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266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docx

天津市五区县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天津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化学试卷

温馨提示:

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不使用答题卡的将答案写在Ⅱ卷相应位置。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危险品易危害人类,应禁止生产

B.汽车尾气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NO3是挥发性一元酸

B.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C.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D.利用过滤法可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Cl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B.硅是半导体材料,纯净的硅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C.浓硫酸能干燥氯气,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氨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4.已知某离子反应为:

8Fe2++NO3-+10H+=NH4++8Fe3++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2+为还原剂,NO3-被还原

B.消耗lmol氧化剂,转移电子8mol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Fe2+-e-=Fe3+

5.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

A.HR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B.室温时,NaR溶液的pH大于7

C.HR溶液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

D.室温时,0.01mol·L-1的HR溶液pH=4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H2↑

B.NaHCO3的水解反应:

HCO3-+H2OCO32-+H3O+

C.铁和稀HNO3反应后溶液pH=1:

3Fe+8H++2NO3-=3Fe2++2NO↑+4H2O

D.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molNO和2molO2混合,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原子总数为8NA

B.将100mL0.1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C.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D.100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4NA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NH3

C.用图3制备并检验H2的可燃性

D.用图4装置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9.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结果∆H偏小

B.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时,应先将溶液用稀硝酸酸化

C.滴定管在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待装标准溶液润洗

D.NaHCO3溶液和稀盐酸可以用互滴的方法鉴别

10.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HCO3-(aq)+H+(aq)=CO2(g)+H2O(l)为放热反应

B.CO32-(aq)+2H+(aq)=CO2(g)+H2O(l)∆H=(∆H1+∆H2+∆H3)

C.∆H1>∆H2∆H2<∆H3

D.H2CO3(aq)=CO2(g)+H2O(l),若使用催化剂,则∆H3变小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含有Na+

B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Ksp[Al(OH)3]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

0.1mol·L-1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0.1mol·L-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HCO3-结合H+的能力比

CO32-的强

D

用Fe3+浓度相同的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FeCl3溶液清洗得干净

存在可逆过程:

Fe3++AgFe2++Ag+,且溶解度AgCl<Ag2SO4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SiO2(s)+2C(s)=Si(s)+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不变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2SiO3发生了水解

D.如图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13.具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可用电解法制取:

Fe+2H2O+2OH-

FeO42-+3H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c(OH-)增大

B.Na+由阴极室移向阳极室

C.阴极反应式:

2H2O+2e-=H2↑+2OH-

D.电解过程中,当消耗1molOH-时,同时生成33.6LH2

14.工业上用Fe2(SO4)3酸性溶液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

B.整个过程中Fe2(SO4)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C.溶液

转化为溶液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Fe2++O2=4Fe3++2H2O

D.向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血红色

15.向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0.3molZ和一定量的Y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

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mol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g)+Y(g)3Z(g)∆H<0

C.若t0=0,t1=10s,则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3 mol/(L·s)

D.反应物X的转化率t6点比t3点高

16.常温下,现向5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05mol·L-1NaOH溶液,得到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假设滴加过程中无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SO

)>c(NH

)>c(H+)>c(OH-)

B.图中b、c、d、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

C.b点后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NH3·H2O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pH=7时,溶液中c(H+)+c(Na+)+c(NH

)=c(SO

)+c(OH-)

 

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1~16

17

18

19

20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得分

评卷人

17.(13分)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Y、Z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由X与氢元素组成四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XY2和WY2都能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

b.Q的含氧酸的酸性比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由NaOH溶液分别滴入MgQ2、ZQ3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可比较Mg和Z金属性的强弱

(3)自来水厂常用QY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水中要求QY2的浓度在0.10~0.80mg·L-1之间。

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QY2的浓度,步骤如下:

操作Ⅰ: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NaOH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操作Ⅱ:

再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

(已知:

2S2O

+I2=S4O

+2I-)

操作Ⅲ:

然后再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Q元素粒子种类及化合价如图所示: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Ⅱ中消耗了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mL,则水样中QY2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g·L-1(精确到0.01)。

得分

评卷人

18.(12分)羰基硫(O=C=S)广泛存在于以煤为原料制备的各种化工原料气中,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化学产品质量下降和大气污染等。

羰基硫的氢解和水解反应是两种常用的脱硫方法,其反应式分别为:

 

①氢解反应:

COS(g)+H2(g)H2S(g)+CO(g)  ΔH1=+7kJ·mol-1 

②水解反应:

COS(g)+H2O(g)H2S(g)+CO2(g)  ΔH2=-35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O(g)+H2O(g)H2(g)+CO2(g)ΔH3,则ΔH3=_______。

(2)水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减小容器的体积,则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OS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

(3)COS氢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具有如下的关系式

(a、b均为常数)

①如图能表示COS的氢解反应的直线为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催化剂Ⅰ和Ⅱ对COS氢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如下: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a的数值

b的数值

催化剂Ⅰ

t

a1

b1

催化剂Ⅱ

2t

a2

b2

 

则a1_______________a2(填“>”、“<”、“=”)。

(4)某温度下,维持体系体积恒定,物质的量分别为m、n的COS蒸气和H2发生氢解反应。

已知COS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m、n、α等符号表示)。

得分

评卷人

19.(13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Na2S2O3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工业制备Na2S2O3的反应为:

S(s)+Na2SO3(aq)

Na2S2O3(aq),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CO3、Na2SO3和Na2SO4。

实验室拟用如下实验装置在C中制备Na2S2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浑浊,后又澄清,生成的浑浊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Na2S2O3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固体硫代硫酸钠工业产品中含有碳酸钠,选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验固体硫代硫酸钠工业产品中含有Na2SO3,需先加水配成稀溶液,再依次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品红溶液。

得分

评卷人

20.(14分)磷尾矿难溶于水,主要含Ca5(PO4)3F和CaCO3·MgCO3。

某研究小组提出了用磷尾矿制备CaCO3、Mg(OH)2、P4和CO的方案,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精矿[Ca5(PO4)3F]分解温度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950℃;

(2)NH4NO3溶液能从磷矿I中浸取出Ca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浸取液用NH4NO3而不用的(NH4)2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精矿与SiO2、C发生反应时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其产物CO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综合应用,现以CO、H2O、熔融Na2O组成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石墨Ⅰ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向________(填写“石墨Ⅰ”或“石墨Ⅱ”)移动。

(5)CO也可由甲酸(HCOOH)制取,甲酸是易溶于水的一元弱酸。

①常温下关于1L0.1mol·L-1HCOONa溶液,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H+)·c(OH-)=1×10-14

b.c(H+)+c(HCOOH)=c(OH-)

c.c(Na+)=c(HCOOH)+c(HCOO-)

d.c(Na+)>c(H+)>c(HCOO-)>c(OH-)

②向1L0.1mol·L-1HCOONa溶液中加水稀释后,c(HCOOH)·c(OH-)的数值______(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天津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选项BABCADADCBDDCABC

17.(共13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第三周期IVA族(1分);O2-、Al3+(1分);

(2)cd

(3)①2ClO2+2I-=2ClO2-+I2②蓝色恰好消失(1分)

③ClO2-+4I-+4H+=Cl-+2I2+2H2O④0.68

18.(共12分,每空2分)

(1)-42kJ•mol-1

(2)增大不变

(3)①Z②=

(4)mα2/[(1﹣α)(n﹣mα)]

19.(共13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S(1分)

(2)防止溶液倒吸(1分)若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分解

(3)①ADCB品红溶液(1分)

②装置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氯化钡溶液、盐酸

20.(共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高于(1分)

(2)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H+能从磷矿I中浸取出Ca2+(或H+与CaO、Ca(OH)2反应生成Ca2+)CaSO4微溶于水,第一次若使用硫酸,不能完全浸取Ca2+

(3)Ca5(PO4)3F

(4)CO+O2--2e-=CO2石墨Ⅱ(1分)

(5)①d②减小

天津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B

A

B

C

A

D

A

D

C

B

D

D

C

A

B

C

17.(共13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第三周期IVA族(1分);O2-、Al3+(1分);

(2)cd

(3)①2ClO2+2I-=2ClO2-+I2②蓝色恰好消失(1分)

③ClO2-+4I-+4H+=Cl-+2I2+2H2O④0.68

18.(共12分,每空2分)

(1)-42kJ·mol-1

(2)增大不变

(3)①Z②=

(4)mα2/[(1﹣α)(n﹣mα)]

19.(共13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S(1分)

(2)防止溶液倒吸(1分)若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分解

(3)①ADCB品红溶液(1分)

②装置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氯化钡溶液、盐酸

20.(共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高于(1分)

(2)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H+能从磷矿I中浸取出Ca2+(或H+与CaO、Ca(OH)2反应生成Ca2+)CaSO4微溶于水,第一次若使用硫酸,不能完全浸取Ca2+

(3)Ca5(PO4)3F

(4)CO+O2--2e-=CO2石墨Ⅱ(1分)

(5)①d②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