

1-16.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

1-17.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有限固溶体)。

1-18.间隙相的性能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

1-19.高分子材料中结合键的主要形式是(分子键与共价键)。

1-20.高分子材料大分子键的形状主要有(线型、支化型、体型)等三类。

1-21.高聚物的粘弹性指的是(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特性)。

1-22.高聚物受力变形后所产生的应力随时间而逐渐衰减的现象叫(应力松弛)。

1-23热固性塑料比热塑性塑料的耐热性要低。

(错)

1-24.陶瓷的一般生产过程是:

原料的制备─烧结─加工成型。

(错)

1-25.普通陶瓷的组织由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组成。

(对)

1-26.陶瓷的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对)

1-27.陶瓷的硬度为(1000HV~5000HV)。

1-28.陶瓷的弹性模量一般低于金属材料。

(错)

1-29.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差,化学稳定性好)。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控制

2-1.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错)

2-2.下列物质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是结晶过程。

(C)

A.铜、氯化钠、玻璃、水银B.石蜡、玻璃、铜、铝

C.铜、铝、水银、氯化钠D.铜、铝、氯化钠、石蜡

2-3.金属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生核和长大)。

2-4.自发生核的生核率与过冷度的关系是(过冷度过大或过小时,自发生核的生核率都小)。

2-5.金属结晶时,依附于杂质而生成的晶核叫(非自发生核)。

2-6.实际金属结晶时,生核和晶体长大的方式主要是(非自发生核和树枝状长大)。

2-7.晶粒的大小称晶粒度,工程上通常把晶粒分成1、2、……8等级别。

8级晶粒度的晶粒比1级晶粒度的晶粒要(细)。

2-8.在实际生产中,细化铸造金属晶粒的主要措施是(提高金属的过冷度和变质处理)。

2-9.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由铸锭表面至心部分别为(细等轴晶区、柱状晶区、粗等轴晶区)。

2-10.在一般情况下,若金属的晶粒细,则(金属的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好)。

2-11.为使铝锭晶粒细小,浇铸时应采用的模子是(冷金属模)。

2-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柱状晶有明显的方向性,垂直于柱状晶晶轴方向的强度较高

B.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越高

C.在慢冷条件下,纯金属的结晶是一个恒温结晶过程

D.所有杂质都可提高金属结晶时的非自发生核率,从而细化晶粒

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铜锌合金为二元合金,所以它的组织由两相组成

B.合金的组织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组元组成

C.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D.间隙相不是一种固溶体,而是一种金属化合物

2-14.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扩散退火)加以消除。

2-15.在共晶相图中,从L中结晶出来的β晶粒与从α中析出的βII晶粒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对)

2-16.通过平衡结晶过程获得的含10%Ni的Cu-Ni合金比含50%Ni的Cu-Ni合金(强度低、硬度低)。

2-17.共晶反应是(一种液相同时转变为二种固相)。

2-18.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二次β+(α+β),它由(二相组成)。

2-19.在发生L→α+β共晶反应时,三相的成分(确定)。

2-20.一个合金的组织为β+二次α+(α+β),其组织组成物为(β、二次α、(α+β))。

2-21.含40%Ni的Cu-Ni合金平衡结晶到二相区内时(固相比液相含Ni量高)。

2-22.含60%B的A-B合金(A、B为两种元素)平衡组织由α相和β相组成。

此时α相中含5%B,β相中含10%A,则(α相的质量分数为35.3%,β相的质量分数为64.7%)。

2-23.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强度低、硬度低、塑性好)。

2-24.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2-25.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2-26.珠光体是一种(机械混合物)。

2-27.低温莱氏体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两相组成的。

2-28.Fe-Fe3C相图中GS线是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体 )的临界温度线。

2-29.Fe-Fe3C相图中ES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线。

2-30.45钢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冷却到共析温度时发生共析反应,A、F、Fe3C的碳含量分别为(0.77%、0.02%、6.69%)。

2-31.T12钢室温平衡组织中,二次渗碳体呈(网状)。

2-32.在室温平衡组织中,T10钢中的(铁素体)相的质量分数比T12钢中的多。

2-33.珠光体的大致硬度为(180HB)。

2-34.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塑性最好的是(奥氏体)相。

2-35.含1.1%C的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组成相F和Fe3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3.6%和16.4%)。

2-36.退火状态的45钢(平衡状态)的强度和硬度分别为(545MPa和138HB)。

2-37.单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2-38.滑移的本质是(位错运动)。

2-39.铜晶体在受力时发生滑移,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分别为({111}、<110>)。

2-40.体心立方晶格的晶体在受力时发生滑移,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分别为({110}、<111>)。

2-41.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其(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2-42.加工硬化使金属(强度增大,塑性降低)。

