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8148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1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认识酒精灯中的酒精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为酒精,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

①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⑥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点燃酒精灯,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各种“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H),饮用后使人中毒,轻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酒精易挥发,因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酒精挥发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

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b.酒精分子的构成c.酒精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d.酒精的化学性质

e.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f.酒精分子的能量g.酒精分子的质量

(4)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_____。

(6)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

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

(7)用分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在小玻璃药瓶中注入约一半体积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蓝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体液面处于a处,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瓶,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_____。

【答案】②③④⑤12:

3:

8(或24:

6:

16)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答组成和结构不同不给分)物理bdg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

)【答题空10】C分子间有间隔,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

【解析】

本题通过酒精的变化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判定,根据化学式进行质量比的计算,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微粒的共性,综合性强,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1)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描述的是酒精物理性质。

⑤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描述的是酒精化学性质。

所以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②③④,化学性质的是⑤;

(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

(1×6):

(16×1)=24:

6:

16=12:

3:

8,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

(3)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酒精分子的构成、酒精的化学性质、酒精分子的质量,故答案是bdg;

(4)酒精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是: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

(6)燃烧匙、试管、蒸发皿都能用酒精灯加热,量筒不能用酒精灯加热,故选C。

 

(7)液面由a下降至b,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了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

点睛:

性质在描述时一般有“能”“会”“可以”“易”等字眼,而变化在描述上没有上述字眼。

2.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原理是将硬水中溶有较多含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_的物质除去。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增强去油污的能力,这是因为洗涤剂有________作用。

(3)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30℃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需再加入________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若甲中混有少量乙,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③30℃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

【答案】Ca、Mg乳化CaO+H2O=Ca(OH)225冷却热饱和溶液丙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原理是:

将硬水中溶有较多含Ca、Mg的物质除去;故答案为Ca;Mg;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增强去油污的能力,这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

(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故答案为

(4)①设30℃时,30g甲物质到达饱和状态需要水的质量为x,

,x=75g,75g﹣50g=25g;②若甲中混有少量乙,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③30℃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因为降温后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①25;②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③丙。

3.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装置需改进的一处是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备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填“a”或“b”,下同)相连,若C装置中充满水,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________相连。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欲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应在B和C间连接一个装有_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装置。

(5)将一瓶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如图D所示,用镊子拔掉橡皮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若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________。

【答案】酒精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CaCO3+2HCl=CaCl2+H2O+CO2↑bb2H2O2

2H2O+O2↑浓硫酸试管中的液面上升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A装置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需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装置需改进的一处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CO2气体,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b相连;氢气难溶于水,氢气的密度小于水,若C装置中充满水,则产生氢气的导气管应与b相连;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欲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应在B和C间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装置。

(5)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将一瓶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如图D所示,用镊子拔掉橡皮塞,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中的液面上升;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若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

4.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

甲___________乙(填“>”“<”或“=”)。

②t1℃,将50g水加入25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可得到_________g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答案】2H2O

2H2↑+O2↑吸附作用A只是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没有改变,B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60加入少量的固体乙物质或蒸发掉少量的水

【解析】

本题考查了本考点考查了水的通电实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图B中发生的是水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吸附作用;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A只是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没有改变,B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3)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

甲=乙;

②t1℃,甲的溶解度是20g,将50g水加入25g甲中最多溶解10g的甲,充分搅拌,可得到60g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少量的固体乙物质或蒸发掉少量的水方法。

5.金属是现代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照明用具。

如右图所示台灯,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性,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在铁制品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能防止铁制品表面与_____接触而生锈。

(3)将锌片投入到下列盐溶液后,能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_____(填字母)。

A 氯化镁B 氯化铜C 硝酸汞D 硝酸铝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生铁比钢的含碳量高

B 将钢针淬火后可以做钓鱼钩

C 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

D 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所含的原子最多的是钠

(5)将一定量的金属

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弱)加入到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_____种。

(6)将

铁的某种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则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

【答案】导电Al2O3空气和水CB四Fe3O4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2)铁和水和空气接触会反应生成铁锈,在铁制品表面喷漆不仅美观,且能防止铁制品表面与空气和水接触而生锈;

(3)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锌不能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溶液质量不改变;

B、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锌与CuCl2反应置换出单质铜,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锌片的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变大;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锌能与硝酸汞反应置换出汞,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汞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锌片的质量增大,溶液质量减轻;

D、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锌与硝酸铝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化;故填C;

(4)

A、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不符合题意;

B、将钢针烧红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弯曲,这种金属热处理方法叫淬火,使硬度增大,韧性减弱,不易弯曲来制作鱼钩,符合题意;

C、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金属的熔点,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不符合题意;

D、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所含的原子最多,不符合题意;

故填B;

(5)要使滤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则金属M的活动性应仅强于银且M的量不足以全部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此时M和部分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M的硝酸盐,而硝酸锌、硝酸铜和M不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最多有硝酸锌、硝酸铜、M的硝酸盐和剩余的硝酸银四种溶质;

(6)铁的某种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设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FexOy,

解得x∶y=0.75=3∶4,即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Fe3O4。

【点睛】

可先设出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利用铁的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代入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氧化物的化学式。

