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131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docx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处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的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海(一模)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常与附

近的冈仁波齐峰并称为“神山圣湖”。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近年来玛旁雍错面积有增大的趋势,可用于监测湖面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C.GPSD.数字地球

2.下表为某月冈仁波齐峰上一观测点连续一段时间内测到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读下表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某月”为

A.3月B.6月C.9月D.12月

下图a为“某地海陆水循环示意图”,b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区域

①地势起伏大②冰川侵蚀作用强③夏季降水多④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

①坡面汇流速度加快②水汽输送量减少③蒸腾、蒸发量加大④地下径流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下表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5-6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2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5.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

6.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

读下图,完成7-8题。

7海拔在2000米至4000米之间河流流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增多②汇入支流增多③冰川融水增多④湖泊补给增多

⑤流域面积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⑤

8.雅鲁藏布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约距河源()

A.600~1000公里B.1000~1500公里

C.1500~1700公里D.1700公里以上

9.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录了一副对联: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这副对联应出自

A.鸦片战争期间的封建官吏

B.维新变法期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运动期间的封建顽固派

D.辛亥革命期间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10.有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如下评论: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你认为此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是

A.非理性的B.完全错误的C.片面的D.中肯的

11.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情况

1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13.1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

这最能体现出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15.有多家国际著名经济机构预测到2030年,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是中国占19%、美国16%、印度9%,其他前几位依资助为日本、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法国。

这一发展趋势()

①将导致世界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②有利于世界多极化

③表明经济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④说明为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

16..“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和理念是()

A.反对人们的私欲膨胀泛滥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D.维护中世纪神学的世界观

17.假定某国在一年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5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则该国

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______元的购买力。

该国这一年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

是______。

A.0.25 投资增加B.1.25 物价上涨

C.0.25 投资减少D.1.25 物价下跌

18.国务院发布的新医改方案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明确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提出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政府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①说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国民素质

③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9.专家估计,OEM(OrigindEquipment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指一个公司

根据自己的规格设计和生产一个产品,然后将其出售给另一家公司来冠注商标和分

销)贴牌产品的利润,外国人拿走了92%,中国人最多拿到8%。

为此,我国应该

①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②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

③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④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争取更多的企业利润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20.下图为我国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平衡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

注:

国际上规定的财政赤字警戒线是指GDP的3%或者财政收入的60%。

①中央财政赤字已超出合理比例

②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③我国将增发国债、调整税率以增加财政收入

④中央财政具有缩小地方发展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1.2009年经济发展(如下图图所示)增速呈现“V”形反转之势。

这主要体现了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后果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2.漫画《受贿前后》告示我们

①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

②必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社会意识要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3.下列诗句中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A.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4.2013年1月10日起,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

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机制改革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新改革合力。

对“文化机制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②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④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繁荣文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12大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考生可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2-37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地理、历史、政治学科题目中各选择1个题目作答,多选、多做不计分。

选做的题目,考生须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且必须标明题号。

【必做部分】

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图”和“武夷山区不同月份气温对比图(海拔300米处)”

   

 

材料二厦门是受台商投资影响较大的城市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台湾产业的升级转移,推动台商投资厦门的快速发展。

   

材料三2001年厦门台资企业分布图,2009年厦门台资企业分布图。

   

(1)据材料说出6月、12月武夷山M坡与N坡300m处气温的差异,并分析6月份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6分)

  

 

(2)夏秋季节,福建沿海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天气系统,请在右图中(图中圆为等压线)画出该天气系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

(4分)

   

 

(3)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福建省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

   

(4)据材料三说明2001~2009年厦门台资企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4分)

   

(5)近年来,台企中的第二产业由厦门岛外迁,试分析该类企业外迁对厦门岛产生的积极影响。

(4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鞋业的发展中,广东制鞋业独领风骚多年。

但最近几年里“劳工荒”、

“电荒”和“油荒”接踵而至,土地、劳动力、能源配置等都出现瓶颈,令广东制鞋业的发展进入高成本时代,不少鞋企因此南下北上大迁移。

赣州地处江西南大门,以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成为广东等沿海鞋企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材料二:

我国某地区示意图。

 

(1)A、B两地相比哪地植被更茂密?

图中热带风暴过境时甲地河流水文特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6分)

(2)乙为江西省赣州市,京九铁路经过。

试分析其承接鞋企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6分)

28.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适珞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杜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四:

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细西河进行综合治理。

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

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人提高了9倍。

——摘自岳麓版新课程教材《历史》必修二

材料五: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

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六: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午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

(1)材料一是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而言的?

(2分)

(2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11分)

(3)据材料三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分)

(4)结合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

(6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改革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三图改革的不同的前提条件。

(8分)

(6)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人一个新阶段?