2-43.变形后的金属进行加热发生再结晶,再结晶后的晶粒与再结晶前的晶粒(晶型相同)。

2-44.变形后的金属进行加热发生再结晶,再结晶后的金属(硬度降低、塑性提高)。

2-45.铅的熔点为327摄氏度,若在20摄氏度进行轧制,这种加工属(热加工)。

2-46.铜的熔点为1083摄氏度,其再结晶退火温度应选(460摄氏度)。

2-47.在体心立方晶格中,滑移面为{111}×6,滑移方向为<110>×2,所以滑移系数为12。

(错)

2-48.变形后的金属再结晶退火温度越高,退火后得到的晶粒越粗大。

(对)

2-49.T8钢加热到(780℃),保温后水冷能获得细小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2-50.45钢加热到F+A两相区保温,A中的碳质量分数(大于 )钢中的碳质量分数。

2-51.钢中加入(Ti、V、Nb、Zr、Al )元素,有利于得到本质细晶粒钢。

2-52.T8钢(共析钢)过冷奥氏体高温转变产物为(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2-53.T8钢(共析钢)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为(上贝氏体、下贝氏体)。

2-5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2-55.下列钢中C曲线最靠右的钢是(C)。

A.20B.40C.T8D.T10

2-56.45钢加热到Ac3以上30℃,保温后空冷得到的组织是(S+F)。

2-57.T10加热到Ac1以上30℃,保温后水冷得到的组织是(马氏体+二次渗碳体+残余奥氏体)。

2-58.45钢经调质处理后得到的组织是(回火S)。

2-59.φ10x1045钢小试样加热到840℃保温,水冷后得到M,其硬度为(55HRC)。

2-60.T12钢小试样加热到760℃保温,水冷后其硬度为(65HRC)。

2-61.45钢回火索氏体的性能是(强度高,韧性好)。

2-62.下列钢淬透性高低排列正确的是(C)。

A.T8>60>45>20CrMnTiB.20CrMnTi>45>60>T8

C.20CrMnTi>T8>60>45D.T8>20CrMnTi>45>60

2-63.下列钢淬硬性高低排列正确的是(D)。

A.40Cr>60>T8>T12B.40Cr>T12>T8>60

C.T12>T8>40Cr>60D.T12>T8>60>40Cr

2-64.T10钢球化退火的目的是(提高切削加工性能)。

2-65.T12钢正常淬火温度是(760℃~780℃)。

2-66.45钢正常淬火温度是(840℃~860℃)。

2-67.45钢为得到回火索氏体,应进行(淬火+高温回火)。

2-68.20钢的渗碳温度为(900℃~950℃)。

2-69.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可采用(再结晶退火)。

2-70.改善T8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可采用(球化退火)。

2-71.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左移,钢的淬透性将(降低)。

2-72.合金钢中可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有(Ti,Zr,Nb,V,W,Mo,Cr,Mn)。

2-73.扩大奥氏体区的主要合金元素有(Mn,Ni,Co)。

2-74.扩大铁素体区的主要元素有(Cr,Mo,W)。

2-75.除(D)以外,其它合金元素溶入A体中,都能使C曲线右移,提高钢的淬透性。

A.CrB.NiC.WD.Co

2-76.除(C)以外,其它合金元素都使Ms,Mf点下降,使淬火后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增加。

A.Cr,AlB.Ni,AlC.Co,AlD.Mo,Co

2-77.利用气态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在基体受热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在该基体表面生成固态沉积物的技术称( 化学气相沉积(CVD))。

第3章金属材料

3-1.45钢可用来制造(轴、齿轮、套筒)。

3-2.T10钢可用来制造(手用锯条)。

3-3.制作锉刀可用(T12)钢。

3-4.制作车床齿轮可用(45)钢。

3-5.Q345(16Mn)是一种(低合金结构钢,可制造桥梁)。

3-6.40Cr是一种(调质钢,可制造车床齿轮)。

3-7.制造连杆,通常采用(40Cr)。

3-8.40Cr中Cr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及固溶强化F)。

3-9.20CrMnTi中Ti的作用是(防止渗碳时奥氏体晶粒长大)。

3-10.20CrMnTi是一种(渗碳钢,可制造齿轮)。

3-11.制造汽车板簧采用(65Mn,经淬火+中温回火处理)。

3-12.GCr15是一种滚动轴承钢,其(碳含量为1%,铬含量为1.5%)。

3-13.GCr15制造的滚珠,最终热处理工艺为(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

回火M+碳化物

+残余A)。

3-14.9SiCr可制造(板牙、丝锥、冷冲模)。

3-15.CrWMn是一种(冷作模具钢)。

3-16.W18Cr4V中C、W、Cr、V的含量大约为(0.75%,18%W,4%Cr,1%V)。

3-17.W18Cr4V钢的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分别是(1260~1280摄氏度,560摄氏度三次)。