6.能源、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1)根据《天津市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实施方案》,我市已于2018年10月1日起,在市域范围内全部加油站仅供应车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菱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3)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

今有铁矿石:

黄铁矿(

)、赤铁矿、磁铁矿,你认为不适宜直接炼铁的矿石应是_____(填字母)。

A黄铁矿B磁铁矿C赤铁矿

(4)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①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②工业上用上述流程中的炉渣去炼铁:

2000t含氧化铁40%的炉渣炼铁,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t(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

FeCO3A4FeS2+11O2

8SO2+2Fe2O3583

【解析】

【分析】

【详解】

(1)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化学式为:

FeCO3;

(3)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黄铁矿(FeS2),黄铁矿含铁量低,含有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硫,并且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因此黄铁矿不宜炼铁,故选A;

(4)①沸腾炉内是二硫化亚铁和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8SO2+2Fe2O3;

②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x。

x≈583t

答:

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是583t。

7.盐城盛产海盐。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市场购到粗盐,带回实验室进行提纯。

①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配制50g质量分數为6%的NaC1溶液,需称量NaCl固体_____g,若用粗盐配制上述解液,则所配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探究活动:

以NaCl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

兴趣小组同学认为Na是活泼金属,能与CuSO4等盐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

(提出问题)Na与CuSO4溶液反应,是否有Cu生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I.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煤油。

II.用小刀切一小块钠,放入大试管,塞上橡皮塞。

III.打开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

使煤油的液面升至胶塞,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Na在煤油与溶液交界处上下来回振动。

表面产生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2)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有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3)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处,气体被点燃。

(查阅资料)①Na通常存放在煤油中;②煤油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③2Na+2H2O=2NaOH+H2↑;④Cu(OH)2△CuO+H2O。

(实验分析)

①根据上述信息,可获知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实验中长颈漏斗的作用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便于添加CuSO4溶液②收集气体③防止压强过大冲开活塞

(3)对于产生的气体,有些同学猜想是H2,有些同学猜想是SO2。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SO2,理由是________。

经过进一步实验,确认气体是H2.

(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渣滴加足量稀硫酸,滤渣完全溶解。

写出滤渣与稀硫酸反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实验结论)Na与CuSO4溶液反应,无Cu生成。

(实验反思)Na与CuSO4溶液无Cu生成,原因可能是_______。

(定量分析)另取一定量上述CuSO4溶液。

完成下列实验。

利用数据,计算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滴入的酚酞溶液质量忽略不计。

【答案】玻璃棒3偏小硬度小(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①③SO2不可燃Cu(OH)2+H2SO4==CuSO4+2H2O(或CuO+H2SO4==CuSO4+2H2O)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会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2.84%

【解析】

①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②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

6%=3g;若用粗盐配制上述溶液,则所配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实验分析】

①根据金属钠能用小刀切割,说明金属钠硬度小;根据钠在煤油和溶液交界处上下来回振动,可知其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2)实验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①便于添加CuSO4溶液,③防止压强过大冲开活塞,故选①③;

二氧化硫不可以燃烧,故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是氢气;滤渣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故反应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或CuO+H2SO4==CuSO4+H2O);Na与CuSO4溶液无Cu生成,原因可能是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会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故不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定量分析】

设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98142

10g

x

=

,解得x=1.42g

最终生成6.4g的铜,则含6.4g的铜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6.4g

=0.98g,设生成0.98g的氢氧化铜的同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2NaOH+CuSO4=Na2SO4+Cu(OH)2

14298

y0.98g

=

,解得y=1.42g,

故100g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1.42g=2.84g

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4g

=2.84%

8.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

(3)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4)服用含小苏打(NaHCO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2OH﹣ CH4 +1NaHCO3+HCl=NaCl+H2O+CO2↑ 

【解析】

【分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根据常见有机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4)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2个氢氧根离子为2OH﹣;

(2)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CH4;(3)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4)小苏打能够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9.⑴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

在下图中填写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现Ca(OH)2一步转化为CaCO3。

⑵某Ca(OH)2样品部分变质为CaCO3(假设其成分均匀)。

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测定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盐酸:

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_____g。

②实验测定:

称取10.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烧杯总质量/g

280.0

278.9

277.8

27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数据处理:

计算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答案】CO2(合理即可)Na2CO3(合理即可)1002.250%

【解析】

本题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认真审题,弄清表格中数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碳酸钠是盐,碳酸是酸,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类别不相同,所以①可以是CO2或Na2CO3,②可以是Na2CO3或CO2;

(2)设:

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

500g×6%=x×30%,x=100g;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80.0g-277.8g=2.2g;

设:

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y2.2g

y=5g

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100%=50%。

答:

⑵①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100g。

②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2.2g。

③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50%。

10.盐城濒临黄海,拥有巨大的天然宝库。

(1)海堤树林茂密,让人清新呼吸。

①树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填化学式),放出O2,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

一种负氧离子(O2-)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共含有_____个电子。

(2)滩涂花海飘香,使人流连忘返。

①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有香味的分子_____的结果。

②培育鲜花的某种营养液呈蓝色,可能由KNO3、Ca(NO3)2、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配制而成,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