(6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年代

设厂数

(家)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家)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家)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各省动力状况及职工数(1915年)

 省份

工场数(家)

 职工数(万)

 人口总数约(万)

动力使用(机器动力)

不用动力

合计

山东

121

815

936

2.4774

3792

江苏

149

1139

1288

14.2678

2588

安徽

 

386

386

2.468

1622

湖北

17

515

532

3.679

3414

云南

 

 

 

 

932

贵州

 

17

17

0.0606

966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前一种“组织方式”的根本弊端,并概括弊端的主要表现。

(6分)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丁怎样的政策调整?

(4分)

   

30.(32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第40题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表:

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以及占GDP比重期间“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环保投资总额(亿)150550800360070001375031000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0.50.670.800.931.241.351.50

注:

三十多年来,我国万元GDP的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等排放量出现了大幅下降。

但是,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是发达国家的8~9倍。

材料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描述了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把重化工作为支柱产业,同时,建立政府环保部门和大规模非政府组织,制定相关环保法律以及开始公众运动。

八九十年代,企业污染不断见诸报端,有的企业被罚款或送上法庭受审。

如今,在欧洲,由于法律的监管、公众的监督以及政府的权威,企业对环境污染行为更为谨慎。

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的背景下,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地分批实施,促使生态“拐点”更快来临。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7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加强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11分)

(3)结合材料二,从企业、公民角度,分析如何使生态“拐点”更快来临?

(14分)

 

31.(30分)2010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喜事连连,业绩非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世博会是技术进步与交流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

上海世博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为我们展现出了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的盛景:

以色列的“海贝壳”馆体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情;墨西哥馆以“风筝森林”广场为核心,通过风筝这个中国元素拉近两国文化……在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中,人们不仅领略了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庆典,还欣赏到了法国影星阿兰•德龙首创的音乐剧,聆听到了《玫瑰人生》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给人以美妙的视听享受。

⑴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12分)

材料二: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刚结束不久的上海世博会成为了2010年中国乃至世界推进“低碳”的最佳实践案例。

上海世博会倡导的“低碳”理念得到了参展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同、赞誉,并在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得以贯彻:

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了自遮阳体系调节室温,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西班牙馆,藤条材料既环保又传统;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低碳世博”将由此推动了上海乃至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低碳”世博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8分)

材料三:

制定“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10年2月,中央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组……8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

2010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会后将由国务院根据此《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

(3)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

 

【选做部分】

 

32.(10分)【地理一旅游地理】

暴雨、洪涝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一场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内涝问题。

21日前后,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与强盛的南下冷空气在此剧烈交汇,持续的闷热天气,给京城积蓄了充沛的水汽。

材料二:

城市建筑物的密集与下垫面的改变。

造成了与郊区环境的较大差异。

据有关专家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城市中心和郊区地面温度相差6℃左右。

材料三:

北京市地形图

(1)据材料分析北京市本次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6分)

(2)推广使用渗水砖是解决城市内涝的有效措施之一,试简述渗水砖的使用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

(4分)

3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伤亡惨重。

  

 

(1)分析海地多发地震的原因。

(4分)

 

(2)分析海地地震带来巨大损失的原因。

(6分)

32.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读图16:

某时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污染和

污染。

上述海湾河口最不易发生赤潮的是。

(3分)

(2)滥测海湾和河口污染最便捷、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

(2分)

(3)辽东湾和长江口油类污染物及无机氮污染物标准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分)

33.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作答的题号。

A.[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

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

……

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一一(北宋)韦骧《钱塘集》

材料二: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均输法:

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

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对于京都库藏支存定数,以及需要供办的物品,发运使有权了解核实,使能”从便变易蓄买”,存储备用。

这样,既保证了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又节省了购物钱钞和运费.证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摘自XX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变法所涉及的领域。

(3分)

(2)说明在变法措施中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具体做法及其作用。

分析这些举措的实反映了什么问题?

(7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国的建立,在欧洲广泛解释为:

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初在反对拿破仑一世的解放战争中,一些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主张把居住在欧洲境内的所有日耳曼血统的人统一到一个民族国家之内。

普法战争使德国完成了统一。

19世纪60、70年代,以操德语或日耳曼语的居民实现政治统一为目标的理论和主张,后来发展为反映德国大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扩张野心的沙文主义思潮,又名“泛日耳曼主义”、“泛德意志主义”。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出现了各种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团体,最有名的是1891手成立的泛日耳曼同盟(又译泛德意志同盟)。

——同盟的机关报《泛日耳曼报》炮制和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学说和理论。

——摘自XX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以北美为例说明“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分)独立后的美国在民主法制道路上是怎样不断发展的?

(2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德国民族主义在普法战争前后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不同影响。

(4分)

(3)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的综合阅读与思考,谈淡在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道路上。

我们应崇尚怎样的民族主义?

(2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