3-18.W18Cr4V是一种高速钢,它可(制造高速切削用车刀)。

3-19.(1Cr13,1Cr17,1Cr18Ni9)都是不锈钢。

3-20.0Cr18Ni19钢固溶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耐蚀性)。

3-21.提高1Cr17钢强度的方法是(形变强化)。

3-22.制造耐酸容器,选用的材料和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是(1Cr18Ni9,固溶处理)。

3-23.热锻模应选用(5CrNiMo,调质处理)。

3-24.4Cr9Si2是一种(耐热钢,可制造汽车发动机排气阀)。

3-25.铁碳合金中,游离态的碳称为(石墨)。

3-26.(C,Si)强烈促进石墨化。

3-27.灰口铸铁可通过热处理改变石墨的形态。

(错)

3-28.可锻铸铁加热到高温可进行锻造加工。

(错)

3-29.球墨铸铁中的球状石墨是通过球化退火得到的。

(错)

3-30.灰口铸铁可通过表面淬火,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对)

3-31.HT200中石墨的形态为(片状)。

3-32.QT800-2中石墨的形态为(球状)。

3-33.QT800-2可制造(曲轴)。

3-34.下图是(QT500-5)的显微组织。

              

3-35.HT200可制造(汽缸、轴承座)。

3-36.含4%Cu的Al-Cu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室温放置,强度和硬度会明显升高。

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时效)。

3-37.铝合金进行时效时,时效温度越高,则(时效速度越快,强度峰值越低)。

3-38.自然时效后的铝合金,在230~250摄氏度短时间加热后,快速水冷至室温时,可以重新变软。

如再在室温放置,又能发生正常的自然时效。

这种现象称为(回归)。

3-39.LF11是一种(防锈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

3-40.LF11(抗蚀性高,塑性好,密度比纯铝低,强度比纯铝高),可制造油箱、油管、铆钉。

3-41.LY11是一种(硬铝合金,可通过时效提高强度和硬度)。

3-42.LY11可制造(螺旋桨叶片、铆钉)。

3-44.ZL105可制造(油泵壳体)。

3-45.(H80)是一种单相黄铜,可制作散热器,导电零件。

3-46.QSn6.5-0.1是一种(锡青铜)。

3-47.铍青铜QBe2(弹性极限高、疲劳极限高、抗蚀性好、耐磨性好),可制造重要弹性元件、耐磨元件。

3-48.滑动轴承可用(ZChSnSb11-6)制造。

高分子材料

4-1.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可用作导线外皮绝缘材料)。

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聚苯乙烯可制造车辆灯罩

B.ABS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工程塑料,可制造泵叶轮、仪表壳等

C.尼龙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很好,强韧性好,可制造轴承、齿轮等

D.聚四氟乙烯耐蚀性好,但不能耐王水的腐蚀

4-3.酚醛塑料是(热固性塑料,可制造插头、刀闸、内燃机曲轴皮带轮)。

4-4.锦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强度大,耐磨性好,耐蚀性好)。

4-5.(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是耐热塑料。

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绦沦强度高,用于运输带、传动带、轮胎帘子线等

B.锦纶也叫的确良,质轻、强度高,弹性和耐磨性好

C.腈纶质轻,柔软,保暖性好,不虫蛀,弹性好,吸湿小

D.氯纶保暖性好,遇火不易燃烧,化学稳定性好

4-7.热塑性塑料的特点是:

加热时软化并熔融,可塑造成形,冷却后即成型并保持既得形状,而且该过程(可反复进行)。

4-8.高压聚乙烯的分子链支链较多,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较低,质地柔软,常用来制作塑料薄膜、软管和塑料瓶等。

(对)

4-9.硬质聚氯乙烯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耐蚀性。

可制作工业的废气排污排毒塔、气体液体输送管,制造贮槽、离心泵、通风机。

(对)

4-10.尼龙66强度高,是一种热固性塑料。

(错)

4-11塑料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

陶瓷材料

5-1.Al2O3陶瓷具有高的高温强度和高的化学稳定性,可制造坩埚、炉膛、内燃机火花塞、高温模具等。

(对)

5-2.Si3N4陶瓷可制造切削工具及内燃机零件,如挺杆、摇臂镶块等。

(对)

5-3.砂轮、磨料可用(氧化铝或碳化硅 )制造。

5-4.氧化铝的熔点高达2050℃,而且抗氧化性好,所以广泛用作耐火材料。

(对)

5-5.氧化铝陶瓷具有很低的电阻率和低的导热率,是很好的电绝缘材料和绝热材料。

(错)

5-6.碳化硅陶瓷通常用于加热元件、砂轮及磨料等。

(对)

5-7.氮化硅硬度高,摩擦系数低,有自润滑作用。

(对)

5-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氮化硅是优良的耐磨减摩材料

B.氮化硅是优良的高温结构材料

C.氮化硅是优良的耐腐蚀材料

D.氮化硅是优良的导电材料

5-9.立方β-BN硬度接近金刚石的硬度,用于耐磨切削刀具、高温模具和磨料等。

(对)

5-10.六方氮化硼硬度较低,可与石墨一样进行各种切削加工;导热和抗热性能高,耐热性好,有自润滑性能;高温下耐腐蚀、绝缘性好。

(对)

 

复合材料

6-1.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增强纤维应该(强度高,弹性模量高)。

6-2.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6-3.由黄铜片和铁片组成的双金属片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温度自动控制开关,其原因是(黄铜与铁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受热时双金属片弯曲变形)。

6-4.关于YG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YG6是一种金属陶瓷B.YG6是一种硬质合金

C.YG6是一种颗粒复合材料D.YG6是一种高速钢

6-5.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是(比强度高,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好)。

6-6.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是一种(热塑性玻璃钢)。

6-7.电视机机壳通常可用(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制造。

6-8.下列材料中不是层叠复合材料的是(D)。

A.人造革B.贴塑胶合板C.敷铜纤维板D.玻璃钢

6-9.环氧树脂玻璃钢中增强纤维是(玻璃纤维)。

6-10.硼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高温,特别适合于作航天飞机主舱骨架支柱、发动机叶片、尾翼、空间站结构材料等。

(对)

功能材料

7-1.有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Tc以下时,电阻为零,同时完全排斥磁场,即磁力线不能进入其内部,这就是(超导)现象。

7-2.磁性材料在磁场中被充磁,当磁场去除后,材料的磁性仍长时保留。

这种磁材料就是(永磁材料)。

7-3.在低温下塑性变形,加热时恢复高温时形状,再冷却时不恢复低温形状的形状记忆效应叫作(单程)记忆。

7-4.光学塑料是指加热加压下能产生塑性流动并能成形的透明(高分子材料)。

7-5.-70℃~500℃内膨胀系数低或中等,且基本恒定的材料叫作(定膨胀材料)。

7-6.材料在高温下形成一定形状后冷却到低温进行塑性变形为另外一种形状,然后经加热后通过马氏体逆相变,即可恢复到高温时的形状,这就是(形状记忆效应)。

7-7.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磁能积大、矫顽力高,用于制造汽车电机、音响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测量仪表等。

(对)

7-8.临界转变温度Tc高于273K的超导材料叫做高温超导材料。

(错)

7-9.铁铬钴系永磁合金可以加工。

不仅可冷加工成板材、细棒,而且可进行冲压、弯曲、切削。

(对)

7-10.形状记忆合金、热电偶、双金属片可用于温度调节器中。

(对)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原则

8-1.材料断裂之前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叫做(韧性断裂)。

8-2.材料在断裂之前不发生或发生很小的宏观可见的塑性变形的断裂叫做(脆性断裂)。

8-3.材料的使用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对大量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则主要是(机械)性能。

8-4.在固定的外力作用下,零件截面积越大,材料的弹性模量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失效。

8-5.塑性畸变失效是外加应力超过零件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后引起的失效。

(对)

8-6.韧性断裂指材料断裂之前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

8-7.两个金属表面的微凸部分在局部高压下产生局部粘结,使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表面或撕下作为磨料留在两个表面之间,这一现象称为(粘着磨损)

8-8.零件截面积越大,材料的弹性模量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失效。

(对)

8-9.材料从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的温度叫做(韧脆转变温度)。

 

8-10.一般情况下,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疲劳强度都很低,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较高。

(对)

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

9-1.用45钢制造车床变速箱齿轮,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渗碳、预冷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错)

9-2.20CrMnTi制造齿轮,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喷丸--磨削。

(对)

9-3.下列零件与构件中选材不正确的是(C)。

A.机床床身用灰口铸铁制造

B.桥梁用Q345(16Mn)钢制造

C.热作模具用CrWMn钢制造

D.钻头用W18Cr4V钢制造

9-4.下列工具或零件中选材正确的是(D)。

A.机用锯条用1Cr13钢制造

B.汽车后桥齿轮用Q345(16Mn)钢制造

C.汽车板簧用20CrMnTi钢制造

D.车床主轴用40Cr钢制造

9-5.W18Cr4V钢不能用于制造(D)。

A.机用锯条B.丝锥C.铣刀D.斧子

9-6.40Cr钢可用于制造(齿轮)。

9-7.用45钢制造车床变速箱齿轮,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高频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精磨。

(错)

9-8.机床主轴用(45)钢制造。

9-9.内燃机排气阀可用(4Cr9Si2或氮化硅)制造。

9-10.聚氯乙烯可用于制造(化工排污管道)。

工程材料的应用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